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TLRs在树突状细胞的表达及相关功能研究进展

杨敏;王胜军;许化溪

关键词:TLRs, 树突状细胞, 表达
摘要:Toll 样受体 (Toll-like receptors, TLRs)是目前发现能识别病原微生物上的高度保守结构基序--病原相关分子模式(pathogen-associated molecular patterns, PAMPs)的一组蛋白,在机体的天然免疫和获得性免疫中发挥重要作用.树突状细胞(denditric cell, DC)是体内功能强的专职抗原递呈细胞(antigen processing cells, APCs),它是唯一能启动免疫应答又能有效刺激再次免疫应答的APC.关于TLR表达和表达调节已有不少报道.实验已经证实,TLRs不仅在髓样细胞中表达,在单核细胞、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γδT细胞、Th1和Th2细胞、小肠上皮细胞、B细胞系等非髓样细胞中均可检测到TLR蛋白,其中TLR蛋白基因表达强的是在脾和外周血的白细胞中.本文主要阐述目前TLRs的研究进展,以及TLRs在 DC的表达和生物学功能.
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相关文献
  • 炭疽杆菌菌落标本的制备

    炭疽杆菌经过消化道、呼吸道或皮肤接触等多种途径传播引起人类的皮肤炭疽、肺炭疽、肠炭疽及败血症[1~2].其卷发状菌落常作为鉴定的一个依据,通常将平板培养物置低倍镜下观察,这种方法有致实验室感染的危险.因此,探索一种安全可靠的菌落制备方法进行其形态学的观察非常必要.我们研究的漂浮法制备炭疽杆菌菌落标本,经甲醛固定灭菌后进行染色,封片观察,菌落标本完整,染色清晰,形态典型,便于作菌落形态学观察和研究.

    作者:陈宇;沈佳丽;肖立;戴洋;吴光照;尚庆毅;黄锡全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腹腔镜下对胆囊三角区结构变异的处理

    目的:总结腹腔镜下处理胆囊三角区结构变异的方法及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近1年我院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术中所见的96例胆囊三角结构区变异的情况及处理方法.结果:全组完成LC 89例,中转 7例.中转者包括Mirizzi综合征I型1例;Ⅱ型2例;胆囊管与胆总管汇入过低者1例;胆囊管开口于胆总管后壁1例;胆囊管与左右肝管共同汇入胆总管1例;胆囊管与胆总管共用一侧壁,并行约2 cm 1例.结论:重视胆囊三角区结构变异的处理,有助于提高LC的成功率,减少LC并发症.但对结构辨不清或分离极为困难的病例,应果断中转开腹.

    作者:周明;罗昆仑;杨敖霖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从牛海绵体组织分离纯化磷酸二酯酶5

    目的:纯化磷酸二酯酶5(PDE5)用以研究其抑制剂及临床意义.方法:利用快速蛋白液相层析系统,NaCl线性梯度分离PDE5.结果:从牛海绵体组织与牛海绵体血管均得到3个蛋白峰,Western印迹实验证实峰1为PDE5,其余二峰可能为PDE2和PDE3.结论:哺乳类海绵体组织有cGMP特异性PDE5存在,在海绵体血管尤为丰富.采用快速蛋白液相系统成功分离PDE5,方法简便可靠.

    作者:郝顺祖;钱晖;王卉放;钱宇平;黄诒森;张均田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神经导航引导下的显微手术治疗颅内病灶

    目的:探讨神经导航在颅内病变微创显微手术中的应用价值,以小的手术创伤来达到好的手术疗效.方法:对28例颅内病灶患者进行3 mm层厚的CT或磁共振(MR)扫描,利用导航工作站进行术前计划、切口设计、术中指示病灶部位及重要颅内结构.结果:所有病灶定位准确,全切23例,次全切除2例,大部切除3例.术后神经功能保留良好.结论:神经导航辅助下的微创显微神经外科手术可以达到准确定位及切除病灶,减少功能损害的目的.

    作者:陆朝晖;兰青;刘士海;钱志远;陈坚;贡志刚;张全斌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人工流产术中应用异丙酚联合芬太尼静脉麻醉的临床观察

    人工流产术是终止早期妊娠常用的方法之一,多在门诊进行,手术时间短,施行麻醉要求起效快、维持时间短、苏醒快、不良反应少.2001年1至12月我们采用异丙酚联合小剂量芬太尼静脉麻醉用于人流术镇痛,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郭红玲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产前应用含碘消毒液对新生儿甲状腺功能的影响

    当前,含碘消毒液广泛应用于临床,包括孕妇剖宫产和阴道分娩过程中.曾有报道,妊娠期间应用含碘消毒液或口服碘化药物可引起新生儿短暂的甲状腺机能减低[1].本文旨在探讨临产前常规应用含碘消毒液是否会对新生儿甲状腺机能产生影响.

    作者:韩晓玲;赵小苏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计算机X线摄影在放射治疗照射野验证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利用计算机X线摄影(CR)技术拍摄放射治疗病人模拟定位片和射野验证片的价值.方法:使用成像板(IP板)和自制特殊装置,分别拍摄放疗病人带中心刻度的模拟定位片和加速器射野验证片,根据片中人体解剖标记比较二片中心移位误差并控制,二片用专用口袋保存,数字化图像连同病人详细放疗资料进行计算机管理.结果:病人共86例,图片277张,模拟定位片和射野验证片较清晰显示照射野形状、大小、治疗中心以及与人体解剖标记之间的关系.肿瘤病人均使用固定装置,治疗中心移位误差头颈部=(2.4±0.9)mm,胸体部=(2.9±1.1)mm.结论:利用CR技术拍摄放疗病人模拟定位片和射野验证片,成像满意,操作简便,作为放射治疗质量控制的方法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杨波;赵涤非;张福正;楚建军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肩锁钩板治疗肩锁关节脱位和锁骨外端骨折

    锁骨外端骨折和肩锁关节脱位是常见的骨科创伤,其治疗方法很多,Ⅲ度肩锁关节脱位和严重锁骨外端骨折多数采用开放复位内固定治疗.本院近年来应用肩锁钩钢板治疗肩锁关节脱位和锁骨外端骨折,取得良好效果,本文对此做一初步报告.

    作者:谢军;章洪喜;张美蓉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胞必佳胸腔内灌注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临床观察

    恶性胸腔积液是临床常见的症候群.大量胸腔积液的形成,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理功能和生活质量.采用胸腔局部化疗配合全身化疗,可以提高疗效,但由于不良反应大,很多患者不能耐受.近年来生物治疗--生物反应调节剂的应用为恶性胸腔积液的治疗开辟了广阔的前景.我们采用胞必佳局部胸腔灌注治疗恶性胸腔积液,取得了很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崔莉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脑梗死血清MMP-3的测定及临床意义

    目的:观察脑梗死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3 (MMP-3)的含量变化,探讨其在脑梗死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和意义.方法:用EL ISA法检测59例脑梗死患者发病24 h、5 d、15 d,以及32 例健康体检者血清MMP-3的含量作对照.结果:脑梗死发病24 h~5 d的血清MMP-3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脑梗死组发病初期(24 h~ 5 d)患者血清MMP-3水平明显增高,随脑梗死发病时间的延长,血清MMP-3水平逐渐降低,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 0.05).脑梗死发病24 h~5 d的血清MMP-3水平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脑卒中分值)、空腹血糖、总胆固醇、三酰甘油均无明显相关性(P> 0.05).结论:MMP-3在脑梗死发病早期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而且血清MMP-3水平的高低与临床病程有关.

    作者:郭正清;肖小华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外周血及尿红细胞平均体积比率对血尿的诊断价值

    血尿是泌尿系统疾病中常见的临床症状之一,也是医院检验科经常遇到的标本,通过实验室手段来鉴别血尿的来源,从而区分肾小球性与非肾小球性血尿对临床诊断和治疗有着重要意义.为常用的方法是相差显微镜或普通光镜观察尿红细胞形态[1].

    作者:柏加成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贵州果柚汁对辛伐他汀调脂作用的影响及机理初探

    目的:研究贵州产果柚汁对辛伐他汀调脂作用的影响及其机理.方法:将Wistar 大鼠随机分为五组.除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均饲喂高脂饮食,各实验组按5 mg/kg 辛伐他汀灌胃,并加用不同剂量的果柚汁.实验8周后,检测各组大鼠血脂水平,采用RT-PCR的方法测定肝脏及小肠药物代谢酶CYP3A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果柚汁能增强辛伐他汀降低血清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抑制小肠CYP3A基因表达的作用.结论:贵州遵义产果柚汁对辛伐他汀的调脂作用具有协同效应,其机理可能与果柚汁抑制了CYP3A基因表达有关.

    作者:陆红玲;官秀梅;钱民章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Richard 钉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54例报告

    股骨粗隆间骨折,多发于骨质疏松的中老年人,而且发生率较高.传统的治疗方法,病人卧床时间长、并发症多、功能恢复差并有髋内翻、下肢外旋、肢体缩短等并发症.1998年1月~2002年8月我们应用Richard钉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包欣南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茯苓多糖对受照射肿瘤细胞自由基的影响

    目的:观察茯苓多糖对受照射的肿瘤细胞及细胞培养上清液自由基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加不同剂量茯苓多糖的K562白血病细胞在60Coγ射线15 Gy照射后,立即收集上清液和细胞样本检测自由基的变化.结果: 受照后细胞培养上清液中活性氧(ROS)含量和丙二醛(MDA)含量有明显的升高,加药后有所降低但仍高于未照射组(P≤0.05),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浓度在受照射及加入多糖后无明显变化规律;细胞中活性氧含量及MDA在受照射后增加,加入茯苓多糖后活性氧含量仍继续升高,而MDA有所降低但仍明显高于未照射组,SOD活性在受照射后有所下降,加药后SOD活性有所升高但仍低于未照射对照组(P≤0.05).结论: 茯苓多糖对γ射线照射引起肿瘤细胞中自由基活性的增高无显著影响,由此推测茯苓多糖对正常细胞辐射防护作用的同时基本不会影响放疗的效果.

    作者:范雁;吴士良;徐爱华;丁向明;刘昌荣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经切口皮下注射吗啡用于骨科上肢术后镇痛的临床观察

    病人自控术后镇痛法,已被广泛用于临床各类手术,也被大部分病人及其家属所接受.吗啡仍是术后镇痛用药的主要配伍,但其尿潴留、恶心呕吐、头晕嗜睡、瘙痒症的发生率高,增加了病人的痛苦,同时也给医护人员的医疗护理带来不便;各不相同的镇痛泵还增加了病人的经济负担.为探讨操作简便且副作用降低的术后镇痛法,本文对36例骨科上肢择期手术病人,采用经切口皮下注射吗啡的方法,收到了镇痛确切、副作用少的效果.

    作者:周国林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跖疣18例

    跖疣是发生于足底的寻常疣.初起为角质小丘疹,逐渐增至黄豆大或褐黄胼胝样斑块或扁平丘疹,表面粗糙不平,中央微凹,边缘绕以稍高的角质环,疼痛明显.局部治疗方法很多,但缺乏一种非常理想有效的治疗方法.又因为跖疣在足底部,长期处于受压以及潮湿不透气环境之中,所以治疗上更加困难.虽然二氧化碳激光及冷冻治疗有效,但有时受气候影响,比如夏季天热易发生局部感染,冬季天冷伤口愈合时间太长,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我们采用了中西医结合治疗跖疣.现将我们从2002年2月至2003年8月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跖疣18例报告如下.

    作者:赵建华;刘炼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早期干预对新生儿窒息预后的影响

    窒息是新生儿常见的症状之一,文献报道,新生儿窒息后器官损害发生率可高达82%,其中脑损害的发生率高,可引起脑发育迟缓、脑瘫、癫痫、听觉和视觉障碍等后遗症[1].因此,对窒息患儿进行早期行为发育评价,早期干预,以防治伤残,提高其生存质量,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我们于1999年7月~2003年6月对部分窒息患儿早期干预,并与同期未作干预患儿对比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康裕斌;孙国俊;李青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心脏性猝死危险因素的评价与预防

    心脏性猝死(SCD)是指心脏原因意外地引起猝然死亡.在美国每年大约有30万人死于这一原因[1,2].心脏性猝死的直接致命因素是心律失常,约占总死亡人数的80%,其余20%由其他原因引起,如主动脉破裂、蛛网膜下腔动脉瘤破裂、心脏破裂或心包填塞、肺动栓塞等[1].SCD的发生率为每年每10万人中0.36~1.28.随年龄、性别、有无心血管疾病而异.60岁以上伴有冠心病的男性,SCD的发生率约为普通人群的8倍[2].因此,对其危险因素的正确评价与预防对改善病人的预后至关重要.

    作者:孙广辉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重组人生长激素在婴幼儿烧伤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生长激素对婴幼儿烧伤病人蛋白质代谢、创面愈合及预后的作用.方法:选择32例婴幼儿烧伤病人,随机分为重组人生长激素(rhGH)治疗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一般情况、蛋白质代谢、创面愈合时间.结果 rhGH组一般情况良好,使用5天后血浆白蛋白水平(31.20±4.1)g/L高于对照组(28.30±3.1)g/L,Ⅱ度创面愈合时间(17.85±15.5)天,明显短于对照组(23.4±2.1)天.结论:rhGH能有效促进血浆白蛋白合成,缩短创面愈合时间,提高婴幼儿烧伤病人存活率.

    作者:沈峻;孙晖;邰宁正;刘昌;孙炳伟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体外力学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对骨质疏松压缩骨折椎体力学性能的影响.方法:5具老年女性胸腰段脊柱标本(T11~L2),X线摄片无明显病理异常,用双能X线吸收骨密度仪(DEXA)测定椎体骨密度(BMD),证实为骨质疏松标本.将标本游离成单个椎体,每具标本选择2个椎体共10个椎体,用材料试验机轴向加载,压缩椎体高度25%,制造椎体压缩骨折,获得椎体原始大载荷及刚度数据.对骨折椎体进行椎体成形术注入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骨水泥),观察骨水泥外渗漏情况.测试骨水泥强化治疗后椎体大载荷及刚度.结果:椎体骨水泥平均注入4.84 ml,有4个椎体出现椎体外骨水泥渗漏.椎体原始大载荷及刚度分别为(1 606±249.5)N和(1 122.3±183.4)N/mm;压缩骨折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后椎体大载荷及刚度分别为(3 740±1 215.6)N和(960.4±233.3)N/mm.治疗前后比较经皮椎体成形术明显增加了骨折椎体大载荷(P<0.05)和恢复了刚度(P>0.05).结论:骨质疏松压缩骨折椎体内注射骨水泥(PMMA),可显著增加骨折椎体的抗压强度和恢复刚度,临床应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可达到强化骨折椎体的目的.

    作者:唐迎九;杨惠林;章洪喜;王海;陈文忠;苏虹 刊期: 2004年第03期

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主管:江苏省教育厅

主办:江苏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