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亚
甘草为豆科植物甘草、胀果甘草或光果甘草的干燥根及根茎。味甘,性平。归心、肺、脾、胃经。其具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的功效,用于脾胃虚弱、食少便溏、劳倦发热、肺痿咳嗽心悸、咽喉肿痛、痈疽疮疡等。甘草的的化学成分主要是是三萜皂苷类和黄酮类。其三萜皂苷类主要为甘草甜素和甘草次酸;其黄酮类主要包括甘草素、甘草苷、异甘草苷、新甘草苷、异甘草素等[1]。
作者:苗春平;刘茵;惠金玲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分析结直肠腺癌、黏液腺癌管壁和管腔多层螺旋 CT 表现的相关性。方法收集术后有病理资料的120例结直肠腺癌和黏液腺癌病例。采用 GE Discovery CT 750HD 扫描仪行平扫、动脉期、门静脉期和延时期扫描。观察平扫及增强后病变肠壁、管腔及近端正常管腔的表现,并进行必要的数值测量。结果病变肠壁呈环形不均匀增厚,半球形增厚。平扫腺癌病变肠壁均匀或不均匀,黏液腺癌均不均匀。增强后腺癌呈均匀和不均匀强化,黏液腺癌呈3层结构或2层结构的分层征及类囊肿征。管腔狭窄根据形态分为自然流线型狭窄、不规则固定型狭窄、不规则缩窄型狭窄。病变近端正常管腔表现为闭合、轻度扩张或重度扩张。结论病变肠壁内纤维成分与低密度坏死、“黏液层”“黏液湖”的比例,决定病变肠壁柔软和僵硬程度;病变管壁柔软和僵硬程度,决定病变管腔的形态;病变管腔形态决定肠梗阻程度。因此,依靠这些特征,CT 检查就可以做出结直肠腺癌和黏液腺癌的诊断。
作者:杨继虎;杨晓棠;侯丽娜;杜笑淞;张建新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比较一次性包皮环切吻合器与传统环切术治疗成人包皮过长及包茎的临床疗效和并发症。方法对2012年2月至2014年2月于我院行包皮手术的成人患者共118例进行观察,其中69例采用一次性包皮环切吻合器,49例采用传统包皮环切术,对2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程度、愈合时间、水肿时间、外观满意度、术后并发症等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一次性包皮环切吻合器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程度和水肿时间明显低于传统包皮环切术组( P <0.05),术后并发症也明显减低( P <0.05)。结论一次性包皮环切吻合器较传统环切术手术时间短、操作简单、术中出血少、痛苦小、外观满意度高、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国栋;王保起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由绝经引起的骨质疏松症称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ost‐menopausal osteoporosis ,PMOP),是绝经后妇女发生的以低骨的微观结构退化为特征,致使骨的脆性增加以及易于发生骨折的一种全身性骨骼疾病[1],主要表现为骨密度下降,骨微结构破坏和骨折危险性增加[2]。1,25(OH)2 D3又名骨化三醇,是维生素 D3的主要代谢产物,有研究证明,补充钙剂和维生素 D 可以预防及延缓骨丢失[3,4]。本文旨在探讨骨化三醇治疗社区女性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疗效及安全性,为社区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的护理干预提供依据。
作者:刘俊霞 刊期: 2015年第02期
临床试验报告规范(good publication practice , ;GPP)指按照随机对照试验报告的统一规范(CON‐SORT 声明)系列为代表或其他临床试验论文写作和发表规范或指南,写作和发表临床试验报告,其实质就是要求报告者将研究设计、试验实施过程和结果测量标准、方法及过程按规范要求和质量标准完整、清楚地描述出来。如果不准确或有选择地报告有利于药物或器材研发者或生产者等试验支持者的结果而隐瞒不利结果,甚至编造虚假结果,可能误导包括临床医师、患者和卫生政策决策者在内的读者对临床试验结果的分析解释、应用方法和范围的判断,造成损害人民健康和浪费卫生资源的潜在风险[1]。
作者:臧长海;李茁立 刊期: 2015年第02期
阑尾炎是临床外科常见的急腹症,部分阑尾炎患者临床表现不典型或鉴别诊断困难,因延误手术导致阑尾穿孔者高达16%~40%[1]。本文回顾分析4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临床表现不典型阑尾炎患者多层螺旋 CT (MSCT )影像学表现,以提高诊断正确率。
作者:杨静波;李腾海 刊期: 2015年第02期
阑尾炎是临床常见的疾病,多数通过临床表现及体征可以确诊。对不典型病例通过 CT 扫描,大部分能做出正确诊断,但由于对阑尾炎各期的 CT征象认识不足,扫描方法的缺陷等原因,实际工作中常会造成误诊及漏诊。本研究收集15例误诊及漏诊阑尾炎病例的 CT 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期提高阑尾炎的诊断准确率。
作者:姜永红;邓昉;勾国强;崔国强 刊期: 2015年第02期
微量元素虽然在人体内的含量不多,但人体内的微量元素有的是人体所必需[如铜离子(Cu)、锌离子(Zn)、钙离子(Ca)、镁离子(Mg )、铁离子(Fe)等]的。人体健康与体内微量元素的含量密切相关,如果微量元素缺乏、过量或比例失调,就会引起人体一系列的生理和病理反应,影响人体的正常生长发育,严重时会引起疾病发生。检测血液微量元素是目前国际上通用的标准,因血液中微量元素的含量衡定、外界污染少、干扰因素少等优点。本文对我院2013年7月至8月健康体检的0~14岁儿童1586名,末梢血5种微量元素含量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如下。
作者:孙玉荣;张景丹;贾利敏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甲状腺恶性肿瘤的生物学行为具有多变性,肿瘤生长缓慢、隐匿,具有特征性的诊断方法较有限,易造成漏误诊,随着高分辨率的高频探头的广泛应用,使甲状腺的检出率也在日益提高。本文总结我院2007年6月至2013年12月经超声提示46例甲状腺恶性肿瘤中,经手术病理证实38例,误诊8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探讨超声诊断甲状腺恶性肿瘤的应用价值。
作者:王晓丽 刊期: 2015年第02期
根据有关规定,我们对来稿中有关计量、浓度等表示方法有统一要求,望作者参照执行。1 时间表达:正文中时间的表达,凡前面带有具体数据者应采用 d 、h 、min 、s ,而不用天、小时、分钟、秒。例:3 d 、19 h 、20 min 、5 s ,不用3天、19小时、20分钟、5秒。
作者:本刊编辑部 刊期: 2015年第02期
前列腺萎缩症(PA)在组织病理学上类似前列腺癌,很容易与前列腺癌混淆[1]。并且经直肠彩色多普勒超声和磁共振成像(MRI)检查中,也很难区分[2]。前列腺影像学检查中前列腺炎是常见的假阳性结果,这样一来,PA 也应该被加以关注[2]。它是一种常见的前列腺病理损伤,好发于前列腺外周带,需要进行前列腺穿刺活检来除外前列腺癌,其中83.7%由前列腺穿刺证实[3]。
作者:周振军 刊期: 2015年第02期
氧化苦参碱(oxymatrine ,OM T ,化学结构式见图1)又名苦参素,属于喹诺里西啶类生物碱(lasu‐bine)下属七大类中的苦参碱类生物碱,该类生物碱的分子骨架是由两个喹诺里西丁环稠合而成,主要是从中药苦参、山豆根、苦豆子等豆科植物中提取的活性单体化合物。《本草纲目》中记载:苦参,苦,寒,无毒,具有清热解毒、祛风燥湿、补中明目、养肝胆气等功效。国外对苦参的化学成分研究始于20世纪30年代的前苏联,国内则始于1972年,国内外对苦参的研究重点均放在生物碱上,自1958年首次分离和鉴定出苦参碱,至2003年已从苦参中分离出27种生物碱[1]。1998年,OM T 被国家药监局批准作为五类新药用于辅助治疗慢性乙型肝炎。
作者:石磊;史丽娟 刊期: 2015年第02期
银杏达莫注射液为复方制剂,每10 mL(支)含银杏总黄酮9.0~11.0 mg ,双嘧达莫3.6~4.4 mg 。银杏总黄酮具有扩张冠状动脉血管、脑血管,改善脑缺血产生的症状和记忆功能,双嘧达莫抑制血小扳聚集,高浓度(50μg/mL)可抑制血小板释放作用。随着近年来应用逐渐广泛,因而出现了越来越多银杏达莫注射液 ADR 的报告,引起广大医务工作人员的注意。现笔者对我院2010—2013年呈报的该药 ADR 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赵春坦 刊期: 2015年第02期
作者:《实用医学影像杂志》编辑部 刊期: 2015年第02期
高龄同时伴有2种以上尿路或全身多系统病变及功能损害的良性前列腺增生,临床称为高危前列腺增生症(BPH)[1]。高龄高危 BPH 的治疗一直是临床泌尿外科难点之一。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前列腺电切术(TURP)治疗 BPH 虽然已被公认为“金标准”,但对高龄高危 BPH 仍有一定危险性。我科自1999年11月至2010年12月共行TURP 1158例,其中81~89岁患者186例,现将治疗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王善堂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血浆置换联合药物治疗在神经内科免疫疾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方法选取2012年4月至2014年4月在本院神经内科进行治疗的免疫疾病患者共90例,其中男性51例,女性39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血浆置换组、药物治疗组、血浆置换联合药物治疗组,每组30例患者,观察每组患者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通过血浆置换联合丙球球蛋白及泼尼松片口服,患者有效率97%,高于单独药物治疗和单独血浆置换患者,同时,观察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发现,联合治疗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药物治疗组和单独血浆置换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血浆置换法治疗神经内科免疫疾病效果显著,通过与药物联合使用后,效果更佳,不良反应减少。
作者:刘世俊;辜敏 刊期: 2015年第02期
患者男,43岁,因右膝关节肿痛,活动受限3 d来医院就诊。既往有糖尿病病史10年,口服降糖药物治疗。半月前有不洁性交史。体格检查:体温36.5℃,脉搏78次/min ,血压125/85 mmHg (1 mmHg =0.133 kPa),双膝皮肤完好,无瘀斑,无糜烂渗出,右膝局部皮温高于对侧,髌周广泛性压痛(+),浮髌试验(+)右,髌骨碾磨实验(+),抽屉实验(-)偏向,(外侧)实验(-),半月板碾磨实验(±),双下肢股四头肌力为Ⅳ+级,右膝关节活动稍受限,屈曲130°,伸直缺失20°。其他系统检查未见异常。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白细胞11.56×109/L ,中性粒细胞0.812。红细胞沉降率(ESR)118 mm/1 h ,C 反应蛋白(CRP)24 mg/L ,空腹血糖14.79 mmol/L 。尿常规:蛋白±,葡萄糖++++。穿刺液常规:白细胞+++/HP ,红细胞+++/HP ,上皮细胞-/HP 。穿刺液涂片:革兰染色可见白细胞内外有革兰阴性双球菌。穿刺液培养:将穿刺液直接均匀地划线接种到血琼脂平板,TM淋球菌专用培养基上,置体积分数5%~10%CO2,温度35℃,湿度适宜的环境中,24 h 后长出灰白色或透明水滴样菌落,革兰阴性双球菌,氧化酶阳性,分解葡萄糖,不分解乳糖、蔗糖、果糖、麦芽糖,确诊为淋病奈瑟菌[1,2]。四肢肿物彩超:右膝关节上方软组织局部肿胀。右膝关节 CT 检查提示:右股骨下端周围软组织肿胀,考虑炎症,右膝关节腔积液。眼底检查报告:双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诊断:淋浊淋证;右膝滑膜炎,化脓性滑囊炎,2型糖尿病性背景性视网膜病。
作者:吴亚 刊期: 2015年第02期
患者男,43岁,因“发现右颈部淋巴结肿大10 d”于2007年3月25日入院。入院行鼻咽部磁共振成像(MRI)示:鼻咽腔狭窄,顶后壁增厚,局部软组织肿块形成,向上生长,双侧咽隐窝及咽鼓管咽口变浅,双侧咽旁间隙存在,颅底骨质无破坏。右侧颈部见肿大淋巴结影,大小为3.5 cm ×1.5 cm 。行鼻内窥镜下鼻咽部病理活检示:鼻咽部低分化鳞癌。行右颈部淋巴结穿刺活检示:低分化鳞癌。行胸腹部 CT 检查未见异常。入院诊断鼻咽癌 cT 2 N1 M0Ⅱ期。予直线加速器χ射线采用调强放疗技术行根治性放疗,同时予顺铂每周20 mg/m2行同步化疗。治疗第25天,患者四肢出现红色结节,右上肢明显,质中等,疼痛明显,触痛明显,影响远端关节活动,伴不规则发热,体温高达39.8℃。排除各系统感染。查抗核抗体谱示:抗核抗体(ANA)(+),抗 SSA 抗体(+)。加用泼尼松治疗,结节性红斑完全缓解,发热、疼痛等症状亦完全缓解。按期行同步放化疗。治疗结束后定期随访,病情稳定,目前仍无肿瘤复发,亦无结缔组织病相关表现。
作者:谭相斌;邹双优 刊期: 2015年第02期
《山西医药杂志》入选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评选的“2014年版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作者:本刊编辑部 刊期: 2015年第02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由于高龄、营养不良、机械通气、广谱抗生素和激素的应用以及肺功能损害的逐年加重,导致临床治疗效果渐差,而其中部分患者的病情加重与继发真菌感染有关。现对我院2013年6月至2014年2月期间收治的28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继发肺部白色念珠菌感染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乐兆喜 刊期: 2015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