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腹腔镜下输卵管开窗术治疗早期输卵管妊娠(附57例报告)

张俊杰;侯青岚;单中杰;高雪琴

关键词:腹腔镜下, 早期输卵管妊娠, 开窗, 术治疗, 腹腔镜检查, 治疗技术, 育龄妇女, 发病率, 常见病, 病人, 安全
摘要:输卵管妊娠是育龄妇女的常见病,发病率有上升趋势.近十余年来,腹腔镜检查和治疗技术的介入,使早期输卵管妊娠的病人得到及时的确诊和安全、有效的治疗.
中国实用医刊杂志相关文献
  • 氟康唑治疗真菌性角膜溃疡的临床观察

    氟康唑属于三唑类抗真菌药物,具有抗菌活性高,毒副作用少和优越的药代动力学特性,我们应用0.2%氟康唑治疗25例,真菌性角膜溃疡,局部滴眼,严重者,结膜下注射及全身应用.结果:治愈率100%,无1例发生角膜穿孔或其他严重并发症,视力不同程度恢复.结论:氟康唑治疗真菌性角膜溃疡有较好疗效.

    作者:胡立志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尿毒症肺31例临床分析

    尿毒症肺是由尿毒症引起的严重肺部并发症,临床表现复杂,易与其他原因所致的肺部疾病相混淆,误诊率高.为探讨尿毒症肺的临床特点,现将我院1991~2000年收治的31例尿毒症肺病例进行临床分析,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

    作者:黄德龙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大剂量环磷酰胺冲击治疗小儿紫癜性肾炎19例疗效观察

    小儿紫癜性肾炎是过敏性紫癜的严重并发症,也是小儿期常见的继发性肾小球疾患.肾上腺皮质激素不能减少肾脏损害的发生率,也不能防止复发[1].口服环磷酰胺不良反应严重,疗效欠佳.本文在常规治疗无效的紫癜性肾炎试用大剂量环磷酰胺冲击(CTX-PT)治疗19例,观察其疗效,不良反应等,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李有志;吴清;潘森林;周明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以腹痛为主要表现的2例病例误诊分析

    临床资料例1:男性58岁,有高血压及冠心病史5年,坚持口服长效心痛定20mg·d-1及消心痛片20mg·d-1,1天前突然出现腹痛、恶心、呕吐,当时查尿蛋白(+),细胞数(-),血尿淀粉酶正常;外周血WBC14×109/L;NO.78,L0.22;心电图示:广泛前壁心肌缺血,在当地卫生院按冠心病处理,给予吸氧,静点极化液治疗,腹痛有所缓解,夜间病情加重,病人烦躁不安,视物模糊,频繁呕吐,急送我院.

    作者:王国英;赵虹云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正确认识药物的治疗矛盾

    某些药物在临床应用过程中,常因用药剂量与时间差异、药物自身、机体病理状态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而出现与其治疗目的完全相反的效应,这种现象称之为药物的治疗矛盾或双重效应.如阿斯匹林具抗血栓作用又可致血栓形成,肝素具抗凝作用又可诱发血小板凝聚及血栓形成,利尿药双氢克尿塞又用来治疗尿崩症等.这是药物不良反应的特殊类型.药物存在双重效应的情况在临床上并不少见,受到了临床上日益重视和广泛关注.因此,有必要认识和了解药物的治疗矛盾,正确使用这些药物,使之更好的为临床服务.

    作者:程国印;郭银锋;杨震林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经颅多普勒超声在颅脑损伤中的应用

    自1997年以来,对我院收治的颅脑损伤病人中的7例,分别于伤后1天,3~7天,15~20天行TCD检查追踪,并对其结果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保锋;蔺卓华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吸氧方式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效果观察

    近年来,应用持续气道内正压通气(CPAP)纠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夜间低氧血症,改善了患者睡眠质量,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为此,我们对15例患者进行了夜间睡眠时6小时连续测定动脉血氧饱和度(Sa02),从而为纠正夜间低氧血症提供临床治疗依据.

    作者:李书利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思密达保留灌肠治疗细菌性痢疾85例疗效观察

    我院1994~1999年收治经大便培养确诊为细菌性痢疾85例,应用肠粘膜保护剂一思密达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段桂琴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30例卵巢巧克力囊肿临床分析

    据国内统计,在妇科剖腹手术中,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率逐年增长,已达20.1%[1].子宫内膜异位症一般仅见于生育年龄妇女,绝大多数发生在卵巢,常常形成卵巢巧克力囊肿,临床上极易误诊.目前,子宫内膜异位症还没有理想的治疗手段,所谓根治性手术需切除双侧卵巢,对育龄妇女无疑是一个严重打击,药物治疗普遍存在不彻底性、价格昂贵和副作用大等缺点,保守手术的术后复发成为主要棘手问题.本文收集了30例卵巢巧克力囊肿,并与同期卵巢良性肿瘤进行比较,以探讨卵巢巧克力囊肿的病因及诊治特点.

    作者:王瑜;付瑞红;袁俊斋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环丙沙星治疗绿脓杆菌性角膜溃疡的疗效评价

    目的:探讨环丙沙星在绿脓杆菌性角膜溃疡中的应用.方法:对比两组角膜溃疡患者应用不同的药物的临床疗效.结果:环丙沙星治疗组感染控制率为100%,对照组用庆大及青霉素感染控制率仅31.5%.结论:环丙沙星在治疗绿脓杆菌性角膜溃疡中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

    作者:李清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肝泰宝治疗慢性乙肝疗效观察

    我院1997年8月至2000年10月,应用肝泰宝治疗慢性乙肝58例,疗效满意,分析总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共观察116例慢性乙肝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58例.病例诊断标准:①有乙型肝炎病史或HBsAg携带史或急性乙肝病史超过半年.②虽无病史,但有慢性乙肝体征,如慢性肝病面容、肝掌、蜘蛛痣、脾大.

    作者:褚宏勋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常用药物的肾毒性及预防原则

    肾脏是体内药物代谢排泄的重要器官,水溶性药物在尿液中的浓度可以达到血药浓度的100倍,容易引起肾损害.主要有药物引起的毒性反应,过敏反应以及肾血流动力学改变和尿路阻塞引起的肾损害.

    作者:聂向红;李俊江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外伤性外侧裂区脑内血肿的外科处理(附60例分析)

    目的:探讨外伤性外侧裂区脑内血肿的临床意义和治疗措施.方法:对在我院住院并经手术治疗的60例外伤性外侧裂区脑内血肿进行分析,探讨外科手术治疗方法及注意事项.结果:经手术治疗,恢复良好30例,轻残14例,中残8例,重残5例,死亡3例.结论:外侧裂区是大脑的功能区,血肿处理常有别于其他部位.正确掌握手术时机,及时清除血肿,电凝止血时尽量避免损伤大脑中动脉和大脑中静脉.若损伤侧裂血管主干,不要用电凝止血,可在显微镜下用8-0线吻合血管,术后给予扩张血管、预防血管痉挛、脱水及营养脑细胞等治疗,能有效地减低致残率提高治愈率.

    作者:郑俊宁;李宏伟;吴良贵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腹部创伤的急救处理

    腹部创伤为外科常见急症,由于病情危重,处理不当易致严重后果,为寻求优良治疗方案,本文对36例腹部创伤作一回顾性总结分析.并对其处理问题进行讨论.通过本组病例实践,我们体会到:对腹部创伤急救处理应紧紧抓住及时确定诊断,积极抢救休克,及时进行手术和完善术后处理四个方面,是提高治愈率和降低死亡率的重要措施.

    作者:仇建成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精神分裂症的中药治疗动态调查

    精神分裂症是以基本个性改变、思维、情感、行为的分裂,精神活动与环境的不协调为主要特征的一类常见的精神病[1],中医描述为精神错乱、精神失常、疯颠或狂人[2].为了掌握精神分裂症的中药治疗动态,笔者对近十年来发现在国内中医药杂志上的有关论文进行搜集整理、分析研究.

    作者:王金宝;张子梅;王来海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老年糖尿病遵医不良的原因探讨及护理

    患者求医后按医嘱用药、调整饮食和改变生活方式即所谓遵医行为[1],应当说比较简单,但对于老年糖尿病患者却并非如此.我科通过对1998年~2000年收治的96例老年糖尿病患者进行观察,发现老年糖尿病患者顺从性较差,其中不遵守医嘱者38例,占39.5%.对此,我们进行了原因分析,并采取了相应的护理措施,现报告如下.

    作者:洪英霞;江燕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43例青年心肌梗塞临床分析

    冠心病心肌梗塞作为危害人们健康的首要疾病,日益受到重视.我们将43例年龄在40岁以下的青年心肌梗塞临床资料及冠状动脉造影(以下简称冠脉造影)结果进行分析,希望能提高对此病的进一步了解.

    作者:郑海军;车建国;于俊民;张素清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446例颅脑交通伤的特点及救治

    目的:探讨颅脑交通伤的临床特点及救治要点.方法:对446例颅脑交通伤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及分析.结果:痊愈或良好338例(75.78%),中残25例(5.61%),重残8例(1.79%),植物生存7例(1.57%),死亡68例(15.25%).结论:颅脑交通伤以倍数递增、致伤原因以摩托车比例大、受伤人员以农民和工人居多、损伤类型各异及合并伤较多、易发生并发症为其临床特点;而救治要点强调重视前急救、早期有效的呼吸循环支持、及时纠正颅内高压和积极防治并发症.

    作者:魏健雄;邱勇龙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胶体铋三联疗法治疗HP阳性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为寻找临床疗效突出、价廉实用、副作用小的HP阳性慢性胃炎治疗的新方法,我们采用随机对照法对比观察胶体铋三联疗法与奥美拉唑三联疗法对HP阳生慢性胃炎的近期疗效及HP根除情况,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明;王岩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帕罗西汀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观察

    功能性消化不良(FD)发病率高,发病机理尚未完全明了,除胃十二指肠慢性炎症、上胃肠道运动功能障碍、HP感染等因素外,精神因素对消化道的功能有明显的影响,某些患者的发病原因可能涉及精神和情绪因素[1].为探讨抗抑郁药物对FD的治疗作用,自1998年3月至1999年10月我院应用选择性5-HT再摄取抑制剂盐酸帕罗西汀(paroxetine)治疗顽固性FD患者30例,疗效满意,兹报告如下.

    作者:任一鸣 刊期: 2001年第07期

中国实用医刊杂志

中国实用医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