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显利
目的提高对弥漫型细支气管肺泡细胞癌的影像及临床诊断水平.方法分析3例经病理证实的弥漫型细支气管肺泡细胞癌,结合文献分析其影像及临床表现.结果CT特征性表现:腺泡样结节影、病灶呈较弥漫或范围较大之磨玻璃样改变、病理性支气管像、病灶内假腔.临床特征性表现为:咳嗽、呼吸困难、咳白色粘痰、面色苍白、消瘦、低热.本组2例误诊为肺结核,1例误诊为弥漫性肺间质性病变.结论认识弥漫型细支气管肺泡细胞癌的病理基础、影像和临床特征有助于提高诊断水平.
作者:郝天然 刊期: 2005年第17期
急性心肌梗死是内科急症,临床上多数以典型症状而起病,但也有部分患者发病时症状不典型,特别是老年患者更为多见,自1998~2003年我院共收治急性心肌梗死142例,其中无痛性心肌梗死患者32例,通过本组病例分析,以进一步引起临床医生重视.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自奎 刊期: 2005年第17期
目的观察丁咯地尔、低分子肝素钙合用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8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43例,用丁咯地尔150mg+生理盐水250ml静滴,1次/d,共用15d,低分子肝素钙5000U,脐周皮下注射,2次/d,连用5d;对照组43例,用维脑路通0.4+生理盐水250ml中静滴,1次/d,共用15d,巴曲酶第1d、3d、5d分别10、5、5U+生理盐水150ml中静滴.分别观察2组治疗前后血流动力学改变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凝血酶原时间、纤维蛋白原均比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分别为P<0.01、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及显效率分别为93%、69.8%;对照组总有效率及显效率分别为83.7%、48.3%,两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均未出现脑出血.结论丁咯地尔、低分子肝素钙合用治疗急性脑梗死,改善血流动力学及临床疗效方面均明显优于维脑路通、巴曲酶,且安全、疗效确切.
作者:朱敬杰 刊期: 2005年第17期
子痫是妊娠期特有的疾病,是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危重阶段.病人主要表现为抽搐及意识丧失,如不及时抢救或处理不当,母婴均可发生意外.我科自2000年1月~2004年12月共收治妊高征孕妇183例,并发子痫56例,现将抢救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刘玉琴 刊期: 2005年第17期
鼠药中毒是小儿急性中毒中常见的中毒类型.中毒后易发生惊厥,昏迷等症状,造成脑组织严重损害,易留有神经系统后遗症.我院于2000年12月~2003年12月利用脑活素、高压氧联合治疗25例鼠药中毒后留有神经系统后遗症的患儿,取得了显著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芸 刊期: 2005年第17期
我院自1998年4月~2004年9月在内镜下诊治上消化道异物患者26例,成功取出异物24例共31件,报告如下.
作者:王圣华 刊期: 2005年第17期
恶性胸腔积液是恶性肿瘤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约占各种原因所致胸腔积液的50%.对化疗敏感的恶性肿瘤经全身化疗可使部分患者的少量胸水得到控制,其余患者则需要局部治疗.其常见的处理方法为穿刺抽液和局部化疗,而目前胸穿并发症多且需反复穿刺,为避免常规胸穿的不足之处,我们采用中心静脉导管胸腔闭式引流同时注入药物治疗恶性胸腔积液24例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易明福 刊期: 2005年第17期
阴式子宫切除具有创伤小、恢复快、腹部无瘢痕、住院时间短、医疗费用低等优点.我院自2000年4月开展这项新技术,共施行手术14例,无1例发生并发症,均痊愈出院.现报告如下:
作者:卢国珍;姚爱云;王凤梅 刊期: 2005年第17期
目的观察阿昔洛韦治疗小儿病毒性脑炎的疗效.方法对120例病毒性脑炎患儿,60例应用阿昔洛韦治疗.结果治疗组60例退热时间、呕吐缓解时间、神经精神症状缓解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结论阿昔洛韦治疗小儿病毒性脑炎效果满意,值得推广.
作者:黄水霞 刊期: 2005年第17期
外科引流的概念形成于公元前15世纪,随着医学科学的进步,其定义与范畴亦在不断更新和完善.无论何种形式的引流,其根本目的都是希望能够迅速而有效地排除积聚物,以达到治疗的目的.但由于各种引流物或引流方式都存在或多或少的不足和缺点,应用不当及管理不善时则可能事与愿违,甚至产生严重后果.我院近5年来曾出现2例引流处置不当而致腹部再手术的病例,现报告如下,希望与同道共鉴.
作者:王保宽 刊期: 2005年第17期
腹部外科涉及到消化系统的肿瘤、空腔脏器破裂、穿孔、梗阻、炎症或脓肿等的手术处理.在临床上仍为常见病及多发病,腹部Ⅱ、Ⅲ类切口的感染仍为常见的并发症.作者回顾了经验处理的腹部Ⅱ、Ⅲ类切口共336例,取得一定的经验和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董玉海;杨扬 刊期: 2005年第17期
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常由耐药的铜绿假单胞菌、肠杆菌科细菌、不动杆菌及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引起感染,使重症患者的治疗十分困难.本文介绍以上革兰阴性杆菌耐药性及ICU中抗菌药物的治疗,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
作者:张凤林;张俊忠;白云飞 刊期: 2005年第17期
我院自1999年9月~2003年9月收住院头部严重外伤的病人287例,通过临床和CT跟踪观察,发现95例有迟发和进展性脑损害.这些脑损害包括脑出血、脑缺血和脑水肿[1](国外有报道闭合性颅脑损伤中迟发和进展性脑损害占35%~65%[2]),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正明 刊期: 2005年第17期
了解正阳县人民医院老年患者院内感染情况,为有效预防和控制院内感染提供依据.我们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1],查阅了正阳县人民医院2004年3月~10月院内感染监测月报表、登记表及病历.在229例老年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35例,感染率为15.28%,其中原发病以脑血管疾病和呼吸系统疾病为多,分别占31.43%(11/35)和22.86%(8/35),感染部位以呼吸道感染多,占65.71%(23/35),住院时间愈长,感染率愈高,长期应用免疫抑制剂及抗生素者感染率高.总之,加强医院感染管理尤其重要.针对老年患者院内感染特点,加强对院内感染的预防控制,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病率.现将完整的资料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贺春民;赵永坤 刊期: 2005年第17期
米非司酮是一种强有力的抗孕激素药物,具有明显的终止早孕、中孕、抗着床、诱发月经等作用.米非司酮口服后85%可被吸收,生物利用度为60%,口服1h后达峰值,其后24~48h内稳定在2.5mmol/L水平,T1/2为(23.7±3)h,90%经肝脏代谢,有8种代谢产物,其中RU-42848是主要的代谢产物,具有一定的生物活性,如每日服用米非司酮50、100、200mg,连用4d,其高血清浓度为2.9、4.5、5.4mmol/L,与所用剂量无直接关系,亦无累积作用,此可能由于对米非司酮血清结合蛋白的α-1酸性糖蛋白饱和有关.米非司酮对性轴和女性生殖器作用甚为复杂,现将近些年来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张广慧;赵金华 刊期: 2005年第17期
糖尿病患者是个特殊的社会群体,随着社会老龄化的发展,糖尿病患者不断增多,糖尿病烧伤患者也相应增多.糖尿病患者因代谢的改变,皮肤血循环差,愈合再生能力低下,而且对感染的易感性增加,如诊治不力,可导致烧伤病情加重,甚至导致截肢或者死亡.我科自2003年10月至今使用PGE1辅助治疗中小面积Ⅱ度烧伤患者30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新蕾;张新合;陈舒;刘敏 刊期: 2005年第17期
通过开展优质服务规范化管理活动,我院消毒供应工作发生质的飞跃,服务质量有了明显提高,工作人员的精神风貌焕然一新,科室整体职业素质为医院树立了良好的形象.
作者:黄超霞;晁玉英;赵杰 刊期: 2005年第17期
用中西医结合的理论和方法对慢性胃炎(CG)研究证明:①各型胃炎均有瘀血病变存在.②不良的精神刺激-气滞-血瘀是胃炎的重要发病环节.③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是导致CG的生物致病因素之一.根据以上病理学基础,我们设计了丹参注射液静脉点滴、维生素B1足三里封闭、痢特灵口服用以活血化瘀、调节中枢和胃的自主神经、杀灭胃内细菌治疗CG的联合用药方案.从1999年9月~2004年6月治疗CG10例,临床总有效率90.56%(96/106),客观有效率(病理活检)62.26%,现报告如下:
作者:董荣显;田迎棠 刊期: 2005年第17期
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以高T3、T4综合征为主要临床特征的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其发病率高,临床表现复杂,症状多且无特异性,极易产生误诊、漏诊,我院近年来收治的甲亢患者入院时误诊的有13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开芹;任建民 刊期: 2005年第17期
慢性肺心病为临床常见疾病之一,病情重,治疗效果不理想,死亡率高.从2000年以来,我们应用酚妥拉明联合硫酸镁治疗慢性肺心病,效果明显.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杨会平;张国政 刊期: 2005年第1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