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适;徐小叶
目的 介绍改良Ferguson法在小儿腹股沟斜疝的应用.方法 回顾分析2002年至2004年300例经改良Ferguson法手术治疗的小儿腹股沟疝的诊治方法、过程、治愈率、复发率.结果 本改良Ferguson法应用于300例小儿腹股沟疝的手术治疗,除4例系嵌顿疝急诊手术、术后3个月~半年复发外,余随访2年均未复发,平均住院3 d,治愈率98.7%,复发率1.3%.结论 该方法应用于小儿腹股沟疝的手术治疗,具有痛苦小、住院周期短、复发率低等优点,具有痛苦小、住院周期短、复发率低等优点,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
作者:张书国;朱元恒;张丰楼 刊期: 2007年第08期
因消化道手术导致的医源性脾损伤临床上并非少见,严重时需行脾切除.如何避免医源性脾损伤的问题应引起临床外科医生的高度重视.本文复习近年来国内有关文献,就医源性脾损伤的原因、处理和预防作一综述.
作者:陆深泉;黄民平 刊期: 2007年第08期
目的 综合分析国内外腹茧症的手术治疗现状及发展方向.方法 检索国内外腹茧症治疗的相应文献,选择其中实验较规范,病例数量大的文献进行分析、对照及评价.结果 腹茧症的治疗以手术治疗为主,效果也在逐渐增强.结论 腹茧症有临床症状的病例手术治疗是可行的,效果确切,也是今后发展的方向.
作者:张树民 刊期: 2007年第08期
小儿病毒性支气管炎为临床常见疾病,目前西药治疗该病尚无特效药物.笔者2004年5月至2006年5月观察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病毒性支气管炎40例,并与单用西药治疗者40例比较,疗效显著.
作者:郑林静 刊期: 2007年第08期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是60岁以上男性患者常见手术,此手术时间短,损伤小,术后恢复快.但有些患者因一般情况差,高龄,合并高血压病,术中可发生严重并发症.我院1998年2月至2005年12月做此类手术860例,出现严重并发症25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海朝;李晨辉 刊期: 2007年第08期
目的 测定小儿肺炎心力衰竭各期脑钠肽(BNP)值制定护理方案.方法 收集肺炎心力衰竭患儿38例为观察对象,同时期相同年龄段的体检者标本40例为正常对照组,同年龄段住院肺炎患儿血标本40例为肺炎对照组.结果 肺炎心力衰竭组各期BNP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肺炎心力衰竭组血浆BNP增高明显.肺炎对照组血浆BNP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95,P>0.05).肺炎心力衰竭早期通过Ⅰ级护理治疗,10例转为肺炎心力衰竭恢复期,8例转为肺炎心力衰竭.无一例死亡.结论 上述结果除是诊断心力衰竭、判断预后的重要参考指标外,还给我们制定护理方案提供有意义的指导.
作者:黄雪芹;罗旭日;代莉;林琼申 刊期: 2007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如何为同种异体肾移植病人选择恰当的麻醉方法及同种异体肾移植术围麻醉期的管理体会.方法 术前对肾移植病人常规血液透析1次,双导管法硬膜外腔麻醉,辅用氟芬合剂,常规术中吸氧,合理补液,血管活性药物恰当应用维持血压于术前或略高水平.结果 全组病人麻醉效果满意,无围麻醉期间死亡.结论 应用双管法硬膜外腔麻醉并加强围麻醉期管理,有利于病人安全,能满足手术要求.
作者:田国礼;李志祥;王国荣;汪全志 刊期: 2007年第08期
目的 分析早产低体重儿呼吸暂停的相关护理因素,探讨其预防措施.方法 将61例早产低体重儿随机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观察其呼吸暂停的发生率.结果 干预组呼吸暂停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早产儿呼吸中枢发育不成熟,易出现与进食、体位、周期性呼吸相关的呼吸暂停,适时适当采取护理干预,可明显降低早产低体重儿呼吸暂停的发生率.
作者:张锐 刊期: 2007年第08期
化脓性关节炎是骨科难治性疾病之一,复发率高,有些可能迁延不愈,导致关节功能障碍.化脓性关节炎多见于下肢承重大的关节,膝关节常见,占40%~50%,髋关节20%~25%,踝关节8%~15%[1].
作者:曹志勇;曹飞;魏新建 刊期: 2007年第08期
目的 分析胃底及贲门癌术后胃食管吻合口瘘发生原因,早期诊断及通过改良的三管治疗,以期进一步提高吻合口瘘治愈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4年至2005年收治的27例胃底及贲门癌术后发生吻合口瘘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5例病人再手术,采用改良的三管治疗,治愈率100%.12例病人经保守治疗,其中5例治愈,治愈率41.6%,7例死亡.结论 采用改良三管治疗,能明显提高吻合口瘘治愈率.
作者:胡永均;施金怡 刊期: 2007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22例外伤性膀胱破裂的原因、临床表现、诊断以及积极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 对急诊收住院的外伤患者,在积极抢救患者生命的同时,对疑似膀胱破裂者,行膀胱注水实验及膀胱造影的辅助检查均可明确膀胱破裂的诊断.结果 所有患者明确诊断后,给予膀胱破裂修补手术,合并头颅损伤者先行神经外科手术再行膀胱破裂修补术.结论 膀胱注水实验及膀胱造影是诊断膀胱破裂的重要方法,明确诊断后采取膀胱破裂修补手术是治疗的终手段.
作者:王磊;李克功;郑德智 刊期: 2007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在胆胰疾病临床诊治中的作用.方法 先用十二指肠镜行ERCP检查,后根据疾病不同,分别行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碎石、网篮或气囊取石、鼻胆管引流(ENBD)及胆管支架置入术(ERBD)等.结果 ERCP插管成功率为89.5%,确诊率为97.4%(37/38),诊断修正率为34.2%.发现壶腹部肿瘤3例,发现十二指肠乳头炎性狭窄4例.行EST 28例,用网篮或球囊取石27例(包括碎石10例),取出蛔虫2例,行ENBD 3例,胆管塑料内支架置入术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5.3%.结论 ERCP不但在胆胰疾病的诊断中不可缺少,而且在治疗中也占有重要地位.
作者:游柳生;黄玉孙 刊期: 2007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脑囊虫病患者临床、实验室及影像学特点,以提高对脑囊虫病的早期诊断和正确处理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诊治的50例脑囊虫病患者的临床、实验室资料及影像学特点、及其治疗与结果.结果 脑囊虫病患者主要表现为癫痫或颅内压增高,脑脊液血清学阳性,CT或/和MRI扫描显示脑囊虫病灶,吡喹酮和/或抗癫痫治疗有效.结论 脑囊虫病者临床特点突出,为临床医师早期诊断和处理提供主要依据.
作者:高春献;乔明飞;张珂 刊期: 2007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子宫下段剖宫产术中娩头困难的发生原因,对母儿的危害及预防措施.方法 统计2003年8月至2006年7月3年间在我院行子宫下段剖宫产术中发生娩头困难的病例及其发生原因和对母儿的危害并加以分析.结果 3年间共行剖宫产1044例,其中发生娩头困难94例,发生率9.00%.其发生原因分别是:胎头高浮33例,占35.11%;胎头深定41例,占43.62%;巨大儿11例,占11.70%;麻醉因素5例,占5.32%;腹壁切口过小4例,占4.26%.在娩头困难的病例中发生新生儿窒息30例,发生率31.91%,其中轻度窒息26例,占86.67%,重度窒息4例,占13.33%;发生新生儿颅内出血2例,发生率2.13%;发生子宫切口延裂24例,发生率25.53%.结论 剖宫产术中发生娩头困难时,我们要严格掌握剖宫产的适应证,不能滥用剖宫产,胎头高浮不能作为常规手术指征,并加强孕产妇管理及孕期保健,控制产妇体重以防增长过度,早发现、早治疗妊娠期糖尿病,降低巨大儿发病率,预防娩头困难发生.
作者:孙亚莉 刊期: 2007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前列腺汽化电切术患者术中存在的护理问题及护理干预.方法 回顾分析57例高龄患者经尿道汽化电切术(TuVP)治疗前列腺增生的护理措施.结果 57例手术效果满意,术中血压、心率、体温都有较大波动(P<0.01或P<0.05).结论 术中连续监测血压、心率、SpO2、体温,做好皮肤护理、心理护理等措施为手术成功和患者的安全提供了重要保证.
作者:陈莎莉 刊期: 2007年第08期
小头畸形又称小脑症或脑小畸形,在临床上并不多见,尤其是小头畸形伴多发性畸形更为少见[1].我院于2006年3月应用B超诊断胎儿小头畸形伴唇裂1例,现结合文献报告如下:
作者:韦兴来 刊期: 2007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肠炎宁糖浆对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将本院40例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随机分为肠炎宁糖浆治疗组和蒙脱石粉治疗组,两组进行比较.结果 肠炎宁糖浆治疗组和蒙脱石粉治疗组两组病例在总有效率方面无统计学意义,但在有效时间以及粪便轮状病毒转阴率两方面有统计学意义.两组病例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肠炎宁糖浆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疗效较好,在抑制轮状病毒复制方面疗效明显,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陈适;徐小叶 刊期: 2007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乳果糖、白醋稀释液灌肠治疗肝性脑病的疗效.方法 对55例肝性脑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8例,对照组27例,两组均给予低蛋白饮食、保肝、降酶、退黄、抗肝昏迷药物应用,治疗组同时给予乳果糖、白醋、生理盐水,每日2次保留灌肠.结果 治疗组病人血氨(NH3)、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血清总胆红素(TBiL)及神志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85.7%)高于对照组(66.6%).结论 乳果糖、白醋稀释液治疗肝性脑病效果显著.
作者:刘静 刊期: 2007年第08期
肩锁关节脱位在肩部损伤中有较高的发病率,占全身骨折、脱位4.4%~5.98%[1],治疗不当容易遗留肩锁关节疼痛、畸形,严重者导致患肢劳动力丧失,影响日常工作学习.
作者:王鸿雁;杨晓灿;李风新 刊期: 2007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回盲部肿瘤合并阑尾炎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总结分析诊断为回盲部肿瘤合并阑尾炎1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术前诊断为阑尾炎8例,术中发现并诊断为回盲部肿瘤合并阑尾炎7例,予及时处理;诊断回盲部肿瘤合并阑尾炎4例.结论 对回盲部肿瘤的临床特征和回盲部肿瘤合并阑尾炎缺乏认识是误诊的主要原因.
作者:郝丽斌;李靖玉 刊期: 2007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