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桂河;叶浩风;周勇;阮飞;李钊宏
目的 探讨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在手足口病预测预警中的应用.方法 利用武汉市2009-2013年手足口病月发病率数据,拟合ARIMA模型,对武汉市2014年1~8月各月发病率进行预测.结果 ARIMA(1,0,0)×(1,1,0)12能很好的拟合武汉市手足口病发病情况,模型预测结果基本符合实际发病变动趋势.结论 ARIMA模型可用于模拟手足口病发病在时间序列上的变化趋势,进行预测预警.
作者:汪鹏;陈邦华;孔德广;杨小兵;余滨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鲍曼不动杆菌医院感染现状及不同病区耐药性差异,为预防和治疗医院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武汉大学人民医院2012年5月至2014年7月住院患者送检标本中分离的1 282株鲍曼不动杆菌,采用Phoenix-100细菌鉴定药敏系统对其进行菌种鉴定和药敏试验,头孢哌酮/舒巴坦和米诺环素用K-B纸片扩散法检测其对菌株的体外抗菌活性.结果 1 282株鲍曼不动杆菌主要分离自重症监护室(28.78%),标本来源主要是痰标本(72.02%).常用抗菌药物的药敏结果显示,呼吸监护室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强,其耐药率均>90.00%;重症监护室分离株耐药性次之,耐药率均在85.00%以上;主要科室中骨科分离株敏感性高,耐药率>50.00%.结论 鲍曼不动杆菌感染主要分布于重症监护室,耐药情况严重,对常见抗生素(粘菌素、头孢哌酮/舒巴坦和米诺环素除外)的耐药率均>85.00%.
作者:李珍;李从荣;蔡璇;吴青;李娟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吸烟男大学生拒绝吸烟自我效能感的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对194名吸烟男大学生进行拒绝吸烟自我效能感、一般基本情况及吸烟情况调查.结果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吸烟男大学生拒绝吸烟自我效能感的危险因素是授课老师吸烟(OR=25.034),保护因素是低年级(OR=0.029)、愿意接受戒烟帮助(OR=0.015).结论 高校应明令禁止授课老师在校园吸烟,从低年级开始开展吸烟危害的健康教育课程,为有意愿戒烟的学生提供戒烟帮助,均能有效提高吸烟男大学生拒绝吸烟的能力.
作者:朱晓琳;武厚;范义兵;刘云;赵萍萍;凌军;杨树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 探索新形势下三级医院的发展战略.方法 运用SWOT分析法,分析医院内部优势、劣势,外部机会与威胁.依据SWOT分析法,提出医院发展战略并在实际运营中取得明显效益,提升了核心竞争力.结论 SWOT分析法有助于三级医院根据实际情况,准确定位,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实现医院跨越式发展,并为医院发展战略提供可参考的建议.
作者:贺会清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空气细颗粒物(PM2.5)对人群死亡影响的研究进展.方法 从PM2.5的理化性质、组成和来源;PM2.5对人群死亡的急、慢性影响;PM2.5空气质量标准与控制效果评估展开综述.结果 PM2.5主要由无机盐内核、吸附的有机物、微生物组成,人为产生原因主要是矿石燃料的燃烧、交通运输工具尾气的排放和烟草烟雾的释放.PM2.5粒径小,可以随呼吸进入细支气管、肺泡,甚至穿透肺泡进入血液系统.PM2.5其比表面积大,极易吸附空气中的重金属和有毒物质,对健康特别是人群死亡造成极大的影响.PM2.5的急性效应主要是对人群总死亡、心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死亡的影响,慢性效应包含对心脑血管疾病、肺癌死亡的影响.PM2.5污染治理是可以见到成效的,可以降低人群死亡的风险.结论 PM2.5对人群死亡造成急性和慢性危害,必须开展PM2.5污染物治理降低人群死亡风险.
作者:王德征;徐忠良;顾清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 为监测居民户碘盐质量变化,评价人群碘营养水平,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干预措施,巩固防治工作成果.方法 根据《湖北省碘缺乏病监测实施方案》,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每年度随机抽取全市288~ 300份居民户食用盐和100份8~10岁儿童尿样;盐碘检测采取直接滴定法,尿碘检测采用砷铈催化分光光度法;数据录入处理使用全国碘盐监测信息管理平台和Excel 2003,统计分析采用SPSS 17.0软件.结果 仙桃市2009-2013年碘盐中位数为26.00 mg/kg,非碘盐率为0.07%,碘盐覆盖率为99.93%,碘盐合格率为99.32%,合格碘盐食用率为99.25%;2009年儿童尿碘中位数为327.30 μ g/L,2011年为300.10μ/L.结论 仙桃市居民户碘盐使用状况良好,儿童尿碘水平偏高,应进一步普及健康教育,加强监测,真正做到科学补碘.
作者:陈羽明;彭江荣;赵淑军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单增李斯特氏菌核酸层析检测试剂盒的准确性和特异性.方法 从市场采集自然样品70份,经过2步增菌后,用核酸层析检测试剂盒进行检测,同时用传统方法进行验证.结果 70份样品试剂盒检测阳性3份,阴性67份,而传统方法检测阳性4份,其中1份阳性样品试剂盒检测为阴性.试剂盒检测的准确率达到98.60%.特异性试验表明该剂盒检测标准菌株特异性好,与常见的食源性致病菌均无交叉反应.结论 单增李斯特氏菌核酸层析检测层析试剂盒特异性好,检测准确率高,能够满足食品中单增李斯特氏菌检测的需要.
作者:马弋;邵翠翠;杨乐天 刊期: 2015年第01期
分析湿米粉从原料至食用过程中各环节的微生物污染情况,为湿米粉生产和销售过程中的微生物控制提供理论,对湿米粉的腐败机理、生产过程中的微生物污染和微生物现代控制措施作一综述并作出展望.
作者:林宇斌;林亲录;李安平;付湘晋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城市区级肺结核病防治工作模式.方法 应用描述性分析对城市某区肺结核病防治工作情况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 卫生资源不足,医疗服务和公共卫生服务需要有效整合,健康教育工作方式有一定的局限性,科研工作缺位.结论 建议工作人员实行区级卫生行政部门核定标准、工作经费实行项目管理、工作设备实行标准化建设、业务工作实行“三位一体”、健康教育工作实行短期强化全面普及、科研工作实行结防机构与高校合作的工作模式.
作者:鲍武波;聂绍发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北京市怀柔区学校肺结核病疫情现状,为学校肺结核病防控工作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 对2012-2013年怀柔辖区内学校出现的所有活动性肺结核病例进行个案调查,对确定的所有密切接触者进行结核菌素(PPD)试验、胸部X线检查,对X线检查异常者及有咳嗽咳痰症状者均行抗酸杆菌痰涂片检查.结果 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共对辖区7名活动性肺结核师生患者所在的5所学校、12个班级的密切接触者524人进行了结核病筛查,共做PPD检查524人,强阳性41例,强阳性率7.82%.共检查X线胸片524人,胸片异常2例.痰涂片检查17人次,全部阴性.共发现活动性肺结核2例.结论 在校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容易发生结核病的感染和发病,一旦发生结核病疫情,应及时有效的对密切接触者进行筛查,早期发现潜伏结核感染及活动性肺结核病人,并做好预防性服药、密切接触者随访观察及健康教育工作,有效避免学校结核病的暴发流行.
作者:张鑫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H型高血压人群中同型半胱氨酸与尿酸的关联性,H型高血压患者服用叶酸片降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同时,观察对尿酸的影响并探讨其意义.方法 通过对深圳市南山区常住人口中H型高血压患者进行同型半胱氨酸及尿酸等生化指标检测筛查及基线资料收集,运用多元回归模型,进行同型半胱氨酸及尿酸相关性分析.抽取其中501例进行降同型半胱氨酸叶酸药物干预,监测同型半胱氨酸、尿酸等生化指标,从纵向干预的角度分析同型半胱氨酸与尿酸的关联性.结果 统计显示尿酸对同型半胱氨酸的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尿酸每增加1 μmol/L,log (Hcy)增加0.000 5 μmol/L.而血脂、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对同型半胱氨酸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叶酸干预后同型半胱氨酸呈下降趋势,尿酸无变化.结论 一定范围内,同型半胱氨酸与尿酸呈正相关,与血脂、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未发现明显相关.但无法通过叶酸药物干预降低同型半胱氨酸的同时来降低尿酸水平.
作者:吕纯芳;张涛;李丽琳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远安县室内公共场所空气中甲醛污染现状,分析甲醛污染对从业人员的癌症风险.方法 对远安县114家室内公共场所甲醛污染状况进行现场快速检测,并应用健康风险评价理论评价甲醛污染对从业人员的癌症风险.结果 检测454份,合格451份,合格率99.34%,各类公共场所平均甲醛浓度均未超过国家卫生标准,旅店的甲醛平均浓度明显高于其它公共场所,且有极显著性意义(t≥5.369 2,P<0.01);文化娱乐、理发美容高于商场书店、餐厅饭馆,且均有极显著性意义(t≥3.321 6,P<0.01);五类公共场所甲醛对从业人员的癌症风险均>1×10-5,以理发美容业为高,男、女性从业人员甲醛癌症风险分别为6.22×10-5、5.43× 10-5,旅店业次之,而以文化娱乐业为低,各类公共场所甲醛癌症风险成年男性从业人员均高于女性.结论 农村室内公共场所空气中甲醛污染较重,对从业人员存在一定癌症风险,在日常卫生监督过程中,要加强对这方面的管理和指导,督促业主采取综合措施降低室内空气中甲醛的浓度,减少健康风险,保障从业人员和广大消费者的身体健康.
作者:刘世明;刘泽春;郑天可;曹晨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近年来未分型肝炎诊断报告发病特点及订正情况,分析管理措施的效果.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04-2013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报告病毒性肝炎未分型肝炎病例发病及订正等情况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 天津市2004-2013年发病率、未分型率、诊断订正率均呈下降趋势;删卡率、联系电话填写率有升高趋势.结论 近年来天津病毒性肝炎分型诊断和报告质量不断改善,已达到较好的水平.
作者:吴伟慎;陈静;何海艳;赵莹;李超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柳州市2010-2013年艾滋病疫情情况,为该市艾滋病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利用DPS统计软件对柳州市2010-2013年感染者和患者资料进行系统分析.结果 柳州市2010-2013年感染者和患者新增7 054例;在新增感染者和患者中鹿寨县占27.43%,其次是柳江县.年龄分布以20~59岁组多占74.89%;职业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C=94.72,P<0.01);传播途径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C=470.11,P<0.01).结论 柳州市2010-2013年艾滋病新发病例呈逐年下降的趋势,但下降速度慢,应进一步加大艾滋病防治工作力度,重点关注农村留守人群及外出务工人员的宣传教育工作.
作者:肖波;俸卫东;刘固国;王慧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艾滋病抗病毒治疗近期效果,探论ART工作经验.方法 对2011-01-01/2013-12-30初始抗病毒治疗艾滋病患者111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描述,对其CD4+T淋巴细胞、病毒载量的变化进行统计分析,评价治疗效果.结果 111例AIDS/HIV坚持治疗96例(86.48%),终止治疗15例(13.50%)、其中死亡8例(7.20%)、药物副反应7例(6.30%);111例AIDS/HIV在抗病毒治疗后CD4+T淋巴细胞计数值上升与基线CD4+T淋巴细胞计数值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在抗病毒治疗6月时有效治疗率为80.95%,免疫、病毒失败率为19.05%;在抗病毒治疗12 h有效治疗率为75.41%,免疫、病毒失败率为24.59%;在抗病毒治疗24月时有效治疗率为73.81%,免疫、病毒失败率为26.19%.结论 规范性抗病毒治疗病人终止治疗率死亡率
作者:张涛;周沛林;石修业;姚秋菊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狂犬病暴露后人群特点,为狂犬病暴露后处置及狂犬病预防提供依据.方法 以随机抽样的方法从2013年湖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犬伤门诊病例中抽取557份病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性别、年龄、致伤动物、致伤方式、受伤时间、受伤部位、受伤后自行处理、受伤后到就诊的时间间隔以及暴露后的诊断分级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 男性与女性致伤比例基本相当.从年龄上看,20~年龄组致伤人数多,≥60年龄组致伤人数少.犬在致伤动物中比例高,其次是猫和鼠.不同致伤方式中咬伤多,其次是抓伤、添及黏膜少.不同受伤时间中上午多、下午次之、晚间比下午稍微少一点.不同致伤部位中上肢受伤多、其次是下肢、再次是躯干、头面部受伤少.从受伤后是否清洗伤口看,大部分人没有自行清洗伤口.不同就医的时间间隔人数4 h~时间段多,0 h~时间段次之,24 h以后少.不同咬伤程度中,Ⅱ级暴露人数多,Ⅲ级暴露人数次之,Ⅰ级暴露人数少.结论 相关部门必须加强犬只管理,提高狂犬病防治知识的知晓率,及时处理伤口并接种狂犬疫苗和狂犬病免疫球蛋白.
作者:马奎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山东省济宁市城区淡色库蚊对常用杀虫剂的抗药性,为城市媒介蚊虫的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在媒介蚊虫流行季节,采集城区淡色库蚊幼虫,利用幼虫浸渍法,测定淡色库蚊对常用杀虫剂的LC50,计算淡色库蚊幼虫对常用杀虫剂的抗性指数.结果 淡色库蚊幼虫对残杀威、敌敌畏、三氯杀虫酯、溴氰菊酯、氯氰菊酯的LC50分别为1.240 45、0.473 88、2.153 26、0.048 09、0.040 56 ppm,与敏感品系比较,济宁城区淡色库蚊对残杀威、敌敌畏、三氯杀虫酯、溴氰菊酯、氯氰菊酯的抗性指数分别为10.93、4.97、10.16、200.38、337.98.结论 济宁市城区淡色库蚊对常用杀虫剂均已产生抗药性,其中对菊酯类杀虫剂的抗性水平高,为延缓媒介蚊虫抗药性的发展,应轮换使用杀虫剂或选择微生物制剂防治蚊幼虫.
作者:寇景轩;张本光;程鹏;郭秀霞;崔勇;王海防;杨培培;赵玉强;王怀位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 寻找提高晚期血吸虫病救治效果的干预措施.方法 干预研究与常规晚血救治同步进行,将在册晚血患者随机分2组,即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只接受药物治疗;干预组在接受药物治疗的同时纠正不健康行为方式、不健康的生活习惯、不规范的用药方式、不健康的心理状态、以及普及与晚血疾病相关的卫生常识.结果 对照组与干预组的临床治愈率、死亡率、并发症的发生率及复发率分别为14.74%、7.69%、6.41%、5.80%和23.41%、2.44%、1.95%、1.46%(P值均<0.05);干预组并发症的发生率在干预前为7.32%,干预后为1.95%(P<0.01);对照组的并发症的发生率分别为7.05%和6.41%(P>0.05).结论 对晚期血吸虫病采取药物治疗加健康指导和健康促进的措施,是提高临床治愈率、预防并发症、降低复发、延长寿命的有效救治策略.
作者:王静;岑丽萍;肖光丽;王文振;周晓蓉 刊期: 2015年第01期
概述了西非埃博拉病毒病疫情流行现状及其特点,并进一步分析了疫情大规模流行的原因和不良影响.通过回顾和分析文献,认真反思此次西非埃博拉病毒病疫情从发生、传播、暴发、流行和应急处置的各环节中,疫情发生当事国及国际社会的反应及其应对措施,进而从中吸取教训,获得有益启示,为有效应对区域性和国际性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徐军强;刘红惠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宜昌市1~6岁儿童饮食行为问题的现状,为进行早期有效的个体化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取随机抽取2012年6月至2013年12月期间,宜昌市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门诊进行保健服务的1~6岁儿童共计3 188名作为调查对象,由主要喂养人填写饮食行为问题调查问卷后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宜昌1~6岁儿童饮食行为问题总体检出率为46.93%,其中胃口差28.73%,不良进食习惯39.02%,对食物偏好16.53%,父母过度关心23.40%,害怕进食1.63%,潜在疾病0.88%.不同性别的儿童饮食行为问题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进食习惯、对食物偏好、父母过度关心、害怕进食”此四项饮食行为问题的检出不同年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宜昌市1~6岁儿童饮食行为问题发生率高,对儿童饮食行为问题的评估应有早期的、全面的、多学科的评价,以开展医疗、保健、家庭和社会等全方位的早期干预.
作者:胡晓 刊期: 2015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