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燕;杨兴斌;李晓晔;孙晓莉
从确定教学目标、课程设置、编写讲义、收集教学涂片及实习课安排等方面对新开课程临床细胞病理学进行了教学设计,并探讨了实施策略和体会.
作者:杨红军;赵彤;申洪;陆药丹;邓敏;丁彦青 刊期: 2005年第05期
多媒体具有图文声像并茂,形象生动,信息量大等优点,是用于血液内科教学的理想模式.但也要注意科学灵活地运用多媒体,避免滥用.
作者:卢瑞南;李建勇;盛瑞兰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生物化学是一门重要的基础医学课程,也是一门较难掌握的课程,在生物化学课堂教学中,通过改善授课技巧来活跃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作者:李燕;李建宁;董泉洲 刊期: 2005年第05期
创新教育的实质是创新思维的教育,其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护理技术是一门实践技能训练课程,其实践性、应用性强.护理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科特点,并结合护生的实际,在教学中培养护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从教育观、教学观、教学法方面,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对护生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的体会和做法,旨在与同道们共同探讨,为探索培养护生创新能力之路而努力.
作者:于浩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系部作为学院教学管理体制中基层组织,是教学、科研工作的具体承担者和学科建设的载体.系部建设直接关系学科的发展和学校的整体办学水平.采取积极措施,扎实抓好系部建设,系部才能肩负起培养合格医学人才的神圣职责,才能保障学院的改革、建设与发展.
作者:陈媚 刊期: 2005年第05期
人体解剖学是医学中的基础学科,针对解剖学科特点及学生反映的实际情况,总结教学经验,探讨了教师在理论教学过程中可采取的一些方法,以增强学生对解剖学科的兴趣理解和记忆,从而达到教学、培养学生的目的.
作者:刘欣;柏树令 刊期: 2005年第05期
培养和造就掌握现代化药物制剂的研究能力与生产技术的复合型医药科技人才是药剂学教育工作者的光荣而艰巨的任务,根据教学实践,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动力,优化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加强药剂学实践教学促进学生能力培养三个环节,浅谈了对药剂学课程教学的体会.
作者:李瑞 刊期: 2005年第05期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基本内容,作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当代大学生,必须注重诚信意识的培养,目前在校大学生中存在着诚信缺失现象,高等学校应把诚信教育纳入议事日程,进而改善整个社会风气,提高国民素质.
作者:郝晓娟 刊期: 2005年第05期
PBL教学方式具有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习能力等优点,是国际现代解剖学教学改革的核心.在实际运作中,也发现课堂上应用PBL的不适当之处,并提出解决的方法.
作者:王军;柏树令;王鲁建;李瑞;王振宇;佟晓杰 刊期: 2005年第05期
概念是客观事物特有属性的高度概括,正确的概念必须有确定的内涵和外延.在目前使用的人体寄生虫学主要中文版教材中,对一些概念的论述有不同意见,如片利共生(commensalism)、互利共生(mutualism)、体外寄生虫(ectoparasite)、保虫宿主(reservoir host)和转续宿主(paratenic host or transfer host)等,就此进行了讨论.
作者:殷国荣 刊期: 2005年第05期
把数学建模的思想融入数学课程教学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锻炼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一条有效途径,就建模思想在医用高等数学教学中渗透与应用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作者:韩新焕 刊期: 2005年第05期
教学活动不仅是传授知识的过程,而且是科学的、复杂的信息交流过程.教师的专业素质是优化信息交流环境的基础;开展病例讨论,是信息交流的平台;合理应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是疏通多向信息交流的渠道;真诚、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是实现师生间双向信息交流的保证.
作者:陶惠然 刊期: 2005年第05期
多媒体教学是对教育、教学改革的一次新挑战.现代教育、教学技术的应用和研究,不单纯是教育、教学技术的引进,而且是教育教学的艺术,可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促进教学改革,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作者:王绍基 刊期: 2005年第05期
为了解医学院校师生对双语教学的认识、态度及外语水平,为实施双语教学提供基础资料,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某医学院师生外语水平尤其是听力和口语有待进一步提高;被调查者对双语教学的了解较欠缺,但大多数师生支持实施双语教学;实施双语教学的主要困难是无良好的双语教学氛围,师生外语水平偏低和对双语教学组织实施不熟悉等;双语教学应根据学校实际情况有选择、分阶段施行.
作者:德小明;刘秀芳;李玲;朱玲勤 刊期: 2005年第05期
以培养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为宗旨,针对以器官为中心,以疾病为线索的课程编排特点,因材施教,改变传统的结论式教学方式,开展以问题和典型临床病例为线索的研讨式教学,对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起到较好的效果.
作者:王新红;钱睿哲;殷莲华 刊期: 2005年第05期
信息时代文检课的改革势在必行,就其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等方面的认识层面的思考,提出一些有益的改革尝试.
作者:王爱芳 刊期: 2005年第05期
高等医学院校在重视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改革的同时,还应充分重视考试改革.通过考试改革,使学生在重视基础知识学习的同时,更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和创新精神的形成.通过对考试改革实践的总结和进一步思考,为探索当前高等医学院校的考试改革提供参考.
作者:王志红 刊期: 2005年第05期
在阐述模式昆虫和线虫对生命科学发展的基础上,大胆提出,从新的视角讲述人体寄生虫的生物学特点理应成为现有人体寄生虫学教学改革的重要部分之一.
作者:徐文岳;夏丽莎;黄复生 刊期: 2005年第05期
医学基础课是培养医生的基石.在目前扩大招生,建立强校,创建重点学科和一流学科的过程中,创建学科的理念事关大局.学科建设是龙头,是强校的重要标志.就创建重点学科的体会与同行进行交流,促进基础医学学科建设的发展.
作者:柏树令;王军 刊期: 2005年第05期
在近十年的组织学与胚胎学教学过程中,选择性地介绍一些相关学科,应用相关学科的知识在教学中互补,如生理学及病理学的一些知识引入教学,并把组织学与胚胎学知识与临床疾病密切联系,提高学生学习医学知识的兴趣,为今后学习各门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并采取多种教学方式,启发、诱导学生,使学生逐步适应大学的学习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作者:王香江 刊期: 2005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