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性粒细胞CD64生物学特性及其在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何英武;李联

关键词:中性粒细胞, 生物学特性, 感染性疾病, 细胞表面, 诊断与鉴别, 临床, 细菌性感染, 测定指标, 诊断价值, 应用价值, 细菌培养, 核酸扩增, 阳性率, 特异性, 抗生素, 疾病谱, 综述, 位置, 普及, 机体
摘要:感染性疾病在人类疾病谱中占了重要位置,很多疾病都可归于或者终导致感染性疾病的发生。临床测定指标也越来越多,但这些指标在诊断细菌性感染时特异性不高。目前由于抗生素的广泛应用,细菌培养的阳性率越来越低,而核酸扩增又难以普及,因此对感染性疾病的早期诊断与鉴别带来一定困难[1]。冯萍等[2]发现正常情况下,中性粒细胞表面低表达CD64,当机体发生感染时,中性粒细胞表面CD64表达迅速升高,说明CD64在感染性疾病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下面就 CD64生物学特性及在疾病的临床诊断价值作一综述。
山西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毫米波联合康复新液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460例临床观察

    消化性溃疡主要指发生在胃和十二指肠的慢性溃疡,即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它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临床上以中上腹痛为主,有慢性、周期性和节律性3个特点。现代医学以抑酸、保护胃黏膜、抗幽门螺杆菌(Hp)为主要治疗方案[1]。我院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应用康复新液联合毫米波治疗 H P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460例,取得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熊玲;王芬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朱日很滴丸对大鼠急性心肌缺血的影响

    目的:观察朱日很滴丸是否对垂体后叶素诱导的大鼠急性心肌缺血有保护作用。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丹参滴丸阳性对照组,朱日很滴丸高、中、低剂量组,连续给药10 d ,采用大鼠颈静脉注射垂体后叶素注射液(3.75 mg/kg )造成急性心肌缺血模型,记录各组大鼠给予垂体后叶素前后的心电图变化,同时测定血清及心脏组织匀浆上清液的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含量。结果朱日很滴丸能够显著增加垂体后叶素引起的5 s时心率的降低,300 s时T波幅度的降低;300,1500 mg/kg朱日很滴丸能显著降低模型大鼠ΔST变化幅度;低、中、高剂量组无明显的量效关系;各组大鼠血清、心脏组织匀浆CK、LDH含量没有显著差异。结论朱日很滴丸能显著改善急性心肌缺血大鼠的心电图异常,量效关系不明显。

    作者:王芳;陆景坤;肖云峰;曹胡春;王跃武;高甜;那生桑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膝关节外伤交叉韧带持续性损伤的磁共振成像表现

    膝关节交叉韧带损伤是临床常见疾病,核磁共振成像(M RI )在交叉韧带损伤检查中普及应用,敏感性高,准确性高,而M RI检查方便且无创,可清晰显示交叉韧带的结构及其损伤程度、类型,为临床提供准确的依据。交叉韧带损伤为持续性改变, M RI检查时间与阳性率有直接的关系。本研究重点讨论急性膝关节外伤早期与晚期的交叉韧带持续性损伤M RI表现。

    作者:张玉祥;赵春云;侯文生;段建英;胡建利;裴正平;孔起良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肾脏早期损伤诊断标志物的研究现状

    肾脏早期损伤是由于各种炎症、代谢异常和免疫损伤等多种致病途径,使肾小球滤过膜和肾小管发生功能性和结构性损伤。特别是糖尿病、高血压、有肾脏病家族史等慢性肾脏疾病高危人群,可引起肾脏病变缓慢而无察觉地进行性恶化,临床上过去常以尿素氮(BUN)、肌酐(Cr)的检测来间接反映肾小球滤过功能,但是,由于其影响因素较多,如蛋白质摄入、人体代谢、发热、感染均产生干扰,因此特异性和敏感性均较差[1],经典的生物标记物肌酐、尿素氮是监测肾脏功能的指标,而不是检测肾脏早期损伤的指标。特别是在急性期的时候,肾脏损伤与这些指标的变化是无相关性的。因此,肾脏早期损伤指标的检测对于肾脏病的早期诊断、早期干预起着重要的作用。本综述主要对肾脏早期损伤临床检测新指标研究现状进行探讨,旨在为临床诊断早期肾脏损害提供更多帮助。

    作者:许亚辉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2011-2013年我院口服抗高血压药应用分析

    近年来,我国原发性高血压的患者呈明显上升趋势,其治疗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临床本着安全、有效、经济的原则使用抗高血压药物。本文对2011-2013年我院口服抗高血压药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为临床合理规范用药提供参考。

    作者:张玉林;李敏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浅谈社会角色理论在公立医院管理中的应用

    公立医院是承担建立公平、可及、有效、人性化健康服务责任的非营利性公益组织,具有重要的社会角色。当前在公立医院快速发展的同时,坚持传承与创新的原则,通过应用社会角色理论分析公立医院新型社会角色,明晰新时期公立医院社会角色的权利、义务和行为规范,丰富社会角色理论内涵,促进公立医院的发展。

    作者:张红;董魁;张宁;王忱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剖宫产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临床分析

    深静脉血栓(D V T )形成是常见的手术后并发症,易受累的深静脉为髂静脉和股静脉,静脉血栓形成后可引起肺栓塞和下肢深静脉功能不全,后果十分严重。术后预防和早期诊断、早期处理非常重要。回顾性分析我院8例剖宫产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LEDV T )形成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王文平;郑跃华;吉海梅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124例体会

    腹股沟疝是外科常见病,发生原因复杂,主要是由于腹壁薄弱、解剖缺陷、腹横筋膜胶原纤维代谢异常、腹股沟生理性内环关闭机制和内环括约肌机制障碍,导致腹壁强度降低,加上腹内压增高使腹壁抵御腹压失衡而产生。2003年3月至2013年3月,我院采用国产聚丙烯单丝编织而成的锥形填充物及成型补片,对124例各类腹股沟疝进行无张力修补治疗,结果如下。

    作者:郭守财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天津市蓟县城乡围绝经期妇女性生活现状及相关影响因素

    围绝经期妇女是一个特殊人群,在其性功能逐渐衰退易发生性功能障碍的同时,仍有性的要求。在这样一个生理变化较大的特殊生理时期关注其性健康,对提高围绝经期妇女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为了对本地区围绝经期妇女进行更好的性健康指导,我们利用为女职工及农村妇女做健康普查机会,运用面对面问卷调查方式调查了1500名年龄在41~70岁围绝经期妇女的性生活现状,相关影响因素,对性知识了解情况及城镇与农村围绝经期妇女性生活的现状差异,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王俊松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椎旁肌入路术中保留黄韧带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0例疗效观察

    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手术摘除,已经被广大学者所共识,但是术后黄韧带的切除往往导致椎管的暴露,会形成大量瘢痕并进入椎管,与硬膜及神经根粘连,极大地影响了手术的疗效和二次手术。我科2011年9月至2013年2月采用椎旁肌入路术中保留黄韧带治疗3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临床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汪龙凡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卒中后抑郁的早期预测及临床对策

    目的:对脑卒中后抑郁早期进行预测,并给予早期干预即抗抑郁药、心理干预和早期神经功能康复等治疗。方法将136例脑卒中患者中出现卒中后抑郁的患者8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40例)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4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抗抑郁药物及心理干预和日常生活能力训练。2组疗程均为12周。结果治疗后2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均显著改善( P <0.05或 P <0.01),但观察组的改善程度较对照组更明显( P <0.05)。结论早期预测卒中后抑郁并给予相应的早期临床干预,能促进患者的神经功能康复和减少卒中后抑郁的发生,有效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黎宏斐;沈福玉;吴丽玲;黄伟;王圣岳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孕期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对降低剖宫产率的影响

    对于产妇而言,分娩是一种强烈、持久的应激源,它不但产生生理应激,还可产生精神、心理应激,从而导致一系列特征变化,而抑郁、焦虑则为常见。健康教育的开展能够让人们认识其自身疾病,通过信息交流和沟通,能消除或者缓解患者的恐惧、焦虑心理,让患者对于医护工作人员有信任感以及安全感,从而自觉采取益于其自身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为[1]。因此,本研究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3月我院收治的单胎孕妇共120例,探讨孕期健康教育与心理护理对产妇活跃期分娩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莉;杨照艳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参松养心胶囊治疗冠心病卧位型心绞痛疗效观察

    卧位型心绞痛是指患者处于平卧位时发生的心绞痛,需立即坐起或站立方可缓解,为一种严重的不稳定型心绞痛,其心肌梗死或猝死的发生率很高。参松养心胶囊是在中医络病理论指导下,将不同功效的药物配伍组方,发挥其在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抗心律失常方面的协同作用。笔者采用参松养心胶囊治疗冠心病卧位型心绞痛30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长江;于英;宁佳;张岳雯;李宏伟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不稳定型心绞痛伴食管异物镶嵌取出术一例

    患者男性,50岁,主因”间断性胸骨后闷痛1周,加重1 d”于2011年4月18日9时左右入院。缘于1周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胸骨后闷痛,范围如拳头大小,持续时间3~5 min ,不伴放射痛、出汗、活动耐量降低、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含硝酸甘油胸痛稍缓解。入院前1天无明显诱因上述症状再次出现并加重,持续40 min左右。伴有左侧肢体麻木。外院超声心动图:左室舒张功能降低,心功能正常。入院急查心电图示:窦性心律,T 波改变。出凝血时间、心肌酶及心梗三项均正常,诊断“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拒绝冠状动脉介入检查及治疗,给阿司匹林肠溶片(商品名:拜阿司匹灵)100 m g/d口服,硫酸氢氯吡格雷片75 m g/d口服,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0.6 m L/12 h皮下注射以抗凝;灯盏心脉滴丸及舒血宁注射液等中药以活血化瘀等对症治疗。2011年4月22日晚饭后自觉吞咽困难。2011年4月23日仍感咽部有异物,请外院耳鼻喉及消化科会诊确诊食管有异物镶嵌,予食管异物取出术而停阿司匹林、氯吡格雷、低分子肝素及活血化瘀药物,术中因有少量活动性渗血,予以冰正肾盐水冲洗及局部凝血酶喷洒止血。并予凝血酶冻干粉2000 U 口服以局部止血等对症治疗。2011年5月1日输液完后患者未请假擅自回家,约14:00(具体时间不详)感到胸部不适,含服硝酸甘油(具体剂量不详)无效,当患者送至我院时心电图已是直线,终于2011年5月1日17:00因抢救无效死亡。

    作者:刘毅;李娜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肺癌治疗的关键点文献可视化分析

    肺癌是世界上常见的恶性肿瘤,也是发病率比较高的恶性肿瘤之一,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其中非小细胞性肺癌(NSCLC )为常见。CitespaceⅡ是一款基于 Java 平台的信息可视化软件,在CitespaceⅡ的文献共被引图谱中,关键点是指具有较高中介中心性的节点,往往用紫色的圆圈来表示,连接着不同的文献聚类。关键点文献被认为是一个研究领域转向另一个研究领域的转折点,对其进行解读可以掌握该领域的研究轨迹[1]。本文通过对肺癌治疗相关文献进行共引网络可视化分析,解读关键点文献,分析肺癌治疗的研究进展。

    作者:张帅;董立平;蔡冬梅;孙晋民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丁苯酞注射液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临床研究

    进展性脑梗死是指发病后经临床治疗,梗死面积仍进一步扩大,临床症状进行性加重的患者,一般发生在发病后6h至1周。这些患者在发病数小时或数天内出现神经功能恶化,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和病死率。进展性脑梗死起病快,病情发展迅速,常规治疗效果差,难以控制。丁苯酞注射液是治疗脑梗死的新型药物,通过阻断急性脑梗死的多个病理环节挽救缺血半暗带。本研究选取2011年1月至2014年1月我科收住院诊断为进展性脑梗死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丁苯酞注射液,观察其疗效及安全性。

    作者:张燕青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针刺补泻手法结合西药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临床研究

    过敏性鼻炎是机体对外界某些过敏原敏感性增高,而表现为以鼻黏膜的病变为主的一种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具有反复发作、迁延难愈的特点。其患病率和发病率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严重地影响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针灸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临床研究,已经积累了丰富的临床资料,并有研究表明可控制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或临床症状明显减轻[1]。本研究在现有临床研究的基础上,旨在观察针刺补泻手法结合西药治疗过敏性鼻炎的疗效,从而为过敏性鼻炎的治疗寻求更加有效的方法。

    作者:冯丹枫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围绝经期和绝经后激素补充治疗方法及疗效评价

    围绝经期妇女由于卵巢功能衰退,机体雌激素水平下降,出现月经紊乱、潮热、出汗、心悸、头晕、易激惹或抑郁、睡眠障碍等,远期还会出现阴道干燥、反复阴道尿道感染、骨质疏松、动脉硬化、冠心病等,这些特殊的生理反应,已严重影响了这个年龄阶段妇女的健康及生活质量。激素补充治疗是目前有效全面治疗绝经综合征的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2007年门诊就诊的予以激素补充治疗(HRT )的绝经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以探讨 HRT的治疗方法及效果,使 HRT 更好地运用于绝经综合征患者症状的治疗及相关疾病的预防。

    作者:褚娅丽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结核菌培养阳性肺结核患者139例耐药状况分析

    结核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和生命安全的疾病,我国是全球27个耐多药肺结核高负担国家之一,每年新发耐多药肺结核患者12万多例,位居全球第2位[1]。2007-2008年我国涂阳肺结核病患者菌株总耐药率为37.79%,其中初治肺结核总耐药率35.16%、复治肺结核总耐药率55.17%;涂阳肺结核患者总耐多药率为8.32%,其中初治肺结核总耐多药率5.71%,复治肺结核总耐多药率为25.64%[2]。为了解沧州市耐多药结核病患者的现实状况,为今后科学管理和治疗提供依据,本研究对我市2011-2013年139例培阳肺结核患者耐药现状进行分析,了解和掌握我市耐药肺结核现状,及时采取防治措施,从而减少传染源的危害,降低我市耐药肺结核病疫情。现将2011-2013年结核菌培养阳性患者139例药敏结果进行分析和研究,现报告如下。

    作者:徐岳宗;张顺三;张庆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辅助应用盐酸氟桂利嗪治疗脑动脉硬化症的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脑动脉硬化症是神经内科常见的一种脑血管疾病,是由于脑动脉、小动脉粥样硬化、细动脉变性等所引起的脑部供血障碍和脑细胞弥漫性改变,从而导致脑部缺氧、脑功能减退以及神经功能损害等一系列临床症状[1]。目前脑动脉硬化症已成为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重要疾病,我科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盐酸氟桂利嗪在治疗脑动脉硬化症,效果及安全性满意,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武志飞 刊期: 2014年第14期

山西医药杂志

山西医药杂志

主管:山西省卫生厅

主办:山西医药卫生传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