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刚;唐丽源;索炜;刘莉;康欣;王彦雪;赵媛
目的 探讨糖尿病心肌病与miR-1/miR-206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表达量之问的关系.方法 C57BL/6小鼠经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建立糖尿病心肌肥大模型,两个月后,取心脏组织,采用Real-Time PCR检测糖尿病心肌病相关基因心房钠尿肽(ANP),B型尿钠肽(BNP),转录共激活因子(P300)和IGF-1以及miR-i/miR-206表达.结果 在糖尿病心肌病小鼠模型中,糖尿病心肌病相关基因ANP、BNP、P300、IGF-1基因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1).同时miR-1/miR-206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1).结论 糖尿病心肌病小鼠miR-1/miR-206以及IGF-1的表达有显著变化,表明在糖尿病心肌病发病过程中可能是由miR-1/miR-206通过调控IGF-1的表达起作用.
作者:刘洁婷;李洪志;吴丹;张春雷;袁哓环;赵冰海;金秀东;初彦辉 刊期: 2012年第04期
siRNA作为新型药物已逐渐成为药物开发的新热点.了解siRNA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等过程的动态变化有助于对siRNA药物进行临床前的药理、毒理及药效评价.siRNA较短,只有20~25个碱基,对其进行检测和准确定量比较困难.本文通过比较目前已报道的多种针对小核苷酸片段的定量方法,试图选择其中较为快捷、简单和准确的方法,并分析其在siRNA药代动力学定量中应用的可行性.
作者:侯召丽;王艳玲;王雅鹃;高玉青;戴伟业;李春雷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梗阻性黄疸(0J)大鼠内毒素血症(ETM)、肝功能的变化及甲硫氨酸维B1(MVBt)与丹参酮ⅡA磺酸钠(STS)对ETM、肝功能的影响及意义.方法 结扎大鼠胆总管建立OJ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MVB1组、STS组及MVB1与STS联合(M-S)组,每天腹腔注射相应剂量药物,于2,6,10和14 d测定血浆内毒素(ET)、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LP)、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水平,并观察大鼠死亡率与14 d时肝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STS、MVB1与M-S组各检测指标水平均明显下降(P<0.01);M-S组与STS组、MVB1组比较,各指标均有显著差异(P<0.01);光镜下,MVB1组、STS组病理变化程度较对照组轻;M-S组肝细胞灶状坏死少见,肝小叶结构尚清楚,肝窦变窄,未消失,少量炎细胞浸润.结论 MVB1与STS能抑制血浆ETM与高胆红素血症,改善内毒素性肝损害,二者联合应用表现出更有效的抗ETM与护肝作用.
作者:谷化剑;李庆;杨胜波;牛刚;梅小才;张建;冯贤松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地特胰岛素对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 将单用二甲双胍治疗未能有效控制血糖的2型糖尿病患者8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在维持原二甲双胍降糖方案的基础上,对照组加用吡格列酮,治疗组注射地特胰岛素进行治疗,周期均为16周.于治疗前、治疗8周及16周分别测量患者糖化血红蛋白( HbAlc)、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PBG)以及胰岛功能的变化.结果 两组患者经治疗8周和16周后HbAlc 、FBG和PBG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并且治疗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者经治疗8周和16周后胰岛素水平、胰岛素分泌指数和胰岛素敏感指数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1),胰岛素抵抗指数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并且治疗组胰岛素水平、胰岛素分泌指数和胰岛素敏感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而胰岛素抵抗指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与吡格列酮相比,地特胰岛素较对单用二甲双胍未能有效控制血糖的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良好,这与地特胰岛素较好促进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功能的恢复有关.
作者:刘商;姜宏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5-氮-2’-脱氧胞苷对非霍奇金淋巴瘤(NHL) p73基因甲基化的逆转作用.方法 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SP)方法对24例NHLp73基因启动子的甲基化进行检测,用5-氮-2’-脱氧胞苷处理部分NHL原代培养细胞后,检测p73 mRNA表达情况.结果 24例NHL中21例发生甲基化,甲基化阳性率高达87.5%;对照组(12例反应性增生淋巴结细胞及22例正常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均未出现甲基化.部分未经治疗的NHL样本经5-氮-2’-脱氧胞苷处理后,p73 mRNA表达恢复.结论 p73基因启动子的甲基化可被5-氮-2’-脱氧胞苷逆转,导致因甲基化而被抑制的p73基因表达上调.
作者:裴晋红;柴文林;郭改娥;曹燕飞;汪军梅;栗学清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板栗中蛋白质的分离纯化及其促肾细胞生长作用和抗肿瘤作用及机制.方法 从板栗中提取出的水溶性蛋白质,经鉴定是欧栗球蛋白(CAS).利用MTT法检测该蛋白对正常肾细胞和肝癌细胞HepS,小鼠肉瘤S180腹水型肿瘤细胞增殖的影响;检验其对小鼠T细胞和B细胞增殖作用的影响;用DNA电泳方法检测该蛋白诱导HepS细胞凋亡的作用.结果 CAS在体外对正常肾细胞的增殖有促进作用,对试验的肿瘤细胞的增殖均有抑制作用,对T细胞和B细胞的增殖有促进作用,对HepS细胞具有诱导凋亡的作用.结论 CAS具有促肾细胞生长和抗肿瘤作用,其抗肿瘤作用机制可能通过提高机体免疫力和诱导细胞凋亡来实现.
作者:李艳;张太平;张鹤云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左卡尼汀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心功能和C反应蛋白(CRP)的影响.方法 维持性透析患者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血液透析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于透析结束后缓慢静脉注射左旋卡尼汀1 g/次,2次/周,疗程3个月.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心功能改善情况,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二尖瓣前向血流E峰与A峰比值(E/A)、心排出量(Co);血CRP,并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组血CRP较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后明显下降;LVEF、Co、E/A较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后明显提高.结论 左卡尼汀可以改善维持性透析患者心功能,降低血CRP.
作者:刘忆;段宝奇;陶静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丹参酮ⅡA磺酸钠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溶栓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100例需进行溶栓的AMI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丹参酮ⅡA磺酸钠组(实验组),观察两组溶栓后心律失常的发生以及血清中丙二醛(MA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心肌肌钙蛋白Ⅰ(cTn Ⅰ)水平.结果 实验组MAD、SOD水平浓度在溶栓后4,6,12 h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CK-MB值在溶栓后4,6,12 h均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的cTn Ⅰ水平在溶栓后2,4,6,12 h,均较对照组低(P<0.05).实验组溶栓后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持续的时间以及心律失常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丹参酮ⅡA对AMI溶栓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早期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作者:冯旭霞;何亚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姜黄素联合吉西他滨对人胰腺癌Panc-1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 培养人胰腺癌Panc-1细胞,分别与姜黄素( 60 μmo1/L)、吉西他滨(20 μmol/L)、两药联合(姜黄素+吉西他滨)培养24,48和72 h,采用CCK-8( Cell Counting Kit-8)法检测各组Panc-1细胞的存活率.结果 姜黄素和吉西他滨单独作用以及姜黄素联合吉西他滨组均能明显抑制Panc-1细胞增殖,呈时间依赖性;姜黄素联合吉西他滨组抑制Panc-1细胞增殖作用明显强于任一单独用药组,且呈时间依赖性.结论 姜黄素联合吉西他滨对人胰腺癌Panc-1细胞增殖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作者:王若天;钱明;田园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建立二妙丸中黄柏碱、木兰花碱、药根碱、盐酸巴马汀和盐酸小檗碱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二妙丸中黄柏碱、木兰花碱、药根碱、盐酸巴马汀和盐酸小檗碱的含量.色谱柱为phenomenex Luna C18柱(4.6 mm×250 mm,5 μm),流动相A:乙腈,流动相B:0.02 mol/L磷酸二氢钾溶液-0.2%三乙胺溶液(磷酸调pH 3.0),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柱温为30℃,检测波长为284 nm.结果 在一定浓度范围内,黄柏碱、木兰花碱、药根碱、盐酸巴马汀和盐酸小檗碱峰面积与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8.09%,98.04%,99.75%,102.74%和104.84%,RSD分别为1.04%,1.36%,0.14%,1.83%和0.62%.结论 该方法简便准确,专属性强,可作为二妙丸质量控制方法.
作者:潘超;张莉;王玉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小鼠肾脏发育过程中血管生成素-1( Ang-1)的表达部位以及定量变化,探讨小鼠肾脏发育过程中Ang-1的作用及意义.方法 分别取不同胚龄的胎鼠和不同日龄的仔鼠肾脏切片,进行HE和免疫组化染色及应用免疫印迹技术对Ang-1进行定量检测.结果 免疫组化结果表明,Ang-1在胚龄14d的胎鼠肾脏中开始出现表达,但表达微弱,部位在肾间质细胞.以后随着胚(日)龄的增加,表达逐渐增多且分布广泛,主要分布在肾小体、肾间质,肾小管以及肾血管中.免疫印迹结果表明,自胚龄14 d始,Ang-1蛋白含量逐渐增加,生后21 d达到高水平,随后逐渐下降.结论 在小鼠肾脏的发育的过程中,Ang-1表达部位及强度不同,表明其在小鼠肾脏发育以及成熟的过程中,调控和维持着正常肾小球滤过功能以及肾小管的回吸收功能.
作者:刘琳;谢志明 刊期: 2012年第04期
具有抗肿瘤活性的抗生素称之为抗肿瘤抗生素,根据结构不同可以分为烯二炔类、糖肽类、蒽环类、大环内脂类、苯并二吡咯类及喹喔啉类等.本文对抗肿瘤抗生素的活性及作用机制等进行了综述,并初步展望了其未来研究方向.
作者:俞淑文;王凤山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鹿瓜多肽联合经皮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我院2008年6月-2011年6月收治的胫骨平台骨折患者66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3例.研究组采用经皮空心螺钉内固定联合鹿瓜多肽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经皮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经治疗,研究组患者膝关节恢复情况为优者14例,良18例,优良率为97.0%;对照组优10例,良14例,优良率为72.7%.两组患者的膝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鹿瓜多肽联合经皮空心螺钉内固定联合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操作简便,术后愈合快,膝关节功能恢复理想,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王峰;曾政;王栋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热疗联合阿霉素碘油化疗栓塞对兔VX2肝种植瘤生长及血管生成的影响.方法 用日本大耳白兔建立VX2肝种植瘤模型,随机分为5组,每组8只,分别为生理盐水组(A组)、碘油组(B组)、热疗组(C组)、阿霉素加碘油组(D组)、热疗联合阿霉素加碘油组(E组).治疗后1周CT扫描观察各组肿瘤体积;血清生化检测AST、ALT水平;免疫组化检测残存肿瘤区微血管密度(MVD)、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情况.结果 治疗后1周,各治疗组肿瘤生长均受到限制,E组肿瘤体积及生长率与其他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E组血清AST、ALT水平与B、D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与A、C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E组残存肿瘤区MVD、VEGF表达低,明显低于其他组各组(P<0.05).结论 热疗联合阿霉素碘油栓塞兔VX2肝种植瘤可明显抑制肿瘤生长并抑制残存肿瘤区血管生成.
作者:翟凤馨;郑石磊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用多重PCR方法鉴别不同卡介苗菌株.方法 根据卡介苗DNA的6个目的区域的特点设计引物,进行多重PCR扩增,然后电泳检测分析.结果 多重PCR方法能够鉴别不同卡介苗亚株.结论 应用多重PCR方法鉴别卡介苗菌株具有专一性好、重复性高、快速简便等优点.
作者:刘菊;刘少祥;潘海龙;严君喜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术前单疗程化疗加外科手术治疗ⅢA期非小细胞肺癌的可行性和毒性反应,同时评价其对切除率和生存率的影响.方法 对166例ⅢA期非小细胞肺癌进行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试验组和对照组各83例,试验组进行术前化疗1个疗程,化疗结束10~14 d后接受手术;对照组直接行手术治疗.两组均在术后行4~6次化疗.结果 试验组化疗的有效率为56.7%,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手术切除率分别为92.8%和85.5%.试验组术后1,2,3,5年生存率为91.6%,79.9%,48.2%,28.9%;对照组分别为84.3%,62.7%,38.6%,19.3%,两组生存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两组手术并发症和手术死亡率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术前单疗程化疗安全、有效,能提高手术切除率及术后生存率,同时并不增加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
作者:张泽峰;高峰;王涛;米丽丽;曾辉;齐战;王瑞;郭杨;姚继方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异甘草酸镁注射液在伴发肝损害的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中的疗效.方法 100例伴发肝损害的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予补液、利尿等内科综合治疗;治疗组在内科综合治疗基础上,予异甘草酸镁注射液静脉滴注.常规生化检测肝、肾功能,同时记录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症状、体征变化、出现的不良反应情况以及住院时间等.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患者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迅速下降,住院时间缩短,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异甘草酸镁注射液能够有效的治疗肾综合征出血热的肝脏损害.
作者:周文兴;吕国良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以聚乙烯吡咯烷酮为载体制备大黄酸固体分散体,考察其对大鼠血脂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方法 差示扫描量热法和红外光谱法对固体分散体进行分析.利用高脂饲料及脂肪乳剂建立SD大鼠高脂血症动物模型,大鼠分别灌胃给予大黄酸及大黄酸固体分散体,连续给药8周后测定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丙二醛(MDA)含量,测定超氧化物岐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GSH-Px)的活力.结果 大黄酸固体分散体能显著降低高脂血症大鼠血清中TC、TG、LDL-C含量(P<0.05);升高血清中HDL-C含量(P<0.05);提高SOD和GSH-Px活力;降低MDA含量(P<0.05).结论 以聚乙烯吡咯烷酮为载体制备的大黄酸固体分散体对高脂血症大鼠有降血脂及抗氧化作用.
作者:韩刚;唐丽源;索炜;刘莉;康欣;王彦雪;赵媛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鸡胚尿囊腔培养流感病毒的纯化方法.方法 采用中空纤维柱超滤、病毒裂解和两次Sepharose 4FF凝胶色谱纯化流感病毒.结果 通过中空纤维柱超滤可去除76.53%~93.66%卵清蛋白,再通过两次Sepharose 4FF凝胶色谱纯化,流感病毒样品总蛋白含量与血凝素含量比值小于4.5,卵清蛋白含量小于500 ng/mL,SDS-PAGE电泳和Western免疫印迹的电泳条带和血凝素特异性条带与英国国家生物制品检定所(NIBSC)的标准品一致.结论 该工艺纯化的流感病毒的纯度符合《中国药典》2010版的要求.
作者:杨欣;刘杰;刘瑛;吴永林;范凤鸣;刘辉;张鹏艳;李玉华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乌司他丁联合地芬诺酯治疗老年急性胰腺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60岁以上急性胰腺炎患者125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63例采用常规方法治疗,治疗组62例在常规方法治疗基础上采用乌司他丁注射液联合地芬诺酯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及症状、体征改善时间和住院时间等.结果 观察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症状、体征改善、饮食开放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乌司他丁联合地芬诺酯治疗老年急性胰腺炎疗效显著,安全性较好,明显减少患者的症状、体征改善和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胡静;鲍文银 刊期: 2012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