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文岳;夏丽莎;黄复生
系部作为学院教学管理体制中基层组织,是教学、科研工作的具体承担者和学科建设的载体.系部建设直接关系学科的发展和学校的整体办学水平.采取积极措施,扎实抓好系部建设,系部才能肩负起培养合格医学人才的神圣职责,才能保障学院的改革、建设与发展.
作者:陈媚 刊期: 2005年第05期
高等学校大规模扩招以来,随着招生人数的增加,心理健康问题已成为高等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如何为在校大学生构建一个轻松、健康的学习、生活环境,成为高等院校亟需解决的问题.通过建立健全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的管理体制和保障机制、构建多维立体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构建学生心理健康援助体系等手段,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更多的适应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作者:都文霞;卢莉;糜静;梁执群;李冰 刊期: 2005年第05期
把数学建模的思想融入数学课程教学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锻炼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一条有效途径,就建模思想在医用高等数学教学中渗透与应用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作者:韩新焕 刊期: 2005年第05期
培养医学生的知情同意权意识是促进医学生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尊重病人的权利的关键.从法律的角度阐述了病人知情同意权的由来和涵义,分析了加强医学生病人同意知情权教育的重要性,并对医学生知情同意权意识培养的途径进行了探讨.
作者:张敏坚 刊期: 2005年第05期
为了解医学院校师生对双语教学的认识、态度及外语水平,为实施双语教学提供基础资料,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某医学院师生外语水平尤其是听力和口语有待进一步提高;被调查者对双语教学的了解较欠缺,但大多数师生支持实施双语教学;实施双语教学的主要困难是无良好的双语教学氛围,师生外语水平偏低和对双语教学组织实施不熟悉等;双语教学应根据学校实际情况有选择、分阶段施行.
作者:德小明;刘秀芳;李玲;朱玲勤 刊期: 2005年第05期
21世纪是脑科学时代,要求相关专业人员具备详尽的解剖学知识,而神经解剖学历来是教学中的难点.从多方位、多角度探讨研究生神经解剖学教学改革的新思路.
作者:徐剑文 刊期: 2005年第05期
在近十年的组织学与胚胎学教学过程中,选择性地介绍一些相关学科,应用相关学科的知识在教学中互补,如生理学及病理学的一些知识引入教学,并把组织学与胚胎学知识与临床疾病密切联系,提高学生学习医学知识的兴趣,为今后学习各门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并采取多种教学方式,启发、诱导学生,使学生逐步适应大学的学习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作者:王香江 刊期: 2005年第05期
高等医学院校在重视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改革的同时,还应充分重视考试改革.通过考试改革,使学生在重视基础知识学习的同时,更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和创新精神的形成.通过对考试改革实践的总结和进一步思考,为探索当前高等医学院校的考试改革提供参考.
作者:王志红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现在多数网络课程都是继承传统教学那样分散式教学,不能克服交叉学科关联学习的难题.探讨整合口腔基础和临床多学科网络课程,应用于口腔临床课和临床教学的理论探索和初步体会.
作者:陈金武 刊期: 2005年第05期
多媒体教学是对教育、教学改革的一次新挑战.现代教育、教学技术的应用和研究,不单纯是教育、教学技术的引进,而且是教育教学的艺术,可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促进教学改革,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作者:王绍基 刊期: 2005年第05期
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一起构成医学教育的有机整体,在人才培养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分析了医用化学实验教学的现状,为改进化学实验教学,做了一些改革与尝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作者:靳月琴;宋建荣;杨金香;刘海林 刊期: 2005年第05期
医学基础课是培养医生的基石.在目前扩大招生,建立强校,创建重点学科和一流学科的过程中,创建学科的理念事关大局.学科建设是龙头,是强校的重要标志.就创建重点学科的体会与同行进行交流,促进基础医学学科建设的发展.
作者:柏树令;王军 刊期: 2005年第05期
创新教育的实质是创新思维的教育,其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护理技术是一门实践技能训练课程,其实践性、应用性强.护理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科特点,并结合护生的实际,在教学中培养护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从教育观、教学观、教学法方面,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对护生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的体会和做法,旨在与同道们共同探讨,为探索培养护生创新能力之路而努力.
作者:于浩 刊期: 2005年第05期
为适应21世纪高等医学院校教学改革的需要,各个医学基础学科在教学内容改革的过程中应避免与医学细胞生物学(或其他学科)的教学内容相互重叠、交叉的现象出现.在教学过程中,学科的不断发展是动力,教学管理是保障,只有通过学校的教务管理部门组织协调和加强管理,才能避免教学内容相互重叠、交叉的现象,全面提高医学基础各学科的教学质量.
作者:陈白滨 刊期: 2005年第05期
化学是医学院校药学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如何使化学的教学改革更加适应药学专业的发展是医学院校化学教师探索的一个工作重点.为提高学生学习效率,优化教学效果,在药学专业无机化学实验教学实践中,根据教学要求和课程特点,从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等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改革探索,并通过三届学员的教学实践取得了可喜的初步成果.
作者:赵燕;杨兴斌;李晓晔;孙晓莉 刊期: 2005年第05期
兴趣是好的老师,通过多角度的分析,从教师自身素质、教学方法入手,对于如何提高学生学习人体解剖学这一重要的医学基础课程的学习兴趣,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对于提高解剖学教学质量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作者:李晓冬;张雅芳;赵玲辉;杨树才 刊期: 2005年第05期
多媒体具有图文声像并茂,形象生动,信息量大等优点,是用于血液内科教学的理想模式.但也要注意科学灵活地运用多媒体,避免滥用.
作者:卢瑞南;李建勇;盛瑞兰 刊期: 2005年第05期
信息时代文检课的改革势在必行,就其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等方面的认识层面的思考,提出一些有益的改革尝试.
作者:王爱芳 刊期: 2005年第05期
通过对临床医学专业有关课程考试基本情况调查,结果表明:教师和学生双方对考试内容及方法的意见是比较客观的.考试方法的改革必须根据考试目的、内容、规模、对象以及课程特点等多方面因素,科学选择,灵活运用.
作者:黄焕生;于斌;邱玉刚;于雷;马健平 刊期: 2005年第05期
教学活动不仅是传授知识的过程,而且是科学的、复杂的信息交流过程.教师的专业素质是优化信息交流环境的基础;开展病例讨论,是信息交流的平台;合理应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是疏通多向信息交流的渠道;真诚、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是实现师生间双向信息交流的保证.
作者:陶惠然 刊期: 2005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