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介入配合立体三维适形放疗治疗肝癌的观察与护理

阮红;王冰

关键词:肝癌伴有门静脉瘤栓, 立体定向三维适形, 放射治疗, 心理护理
摘要:目的 总结2000年4月至2005年4月对38例原发性肝癌伴门静脉瘤患者行介入配合三维适形联合治疗肝癌伴有门静脉瘤栓的观察和心理护理.方法 采用OUR-QGD生产的立体定向三维适形放射治疗(3-dimensional conformal radiation therapy,3-DCRT)系统与介入等综合治疗原发性肝癌伴门静脉瘤栓的同时实施心理护理.结果 与同期本院介入科单行TA-CE治疗的29例原发性肝癌伴门静脉瘤栓患者对比,肿瘤消退情况,生存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介入手术过程中及时实施心理护理,可调动病人自身免疫系统,对瘤栓有效的控制,才能更好提高病人的有效生存期.
中国实用医刊杂志相关文献
  • 阿托伐他汀对冠心病调脂治疗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阿托伐他汀对冠心病强化调脂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76例确诊为冠心病,血清总胆固醇(TC)>5.2mmol/L(200mg/L),或低密度脂蛋白(LDL-C)>3.12mmol/L(120mg/L),伴或不伴甘油三酯>1.7mmol/L(150ml/L)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A组(治疗组)38例口服阿托伐他汀10mg/d,共8周;B组(对照组)38例口服辛伐他汀,20mg/d,共8周.于服药前、服药后第4周、第8周分别测定血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甘油三酯(TG)及血糖、血尿素氮、血肌酐和肌酯激酶(CK)、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结果 与治疗前相比,治疗4周、8周TC、LDL-C、TG的下降和HDL-C的升高,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阿托伐他汀对冠心病强化调脂治疗安全、有效.

    作者:张纪梅 刊期: 2006年第18期

  • 新生儿心衰的临床诊治思路

    新生儿心力衰竭(心衰)是新生儿期的急重症之一,也是围生期新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它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心肌收缩能力减弱不能正常排出由静脉回流的血液以致动脉系统的血液供血不足,静脉系统发生内脏淤血出现的不能满足周围循环、组织代谢需要的临床综合征,并出现心脏形态功能的异常和体液的调节紊乱,严重威胁患儿的生命.它具有起病急、来势凶猛、病情进展迅速、症状不典型、可呈爆发性经过等特点.临床上极易被忽略或漏诊误治,导致病情急剧恶化,失去抢救时机,甚至猝死.故掌握其诊治思路很有必要.

    作者:申静 刊期: 2006年第18期

  • 136例肾综合征出血热的各期观察及护理

    肾综合征出血热是由汉坦病毒(Han tan virus)引起,以鼠类为主要传染源的自然疫源性疾病[1].典型病例临床上可分五期,即发热期、低血压休克期、少尿期、多尿期和恢复期.近年来病死率有所下降,但在我们确山每年还有死于出血热少尿期病人,现将我院2002~2004年10月收治的出血热各期病人观察及护理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杨宏丽;翟明眉;伍玉仙 刊期: 2006年第18期

  • 糖尿病合并无痛性急性心肌梗死20例临床分析

    目的 提高糖尿病(DM)合并无痛性急性心肌梗死(AMI)的早期诊断率.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急诊科诊断的20例DM无痛性AMI的临床资料.结果 及时诊断8例,延迟诊断12例.结论 DM合并无痛性AMI表现无特异性,导致延误诊断因素多,提高认识和警惕性,改变思维观念和诊断措施,可有效避免延迟诊断.

    作者:王现文;周成国 刊期: 2006年第18期

  • 人工耳蜗植入术的护理

    人工耳蜗又称电子耳蜗,是目前惟一能使重度或全聋患者恢复听觉,回到有声世界和言语社会的医学装置.将其植入内耳取代丧失功能的耳蜗,使之重获听力即为人工耳蜗植入术.2001~2005年,我科成功地为6名儿童做了此手术,取得满意效果.由于此手术是将一异物植入耳内,与一般耳部手术不同,更由于手术对象是聋哑人-社会特殊群体,因此,在护理上有其特殊性,现就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魏玉丽;张娜;卢伟 刊期: 2006年第18期

  • 头体电针加穴注治疗中风偏瘫61例

    目的 观察头体电针、穴注治疗中风偏瘫的疗效.方法 115例中风偏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1例)和对照组(54例),治疗组用头针体针加电针、穴位注射治疗,对照组用头针体针、口服汤药治疗.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7%,两组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头体电针穴注联用治疗中风偏瘫的疗效优于单纯针刺汤药口服.

    作者:刘俊红 刊期: 2006年第18期

  • 280例宫颈糜烂临床观察

    宫颈糜烂是已婚妇女的常见病与多发病,根据近年的观察有上升的趋势,因此积极防治宫颈糜烂对提高妇女的健康水平,预防宫颈癌的发生有着重要的意义.根据宫颈糜烂的程度、类型、对生育的要求,我们在临床上采用了不同的治疗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即单纯的药物治疗及药物配合光疗.现介绍如下:

    作者:王瑞黎 刊期: 2006年第18期

  • 步长稳心颗粒治疗冠心病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

    目的 观察步长稳心颗粒对冠心病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治疗作用.方法 39例冠心病充血性心力衰竭病人分成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步长稳心颗粒,每天3次,每次9g,治疗2周,观察临床症状及血流动力学变化.结果 治疗组心功能平均改善1.3级总有效率为94.7%,对照组心功能平均改善1级,总有效率为75.0%(P<0.05).结论 步长稳心颗粒对冠心病充血性心力衰竭有较好的近期临床效果.

    作者:崔浩 刊期: 2006年第18期

  • 儿童金葡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50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儿童金葡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SSSS)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50例SSSS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0例SSSS中44例发病前有明显的感染因素;发病年龄10d~8岁,平均2.88岁;发病突然,部分患儿临床表现凶险;对头孢唑林钠、盐酸克林霉素敏感.结论 SSSS可以治愈不留后遗症.

    作者:甘才斌;卢晓燕;李万华 刊期: 2006年第18期

  • 癌症患者化疗时胃肠道反应的护理干预对策

    化疗是治疗各种癌症的常用方法之一.部分患者经化疗后,临床症状可完全缓解或部分缓解,但同时又会出现厌食、恶心、呕吐、腹泻等胃肠反应,严重时可出现重度腹泻,肠道粘膜脱落、坏死、穿孔等,既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又影响正常治疗,甚至使治疗中断.为此我们在病人入院后及时给予护理干预,减少和减轻了胃肠道反应,现介绍如下:

    作者:王素敏 刊期: 2006年第18期

  • 127例下肢海绵状血管瘤的治疗

    下肢海绵状血管瘤是一种先天性血管畸形病变,初期可无任何症状,随着病情的加重,可出现疼痛、溃破出血、甚至致残截肢等严重后果.因其发病及生长的特殊性,治疗困难,复发率高.我院自2001年10月~2006年3月采用尿素注射联合手术切除治疗下肢海绵状血管瘤127例,取得较好效果.为总结经验,现作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马玉春;董长宪;孙勇 刊期: 2006年第18期

  • 纤支镜对中老年肺不张病因诊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中、老年不明原因肺不张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检查的镜下特征及应用价值.方法 X线、CT诊断肺不张52例,经纤支镜观察、活检、刷检等明确诊断.结果 恶性肿瘤引起肺不张31例,结核11例,炎症10例.结论 纤支镜检查对不明原因肺不张的诊断有重要价值.

    作者:万小平 刊期: 2006年第18期

  • 急性脑血管病病人应激状态分析

    急性脑血管病(ACVD)发病48h,病人可出现应激反应状态.为了探讨急性脑血管病人应激状态的临床特点,现对2003年7月~2004年2月收治的58例急性脑血管病病人进行观察,并总结如下.

    作者:高鲜会;席孟杰 刊期: 2006年第18期

  • 抗菌药的合理应用

    抗菌药是临床应用为广泛也是滥用明显的药物,抗菌药的滥用引发的药源性疾病越来越多,而且导致细菌耐药性日趋严重,因而合理应用抗菌药是临床用药的重要课题.

    作者:王大平;魏红光 刊期: 2006年第18期

  • 气管切开术后护理措施的研究与持续改进

    为了保证人工气道通畅,有效地解除与预防病人呼吸道梗阻,我们对气管切开后的护理措施进行探讨和研究,现将实施情况做以报道.

    作者:胡瑞燕;张岩平;齐艳红 刊期: 2006年第18期

  • 痰热清对伴发热的结核性胸膜炎患者退热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痰热清注射液对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引起发热的退热疗效.方法 将住院的64例结核性胸膜炎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抗结核治疗+抽取胸水+痰热清注射液)和对照组(抗结核治疗+抽取胸水)并进行观察体温变化.结果 和对照组相比,治疗组退热快,高体温明显降低.结论 痰热清注射液对伴发热的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有退热疗效.

    作者:张茜茜;赵业庆;田冬 刊期: 2006年第18期

  • 分娩性臂丛神经损伤的中西医治疗

    分娩性臂丛损伤是一种常见的周围神经损伤性病症,近年来我们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此病62例,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王迎红;徐建华 刊期: 2006年第18期

  • 复方樟柳碱注射液治疗视网膜视神经疾病疗效分析

    目的 观察复方樟柳碱注射液治疗视网膜视神经疾病的疗效.方法 应用复方樟柳碱注射液2ml做患眼颞浅动脉旁注射,每日1次,10d为一疗程,通过显效、有效、无效三个标准判断疗效.结果 治疗76例89眼,总有效率为86.5%.结论 复方樟柳碱注射液治疗视网膜视神经疾病效果良好,无明显毒副作用.

    作者:张海龙 刊期: 2006年第18期

  • 脑血管病后遗症的心理状态及其护理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工作节奏的加快,脑血管病发病率,死亡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病死率跃到了第一位.临床上经抢救存活者往往留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由于恢复期较长,病人常常会产生自悲及恐惧等心理因素,促使或诱发第二次发作屡见不鲜,因此针对患者的心理状态,认真进行分析,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对减少疾病的复发以及早康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李志英 刊期: 2006年第18期

  • 颈阔肌复合式肌皮瓣在舌癌联合根治术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颈阔肌复合式肌皮瓣在舌癌联合根治术中应用的效果.方法 对5例采用颈阔肌复式肌皮瓣治疗舌癌患者手术时舌体及其口底组织大块缺损的病例资料作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 手术后舌体得到重建,口底缺损得以修复,随访患者吞咽功能与语言功能完全恢复,语音清楚.结论 颈阔肌复合式皮瓣治疗舌癌患者舌体缺损与口底修复疗效优良,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志刚 刊期: 2006年第18期

中国实用医刊杂志

中国实用医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