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德卿;翟光喜;刘宏
目的 考察以明胶海绵为载体的重组人成骨蛋白-1(rhOP-1)骨修复材料的免疫原性及肌肉刺激性.方法 以明胶海绵为载体制备rhOP-1骨修复材料,间接ELISA方法观察该骨修复材料植入小鼠体内的免疫原性反应,病理切片观察其对周围肌肉的影响及形态变化.结果 ELISA结果表明,此法制备的以明胶海绵为载体的rhOP-1骨修复材料未引起小鼠的特异性抗体产生.植入部位肌肉虽出现炎细胞浸润现象,但炎症反应呈可逆性,未发现肌肉组织的坏死,且组织钙化现象明显.结论 明胶海绵复合rhOP-1的骨修复材料在免疫原性和肌肉刺激性方面安全可靠.
作者:赵甜娜;韩金祥;王世立;吴坚美 刊期: 2006年第04期
采用薄层扫描法测定苜蓿全草中的有效成分苜蓿皂苷的含量.方法 以甲醇提取,硅胶G薄层板,正丁醇-乙酸乙酯-水(4:1:5)为展开剂,扫描测定,测定波长为450 nm,参比波长为540 nm.结果 平均回收率为94.4%(n=4),RSD=3.1%.结论 利用薄层扫描可直接测定苜蓿皂苷含量,该方法简便,重现性较好.
作者:许舒雯;龚祝南;丛晓东;张锋伦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 从pBLG-hEPO转基因母山羊的羊乳中提纯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方法 经过酸沉淀预处理、SP Sepharose FF阳离子交换树脂、butyl FF 16/10疏水交换树脂、Superdex 75 26/60分子筛色谱4步分离,从转基因羊乳中纯化出EPO.结果 经SDS-PAGE检测,得到的EPO相对分子质量约为32 000,全程回收率为10.1%,ELISA和蛋白质印迹实验证明其具有天然EPO抗原性.结论 此工艺可用于快速分离转基因羊乳中EPO.
作者:汪燕芳;彭进;赵建阳;倪亚明;成国祥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 提高新生儿脓疱疮治疗效果.方法 采用以中草药甘草、川楝、银花煎水局部外洗结合抗生素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新生儿脓疱疮所需时间及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中西医结合治疗新生儿脓疱疹疗程较短,治疗效果好.结论 中草药甘草、川楝、银花局部外洗,其药液易从皮肤吸收而起作用,结合全身抗感染治疗,达到抗菌、消炎效果,无毒副作用,使用方便,疗效确切.
作者:宋文英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单一组分细脚拟青霉多糖(Paecilomyces tenuipes polysaccharide,PTPS)诱导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免疫调节活性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应用水提、乙醇沉淀、DEAE-纤维素色谱, 对PTPS进行提取并分级;用CCK-8试剂检测PTPS对小鼠脾细胞的增殖作用,硝酸盐还原酶法检测小鼠腹腔巨噬细胞一氧化氮(NO)的生成量和RT-PCR半定量法检测iNOS mRNA的表达.结果 从细脚拟青霉菌丝体中分离出含糖量为92%的中性多糖PTPS,可促进脾细胞的增殖,并在一定浓度下显示剂量依赖效应;能明显诱导小鼠腹腔巨噬细胞NO的生成和iNOS mRNA的表达.结论 PTPS通过诱导小鼠巨噬细胞NO合成和iNOS的转录,表明其具有免疫调节和潜在的抗肿瘤活性.
作者:左江成;金丽琴;吕建新 刊期: 2006年第04期
低分子肝素在临床上主要用于预防静脉血栓,治疗不稳定心绞痛、心肌梗死、抗磷脂综合征和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并可作为冠状动脉综合征的内科辅助治疗药物.低分子肝素不能通过胎盘,可以在妊娠妇女中长期使用.近几年临床研究发现低分子肝素可以延长恶性肿瘤患者的生存时间.
作者:张治云;凌沛学;王凤山;张天民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 建立螺旋藻多糖(APSP)脂质体包封率的测定方法.方法 用阴离子交换树脂分离脂质体和游离的APSP,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脂质体中APSP的含量,并计算包封率.结果 阴离子交换树脂对溶液中游离APSP吸附后的洗脱率达到95.4%,含量测定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5.714 μg/mL(r=0.999 7),日内和日间精密度的RSD均小于2%(n=5),方法回收率为98.8%(n=5),APSP脂质体的平均包封率为23.9%.结论 此法简便、可行.
作者:尹鸿萍;张明宇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 比较重组类人胶原蛋白(RHCg) 和牛源Ⅰ型胶原蛋白(BTCg)的异同.方法 用有限胃蛋白酶水解和盐析沉淀法从牛肌腱中提取纯化BTCg.通过氨基酸分析测定BTCg和RHCg的氨基酸组成;用园二色谱表征BTCg 和RHCg在溶液中变性前后的二级结构;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调制差示扫描量热仪( MDSC )以及热重仪(TG)分析BTCg和RHCg的热学性质.结果 RHCg和BTCg的氨基酸组成有显著差异.特别是RHCg不含羟脯氨酸;亚氨基酸含量为17.83%(残基数),低于BTCg的22.03%(残基数);赖氨酸含量为0.91%低于BTCg的2.37%;谷氨酸含量为8.13%低于BTCg的12.91%;精氨酸为1.01%低于BTCg的5.33%.在溶液中,温度为20 ℃时,BTCg和RHCg分子的二级结构均为左旋聚脯氨酸(P-Ⅱ)构型.BTCg和RHCg在140~280℃区间的热学性能显著不同.结论 BTCg和RHCg分子的二级结构相似,但氨基酸组成和热学性质存在显著差异.充分认识和理解不同来源胶原蛋白质的特性对于合理设计和使用胶原基生物材料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陈静涛;陈景华;徐政;顾其胜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 为改善天然抗氧化物质抗氧化活性单一的不足,研究有效的天然产物配方.方法 选取3种天然植物抗氧化物质芦丁、大豆异黄酮、姜黄素,利用正交试验设计选择合适配方,以自由基DPPH的清除率作为正交试验评价标准,并利用人肝肿瘤细胞SMMU-7721进行四甲基偶氮唑盐(MTT)试验来考察配方体外试验对肿瘤细胞的抑制作用.结果 终得到芦丁、大豆异黄酮、姜黄素配方比例为2:3:7,MTT试验结果与DPPH清除试验均显示配方效果高于单方物质.结论 配方比单方成分有更好的抗氧化能力,正交试验所得的比例较为合适.
作者:郑灵芝;李素霞;刘建文;袁勤生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α-2b干扰素(IFN α-2b)在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时的抗肝纤维化的疗效,并探讨其机制.方法 60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应用IFN α-2b治疗,对照组应用一般护肝治疗.用放免法测定治疗前、治疗后3,6个月肝纤维化血清学指标:血清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Ⅳ-C)、层连素(LN).结果 HA、PCⅢ、Ⅳ-C、LN在治疗后3,6个月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尤以6个月更明显,差异非常显著(P<0.01).结论 IFN α-2b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确有抗肝纤维化作用,且随治疗的时间延长而增加疗效.
作者:徐建中;王世蓬;黄松平;赵云 刊期: 2006年第04期
陈鸿珊教授出生于1920年7月,籍贯江苏省江阴市.1945年毕业于上海医学院(现复旦大学医学院)医疗系,1945年至1958年间,任职于上海医学院微生物学教研室和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原北京协和医学院)细菌免疫学系,从事微生物病毒学教学和科研工作.参加了医学、药学和病毒专业训练班的教学,进行了合霉素和疫苗的科学研究,并参加了抗美援朝医疗队.
作者:李卓荣;蒋建东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 大规模的基于组学和蛋白质组学的方法发现了大量的新蛋白质,这就给生命科学带来了新的挑战:高通量地研究这些蛋白质,并发现它们的功能.蛋白质芯片技术的发展,使得这一问题迎刃而解.此文就蛋白质芯片技术的原理、制备、探针标记、信号检测、数据处理、分类、芯片实验室、应用及存在的问题作出了阐述.
作者:严春光;陈钧辉;王新昌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 研制一种含壳聚糖的盐酸利多卡因胶浆剂,并应用于临床.方法 设计胶浆剂配方,摸索实验条件,在263 nm波长处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利多卡因含量.并试用于临床.结果 该胶浆剂制备工艺合理,质控方法可靠,临床总有效率与不含壳聚糖的胶浆比较,由82.5%提高到90.7%.结论 该胶浆剂可供临床应用.
作者:任海祥;周晓东;曹凌燕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提取玉米须粗多糖的佳工艺条件.方法 选用煎煮次数、煎煮时间、加水倍数及乙醇浓度作为考察因素,以提取液中多糖含量为考察指标,通过L9(34)正交表试验,筛选玉米须多糖的提取工艺条件.结果 玉米须多糖提取佳条件为煎煮3次,每次1 h,加水14倍,乙醇浓度为60%.结论 可以通过正交试验优化提取玉米须多糖的佳工艺条件.
作者:应奇才;华启洪;蔡玲斐;韩志芳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 建立一种用气相色谱法测定维生素E乳膏中维生素E含量的方法.方法 采用硅酮OV-17填充柱(涂布浓度为2%);柱温:275℃;进样口温度:295℃;FID检测器,检测器温度320℃.结果 维生素E在2.02~6.06 μg/mL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 3),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4%,RSD为1.5%(n=9).结论 该法简便快速,结果准确,可以有效地控制该药品的质量.
作者:李国忠;赵云燕;管玉云;程正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 对一种蛹拟青霉代谢产物中抗肿瘤活性组分进行分离纯化.方法 通过佳展开剂的选择,找到硅胶柱色谱系统的佳洗脱条件,粗分离后的供试品通过凝胶柱色谱系统分离纯化得到纯供试品.结果 分离纯化得到的供试品纯度均大于95%,通过后期的体外抗肿瘤实验,证明具有良好的肿瘤细胞抑制率.结论 硅胶柱色谱和凝胶柱色谱的混合利用可以提高供试品的分离纯化效果.
作者:赵和平;郜洪文;胡丰林;樊美珍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槲皮素滴丸的成型工艺.方法 在单因素考察的基础上,以正交设计试验研究槲皮素滴丸成型工艺.结果 佳成型工艺为槲皮素与基质比例为1:3,药液温度为(90±5)℃,滴速为30滴/min,冷却剂温度为(15±2)℃.结论 由佳工艺制备所得槲皮素滴丸的硬度、圆整度和重量差异均符合要求.
作者:雍德卿;翟光喜;刘宏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西洛他唑对高糖大鼠肾脏过氧化物酶体增生物激活受体γ(PPAR-γ)表达的影响.方法 雄性SD大鼠,链脲佐菌素(STZ)制备糖尿病模型.设正常对照组、糖尿病对照组及高[25 mg/(kg·d)]、低[18 mg/(kg·d)]剂量西洛他唑组,12周后处死动物,测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肾重/体重,检测肾组织PPAR-γ mRNA及蛋白质表达.结果 与糖尿病组相比,西洛他唑无明显降低血糖作用;糖尿病对照组肾重/体重明显增加(P<0.01),西洛他唑有减轻肾肥大趋势;RT-PCR、Western blot结果显示西洛他唑能明显增强PPAR-γ mRNA 和蛋白质水平表达(P<0.05),高剂量组效果优于低剂量组,但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西洛他唑可能通过上调PPAR-γ,对糖尿病肾脏具有保护作用.
作者:李梅;张岫美;胡建廷;高聆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玻璃酸钠(SH)注射液治疗踝关节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对36例踝关节骨关节炎常规关节腔穿刺注入SH.1周1次,1次2 mL,连续给药5周后判定药物疗效.采用t检验比较治疗前后踝关节疼痛、肿胀及功能障碍改善的差异性.结果 踝关节疼痛、关节肿胀及功能障碍治疗前后差异有显著性.总有效率为91.6%.结论 SH对踝关节骨关节炎具有良好的疗效,无明显不良反应,是一种安全、理想、有效的药物.
作者:东海潮;杨梁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多烯脂肪酸减轻5-氟尿嘧啶(5-FU)对免疫系统的损害程度.方法 通过小鼠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免疫器官质量指数、外周血白细胞计算及淋巴细胞百分率、溶血空斑形成、迟发性变态反应实验观察复方5-FU多烯脂肪酸胶囊剂和市售5-FU片剂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 市售5-FU片剂对小鼠免疫功能有显著损害;复方5-FU多烯脂肪酸胶囊剂比市售5-FU片剂对小鼠免疫功能的损害显著降低.结论 多烯脂肪酸能显著减轻5-FU对免疫系统的损害.
作者:曾红;王志强;霍煜;张宝凤;苏德森 刊期: 2006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