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守伟;戴忠辉;卓煜娅;梁玉华;刘德纯
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流动越来越频繁,人作为知识的载体,知识流动重要表现之一的人才流动也日益频繁.从知识流动过程说明人才流动的内涵,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人力资本如何通过智力资本发挥知识流动的作用,进一步说明知识流动不当会导致人才流动向人才流失的转化.
作者:李永红;张培富 刊期: 2004年第01期
通过对当前生物医学发展与生物安全现状分析,探讨在生物医学研究生课程中设置生物医学实验安全课程的必要性.
作者:蒋建利;姚西英 刊期: 2004年第01期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赋予了医学教育更广阔的施展空间.通过在七年制教学过程中网络医学信息资源的应用,阐述了其应用的重要性,并与传统教学手段对比,进一步说明网络医学信息资源在七年制教学中的优势和应用前景.
作者:李冬梅;刘慧雯;魏国兴 刊期: 2004年第01期
多媒体教学已是衡量现代教育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是现代教学的必然发展趋势.结合多媒体教学经验,介绍分析了遗传学多媒体教学的优势与不足,提出了调整与改进措施.
作者:田洪艳;李质馨;侯瑜;徐冶;鲁质博 刊期: 2004年第01期
就物理学第二课堂教学中,如何有效地加强学生实践能力、提高综合素质、培养创新能力,提出了一些看法.
作者:邓玲;廖新华;陈仕国 刊期: 2004年第01期
21世纪生物技术是多学科发展中为迅猛的学科之一.在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生物技术是解决现代社会可持续发展过程中面临人口、资源、能源、健康及环境等五大危机的关键技术,是当今各行业中优先发展的支柱产业.我国近发布的<国家中长期科学技术发展纲领>中,又一次将生物技术作为我国高新技术发展的战略任务.这预示着市场对生物技术人才的迫切需求,当务之急是要培养一大批富有创新意识、动手能力强、适应市场需求的高素质生物技术专业人才.我校生物技术专业正是顺应这种需求而设立的.我校于1999年设置了生物技术专业,学制四年,每届招60人,今年首届学生毕业.在四年的专业建设过程中,做了以下探索和实践.
作者:宗琴珍;王明丽;韩卉;王怡 刊期: 2004年第01期
围绕如何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不断改革实验教学,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对制药工程专业的专业实验课程进行了探讨.改革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打破学科界限,重新整合成以实验方法为主导,以课程内容为主线,探讨了一体化、多层次的实验教学体系.以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训练为目的,选择适当的训练内容和适合的训练手段,提高学生的观察、动手、思维和创新能力.
作者:张恭孝;杨荣华 刊期: 2004年第01期
军事航空航天医学具有其特殊的教学特点,近年来,通过对教学进行大胆改革,形成了独有的教学特色.主要做好了教学的组织、准备、创新和建设等四个方面的工作,并把教学改革工作深入到了教学工作的各个环节,从教学内容、教学环节、教学手段、教学形式、考核方式、教材编撰、网络教学、第二课堂及教改理论等多方面多层次对教学进行了改革创新.这些工作有力地推动了科室师资素质的提高,也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作者:张舒;孙喜庆;曹新生;吴燕红;王永春 刊期: 2004年第01期
全面加强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的需要,是时代的需要,是培养跨世纪合格人才的需要.从八个方面阐述了高校教师在培养合格人才中需加强自身素质培养的重要性.
作者:宋建华;张伟;丁天兵 刊期: 2004年第01期
妇产科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其服务对象是女性患者,涉及性器官、婚姻、家庭和生育等;其工作特点是群众性广、社会性强、技术性高和责任心大等.妇产科临床工作有着不同于一般科室的医学伦理要求.随着医学科学的飞速发展,人们认识到医学的目的不再是单纯的使人活下来,还应使人能从身体、心理和社会方面重塑自我,医生的责任就不仅仅是治病救人,而是要同时消除病人的痛苦和烦恼,提高生活质量,使他们在精神上获得安全感和满足感,从而能够继续发挥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于是,新的医学模式出现了,即由单纯的生物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在这种情况下,就越发显得医学伦理学教育的重要性.这就要求我们临床带教老师不仅要有精湛的医术,而且还要具有高尚的医德,才能把医学伦理学教育贯穿在学校教育的始终,使培养的医学生具有很高的综合素质.
作者:黄艳红;陈亚琼;辛晓燕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生命科学突飞猛进,带动了医学学科的发展.药理学作为医学基础学科,已成为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医学与药学之间的桥梁,在生命科学研究中发挥愈来愈大的作用.生命科学赋予药理学许多全新概念和内容,随着应用性研究的深入,新的药物不断被开发,药物品种日益增加,新概念药物开始步入市场,药源性疾病日渐突出.药理学作为研究药物的学科,面临着新的挑战.因此,药理学教学的改革势在必行,传统的药理学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21世纪的医学科学发展.为此,提出在药理学理论教学中构建W2H2思维教学模式,以新的思维模式进行药理学教学,充分调动教师的主导作用及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教与学的互动过程中,探索出创新教学及创新学习的新教学模式.
作者:金京顺 刊期: 2004年第01期
医学院校的成人高等教育肩负着培养实用型医务人员的重任.由于教学目的及生源的特殊性,成人高等教育应坚持与之相适应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考试命题原则.教师不仅要传授学生系统、实用的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应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方法和自学能力,学以致用,真正地做到教书育人.
作者:张春玉;陈峰;陈白滨;李钰;张贵寅;傅松滨 刊期: 2004年第01期
在21世纪,人们展望未来,无不寄希望于青年一代.然而,在信息发达的今天,各种思潮纷至沓来,新旧观念互相冲击,希望和现实尚有差距,这必然使医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出现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如何找准思想政治工作的切入点,有的放矢地做好当前医学生的思想转化工作,是摆在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十分紧迫的问题.本文就此谈几点看法.
作者:麦倩挚 刊期: 2004年第01期
以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通讯为主的学习环境对教师的角色转变提出了新的要求,为此,教师必备的素质结构必将发生变化. 面对数字化生存和教育信息化时代, 教师面临严峻的挑战.教师的角色较之以往传统的知识传输者角色将更为多元和复杂.教师只有重新定位自己的角色,不断学习以提高自身信息素养,具备现代教育教学思想观念,掌握先进的教学设计思想和方法,才能适应社会变革,适应现代教育需要和实现教学的优化.
作者:成艳萍;邱服斌 刊期: 2004年第01期
在病原生物学的教学中,搜集大量素材,建设多媒体素材库.利用素材库制作和开发电子教案以及多媒体教学课件,并应用于实际教学;在应用中做到理论与实验相结合,基础与临床相结合,充分调动了学员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教学效果.
作者:韩利刚;聂宏俊;赵春霞 刊期: 2004年第01期
实验教学重要的是对学生进行基本技能的训练和科学思维、科学作风及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的培养.
作者:卢晓翠;罗海吉;邓红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科学规范的教学管理对教研室保持保量完成各项工作可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以多年的教学秘书工作经历,简要阐述如何做好教研室的教学管理工作.
作者:沈宜 刊期: 2004年第01期
随着计算机和网络的应用与发展,在病理学教学改革中将传统方式与现代多媒体手段有机结合,可以促进教学改革和提高教学质量.
作者:李静;晏伟;赵君 刊期: 2004年第01期
在七年制学生的医学微生物学教学中,采取了双语教学、适当运用PBL教学法、CAI教学、注重学科间横向联系,注意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等系列方法,培养学生的科研思路和动手能力,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明显提高.
作者:庄敏;谷鸿喜;李迪;钟照华;程志 刊期: 2004年第01期
教学始终是人才培养的基本手段,但大学教学不仅是一个师生双边认识的活动过程,也是师生之间在创造的活动过程中,培养人才的又一重要手段.将灌输式教学与启发引导教学相结合,加强对学生学习的指导和辅导,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培养学生独立汲取知识的能力和思维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我们主要通过以下几点做法,加强对学生思维方法的培养.
作者:路萍;王映强;孙树秦 刊期: 2004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