单智勇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具有气流受限为特征的疾病,临床上常规予以持续低流量吸氧、抗感染、解痉、呼吸兴奋剂的应用,难以达到满意的效果.近年无创呼吸机的应用能明显改善病人的预后.现报告如下:
作者:夏玉红;王志新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评估本院的门诊药房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的应用情况.方法 随机抽取门诊处方20121张,收集含头孢菌素类药物处方2013张,进行科室、年龄分布、药物利用指数、用药天数、抗微生物药物联合用药等统计分析.结果 一代,二代,三代头孢菌素类抗生素使用频率分别为48.1%、13.2%、38.7%;病人年龄分布广泛(1 d~82岁),人均使用头孢菌素类药物天数为(4.73±3.79)d;头孢菌素类药物与其他抗微生物药物人均联合使用数为(1.38±0.57)种;部分头孢菌素类药物药物利用指数偏低.结论 我院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用于婴幼儿较普遍;有相当大的比例与抗病毒药联合使用,欠合理,部分头孢菌素类药物的用量不足,应引起重视.
作者:肖志刚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硫酸卷曲霉素静脉滴注对复治涂阳肺结核患者的疗效.方法 根据有关标准选取复治涂阳肺结核病例,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采用卷曲霉素0.75 g每天1次静脉滴注,疗程2个月;对照组采用链霉素0.75 g每天肌肉注射1次,疗程2个月,同时辅以其他抗结核药.结果 试验组和对照组2个月末与8个月末痰菌阴转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个月末X线阴影好转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8个月末空洞闭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毒副作用发生率对照组(40%)较试验组(33.8%)稍高,尤其是注射局部疼痛硬结较为多见.结论 卷曲霉素对复治涂阳病例痰菌阴转效果显著.
作者:蔡如川 刊期: 2007年第05期
扩散是指分子的不规则随机平行运动,即物理学上的布朗运动.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 DTI)是由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DWI)发展而来的一种新的成像技术, 它涉及了水分子扩散的大小和方向,可反映白质纤维的解剖和病理过程,这是以前的成像手段所不能达到的,它补充了常规MRI 的不足,有助于我们准确理解各种疾病的扩散特性. 扩散张量白质纤维束成像术(diffusion tensor tractography,DTT)是DTI迅速出现的新技术,可无创性三维显示活体白质纤维束解剖,越来越被广泛地应用于临床.
作者:王梅云;程敬亮;戴建平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左旋咪唑涂布剂对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治疗效果.方法 110例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60例,对照组50例,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左旋咪唑涂布剂,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结果 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左旋咪唑涂布剂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有较好疗效,且患儿有较好的依从性,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杨志菲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HIV感染者中肝功能情况,以指导临床抗结核或抗病毒治疗.方法 对HIV感染者同时作肝功能(ALT、AST、TBiL)检查、CD4细胞计数、肺结核病筛查.结果 ALT≥40U/L者占29.4%,AST≥50U/L者占20.3%,TBiL≥17μmol/L者12.8%;涂阳肺结核、活动肺结核、非结核病人间肝功能各指标异常无明显差异;CD4细胞不同水平间肝功能各指标异常无明显差异;ALT为肝功能改变较敏感的指标,其ALT≥120U/L者占5%.结论 HIV感染者肝功能异常率较高,进行抗病毒和抗结核之前和之中应进行肝功能检查,以保证抗结核和抗病毒治疗的安全性.
作者:杨宇;甄新安;马士文;王国斌;王林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硝酸酯类作为临床上古老的心血管药物之一,已被广大医生所认识,其不同的剂型,都具价格低廉、安全高效的特点,故临床应用广泛.我院自2000年以来应用硝酸酯类药物治疗心血管疾病100例,现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高春献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川芎嗪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简称肺心病心衰)的治疗作用.方法 选择慢性肺心病心衰患者109例,治疗组56例,对照组53例.两组均给予有效抗生素控制呼吸道感染、平喘解痉、氧疗、强心利尿等综合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川芎嗪80 mg,每日1~2次,疗程10~14 d.结果 川芎嗪组显效36例(64.28%),有效15例(26.78%),无效5例(8.94%),总有效率91.06%.对照组显效23例(43.40%),有效12例(22.64%),无效18例(33.96%),总有效率66.0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川芎嗪治疗肺心病急性加重期心力衰竭患者能够明显降低血液高粘度状态,明显改善心功能并且疗效显著,无毒副作用.
作者:程勇;郑金荣;王兵;邬爱玲 刊期: 2007年第05期
近年来我站对5个乡镇300名50~70岁老年妇女进行生殖健康检查:详细询问了孕产次、绝经时间、既往史、有无尿失禁及其时间、症状等.查出62例患者,并给以定期治疗及保健指导,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秦秀英;张冬霞;孟艳春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总结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分析17例炎性肠梗阻病人的治疗方法,包括禁食、胃肠减压、营养支持、中药治疗、糖皮质激素及生长抑素的应用.结果 17例病例全部治愈,平均治愈时间(24±12)d.结论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采取非手术治疗方案治疗效果满意,并发症少,安全.
作者:李卫峰 刊期: 2007年第05期
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是以各种栓子阻塞肺动脉系统为其发病原因的一组疾病,由于缺乏特异性症状,使其误诊率很高,本文就2000年1月~2005年12月在我院住院诊治的58例慢性肺栓塞中曾在外院被误诊的40例作一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慧平;李凌;李黎;金焱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乳腺癌手术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方法.方法 用外科不同手术方式治疗乳腺癌245例,对手术并发症的产生原因进行回顾性分析,提出了预防和处理方法.结果 腋静脉损伤2例,气胸1例,头静脉损伤1例,皮下积液19例,皮瓣坏死18例,患侧上肢水肿9例,上肢活动受限16例.并发症发生率22.4%.结论 手术过程中,仔细熟悉解剖步骤可避免术中并发症;采用负压引流法,皮瓣的厚度和张力适宜,可有效防止皮下积液及皮瓣坏死;切口设计合理,锐性解剖腋窝,避免头静脉损伤,可有效减轻上肢水肿;术后功能锻炼,不采用弯向腋窝的切口是预防患肢抬举受限的关键.
作者:张文远 刊期: 2007年第05期
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是内科常见病,我国40岁以上人群中患病率有上升趋势[1].在对冠心病患者的治疗上,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简称肾动脉狭窄)的有无是临床医生必须参照的指征.因为肾动脉狭窄经常造成患者的肾功能不全,而在使用常用药物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治疗冠心病患者时,如果患者合并有肾动脉狭窄且肾功能不全,使用ACEI就会使肾功能不全加重.且肾动脉狭窄若能早期发现,其导致的高血压是可以治愈的高血压中常见的一种,虽然该病只占高血压患者的一小部分,但若能了解其相关危险因素并能早期检出,则可望治愈或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死亡率.随着检出手段的不断进步,它的发病率也在逐年增加.现将其相关因素、早期检出手段及临床意义作如下综述.
作者:杨海侠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稳心颗粒和胺碘酮合用对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心房纤颤复律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将69例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心房纤颤(心房纤颤持续时间≤1年)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稳心颗粒和胺碘酮合用)35例和对照组(胺碘酮单用)34例,观察两组口服药物6个月内心房纤颤累积复律率及不良反应.结果 6个月内治疗组3例退出,完成观察32例;对照组4例退出,完成观察30例.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心房纤颤累积复律率1个月时即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个月时分别为68.7%、43.3%(P<0.05),心房纤颤患者的平均复律时间、平均胺碘酮用量、不良反应发生率,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稳心颗粒和胺碘酮合用较胺碘酮单用既可提高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心房纤颤的复律率,又可缩短复律时间和减少胺碘酮用量,从而减少胺碘酮长期应用所致的不良反应.
作者:夏华玲 刊期: 2007年第05期
肺炎支原体(MP)是小儿呼吸道感染主要病原之一,为了解本地区MP的临床特点,现将我院儿科自2004年1月~2005年2月收治的MP患儿临床资料进行总结,着重探讨临床特点、早期诊断及治疗.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素云 刊期: 2007年第05期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在基层医院非常常见,但其救治常存在一些易被忽视的问题或误区,本人就我科近2年收治的243例病人的救治实践,针对救治中的一些环节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作者:单智勇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结核病仍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传染病之一.由于结核病是慢性消耗性疾病,患者营养情况差,免疫功能下降,肺组织及支气管结构均有不同程度的破坏,容易受到各种致病因子的侵袭[1].特别是老年肺结核患者,老年肺结核并发肺部感染呈上升趋势,因而老年肺结核并发肺部感染的治疗问题受到医师的关注,为了探讨老年肺结核合并肺部感染的治疗情况,现对我院2002年1月~2005年12月应用痰热清注射液治疗老年肺结核并发肺部感染的100例患者进行观察,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梁瑞霞;常慧澜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提高原发性十二指肠癌的诊断和治疗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1993~2005年间24例原发性十二指肠癌病人的诊断和治疗情况.结果 术前纤维十二指肠镜的确诊率为79.1%,MRI的确诊率为66.7%,B超确诊率为39%,CT确诊率为47.3%.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16例.十二指肠节段性切除3例,胃肠短路手术5例.手术切除率79.1%,切除后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33%和22%.结论 联合应用十二指肠镜和磁共振胆管造影能较理想的诊断十二指肠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能获得较好的远期生存效果.
作者:李兆波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由病毒感染而引起的脑实质炎症称为病毒性脑炎(VE),是神经科常见疾病,通常指非流行病毒性脑炎.其常伴有脑膜炎,临床以头痛、发热、精神异常、癫痫发作、意识障碍改变等为特征.由于目前仍缺乏特异性的诊断方法,故症状不典型时,诊断较为困难.如果临床上能做到早期诊断,并及时正规治疗,常可使病死率大大降低.现总结临床收治的74例病毒性脑炎患者所出现的问题,并进行相关分析.
作者:朱艳玲;曾晶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探索治疗进展型脑梗死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 治疗组采用小剂量尿激酶(UK)20万U快速静滴,1次/d,连用3~5 d;低分子肝素钙5000 U皮下注射,1次/12 h,连用7 d.对照组单纯用小剂量尿激酶20万 U快速静滴,1次/d,连用3 d.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为82%,对照组为59%,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小剂量尿激酶与低分子肝素钙联合应用治疗进展型脑梗死安全有效.
作者:张付钦 刊期: 2007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