巢薇;盛慧琴;杨柳光
消化性溃疡(PU)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容易复发、产生并发症.其形成和发展与胃酸、胃蛋白酶的消化作用密切相关.溃疡疼痛与饮食具有明显的相关性和节律性.饮食护理消化性溃疡,对促进溃疡的愈合、预防和防止并发症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此,我们根据临床实践经验,提出一种全新的饮食护理新观念,现报告如下.
作者:翁海风;杨建英;章惠芳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血清前列腺特异抗原(PSA)在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BPH)、前列腺增生并发急性尿潴留(BPH+AUR)、前列腺癌中的鉴别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采用化学发光免疫法检测52例健康体检者,50例BPH患者,31例BPH+AUR患者,41例前列腺炎患者及16例前列腺癌患者血清PSA的水平.结果:52例健康体检者血清PSA均<4.0 μg/L,BPH患者与前列腺炎患者的PSA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前列腺癌与BPH+AUR患者PSA水平均明显升高,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但二者PSA值重叠甚多.结论:PSA并非前列腺癌的特异性指标,与BPH+AUR的鉴别缺乏特异性.
作者:韦卉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的作用.方法:选择我科确诊为UC的患者65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通过有计划的健康教育,包括:每周举办一次UC知识讲座、人手一册发放UC健康教育小册子,同时根据患者个体情况给予针对性指导等.对照组只在执行治疗护理过程中给予相关指导.将健康教育前后的各项指标对比观察,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实验组对UC知识的知晓度为100%,对照组为75%,对医嘱的遵从率、症状复发率,两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健康教育不仅可以提高患者对UC知识的认知程度,还能提高患者的遵医行为,预防症状复发.
作者:张定芬;肖生翠;李春联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前列腺素E1治疗糖尿病足的效果,为治疗和临床护理提供依据.方法:将36例糖尿病足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应用前列腺素E1 200 μg加生理盐水500 ml静脉点滴.对照组用蝮蛇抗栓酶0.75 U加生理盐水500 ml静脉点滴.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4.4%,对照组总有效率83.3%,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采用前列腺素E1治疗糖尿病足,治疗组患者36例,有效率达94.4%,疗效肯定,在护理上我们适应现代医学治疗技术的发展,做好心理护理、饮食护理、足部护理,密切配合医生达到预期目标.
作者:崔伟 刊期: 2006年第01期
<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规定无偿献血者每次献血量为200 ml~400 ml,这是根据我国国情和生活习惯制定的.我国公民大都以碳水化合物为主,而西方国家主要是高蛋白饮食.目前国内大多数采供血机构一直采用一次献血量200 ml的献血模式,在人民生活日益提高的今天,到底一次采集多少量的血液为适宜,不能千篇一律.随着无偿献血事业发展,经过我们多年来实践,女性体重在48 kg,男性体重在53 kg以上的献血者,一次采集血液量可以为300 ml~400 ml;低于者在合格范围内采集200 ml,当然也可抽取300 ml~400 ml血液,这完全根据献血者自愿的原则.我站自2002年开始推广无偿献血一次献血量300 ml~400 ml,这一举措得到了广大献血者的支持和认可,取得了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丽;张远鹏;赵向东;戴瑞娣;周平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瑞士AVL-9130电解质分析仪采用离子电极选择性原理,用直接电位法一次进样可同时测定体液中K+、Na+、Cl+浓度.该机由微电脑自动控制,仅需按Yes,No键实现人机对话,操作简单,测量快速,结果准确.但其配套电极价格昂贵,按规定其使用时间为1 a,费用过大,通过摸索对不能使用的K+、Na+、Cl+电极进行处理后,可延长其使用时间1 a左右,即节省了经费,又方便了工作,解决一时不能买到电极之用.处理后的各项技术指标结果均符合要求,并获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建平;刘庆洪;万向农;李斯兵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用克氏针和抽出钢丝固定末节指骨背侧撕脱骨折并伸肌腱止点方法.方法:对20例末节指骨背侧撕脱骨折并伸肌腱止点损伤.采用切开复位,末节指骨过伸位,顺行克氏针固定,再加抽出钢丝固定骨块及伸肌腱止点的方法.术后骨折复位良好.4周后拔除克氏针6周拔除钢丝.结果:术后随访3个月.按TAM法评定疗效:优16例、良4例、骨折完全愈合、伸肌腱愈合好.结论:采用克氏针和抽出钢丝固定末节指骨撕脱骨折,能够治疗锤状指.手术方法简便,疗效好.
作者:刘娟妮;吴翔雁 刊期: 2006年第01期
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在脑血管的治疗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但大部分患者仍留有后遗症,部分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还走了许多弯路,这和我们大夫有很大关系,大家只重视药物治疗、功能锻炼、理疗,甚至介入治疗,却忽视了患者的心理变化,大部分患者发病后往往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从而影响了治疗效果.我们科4 a来对230例脑卒中患者疗效进行临床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有谦;卫仙娥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提高闭合性十二指肠损伤的外科治疗水平.方法:回顾性总结我院1995年至2004年间收治的闭合性十二指肠损伤5例临床经验.结果:十二指肠破裂行单纯修补2例,修补加十二指肠造口2例,行十二指肠憩室化手术1例.5例均痊愈.结论:十二指肠损伤的早期诊断和及时手术处理非常重要,十二指肠修补和十二指肠憩室化是较实用的手术.
作者:徐维华;徐常青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酶联免疫实验一步法检测血清乙肝两对半(HBV-M)时出现e抗原(HBeAg)阳性而表面抗原(HBsAg)阴性的原因.方法:用ELISA二步法检测一步法测定时出现上述现象标本中的HBsAg,分析产生误差的原因.结果:一步法检出的HBsAg阴性而HBeAg阳性的标本共9例,二步法检测这9例标本的HBsAg均为阳性.结论:钩状效应易造成临床漏检,是一步法检测HBV-M时出现HBeAg阳性而HBsAg阴性的原因.
作者:邱凤琪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荧光定量PCR技术在结核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应用荧光定量PCR技术对我院102例门诊及住院病人的痰、胸腔积液、尿等标本进行结核杆菌DNA检测,同时涂片镜检与培养,并对3种方法检测的阳性率进行比较.结果:荧光定量PCR阳性率为48%、涂片抗酸染色法阳性率为15%、结核培养法阳性率为14%.结论:荧光定量PCR技术较传统方法具有较高的敏感性与特异性,尤其对涂片染色与结核培养阴性的结核病具有更大的诊断价值.
作者:巢薇;盛慧琴;杨柳光 刊期: 2006年第01期
鉴别发热是由细菌感染或是由其他因素引起常较困难,因病原微生物检测时间较长(普通血培养常需时1周),而对于发热病人来说,能否尽快明确病原学诊断,合理使用抗生素是治疗的关键.近年大量研究结果显示[1,2],降钙素原(PCT)这个指标能够诊断性地区分细菌感染与病毒感染.这为微生物检测的选择提供了依据,降低了资源浪费的同时可快速明确病原学诊断,为抢救病人提供了宝贵的时间,提高了治疗效果,现综述如下.
作者:李振华;陆学东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观察抗生素、黏液溶解剂和鼻窦炎草药方剂配伍的疗效,筛选出对小儿上颌窦炎有效的治疗方案,尽可能确定配伍用药的疗程,以提高临床治愈率.方法:按抗生素、黏液溶解剂和草药方剂的不同组合,分成:(1)克拉霉素、富露施、草药方剂组;(2)头孢克洛、富露施、草药方剂组;(3)其他抗生素、祛痰剂、草药方剂组,即对照组.结果:抗生素配合黏液溶解剂及草药方剂治疗小儿上颌窦炎的药物配伍可明显提高治疗有效率.疗程一般不少于2个月,应以鼻窦X线检查为疗效依据.其中头孢克洛、富露施、草药方剂组的治愈率为90.2%,克拉霉素、富露施、草药方剂组与对照组的治愈率分别79.4%和55.0%,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头孢克洛、富露施、草药方剂联合治疗小儿上颌窦炎优于其他方法.
作者:郝彩莉;李红娟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观察灯盏细辛注射液治疗IgA肾病的疗效.方法:在常规治疗IgA肾病的基础上对60例患者加用灯盏细辛注射液.结果:灯盏细辛注射液治疗后,IgA肾病的血尿、24 h尿蛋白量、血压、肾功能等显著改善,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灯盏细辛注射液治疗IgA肾病疗效明显,没有任何毒副作用,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施永仿;杨玉贵;闫华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分析本所2000年至2004年非结核分枝杆菌(NTM)的流行情况和耐药状况.方法:用酸性罗氏培养基对痰标本进行培养分离出菌株,再用对硝基苯甲酸(PNB)鉴定均为NTM,采用绝对浓度法对其进行抗结核药物敏感性测试.结果:NTM对异烟肼(INH/H)和力克肺疾(DP/D)呈高度耐药,对利福平(RFP/R)、丙硫异烟胺(TH1321/T)、链霉素(SM/S)、和乙胺丁醇(EMB/E)的耐药性较高,对阿米卡星(AN/A)较为敏感.NTM感染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结论:本所由NTM引起的肺病比例较小,平均仅为0.92%,明显低于全国水平,但NTM高耐药率和逐年上升趋势应引起重视 ,有待解决的是研制新药与更有效的治疗手段.
作者:陈健忠;张小红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胃食管返流(GER)与支气管哮喘之间的关系及制酸药物对GER的作用.方法:采用便携式24 h pH值自动记录仪对30例哮喘患者进行六项返流指标监测.20例正常人作对照,并随机抽取16例哮喘合并GER患者进行抗返流治疗.结果:哮喘组六项返流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哮喘合并GER的发生率为70%,用质子泵抑制剂对16例合并GER者抗返流治疗,治疗后各项返流指标明显降低.结论:哮喘与GER之间有密切关系,GER是诱发哮喘的一个重要因素.质子泵抑制剂对哮喘合并GER者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作者:张成坤;施梦娇;王艳霞 刊期: 2006年第01期
在当前内窥镜广泛应用的年代,矫正鼻中隔畸形的主要目的在于:解除因鼻中隔偏曲引起的鼻阻塞症状;保证手术中良好地暴露中鼻道和相应的鼻窦;保证鼻窦术后良好的护理;去除鼻部疾病的病因或诱因.近,我们发现,鼻中隔偏曲与许多鼻部疾病有关,例如鼻-鼻窦炎、鼻息肉、真菌性鼻窦炎等,因此,手术中同时矫正鼻中隔畸形就有更积极的治疗意义[1].传统的鼻中隔黏膜下切除术有以下缺点,如手术后鼻中隔软弱,随呼吸摆动,外鼻形状改变(如鼻小柱回缩、鼻底增宽)等.2003年3月至2005年2月,我们共施行内窥镜下鼻中隔黏膜下切除术53例,内窥镜下鼻中隔成形术32例,我们体会,内窥镜下鼻中隔成形术在一定程度上优于内窥镜下鼻中隔黏膜下切除术.现将我们的经验和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张焕昌;苏春康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高血压早期左心结构及功能的改变.方法:应用philips-HDI 15000彩色超声诊断仪对32例高血压早期患者及40例正常组的左房内径、左室内径、室壁厚度、收缩及舒张功能进行对比观察.结果:高血压组左室内径、室壁厚度及收缩功能无明显变化(P>0.05).而左房内径的变化差异有显著性(P<0.05),且左室舒张功能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左室舒张功能减退及左房增大是高血压患者的早期心脏改变,尤以左室舒张功能的改变为显著.
作者:李明;欧华林;李云锋;陈丹;张丽丽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前一般实验室由于受多种因素影响,对发热病人血液只做需氧菌培养,忽略了L型细菌及厌氧菌培养,结果造成血培养阳性率较低,延误了临床诊断和治疗.为了解病原菌在血培养中的分布情况,我们对发热患者做血培养的同时增加了L型细菌及厌氧菌的培养,结合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如下.
作者:雷德龙;徐兵 刊期: 2006年第01期
2005年,我们医院对全港1 000余名职工进行了全面的体检.对血标本的采集,处理及测定等都采用了标准化程序,并进行了严格的质量控制.
作者:官娜;解思耀 刊期: 2006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