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超声对急性胰腺炎的诊断价值

霍晓恺;解耀锃;朱红霞;赵静;张蓓蓓

关键词:彩色多普勒, 急性胰腺炎, 诊断价值
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在急性胰腺炎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利用ALOKA5500全身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对所检部位进行纵、横、斜断面扫查分析,作出诊断.结果:20例胰腺均弥漫性肿大,回声减弱,后壁回声不同程度增强,部分回声不均,其中合并胆结石10例、假性囊肿3例,结论:超声对急性胰腺炎的诊断有重要意义.
实用医技杂志相关文献
  • TCD与MRI联合检测在脑动静脉畸形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探讨TCD与MRJ联合检测对脑动静脉畸形(AVM)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TCD与MRI技术检测出20例AVM患者,均经手术、MRA或DSA协同证实.其中AVM血管团大直径6.5cm,小为2.0cm.分析其血流动力学特点及畸形血管团、以及供血动脉和引流静脉.结果:20例AVM患者TCD检测结果均有高流速、低搏动的特点,频谱形态及声频均符合AVM改变;MRA检测结果均显示畸形血管团及供血动脉和引流静脉.结论:TCD与MRI联合检测出直径>2.0 cm的血管团在诊断上有独特的临床实用价值,安全性高,是比较合理的检测手段.

    作者:孙梅;周亚必;周菜珠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临床检验标本管理与医疗安全

    临床标本来源的真实性、准确性直接关系到患者的诊断,良好的医疗质量和诊断水平必须有准确的标本检验报告,然而检验标本的采集、转运、保管、检验等环节直接影响着标本检验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因此,必须把检验标本的管理纳入检验科及医院的质量管理体系,检验标本管理对于医院医疗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胡红萍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1156例儿童血铅水平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儿童血铅水平及其影响因素,为控制儿童铅中毒提供依据.方法:用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法对1156例0岁~7岁儿童进行血铅含量测定.结果:1156例儿童血铅均值为56.54μg/L,其中血铅浓度≥100μg/L有157例,占13.58%;大年龄段儿童血铅水平及铅中毒检出率高于小年龄段儿童,差异有显著性(P<0.01);男童血铅水平及铅中毒检出率高于女童,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铅中毒已经对儿童健康造成了潜在的危害,在儿童保健中应科学合理地推行铅中毒的防治,加大健康教育力度,改善儿童健康教育状况.

    作者:梁琼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翼状胬肉切除术联合丝裂霉素C预防术后复发32例临床观察

    我们从2003年开始,在翼状胬肉手术方法上做了一些改进,治疗32例,经术后随访6个月~1.5a,无一例复发,现介绍如下.

    作者:赵树慧;栾树林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压力蒸汽灭菌的管理与效果监测

    通过对压力蒸汽灭菌岗位人员的管理和严密的灭菌效果监测,保证压力蒸汽灭菌工作的质量,无差错事故发生,及时供应临床无菌物品,为患者诊疗.

    作者:方彩云;王春梅;何胜军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氯波必利联合丽珠肠乐治疗功能性便秘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氯波比利联合丽珠肠乐治疗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将97例功能性便秘患者随机分为三组:A组为联合治疗组,35例,口服氯波比利0.68 mg/次,2次/d;口服丽珠肠乐2粒/次,2次/d.B组32例,口服丽珠肠乐2粒/次,2次/d.C组30例,口服氯波比利0.68 mg/次,2次/d.疗程均4周.结果:治疗4周后氯波必利联合丽珠肠乐治疗组有效率88.5%,明显优于单用氯波必利及丽珠肠乐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联合治疗组与单用组间停药2个月后有效率的差别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均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氯波必利联合丽珠肠乐治疗功能性便秘的疗效满意,不良反应少,是治疗功能性便秘的可行方案.

    作者:郑和贵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硬脂酸替代二甲苯在组织透明浸蜡过程中的应用

    在病理组织处理过程中,常用透明剂是二甲苯.二甲苯是一种无色透明、具有芳香气味的挥发性液体,毒性较大,其毒性主要是对中枢神经和植物神经的麻醉及黏膜的刺激作用.

    作者:郭以河;张闽峰;孟加榕;林明珠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亲友互助献血与街头自愿无偿献血血液筛查结果对比分析

    目的:对比亲友互助献血与街头自愿无偿献血血液筛查结果,分析两种献血方式存在差异性的原因.方法:根据血液质量要求检测1383例亲友互助献血者、13809例街头自愿无偿献血者血液标本,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两种献血方式血液标本检测结果差异有显著性,亲友互助献血组血液筛查结果不合格率高于街头自愿无偿献血组.结论:街头自愿无偿献血是无偿献血事业的发展方向,亲友互助献血只能作为一种过渡时期的补充.

    作者:林昂;庄文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真空采血法血肿形成的预防

    真空采血是利用真空试管内的负压将血标本采集的方法.通过对2442例患者的统计,总结出真空采血后患者出现皮下血肿的原因,通过采取如下的护理措施,使患者的形成血肿的阳性率下降.持针器与针头连接正确,顺时针旋转,拧紧;见回血后立即解开止血带;袖口松紧适宜;真空采集标本后,将针头留置在静脉内30s,再拔出针头.采用多指按压方法压迫针眼,好压迫5min,如果是血液病的患者可延长10min~30min.

    作者:夏颖;刘丹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大肠埃希氏菌感染的分布常态及其耐药性观察

    目的:对社区和医院内获得性大肠埃希氏菌感染临床分离株以及药物敏感性耐药情况进行分析,为临床第一线合理选用抗生素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方法:对经实验室微生物检查证实感染了大肠埃希氏菌的171例社区和医院内获得性感染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大肠埃希氏菌感染部位主要见于呼吸道,其次是泌尿系以及伤口等.其中医院内获得性大肠埃希氏菌102株,占59.65%(102/171),产超广谱B-内酰胺酶株(ESBLS株)为51.96%(53/102);社区获得性大肠埃希氏菌为69株,占40.35%(69/171),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株(ESBLS株)为27.54%(19/69).亚胺培南、阿米卡星、哌拉西林/三唑巴坦对大肠埃希氏菌有较高的敏感性,但对第二、三代头孢菌素的耐药率较高,达40%~78%.结论:对有感染症状的患者有必要做微生物的培养与药物敏感性实验,检出的大肠埃希氏菌应进行耐药性监测并采取针对性的预防和控制措施,并应根据细菌药敏结果及患者病情选用氨基糖苷类、碳青霉烯类、β内酰胺类抗生素/β内酰胺酶抑制剂等.

    作者:古旭东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后牙纵折保留治疗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后牙纵折保留治疗疗效.方法:将63例纵折后牙复位、固定、根管充填治疗、全冠修复保护治疗.结果:63例后牙纵折,成功61例,失败2例,成功率96.8%.结论:磨牙纵折保留治疗长期疗效满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莉君;王颖文;陈兆社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微电脑骨伤治疗仪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微电脑骨伤治疗仪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用自制问卷对48例患者进行调查.结果:观察组有效20例,无效4例,对照组有效11例,无效13例.结论:微电脑骨伤治疗仪在治疗HIVD的病程中,具有较好的协同作用.

    作者:徐冰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自制匀浆膳作为肠内营养在基层医院的应用

    住院患者,尤其是外科危重患者营养不良发生率达40%~60%.因为条件和费用的原因,使得基层医院肠内营养滞后,因此我们推荐基层医院自制匀浆膳作为肠内营养改善危重患者及术后患者营养状况.匀浆膳制作简便,价格低廉,是一种有效的基础临床营养手段,值得推广.

    作者:宋秀珍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多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在颈椎损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后处理技术在颈椎损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3例颈椎外伤患者行16层SCT5mm容积扫描,以1.25 mm重建层厚传至工作站,进行多种后处理技术图像重建,观察分析颈椎损伤情况.结果:CT诊断33例均有颈椎损伤,其中为骨折31例,41个椎体骨,50个部位(包括附件);关节脱位39个,37个合并有骨折症,以寰枢关节脱位多见18个,小关节脱位11个,椎体间脱位或复合脱位10个;33例中有21例显示椎管完整性破坏,有不同程度的椎管狭窄表现,本组颈椎外伤中有9例表现为椎间盘突出症.结论:MSCT后处理技术能清晰显示颈椎损伤情况,做出全面而正确的诊断,是颈椎损伤无创伤性重要的检查方法,能明显提高颈椎损伤的检出率.

    作者:曲同峰;江志勇;田维泽;于卫中;李占堂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脑卒中急性期血压变化的调控

    高血压是脑卒中的主要原因及独立的危险因素,在脑卒中的发病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临床对照研究已经证实对已患有高血压病的患者进行长期的治疗,有效控制血压可以降低中风的发生率.脑中风发生后80%以上的患者24h内血压值偏高,血压能否调控在一个合理水平,在较大程度上影响脑卒中患者的转归及预后[1].因此,在脑卒中急性期治疗中血压调控是非常重要的基础治疗.

    作者:崔志武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超声对急性胰腺炎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超声在急性胰腺炎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利用ALOKA5500全身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对所检部位进行纵、横、斜断面扫查分析,作出诊断.结果:20例胰腺均弥漫性肿大,回声减弱,后壁回声不同程度增强,部分回声不均,其中合并胆结石10例、假性囊肿3例,结论:超声对急性胰腺炎的诊断有重要意义.

    作者:霍晓恺;解耀锃;朱红霞;赵静;张蓓蓓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急性重症胰腺炎42例治疗体会

    急性重症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cs.SAP)是外科常见病、多发病,进展凶猛、病情复杂,并发症多、愈后差.目前国内外对SAP诊断的认识已基本一致.非手术治疗已逐渐为大家所接受,而手术治疗中手术指证、时机及方式的选择上仍有诸多争议.现将我院1999年至2005年12月份收治的重症胰腺炎42例的治疗经验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杨东亮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白细胞过滤器在预防输血反应中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白细胞过滤器预防输血反应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保存期在3d~7d的92袋红细胞悬液过滤,检测滤除前后血细胞数.92例输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在输血前、输血后作常规检查并记录体温、心率、血压、呼吸、血常规、尿常规及不良输血反应的发生.结果:92份红细胞悬液经过滤后,其白细胞数减少了99.3%,与过滤前相比,差异有极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而红细胞和血红蛋白数未见明显变化(P>0.05).输血前两组患者均无发热现象,但输血后对照组患者中有9例出现非溶血性发热性输血反应(FNHTR),而观察组中无一例出现,两组间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比较两组患者体温的变化,对照组的体温平均变化差与观察组差异有极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白细胞过滤器可有效预防输血反应的发生.

    作者:李映华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中西医结合与单纯手术治疗盆腔炎性包块的比较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盆腔炎性包块的可行性及其价值.方法:收集2001年9月至2007年9月共6a中收治住院的56例患者,其中31例中西医结合治疗,21例单纯手术治疗,比较其住院天数、费用、疾病种类和术后恢复及复发情况.结果:两组住院费用、天数、疾病种类和术后恢复情况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复发情况:中西医结合治疗组31例无一例复发,而单纯手术组21例有6例复发,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盆腔炎性包块是可行的,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文琴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喉返神经损伤的原因分析及预防

    目的:分析甲状腺手术造成喉返神经(RLN)损伤的原因,探讨术中预防损伤的方法.方法:回顾2004年至2006年212例实施甲状腺手术资料,分析RLN的特点.结果:6例患者发生一侧RLN,5例发生在右侧,永久性损伤1例,发生在右侧,暂时性损伤5例,无双侧病例.结论:手术时要掌握喉返神经的三个危险区的操作技巧;掌握喉返神经解剖变异;在做双侧大部切除术时,右侧腺体残留多些,左侧少些;腺叶切除时需掌握甲状腺下动脉与喉返神经的三种关系.术中根据术式要求显露喉返神经可有效避免神经损伤.

    作者:高军;张凯;马骏 刊期: 2008年第09期

实用医技杂志

实用医技杂志

主管:山西省卫生厅

主办:山西医药卫生传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