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洁童阴洗液治疗幼女外阴阴道炎的临床与实验研究

刘慧丽;柳静;陈昭定

关键词:洁童阴洗液, 幼女外阴阴道炎, 临床与实验研究
摘要:目的:探讨中药洁童阴洗液治疗幼女外阴阴道炎的临床疗效和作用机理.方法:随机设洁童阴洗液观察组(简称观察组)300例和日舒安洗液对照组(简称对照组)60例,对两组患儿治疗前后主要症状和体征积分值进行对比观察,并进行中药药理药效学的动物实验.结果:临床总有效率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为98%和93%,治愈率分别为93%和83%,观察组治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研究表明,该制剂具有抗炎、抑菌、止痒、镇痛、调节免疫功能的作用,且对粘膜无刺激.结论:洁童阴洗液治疗幼女外阴阴道炎具有良好可靠的疗效,它具有抗炎、抑菌、止痒、镇痛、调节免疫功能的作用,且无明显的不良反应.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相关文献
  • 川芎嗪治疗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是导致孕产妇和围产儿患病率和病死率升高的重要原因之一.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存在着细胞内钙超载现象,而川芎嗪作为一种新型钙离子拮抗剂用于治疗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已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侯文静;张霄峰;郑桂玲;李红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的临床观察

    喘息性支气管炎(喘支)是儿科常见病.研究表明,慢性呼吸道疾病有神经内分泌功能失调,表现为副交感神经亢进及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功能减低.本研究通过观察小青龙汤和六君子汤交替使用治疗喘支及其对患儿血浆皮质醇水平的影响,初步探讨了中药治疗喘支的作用机制.

    作者:徐文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七珍丹致肠套叠7例报道

    肠套叠是小儿外科一种常见的急腹症,几乎均为原发性.多由肠蠕动紊乱所致,而七珍丹引起的肠套叠较为罕见.从1997年6月~2001年4月,我院门诊及住院治疗了7例肠套叠,均由于服用七珍丹所致.现报告如下.

    作者:苏保玲;李蓉;高琳玲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祛瘀止血汤缩短药物流产后出血时间的疗效观察

    1995年以来,笔者采用祛瘀止血汤治疗药物流产(下简称药流)后出血时间过长的症状收到较好疗效.为进一步探讨祛瘀止血汤作用的机理,1997年我们以祛瘀止血汤为基本方,进行加强破血祛瘀药和止血药的疗效比较,同时以催产素治疗为对照组,观察3组的临床疗效差异.现报告如下.

    作者:蒋惠贞;张立冬;肖国宏;方超峰;黄艳仪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电针加中药热敷治疗膝关节软骨软化性关节病的临床观察

    1997~2001年,笔者运用电针加中药热敷治疗膝关节软骨软化性关节病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 73例均为本院门诊、住院患者,且不伴有其他疾病.

    作者:周国赢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黄芪当归合剂对大鼠慢性肾硬化中骨桥蛋白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黄芪当归合剂对慢性肾硬化中骨桥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大鼠慢性嘌呤霉素肾硬化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黄芪当归合剂治疗组(简称中药治疗组),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Irbesartan)治疗组(简称AT1RA组).实验全程12周,血、尿标本进行生化检测、肾组织病理染色和免疫组化检测骨桥蛋白,单核巨噬细胞及细胞外基质层粘连蛋白(laminin)、核心蛋白聚糖(decorin)的表达.结果:黄芪当归合剂具有与Irbesartan相似的减少尿蛋白,改善肾功能的作用;同时肾组织病理损伤减轻,尤其是小管间质损伤指数明显降低;间质细胞外基质(decorin和laminin)聚集明显减少;小管骨桥蛋白的表达和间质单核巨噬细胞浸润均明显减少,且两者呈正相关性(r=0.885,P<0.01).结论:黄芪当归合剂具有与Irbesartan相似的肾脏保护作用,这一作用可能涉及骨桥蛋白表达上调的抑制.

    作者:赵雅妮;李惊子;余凌;王海燕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XH-超高频仪结合中西药治疗尖锐湿疣79例

    尖锐湿疣(CA)又称性病疣或生殖器疣,是由人类乳头瘤病毒(HPV)引起的主要感染生殖器部位的增殖性性传播疾病,粘膜、皮肤均可受累,一旦感染不会产生终生免疫.1998年10月~2002年3月,笔者对门诊确诊为尖锐湿疣的患者采用XH-超高频仪结合中西药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明显降低了复发率,现总结如下.

    作者:崔秀梅;庞晓文;齐红霞;梁亚茹;宋晶;周劲松;姜薇;沈冬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中药配合体外受精及胚胎移植治疗不孕症2例

    本院应用中药配合第一代试管婴儿技术--体外受精及胚胎移植治疗了2例不孕症患者获得成功,现报道如下.例1 患者某,28岁,住院号:97543.2001年11月30日就诊.患者未避孕未再孕4年2个月,既往月经规律,5~6/28~32天,1997年10月孕40余天时行人工流产术.2001年11月9日子宫输卵管造影(HSG)示双侧输卵管积水.妇科检查示双侧附件增厚.

    作者:连方;张宁;张建伟;王哲;张萌;王希波;孙振高;李海仙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调心方对快速老化模型小鼠海马学习记忆有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目的:研究调心方对快速老化模型小鼠(senescence accelerated mouse, SAM)海马学习记忆有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的方法,以β-actin为内参照,检测SAM海马盐皮质激素受体(MR)、早老蛋白1(PS-1)、早老蛋白2(PS-2)、tau、APP、apoE及bcl-2等学习记忆有关基因表达水平的变化及调心方对其影响.实验中选用E2020为对照药物.结果:与同龄抗快速老化的R系(SAMR1)比较,5月龄快速老化亚系(SAMP8)海马MR、tau、PS-2、APP基因表达水平显著升高,apoE基因表达水平降低,而PS-1和bcl-2基因表达水平无明显变化;12月龄SAMP8海马MR、tau基因表达水平升高,bcl-2基因表达水平降低,而PS-1、PS-2、apoE、APP基因表达水平无明显变化.连续口服给予调心方对5月龄SAMP8海马MR、tau、apoE基因的异常表达具有纠正作用,对12月龄SAMP8海马MR、bcl-2基因的表达异常亦具有纠正作用.结论:连续口服给予调心方对5月龄及12月龄SAMP8海马学习记忆有关基因的异常表达有纠正或调节作用.

    作者:周文霞;张永祥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咳速宁颗粒剂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临床观察

    目的:验证咳速宁颗粒剂对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痰热证)的疗效,并对其安全性作出客观评价.方法:采用双盲双模拟随机对照试验,选择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痰热证)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咳速宁颗粒剂组(治疗组)60例,金贝痰咳清颗粒剂组(对照组)60例.治疗组给予咳速宁颗粒剂,每日3次,每次8g,对照组给予金贝痰咳清颗粒剂,每日3次,每次7g,疗程均为6天.结果:临床总体疗效:治疗组显效率58.33%,有效率93.33%;对照组显效率51.67%,有效率91.67%.两组临床总体疗效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中医证候疗效;治疗组显效率68.33%,有效率93.33%;对照组显效率66.67%,有效率90.00%.两组中医证候疗效比较差异亦无显著性(P>0.05).两组平均起效时间比较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临床观察中,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咳速宁颗粒剂临床疗效确切,未发现明显毒副反应.

    作者:毛兵;张瑞明;李廷谦;陈光远;常静;夏庆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丹参对新生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神经肽Y1-36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的影响

    目的:观察丹参对新生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I)后不同时间血浆、桥延脑神经肽Y1-36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免疫活性物质(ir-NPY、ir-CGRP)含量的影响.方法:7日龄大鼠随机分为HIBI组(A组)、HIBI加丹参治疗组(B组)和假手术组(C组),每组按不同时间各分成4个小组.在新生期大鼠HIBI后即刻及其后每12h向腹腔注射丹参注射液,每次0.5ml.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观察HIBI后即刻、12、24、48h血浆和桥延脑ir-NPY、ir-CGRP含量的变化.结果:HIBI后不同时间血浆ir-NPY、ir-CGRP含量均显著升高;桥延脑ir-CGRP、ir-NPY含量不同程度升高或降低.应用丹参注射液后血浆、桥延脑ir-NPY水平的上升被部分逆转.结论:中枢及外周神经肽Y1-36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参与HIBI的病理生理过程;丹参部分逆转新生大鼠HIBI后ir-NPY水平的异常升高,可能是丹参促进损伤后脑功能恢复的作用途径之一.

    作者:洪新如;吴爱群;由振东;陈新民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茵栀黄联合四磨汤佐治母乳性黄疸的疗效观察

    1999年6月~2001年6月,笔者应用茵栀黄联合四磨汤佐治母乳性黄疸,获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资料和方法1 临床资料 60例均为本院新生儿室收治的母乳性黄疸患儿,均为足月产,纯母乳喂养,母乳性黄疸的诊断依据<新生儿急救学>(张家骧,魏忠伦,薛辛东主编.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559)标准.

    作者:夏传雄;孟浦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化痰逐瘀解毒汤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化痰逐瘀解毒汤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疗效.方法:10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60例,口服化痰逐瘀解毒汤煎剂;对照组40例,口服独活寄生汤煎剂.2组均水煎服,每日1剂,1个月为1个疗程,治疗1~3个疗程统计疗效.结果:治疗组近期控制12例,显效29例,好转16例,无效3例,总有效57例(95%);对照组近期控制2例,显效8例,好转20例,无效10例,总有效30例(7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χ2=20.85,P<0.01).两组治疗后腰背痛显著减轻,脊柱运动功能(前屈、后伸、侧弯)均有显著改善,胸廓扩张度增加.血沉(ESR)、补体3(C3)、免疫球蛋白(IgA)、C-反应蛋白(CRP)显著下降,治疗前后上述指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P<0.01),但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X线片比较,治疗组改善11例,对照组改善4例,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χ2=7.99,P<0.01).结论:化痰逐瘀解毒汤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疗效确切.

    作者:苗后清;阎平;刘书珍;陈恩华;路鸥;刘星;王益芝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中药引起的皮肤不良反应概况

    中药属天然药物,其使用已有数千年的历史,近年来在全世界范围内兴起了应用天然药物的热潮.中药以其良好的医疗、预防和保健作用受到越来越广泛的青睐.但随着中药热的兴起和中药的广泛应用,由其所致的皮肤不良反应的报道亦逐渐增多,对其临床表现、机制及防治应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本文仅对近年来国内学术期刊中有关中药引起皮肤不良反应的报道综述如下.

    作者:王云;李林峰;陈学荣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洁童阴洗液治疗幼女外阴阴道炎的临床与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中药洁童阴洗液治疗幼女外阴阴道炎的临床疗效和作用机理.方法:随机设洁童阴洗液观察组(简称观察组)300例和日舒安洗液对照组(简称对照组)60例,对两组患儿治疗前后主要症状和体征积分值进行对比观察,并进行中药药理药效学的动物实验.结果:临床总有效率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为98%和93%,治愈率分别为93%和83%,观察组治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研究表明,该制剂具有抗炎、抑菌、止痒、镇痛、调节免疫功能的作用,且对粘膜无刺激.结论:洁童阴洗液治疗幼女外阴阴道炎具有良好可靠的疗效,它具有抗炎、抑菌、止痒、镇痛、调节免疫功能的作用,且无明显的不良反应.

    作者:刘慧丽;柳静;陈昭定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桃核承气胶囊治疗冠心病高半胱氨酸血症40例

    已有研究证明,10%的冠状动脉疾病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以下简称半胱氨酸)有关,半胱氨酸浓度升高与冠心病有密切的关系,是心血管病新的独立危险因素.我们运用桃核承气胶囊治疗冠心病高半胱氨酸血症,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丁友;段学忠;马路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中医常用术语层面英译分析

    现代语言学把语言单位划分为音位、词素、词、词组、句子和语篇六个层面.中医常用术语英译时,可以根据语境的不同,使用不同的翻译层面进行翻译.这里所指的中医常用术语包括中医名词和术语,但不包括人名、药名、方名和穴名.一个中医常用术语的英译,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在六个层面中的一个或几个层面上进行翻译.哪个层面上中医常用术语的英译越准确、越科学、越简洁和规范,英译就越符合中医常用术语的英译的要求.

    作者:罗磊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食道异物的效果观察

    1990年1月~2000年1月,我们将因鱼刺所致的食道异物而来院就诊的300例患者,随机分成3组,采用中药、西药、中西医结合3种不同的方法进行治疗,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雄光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在食管癌贲门癌围手术期的应用

    1993年1月~2000年12月,我们对50例食管癌贲门癌围手术期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同时与单纯西药治疗50例进行对比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永珠;苏云峰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甲氨喋呤和柳氮磺胺吡啶联合中药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风湿Ⅰ号辅助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RA)活动期的初步疗效.方法:筛选活动期RA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口服风湿Ⅰ号、甲氨喋呤(MTX)和柳氮磺胺吡啶(SSZ).对照组20例,口服MTX、SSZ用量、用法同治疗组.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7.5%)、临床控显率(95.0%)、毒副反应发生率(10.0%)分别与对照组总有效率(60.0%)、临床控显率(20.0%)、毒副反应发生率(45.0%)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χ2=11.91、32.23、7.67,P<0.01).治疗组在减轻关节肿胀、疼痛,改善关节功能,降低免疫学指标,改善影像学的表现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风湿Ⅰ号不仅具有抗炎镇痛、调节免疫反应的作用,而且可延缓骨破坏的发生,减少MTX、SSZ毒副反应.

    作者:卢思俭;邵璟;李相如;杨晓红 刊期: 2002年第08期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 中国中医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