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政;钮文异;林乐涛;侯越
目的 探讨Fas凋亡途径相关基因在双酚A(BPA)诱导成年雄性大鼠生殖毒性中的作用.方法 40只成年Wistar雄性大鼠随机等分为4组:溶媒对照组(玉米油)和低、中、高剂量BPA喂养组(10、50、250μg/kg·bw/d).大鼠在喂养35周后处死,称量睾丸、附睾、肝、肾及心脏重量并计算脏器系数;观察精子形态及计算精子畸形率.采用荧光实时定量PCR(RT-PCR)测定睾丸组织中自杀相关因子(Fas/Fas-L)、天冬氨酸特异酶切的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ase-3) mRNA含量.结果 高剂量BPA喂养大鼠精子畸形率以及睾丸组织中Fas-L mRNA及Caspase-3 mRNA含量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 在BPA的人体每日容许摄入量水平下(TDI=50μg/kg·bw/d),未观察到生殖细胞损伤的效应;但长期经膳食暴露高剂量BPA(250μg/kg·bw/d)可致成年雄性大鼠生殖细胞损伤,其机制可能与BPA上调Fas-L mRNA和Caspase-3的表达有关.
作者:陈卓;刘炳;杨慧琴;贺栋梁;张丕伟;向思云;应晨江;左学志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媒介按蚊对溴氰菊酯抗性,为合理使用杀虫剂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WHO成蚊滤纸接触法,观察首只蚊虫击倒时间、击倒率和死亡率,以区分剂量判定抗性级别,以开始击倒时间和击倒率评估Kdr抗性.结果 江汉平原区媒介按蚊首只被溴氰菊酯击倒时间为6~25 min,接触60 min击倒率为1.00%~9.62%,KT50为1 003.5~24 099.78 min,抗性指数4.41 ~ 105.79,观察24h死亡率为2.00%~8.65%,为高抗性群体.结论 江汉平原按蚊对溴氰菊酯已产生高度抗性,应交替使用不同类型卫生杀虫剂,确保防治效果,延缓蚊虫抗性升级.
作者:吴修禄;裴速建;李凯杰;夏菁;张华勋 刊期: 2014年第03期
儿童的自主意识反映了儿童对自身及周围事物的关系诸方面的认识,直接影响儿童个性的形成和发展[1].学龄儿童处于自我意识形成的关键时期.农村留守儿童面临诸如父母不在身边、在校住读、隔代抚养等问题,生长发育状况较非留守儿童差,并且自我意识形成过程中存在更多不确定因素[2-4].为探讨农村小学生自我意识水平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于2013年4~6月,对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14个乡镇中心小学进行调查.
作者:孔丽华;罗妮娜;王敬东;杨兴娥;王佳;屈敏;蔡晓露;王可;黄娇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 揭示流感病毒感染导致重症化肺炎的树突细胞免疫调控机制.方法 6~8周龄C57BL/6小鼠构建对照组(VEH)、扎那米韦处理组(Z)和扎那米韦、塞来昔布和美沙拉秦联合处理组(Z+C+M)的实验动物模型,流式细胞分析树突状细胞免疫提呈能力和T细胞的免疫能力;ELISA方法分析促炎性细胞因子水平.结果 在流感病毒感染后4d和6d,Z+C+M组的MHC Class Ⅰ、MHC Class Ⅱ、CD80和CD86荧光强度表达量显著低于VEH组和Z组(P<0.05);Z+C+M组的CD4+T细胞和CD8+T细胞数量显著低于VEH组和Z组(P<0.05);Z+C+M组的促炎性细胞因子IL-1β,TNF-α和IL-6水平显著低于VEH组和Z组(P<0.05).结论 树突状细胞抗原提呈能力的强弱对流感病毒感染重症化肺炎的形成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作者:刘晓斌;王亚萍;刘永仙;葛繁梅;符兆英 刊期: 2014年第03期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癌症已成为全世界范围内人类第一位死因,每年有760万人因癌症而死亡[1],因此,癌症的预防和筛查工作至关重要.多年来,癌症的预防一直集中在生活方式如吸烟、营养和传染病的单纯预防研究上.近年来,研究的焦点已经转向筛查带来的好处与潜在风险以及筛查过程中呈现出的异质性的平衡.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是一个世界领先的专业肿瘤学会,通过研究、教育、预防和提供高品质的治疗攻克癌症.其年度报告目前已进入第9个年头,2013年共纳入了76项进展,其中肿瘤预防与筛查的进展有7项[2].现将该报告中有关肿瘤预防与筛查的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钟易 刊期: 2014年第03期
作为违禁兽药的一类,广谱抗生素硝基呋喃类药物主要包括呋喃唑酮、呋喃它酮、呋喃西林和呋喃妥因四类,常用于治疗禽畜各类疾病,也在畜牧、水产等行业中被用于助长.该类药物半衰期较短,在生物体内迅速代谢产生相应代谢产物AOZ、AMOZ、SEM和AHD,原药及其代谢物具有致肿瘤、致癌、致畸胎、致生殖系统疾病等致病作用[1-3].有研究表明,硝基呋喃类代谢物可以与蛋白质紧密结合,残留时间长能达数月之久.但是摄人人体后,硝基呋喃类代谢物却可在胃酸条件下水解并进而被人体吸收[4].
作者:黄常刚;肖永华;吴晓旻 刊期: 2014年第03期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伤害为大多数国家居民前5位死亡原因之一,是严重威胁人群健康的世界性重要公共卫生问题[1],到2020年全球道路交通伤害人数的伤亡人数将上升65.00%,而中低收入国家上升80.00%[2].为了解随州市曾都区居民伤害死亡水平,对2012年随州市曾都区居民伤害死亡资料进行了分析.
作者:周沛林;沈春安;胡傲容;黄建勋;张勇 刊期: 2014年第03期
公文处理是疾控机构的主要工作载体之一[1].建设高效的公文处理体系,提高单位公文运转效率,将为疾控事业提供有力的支持.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进步,运用计算机、网络技术提高工作效率成为愈来愈多单位的选择[2,3].中国疾控中心应用协同办公系统经过充分调研和科学论证,按照统一规划、统一技术标准、统一平台,分阶段实施、逐步推进[4-6]的原则,于2011年1月1日,在中心机关范围内启用,2012年1月1日,联通11个直属单位,实现在全中心范围内上线运行;2012年12月10日,开通省级节点,与各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现点对点公文传输.旨在针对中国疾控中心应用协同办公平台对公文处理促进作用的效果分析.
作者:刘芳;齐妍;金丽珠;刘世亮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我国北方地区卫生监督与疾控机构中学校卫生人力资源配置现状,为学校卫生人才队伍的建设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判断抽样和整群抽样相结合的方法,选取北京、辽宁、甘肃三省卫生监督机构与疾控机构中学校卫生相关科室作为调查对象,通过问卷调查,收集学校卫生人力资源相关信息,对人员的年龄、学历、专业、职称和工作情况等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卫生监督机构和疾控机构中,设独立学校卫生科室的机构比例分别为48.48%和23.53%,学校卫生工作人员专职比例分别为43.23%和42.91%,年龄分布均以30~50岁为主,专业均以预防医学和临床医学为主,学历以大专和本科为主,职称以初级和中级职称为主,但半数以上学校卫生工作人员从事学校卫生工作的时间不足5年.三省学校卫生人力资源配置不同.结论 设独立学校卫生科室的机构较少,学校卫生工作人员整体配备不足,素质参差不齐,应加强对学校卫生人才队伍的建设.
作者:杨娟元;星一;饶超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 对北京某高校中韩大学生健康状况进行探索性分析比较,客观了解中国和韩国大学生健康状况存在的差异,充分认识差异存在的原因,并为推进高校健康教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方式,回收合格问卷210份,对数据采用Person卡方检验等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中国本科生基本健康知识掌握情况优于韩国学生;两国学生基本健康技能均有待提高;在喝酒、吸烟、吃早餐、食用蔬菜、平均每天食用的食物种类、吃饭时是否从事其他活动等方面,差别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中韩两国不同文化背景、社会环境及地域环境对大学生的健康状况有一定影响.充分认识其共性与差异原因,并相互借鉴,有助于提高两国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
作者:任政;钮文异;林乐涛;侯越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无锡新区高血压患病及主要影响因素,为制定高血压的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对无锡新区常住居民采取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样本,开展入户调查进行资料收集.对调查结果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无锡新区18岁及以上常住居民高血压患病率为19.04%,血压控制率仅为44.52%.经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年龄、生活紧张度、体质指数、高血压家族史、腰围、饮酒与高血压存在正相关,文化程度与高血压患病呈负相关.结论 无锡新区高血压患病率高、控制率低,应加强全民健康生活方式的开展,降低高血压患病风险.
作者:刘增超;袁建芬;胡磊 刊期: 2014年第03期
动脉血乳酸浓度是反映组织灌注情况和细胞内是否缺氧的敏感标志物,其动态变化与机体的内环境密切相关.危重病患者当未出现明显酸中毒之前即可有高乳酸血症存在,乳酸升高先于pH值的改变[1];乳酸等代谢紊乱往往先于临床血流动力学指标的改变[2].在危重病情得到有效控制,缺氧缺血状态获得纠正后,体内的乳酸可很快降低[3].新生儿期的常见危重急症如新生儿窒息、呼吸急迫综合征、呼吸衰竭、心力衰竭、重症感染等均可导致患儿组织器官缺氧缺血低灌注,甚至出现休克、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MODS)等,危及生命.
作者:付春花;夏世文;罗粹平 刊期: 2014年第03期
随着X射线技术及核技术在医疗卫生行业的广泛应用,放射工作人员在工作中越来越多地受到长期低剂量电离辐射的照射,其所致的辐射效应也更加受到人们的关注,长期低剂量辐射照射对健康也具有一定的辐射影响[1].为了了解十堰市医疗放射工作人员营养及健康状况,进一步做好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监护工作,十堰市人民医院营养科联合十堰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等机构于2013年对十堰市部分医疗放射工作人员营养等健康状况进行了调查分析.
作者:徐三明;刘海柱;梅玉发;孙俊波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不同类型早产母儿情况的区别.方法 回顾性分析单胎早产共3 611例,根据3种不同类型,分为自发性早产(SPB)组1 191例、胎膜早破性早产(PPROM)1 564例及医源性早产(IPD) 856例.比较3组产妇的一般情况、地塞米松(DXM)的使用、分娩方式、新生儿出生情况、主要并发症的发生率及结局.结果 SPB组产妇年龄>PPROM组,但<IPD组(P<O.01);SPB组孕次及产次均>PPROM组和IPD组(P<0.05);SPB组、IPD组特殊病史均多于PPROM组(P<0.01);地塞米松使用情况,SPB组<PPROM组和IPD组(P<0.01).剖宫产率IPD组明显>SPB组和PPROM组(P<0.01).SPB组、PPROM组新生儿出生体重均>IPD组(P<0.05).新生儿不良结局SPB组、PPROM组均<IPD组(P<0.05).PPROM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NRDS)发生率小于SPB组和IPD组(P<0.05),IPD组吸入综合症发生率>SPB组和PPROM组(P<0.01);PPROM组肺炎、败血症、黄疸发生率>SPB组和IPD组(P<0.05);IPD组颅内出血发生率<SPB组和PPROM组(P<0.05).结论 不同类型早产的产妇情况和围生儿的发病情况及结局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作者:任为;肖梅 刊期: 2014年第03期
概述霾研究的热点并提出今后的研究展望.通过系统文献分析的方法,简要梳理了关于霾的不同概念的产生发展和不足,综述了霾的成因研究与进展,分析了霾与人体健康研究的现状,并针对调研的武汉市霾污染与人群健康研究情况创新性提出了霾的健康学定义和研究结果,终提出了霾的防控展望:今后还需清晰界定霾的概念和来源,加强系统监测和不同人群健康效应研究,开展全民健康教育活动.
作者:谭晓东;应朝宇;周洁;陈萌 刊期: 2014年第03期
子宫肌壁间妊娠是一种非常少见的异位妊娠.指受精卵着床于子宫肌层内,并在其中生长发育,与子宫腔及输卵管腔均不相通,亦排除子宫憩室及小囊等先天畸形[1].子宫肌壁间妊娠术前很难明确诊断,如若漏诊,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导致子宫破裂,危及患者生命.现将湖北省妇幼保健院2009-2012年收治的5例子宫肌壁间妊娠报道如下.
作者:段洁;阳艳;冯同富;王燕;郎雁;熊俊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甲醛又称蚁醛,常温多以无色气体状态存在,具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属于强毒性物质,对人体有致癌作用.家庭室内装潢中会使用大量含有甲醛的黏合剂、胶合板、泡沫塑料和油漆,会危害人体健康.我国《室内空气质量卫生标准》规定甲醛浓度标准限值为0.1 mg/m3.为了了解咸阳市新装修家庭室内空气中甲醛污染情况,对2013年7~9月新装修家庭68户室内空气中甲醛浓度进行了检测.
作者:孟娟娟;齐宝宁;张志刚 刊期: 2014年第03期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农村居民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农村环境卫生问题,已成为当前急需解决的民生问题.为掌握咸安区农村环境卫生健康危害因素的水平,为新农村建设提供科学依据.咸安区开展了农村环境卫生健康危害因素监测工作.1 内容与方法1.1 监测范围与对象 在咸安区行政区划内,综合经济水平、地理环境、人口等因素选取五个乡镇,在每个乡镇抽取4个行政村(监测点),在每个行政村确定5户调查户.
作者:闵宏亮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湖北省赴高疟区务工人员疟疾防控现状,提出输入性疟疾干预措施.方法 选取武汉、宜昌、黄石、潜江等4个市,调查赴高疟区劳务派出单位、派出人数、派往国家及所采取的疟防措施等信息,访问回归人员个人基本情况、境外疟疾发病情况、个人防护措施及疟防知识知晓情况等.结果 2011-2012年,共26个企业和公司向非洲及东南亚35个国家派出务工人员10 171人,其中单位职工5 553人(54.60%),外聘人员4 618人(45.40%),务工人员接受疟防知识培训占62.62%.访问回归人员1 025人,境外患疟疾175人,患病率17.07%,其中工人患病高于其他工种,小学文化患疟疾高于初中以上文化,未接受疟防知识培训人员患病人数高于接受培训者.结论 赴高疟区出国务工人员接受疟防知识培训和加强个人防护是控制疟疾感染的根本措施.
作者:黄光全;李凯杰;张华勋;杨燕;吴凯;曹亚军;王蕾;熊晓霞;赵克提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紧张是现代生活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它的存在可以短到几min也可以持续几个月甚至几年,长期过度紧张对健康有害.有调查报告显示,我国企业员工职业紧张主要由压力引起的心理问题导致的,压力主要来源于工作及人际关系[1];我国职业卫生工作目前对职业紧张仍未足够重视.为了解小型制造业劳动者职业紧张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探索符合辖区实际情况的可行有效的干预措施,保护劳动者的职业健康.于2012年对研究辖区劳动者职业紧张现状及探索干预措施进行了立项研究,现对辖区3家制造企业劳动者及对照组的职业紧张做问卷调查.
作者:李汉锋;林宝妮;蒋立新;杨梅;郑晓钧;周洁 刊期: 2014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