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对一稿两投问题处理的声明

本刊编辑部

关键词:一稿两投, 问题处理
摘要:
山西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无肝素血液透析中凝血的原因分析和护理对策

    目的:探讨无肝素血液透析发生凝血的原因和护理对策。方法用0.9%氯化钠注射液预冲透析器和血路管,并在透析时定时用0.9%氯化钠注射液冲洗管路和透析器,血流量250~300 mL /min 。结果35例患者共透析175次,有3次患者发生Ⅲ级凝血提前结束透析,2次发生Ⅲ级凝血更换透析器。结论医护人员有高度的责任心,保证有效的血流量,控制超滤量,定时0.9%氯化钠注射液冲洗透析器及管路,避免空气进入循环管路,避免在透析装置系统输注血制品等护理措施是无肝素透析顺利进行的保障。

    作者:徐美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鼻咽癌合并结缔组织病一例

    患者男,43岁,因“发现右颈部淋巴结肿大10 d”于2007年3月25日入院。入院行鼻咽部磁共振成像(MRI)示:鼻咽腔狭窄,顶后壁增厚,局部软组织肿块形成,向上生长,双侧咽隐窝及咽鼓管咽口变浅,双侧咽旁间隙存在,颅底骨质无破坏。右侧颈部见肿大淋巴结影,大小为3.5 cm ×1.5 cm 。行鼻内窥镜下鼻咽部病理活检示:鼻咽部低分化鳞癌。行右颈部淋巴结穿刺活检示:低分化鳞癌。行胸腹部 CT 检查未见异常。入院诊断鼻咽癌 cT 2 N1 M0Ⅱ期。予直线加速器χ射线采用调强放疗技术行根治性放疗,同时予顺铂每周20 mg/m2行同步化疗。治疗第25天,患者四肢出现红色结节,右上肢明显,质中等,疼痛明显,触痛明显,影响远端关节活动,伴不规则发热,体温高达39.8℃。排除各系统感染。查抗核抗体谱示:抗核抗体(ANA)(+),抗 SSA 抗体(+)。加用泼尼松治疗,结节性红斑完全缓解,发热、疼痛等症状亦完全缓解。按期行同步放化疗。治疗结束后定期随访,病情稳定,目前仍无肿瘤复发,亦无结缔组织病相关表现。

    作者:谭相斌;邹双优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急性脑梗死患者卒中相关性肺炎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分析急性脑梗死患者卒中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108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脑梗死急性期卒中相关性肺炎(ASP)的风险。结果在1084例患者中并发肺炎270例(24.9%),经过单因素分析,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纳入多变量 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70岁、慢性支气管炎、低白蛋白血症、大面积脑梗死、鼻饲、意识障碍、呛咳、空腹高血糖、应激性溃疡、出血转化等是脑梗死患者急性期 SAP 危险因素。结论年龄≥70岁、慢性支气管炎、低白蛋白血症、大面积脑梗死、鼻饲、意识障碍、呛咳、空腹高血糖、应激性溃疡、出血转化是脑梗死后 SAP 发生的重要预测因素。因此通过临床指标的观测,及早识别及针对性地采取预防措施,可以降低 SAP 的发生率、减少住院时间、降低病死率、改善卒中预后。

    作者:张幼林;曾一君;郑华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肿胀麻醉技术在急诊交腹皮瓣腹部皮瓣切取中的应用

    肿胀麻醉[1],首先在皮下注射大量含肾上腺素的利多卡因,使皮下肿胀,直到发硬。由 Klein 发明,可以利用少量麻醉药品达到大面积麻醉的效果,术后出血少,疼痛轻微。笔者2008年12月至2012年12月应用肿胀麻醉技术,对130例急诊交腹皮瓣进行麻醉,取得良好的镇痛效果。

    作者:郭栋;张庆喜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含甘草的复方制剂与西药配伍禁忌

    甘草为豆科植物甘草、胀果甘草或光果甘草的干燥根及根茎。味甘,性平。归心、肺、脾、胃经。其具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的功效,用于脾胃虚弱、食少便溏、劳倦发热、肺痿咳嗽心悸、咽喉肿痛、痈疽疮疡等。甘草的的化学成分主要是是三萜皂苷类和黄酮类。其三萜皂苷类主要为甘草甜素和甘草次酸;其黄酮类主要包括甘草素、甘草苷、异甘草苷、新甘草苷、异甘草素等[1]。

    作者:苗春平;刘茵;惠金玲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心理干预对药物流产患者流产效果的影响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药物流产患者流产效果的影响。方法将360例自愿选择药物流产终止妊娠的早孕50 d 以内的妇女,随机分为心理干预组和未干预组各180例,未干预组给予常规的服药指导与基本临床观察,而心理干预组在上述措施的基础上,针对不同的药物流产患者采取相对应的心理干预措施及健康指导。观察2组患者的流产效果。结果2组药物流产患者服药后不良反应和流产效果比较,心理干预组的服药后不良反应和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未干预组,流产失败率明显低于未干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对药物流产患者采取精心的心理干预措施及系统的观察,可以降低不完全流产率和服药后不良反应及并发症,提高药物流产终止早孕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

    作者:沈燕芬;石玉鲜;陈继明;高红艳;李沁;王清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血浆置换联合药物治疗在神经内科免疫疾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及不良反应观察

    目的:探讨血浆置换联合药物治疗在神经内科免疫疾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方法选取2012年4月至2014年4月在本院神经内科进行治疗的免疫疾病患者共90例,其中男性51例,女性39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血浆置换组、药物治疗组、血浆置换联合药物治疗组,每组30例患者,观察每组患者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通过血浆置换联合丙球球蛋白及泼尼松片口服,患者有效率97%,高于单独药物治疗和单独血浆置换患者,同时,观察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发现,联合治疗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药物治疗组和单独血浆置换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血浆置换法治疗神经内科免疫疾病效果显著,通过与药物联合使用后,效果更佳,不良反应减少。

    作者:刘世俊;辜敏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继发肺白色念珠菌感染临床分析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由于高龄、营养不良、机械通气、广谱抗生素和激素的应用以及肺功能损害的逐年加重,导致临床治疗效果渐差,而其中部分患者的病情加重与继发真菌感染有关。现对我院2013年6月至2014年2月期间收治的28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继发肺部白色念珠菌感染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乐兆喜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介入治疗结合中药治疗胃癌肝转移疗效评价

    由于肝脏具有来自肝动脉和门静脉系统双重血供,胃肠道恶性肿瘤极易沿门静脉系统进入肝脏形成肝转移,胃癌肝转移的发生率>40%。介入治疗是目前治疗肝脏转移瘤非手术治疗中较好的一种方法,但由于有肝转移者常伴有其他部位的转移,介入治疗侧重于局部治疗,因此仅使用局部治疗对延长生存期的作用有限[1,2]。我们比较了肝介入结合健脾理气为主的中药对临床疗效的提高和对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乔胜军;和丽娜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甲状腺恶性肿瘤46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体会

    甲状腺恶性肿瘤的生物学行为具有多变性,肿瘤生长缓慢、隐匿,具有特征性的诊断方法较有限,易造成漏误诊,随着高分辨率的高频探头的广泛应用,使甲状腺的检出率也在日益提高。本文总结我院2007年6月至2013年12月经超声提示46例甲状腺恶性肿瘤中,经手术病理证实38例,误诊8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探讨超声诊断甲状腺恶性肿瘤的应用价值。

    作者:王晓丽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关于中英文摘要的书写要求

    作者:本刊编辑部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本刊加入中国知网中国全文数据库的声明

    本刊已许可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在中国知网及其系列数据库产品中以数字化方式复制、汇编、发行、信息网络传播本刊全文。该社著作权使用费与本刊稿酬一并支付。作者向本刊提交文章发表的行为即视为同意我社上述声明。

    作者:本刊编辑部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本刊加入“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的声明

    为了实现期刊编辑、出版工作的网络化,我刊现已入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所以,向本刊投稿并录用的稿件文章,将一律由编辑部统一纳入“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进入因特网提供信息服务。凡有不同意者,请另投它刊或特别声明需另作处理。本刊所付稿酬包含刊物内容上网服务报酬,不再另付。“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是国家“九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本刊全文内容按照统一格式制作,读者可上网查询浏览本刊内容,并征订本刊。

    作者:本刊编辑部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对一稿两投问题处理的声明

    作者:本刊编辑部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左氧氟沙星注射液92例不良反应分析

    左氧氟沙星为三代喹诺酮类抗菌药,具有抗菌谱广,抗菌作用强的特点,对大多数肠杆菌科细菌以及铜绿假单胞菌、流感嗜血杆菌、淋球菌等 G -细菌有较强的抗菌活性,对部分甲氧西林敏感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等 G +菌和军团菌、支原体、衣原体也有良好的抗菌作用,随着临床应用越来越广泛,而与药物相关的药物不良反应(ADR )也随之增加[1]。现对我院2010—2013年呈报的该药 ADR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戴萍;赵春坦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浅谈细节在放疗摆位重复性中的影响

    放射治疗是恶性肿瘤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与手术、化疗共同组成了恶性肿瘤的系统治疗。它不但可以实施根治性放射治疗,即在足够放射治疗剂量后肿瘤可治愈,亦可进行姑息治疗,目的是在缓解症状的基础上延长寿命,控制肿瘤,改善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据不完全统计,45%的肿瘤患者经综合治疗可获得治愈,其中放射治疗的贡献率为18%,约65%~75%的恶性肿瘤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采用放射治疗。放射治疗除治疗恶性肿瘤外,也用于治疗一些良性病变。临床上若取得佳的治疗效果,每次治疗时摆位的重复性则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对肺癌呼吸门控体模照射技术、直肠癌体模照射技术摆位重复性的误差进行分析,探讨细节在摆位重复性的影响。

    作者:崔晨;王梅;赵宏伟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肝脏异常灌注在肝脓肿磁共振成像中的价值

    肝脓肿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疾病,近年来随着大量抗生素的应用,肝脓肿的临床和影像学表现也日趋多样化,而关于肝脏异常灌注在肝脓肿的增强动脉早期的影像学表现逐渐引起大家的注意,螺旋CT 增强扫描关于肝脓肿的动脉早期的肝脏异常灌注的相关报道较多,而关于肝脏异常灌注(tran‐sient hepatic attenuation differences , T HAD )在肝脓肿的磁共振成像(MRI)诊断价值的相关研究较少。本文回顾性分析了17例经手术穿刺或临床随访证实的肝脓肿的平扫和动态增强 MRI 表现,其中发生肝异常灌注11例,分析其在 MRI 检查中影像特点和发生机制,以其提高肝脓肿在 MRI 检查诊断中的准确性。

    作者:袁雁雯;祁永爱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社区口腔健康宣教开展的必要性和方法

    口腔健康是人体健康的一面镜子,是全身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人体的重要功能器官。牙齿与咀嚼、发音、语言及面部美观有密切关系。牙齿洁白整齐,完好无缺,不仅有助于语言的表达,也是健美的表现,更是人类文明的标志。

    作者:赵淑芳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应用临床试验报告规范提高医学论文质量

    临床试验报告规范(good publication practice , ;GPP)指按照随机对照试验报告的统一规范(CON‐SORT 声明)系列为代表或其他临床试验论文写作和发表规范或指南,写作和发表临床试验报告,其实质就是要求报告者将研究设计、试验实施过程和结果测量标准、方法及过程按规范要求和质量标准完整、清楚地描述出来。如果不准确或有选择地报告有利于药物或器材研发者或生产者等试验支持者的结果而隐瞒不利结果,甚至编造虚假结果,可能误导包括临床医师、患者和卫生政策决策者在内的读者对临床试验结果的分析解释、应用方法和范围的判断,造成损害人民健康和浪费卫生资源的潜在风险[1]。

    作者:臧长海;李茁立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一次性包皮环切吻合器与传统包皮环切术的临床疗效比较

    目的:比较一次性包皮环切吻合器与传统环切术治疗成人包皮过长及包茎的临床疗效和并发症。方法对2012年2月至2014年2月于我院行包皮手术的成人患者共118例进行观察,其中69例采用一次性包皮环切吻合器,49例采用传统包皮环切术,对2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程度、愈合时间、水肿时间、外观满意度、术后并发症等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一次性包皮环切吻合器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程度和水肿时间明显低于传统包皮环切术组( P <0.05),术后并发症也明显减低( P <0.05)。结论一次性包皮环切吻合器较传统环切术手术时间短、操作简单、术中出血少、痛苦小、外观满意度高、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国栋;王保起 刊期: 2015年第02期

山西医药杂志

山西医药杂志

主管:山西省卫生厅

主办:山西医药卫生传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