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社区口腔健康宣教开展的必要性和方法

赵淑芳

关键词:社区, 口腔健康宣教, 重要功能, 语言, 牙齿, 人体健康, 全身健康, 美的表现, 组成, 文明, 器官, 面部, 镜子, 发音, 标志
摘要:口腔健康是人体健康的一面镜子,是全身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人体的重要功能器官。牙齿与咀嚼、发音、语言及面部美观有密切关系。牙齿洁白整齐,完好无缺,不仅有助于语言的表达,也是健美的表现,更是人类文明的标志。
山西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银杏达莫注射液16例不良反应分析

    银杏达莫注射液为复方制剂,每10 mL(支)含银杏总黄酮9.0~11.0 mg ,双嘧达莫3.6~4.4 mg 。银杏总黄酮具有扩张冠状动脉血管、脑血管,改善脑缺血产生的症状和记忆功能,双嘧达莫抑制血小扳聚集,高浓度(50μg/mL)可抑制血小板释放作用。随着近年来应用逐渐广泛,因而出现了越来越多银杏达莫注射液 ADR 的报告,引起广大医务工作人员的注意。现笔者对我院2010—2013年呈报的该药 ADR 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赵春坦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继发肺白色念珠菌感染临床分析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由于高龄、营养不良、机械通气、广谱抗生素和激素的应用以及肺功能损害的逐年加重,导致临床治疗效果渐差,而其中部分患者的病情加重与继发真菌感染有关。现对我院2013年6月至2014年2月期间收治的28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继发肺部白色念珠菌感染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乐兆喜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无肝素血液透析中凝血的原因分析和护理对策

    目的:探讨无肝素血液透析发生凝血的原因和护理对策。方法用0.9%氯化钠注射液预冲透析器和血路管,并在透析时定时用0.9%氯化钠注射液冲洗管路和透析器,血流量250~300 mL /min 。结果35例患者共透析175次,有3次患者发生Ⅲ级凝血提前结束透析,2次发生Ⅲ级凝血更换透析器。结论医护人员有高度的责任心,保证有效的血流量,控制超滤量,定时0.9%氯化钠注射液冲洗透析器及管路,避免空气进入循环管路,避免在透析装置系统输注血制品等护理措施是无肝素透析顺利进行的保障。

    作者:徐美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186例高龄高危前列腺增生症

    高龄同时伴有2种以上尿路或全身多系统病变及功能损害的良性前列腺增生,临床称为高危前列腺增生症(BPH)[1]。高龄高危 BPH 的治疗一直是临床泌尿外科难点之一。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前列腺电切术(TURP)治疗 BPH 虽然已被公认为“金标准”,但对高龄高危 BPH 仍有一定危险性。我科自1999年11月至2010年12月共行TURP 1158例,其中81~89岁患者186例,现将治疗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王善堂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地佐辛在乳腺手术中的应用

    现今乳腺外科以良性包块居多,手术短小,但患者对麻醉要求高,既要全程无痛,又要在等待冰冻结果时全程不知晓。因此高位硬膜外麻醉因风险高、镇痛不全而被淘汰,取而代之的是全身麻醉。因乳腺包块在胸壁外侧,表浅,麻醉无需肌肉松弛,单纯的静脉全身麻醉或适度的肌肉松弛以插入喉罩保持呼吸道通畅配合静吸复合全身麻醉是当前的首选,这样患者麻醉药用量少、恢复快。但如何选择伍用药物,既减少术中用量,又减轻术后患者的疼痛,提高患者术后的舒适度是当前临床的难题。而地佐辛是阿片受体混合激动‐拮抗剂,对κ受体产生激动作用,对μ受体有部分激动作用,但不产生典型的μ受体依赖,兼备阿片类激动剂和拮抗剂的药物,镇痛的同时兼有轻度的镇静作用,其镇痛作用比吗啡、可待因和镇痛新更强[1]。本试验目的在于通过地佐辛伍用七氟醚吸入对比常规麻醉用药,来比较两者对患者术中生命体征的影响和术后疼痛评分来分析地佐辛和七氟醚伍使用的可行性。

    作者:李澜;王玲;吴青华;唐时荣;胡百奇;刘雪周;马丹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肿胀麻醉技术在急诊交腹皮瓣腹部皮瓣切取中的应用

    肿胀麻醉[1],首先在皮下注射大量含肾上腺素的利多卡因,使皮下肿胀,直到发硬。由 Klein 发明,可以利用少量麻醉药品达到大面积麻醉的效果,术后出血少,疼痛轻微。笔者2008年12月至2012年12月应用肿胀麻醉技术,对130例急诊交腹皮瓣进行麻醉,取得良好的镇痛效果。

    作者:郭栋;张庆喜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超声下判断精索腹壁下动脉与疝囊关系对腹股沟疝类型的鉴别价值

    腹股沟疝即发生于腹股沟区的疝,分为斜疝与直疝2种,人群发病率约0.036%[1],其中斜疝占腹股沟疝的85%~95%[2]。疝囊壁通过腹股沟管并可进入阴囊称为腹股沟斜疝,疝囊经过直疝三角区向前突出称为腹股沟直疝。临床上单凭体格检查对腹股沟疝的诊断和类型的鉴别效果不佳。影像学检查因能显示腹股沟疝及其周边结构,判断腹股沟疝的类型,对腹腔镜手术准确寻找疝口有很大的帮助,而超声检查以其低廉的价格,方便快捷的检查方式,实时性显示的优点,对腹股沟疝的诊断与鉴别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作者:张方正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脑脊液置换联合鞘内注药的亲情护理体会

    所谓亲情优质护理服务,即是在提供临床护理服务活动中,增加精神的、文化的、情感的服务。结核性脑膜炎是结核病中为严重的一种。目前,结核性脑膜炎的发病率有增加的趋势,病死率及致残率较高。全身应用抗结核药物是治疗结核性脑膜炎的重要措施,但是由于抗结核药物不易透过血/脑屏障,全身给药有时很难取得良好效果[1],因而脑脊液置换联合鞘内注药成为临床上常用而行之有效的治疗手段。此技术的成功除需要较高的穿刺技术及正确判断外,患者的配合与护士的亲情护理也至关重要,现将亲情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郝建玲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血浆置换联合药物治疗在神经内科免疫疾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及不良反应观察

    目的:探讨血浆置换联合药物治疗在神经内科免疫疾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方法选取2012年4月至2014年4月在本院神经内科进行治疗的免疫疾病患者共90例,其中男性51例,女性39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血浆置换组、药物治疗组、血浆置换联合药物治疗组,每组30例患者,观察每组患者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通过血浆置换联合丙球球蛋白及泼尼松片口服,患者有效率97%,高于单独药物治疗和单独血浆置换患者,同时,观察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发现,联合治疗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药物治疗组和单独血浆置换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血浆置换法治疗神经内科免疫疾病效果显著,通过与药物联合使用后,效果更佳,不良反应减少。

    作者:刘世俊;辜敏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一次性包皮环切吻合器与传统包皮环切术的临床疗效比较

    目的:比较一次性包皮环切吻合器与传统环切术治疗成人包皮过长及包茎的临床疗效和并发症。方法对2012年2月至2014年2月于我院行包皮手术的成人患者共118例进行观察,其中69例采用一次性包皮环切吻合器,49例采用传统包皮环切术,对2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程度、愈合时间、水肿时间、外观满意度、术后并发症等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一次性包皮环切吻合器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程度和水肿时间明显低于传统包皮环切术组( P <0.05),术后并发症也明显减低( P <0.05)。结论一次性包皮环切吻合器较传统环切术手术时间短、操作简单、术中出血少、痛苦小、外观满意度高、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国栋;王保起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髌骨固定针治疗髌骨骨折的临床体会

    髌骨骨折是膝关节常见骨折,其系关节内骨折,治疗目的为:恢复伸膝装置完整性,尽可能解剖复位骨折断端,且做到坚强内固定,保证膝关节早期功能锻炼。髌骨骨折传统手术治疗方法主要为克氏针钢丝张力带固定[1],其主要的并发症有[2]:皮肤高突、触及痛、功能锻炼疼痛,为避免上述并发症的发生,我科2012年6月至2013年12月应用髌骨固定针治疗髌骨骨折27例,经随访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马斌;王骏;韩延国;吕海鸥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浅谈细节在放疗摆位重复性中的影响

    放射治疗是恶性肿瘤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与手术、化疗共同组成了恶性肿瘤的系统治疗。它不但可以实施根治性放射治疗,即在足够放射治疗剂量后肿瘤可治愈,亦可进行姑息治疗,目的是在缓解症状的基础上延长寿命,控制肿瘤,改善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据不完全统计,45%的肿瘤患者经综合治疗可获得治愈,其中放射治疗的贡献率为18%,约65%~75%的恶性肿瘤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采用放射治疗。放射治疗除治疗恶性肿瘤外,也用于治疗一些良性病变。临床上若取得佳的治疗效果,每次治疗时摆位的重复性则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对肺癌呼吸门控体模照射技术、直肠癌体模照射技术摆位重复性的误差进行分析,探讨细节在摆位重复性的影响。

    作者:崔晨;王梅;赵宏伟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浅谈健康教育对心肌梗死患者康复的作用

    心肌梗死是冠状动脉供血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的心肌严重而持久地缺血导致心肌坏死。心肌梗死是冠心病的主要临床类型,是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发生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在临床上常有持久的胸骨后剧烈疼痛、发热、白细胞计数增高、血清心肌酶升高以及心电图反映心肌急性损伤、缺血和坏死的一系列特征性演变,并可出现心律失常、休克或心力衰竭,属冠心病的严重类型。心肌梗死的原因,多数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或在此基础上血栓形成,造成血管管腔堵塞所致。近年来国内外开展的康复医疗对心肌梗死的远期预后效果显著而健康教育作为康复医疗的重要环节却常常被忽视[1]。为证实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对2014年1月至7月在我科住院的52例心肌梗死患者进行分组观察。

    作者:张秀丽;贾艳娟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淋病奈瑟菌引发反应性关节炎一例

    患者男,43岁,因右膝关节肿痛,活动受限3 d来医院就诊。既往有糖尿病病史10年,口服降糖药物治疗。半月前有不洁性交史。体格检查:体温36.5℃,脉搏78次/min ,血压125/85 mmHg (1 mmHg =0.133 kPa),双膝皮肤完好,无瘀斑,无糜烂渗出,右膝局部皮温高于对侧,髌周广泛性压痛(+),浮髌试验(+)右,髌骨碾磨实验(+),抽屉实验(-)偏向,(外侧)实验(-),半月板碾磨实验(±),双下肢股四头肌力为Ⅳ+级,右膝关节活动稍受限,屈曲130°,伸直缺失20°。其他系统检查未见异常。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白细胞11.56×109/L ,中性粒细胞0.812。红细胞沉降率(ESR)118 mm/1 h ,C 反应蛋白(CRP)24 mg/L ,空腹血糖14.79 mmol/L 。尿常规:蛋白±,葡萄糖++++。穿刺液常规:白细胞+++/HP ,红细胞+++/HP ,上皮细胞-/HP 。穿刺液涂片:革兰染色可见白细胞内外有革兰阴性双球菌。穿刺液培养:将穿刺液直接均匀地划线接种到血琼脂平板,TM淋球菌专用培养基上,置体积分数5%~10%CO2,温度35℃,湿度适宜的环境中,24 h 后长出灰白色或透明水滴样菌落,革兰阴性双球菌,氧化酶阳性,分解葡萄糖,不分解乳糖、蔗糖、果糖、麦芽糖,确诊为淋病奈瑟菌[1,2]。四肢肿物彩超:右膝关节上方软组织局部肿胀。右膝关节 CT 检查提示:右股骨下端周围软组织肿胀,考虑炎症,右膝关节腔积液。眼底检查报告:双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诊断:淋浊淋证;右膝滑膜炎,化脓性滑囊炎,2型糖尿病性背景性视网膜病。

    作者:吴亚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结直肠腺癌黏液腺癌管壁和管腔多层螺旋CT表现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分析结直肠腺癌、黏液腺癌管壁和管腔多层螺旋 CT 表现的相关性。方法收集术后有病理资料的120例结直肠腺癌和黏液腺癌病例。采用 GE Discovery CT 750HD 扫描仪行平扫、动脉期、门静脉期和延时期扫描。观察平扫及增强后病变肠壁、管腔及近端正常管腔的表现,并进行必要的数值测量。结果病变肠壁呈环形不均匀增厚,半球形增厚。平扫腺癌病变肠壁均匀或不均匀,黏液腺癌均不均匀。增强后腺癌呈均匀和不均匀强化,黏液腺癌呈3层结构或2层结构的分层征及类囊肿征。管腔狭窄根据形态分为自然流线型狭窄、不规则固定型狭窄、不规则缩窄型狭窄。病变近端正常管腔表现为闭合、轻度扩张或重度扩张。结论病变肠壁内纤维成分与低密度坏死、“黏液层”“黏液湖”的比例,决定病变肠壁柔软和僵硬程度;病变管壁柔软和僵硬程度,决定病变管腔的形态;病变管腔形态决定肠梗阻程度。因此,依靠这些特征,CT 检查就可以做出结直肠腺癌和黏液腺癌的诊断。

    作者:杨继虎;杨晓棠;侯丽娜;杜笑淞;张建新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合并重度低磷血症一例

    患者女,9岁,因“口渴多饮,恶心呕吐伴呼吸困难2 d”于2014年1月3日由某儿童医院转入我院。该患儿于1月1日无明显诱因出现上述症状,2 d 就诊于该儿童医院,查随机血糖33.3 mmol/L ,尿酮体(+++),血气分析:pH 6.85,动脉血 CO2分压(PaCO2)8 mmHg ,动脉血氧分压(PaO2)133 mmHg ,诊断为“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 )”,于重症监护室(ICU )进行抢救治疗,行静脉补液及静脉滴注胰岛素治疗(具体方案不详)。1月3日因自觉症状改善不明显转入我院。入院症见:口渴多饮,恶心呕吐,呼吸困难,周身乏力,少尿。既往健康。外祖父患2型糖尿病。查体:体温36.3℃、脉搏112次/min 、呼吸18次/min 、血压108/69 mmHg ,神志清楚,急性病容,皮肤干燥,弹性减弱,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率112次/min ,律齐;腹部平坦,腹壁柔软,无压痛及反跳痛。随机血糖9.7 mmol/L ,血β‐羟丁酸5.4 mmol/L 。血气分析:pH 7.261,PaCO223.9 mmHg ,PaO2104 mmHg ,HCO -310.8 mmol/L , BE‐16 mmol/L ,尿酮(++),尿糖(+),肾功能:CO213 mmol/L ,K +2.8 mmol/L ,P 0.37 mmol/L (正常范围1.45~2.1 mmol/L),Na+136 mmol/L , Cl -105 mmol/L ,Ca2+2.43 mmol/L ,血脂:甘油三酯2.16 mmol/L ,总胆固醇8.58 mmol/L ,低密度脂蛋白6.23 mmol/L ,糖化血红蛋白14.8%,C 肽(空腹,0.5 h ,1 h ,2 h ,3 h ):0.28,0.32,0.39,0.33,0.32 ng/mL 。血常规,肝功能,血、尿淀粉酶正常,胰岛细胞抗体、谷氨酸脱羧酶抗体、胰岛素自身抗体、酪氨酸磷酸酶抗体均阴性,诊断为“1型糖尿病(特发性),DKA ,电解质紊乱(低钾、低磷血症),血脂异常症”。予补液、胰岛素静脉持续滴注、补钾,但未予补磷和调脂治疗。1月4日复查肾功能:CO224 mmol/L ,K+3.2 mmol/L ,P 0.32 mmol/L ,患者恶心呕吐、呼吸困难消失,乏力略减轻,酮症酸中毒纠正,停止补液及静脉胰岛素治疗,予重组人胰岛素注射液皮下泵入控制血糖。1月7日复查肾功能:K +3.6 mmol/L ,P 0.58 mmol/L ,乏力症状明显缓解,监测7段血糖(空腹,早餐后2 h ,午餐前,午餐后2 h ,晚餐前,晚餐后2 h ,晚睡前):6.6,6.5,10.1,9.0,9.6,5.8,13.1 mmol/L ,继续调整胰岛素泵。1月15日复查肾功能:P 1.72 mmol/L ,甘油三酯1.08 mmol/L ,总胆固醇5.17 mmol/L ,低密度脂蛋白2.92 mmol/L ,前述临床症状消失,血糖达标出院。

    作者:张媛;王镁;郝宏铮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百草枯中毒患者的预后因素分析

    百草枯属于联吡啶类的一种接触性除草剂,在亚洲与加勒比地区应用广泛,因此自服或误服百草枯导致中毒是我国普遍存在的一个公共卫生问题,其中毒病死率极高,对其治疗一直是中毒救治的研究热点。目前已知百草枯口服摄入人体后,主要造成肺、肾、肝、消化道、神经系统等的损害。目前关于百草枯中毒的机制尚未完全清楚,从而给急救和预后带来了困难,作者通过对2012年10月至2014年1月我院急诊科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42例进行回顾性研究,进一步分析影响预后的相关指标,从而为临床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作者:杨秀云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对来稿中统计学处理的有关要求

    1 统计研究设计:应交代统计研究设计的名称和主要做法。如调查设计(分为前瞻性、回顾性还是横断面调查研究)、实验设计(应交代具体的设计类型,如自身配对设计、成组设计、交叉设计、析因设计、正交设计等)、临床试验设计(应交代属于第几期临床试验,采用了何种盲法措施等);主要做法应围绕4个基本原则(重复、随机、对照、均衡)概要说明,尤其要交代如何控制重要非试验因素的干扰和影响。

    作者:本刊编辑部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前列腺萎缩症临床病理学意义

    前列腺萎缩症(PA)在组织病理学上类似前列腺癌,很容易与前列腺癌混淆[1]。并且经直肠彩色多普勒超声和磁共振成像(MRI)检查中,也很难区分[2]。前列腺影像学检查中前列腺炎是常见的假阳性结果,这样一来,PA 也应该被加以关注[2]。它是一种常见的前列腺病理损伤,好发于前列腺外周带,需要进行前列腺穿刺活检来除外前列腺癌,其中83.7%由前列腺穿刺证实[3]。

    作者:周振军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骨科大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治疗体会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 ,DVT )是临床中较常见的血管疾病,是指血液在深静脉内不正常地凝结阻塞而引起的肢体静脉高压综合征,属于静脉回流障碍性疾病,好发于下肢,多见于骨科大手术(包括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人工膝关节置换术、髋部周围骨折手术等)[1]。国内吕厚山和徐斌[2]首次报道我国人工关节置换术后DVT 的总发生率为47.1%,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为40%。邱贵兴等[3]报道,关节置换术后 DVT 的发生率在未预防组为30.8%(16/52)、预防组为11.8%(8/68),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其中22%~29%的 DVT 患者可能并发致命性肺栓塞,50%以上患者可导致长期遗留的下肢深静脉功能不全。 Colwell 报道骨科手术后在没任何预防措施的情况下 DVT 的发生率为40%~60%[4]。2003年7月,在英国伯明翰举行的国际血栓与止血学会(IST H )第21次会议上公布的 AIDA 研究初步结果显示,亚洲包括中国骨科大手术患者的 DVT 发生率与西方国家接近。下肢深静脉血栓(DVT )是 TKA /T HA 术后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因其能继发危及生命的肺栓塞(PE),在临床上被称之为“无声的杀手”,成为TKA /T HA 术后主要的致死原因,TKA /T HA 术后的死亡有68%归因于 PE 。90%的肺栓塞栓子来源于 DVT 。 DVT 预后较差,2年病死率20%,8年病死率则高达31%,10%的院内非预期死亡是由PE 导致[7]。而且临床上80% PE 患者起病时无任何临床症状,骨科医生都应该重视 DVT 的预防。

    作者:丁聪;周海涛;季锦飞;周江;李建 刊期: 2015年第02期

山西医药杂志

山西医药杂志

主管:山西省卫生厅

主办:山西医药卫生传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