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白血康为主治疗难治及复发性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7例

李达;邸海峡;刘学永;戴晓峰

关键词:白血康, 维甲酸治疗, 难治及复发性, 全反式维甲酸,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现报告如下, 诊断标准, 完全缓解, 天津, 临床资料, 科学技术, 化疗治疗, 出版社, 应用, 女性, 年龄, 病例
摘要:自1998年11月以来,笔者应用白血康治疗难治与复发性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7例,均获得完全缓解(CR),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本组病例符合《新编白血病化疗学》中的诊断标准(姚尔固,徐世柠,董作仁.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105—108)。7例均为女性,年龄17~38岁,平均24.7岁;5例复发者为全反式维甲酸并化疗治疗达CR后1~30个月(平均17.8个月)内复发,2例难治者为全反式维甲酸治疗满2个月无效者。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相关文献
  • 芎芍胶囊对猪冠状动脉球囊损伤后血管重塑的影响

    目的:探讨芎芍胶囊对猪冠状动脉球囊损伤后血管重塑的影响。方法:球囊扩张损伤猪冠状动脉左前降支(LAD)中段内膜的方法建立再狭窄(RS)模型。采用计量组织学方法,结合病理形态学分析和冠状动脉造影结果,研究药物对后期管腔丧失及血管重塑的影响。结果:血管重塑可解释(59±20)%的后期管腔丧失。各药物组在减少后期管腔丧失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P<0.01)。在减少由血管重塑造成的后期管腔丧失方面,芎芍小、大剂量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P<0.01)。结论:血管重塑对于猪冠状动脉球囊损伤后期的管腔狭窄具有重要作用。芎芍胶囊可明显抑制猪冠状动脉球囊损伤后的病理性血管重塑,从而减少术后管腔丧失,预防再狭窄的形成。

    作者:徐浩;史大卓;陈可冀;马晓昌;李永利;孟亮;袁卫民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胆囊炎33例的临床观察

    1998~1999年,我们对本院收治的66例急性胆囊炎、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的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与单纯西药治疗对照观察方法,现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本组66例均符合《实用内科学》(上海医科大学主编.第10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1722—1724)诊断标准,按先后单双顺序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3例中男13例,女20例;年龄21~68岁,平均44.5岁;病程2h~9天,平均4.5天;其中单纯性胆囊炎21例,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9例,急性胆囊炎伴结石3例。

    作者:薛金发;廖锦芳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复方丹参滴丸合用硝异山梨醇酯治疗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观察

    复方丹参滴丸具有较好的抗心肌缺血作用。复方丹参滴丸合用传统的抗心肌缺血药物硝异山梨醇酯能否加强抗心肌缺血效果?1996年10月~2000年10月对160例稳定型心绞痛(SAP)进行对照观察,现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选择了符合WHO关于SAP诊断标准(Circulation?1997;59∶607),至少有4个月以上典型劳力型心绞痛病史、每周发作≥5次,经休息或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可缓解症状的门诊患者160例为研究对象。除外无痛性心肌缺血、不稳定型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并发高血压心脏病、并发糖尿病,肝、肾功能不全者。按1∶1随机分为A、B两组。

    作者:魏玉英;张秀英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新癀片治疗附睾炎20例的疗效观察

    附睾炎是一种非特异性感染,常因泌尿生殖系感染继发,如后尿道炎、前列腺炎及精囊炎等,少数由血行感染所致,中医学将其归为子痛、子痈范畴,多由于湿热下注,热郁肝经,气滞血瘀,感受寒湿等病因所致。急性发作期,患者常感睾丸坠胀疼痛,而慢性附睾炎则病情反复发作,给治疗带来了难度。笔者1998年10月~1999年6月在临床上将新癀片应用附睾炎的治疗,现将所观察的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马利杰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剖宫产切口感染裂开23例的临床观察

    近几年剖宫率有逐渐增高的趋势,人们在注重母子安全的同时亦注重切口能否如期愈合,由于女性妊娠期的生理特点,脂肪液化感染的发生率较高,近4年来我们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剖宫产切口感染裂开23例,收到了良好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王海波;张爱群;阎西红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新癀片治疗细菌性阴道病的临床观察

    细菌性阴道病(bacterial vaginosis, BV)是育龄妇女常见的阴道感染性疾病,长期以来,治疗BV较肯定的有效药物是甲硝唑、氯林可霉素等。2000年2~7月,我们采用新癀片治疗BV48例,并与甲硝唑治疗40例进行对照,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所有病例均为本院妇科门诊患者,诊断标准根据《妇产科学》(乐杰主编.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252)确诊。按就诊时间为单日或双日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8例,年龄20~43岁,平均28.5岁;病程7~15天,平均7.8天;已婚已产妇女33例,有人工流产史12例,未婚3例,但有性生活史;对照组40例,年龄19~45岁,平均29.8岁;病程5~13天,平均6.2天;已婚已产妇女18例,有人工流产史16例,未婚6例均有性生活史。所有病例白带常规检查无滴虫、真菌或淋菌。

    作者:刘其芬;张永红;卢娜;李润平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雷公藤与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的研究

    机体存在一种十分重要的整合调控系统,即由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神经、内分泌和免疫三大系统构成的“免疫神经内分泌调节网络”。由于糖皮质激素的重要生理学意义和广泛的药理学活性,使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ypothalamic pituitary-adrenal axis, HPAA)成为近些年来的研究热点(1)。雷公藤对神经内分泌尤其对HPAA的影响已受到关注。阐明雷公藤对该轴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无疑将有利于指导临床安全、合理、灵活、有效地使用该药,具有极为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作者:陈龙;黄光照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中医药治疗戒断过程中焦虑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从1998年3月以来,笔者采用自拟抗焦虑方治疗戒断过程中焦虑症状,取得了一定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 80例均符合《药物滥用与药物依赖性》诊断标准(李密主编.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381—382);根据卫生部药政管理局1993年颁布的《阿片类成瘾常用戒毒疗法的指导原则》,统一采用美沙酮口服液进行脱瘾治疗;并符合戒断过程中焦虑综合征的诊断标准(自拟):(1)精神症状:焦虑、失眠、易激惹、有强烈打人毁物的意念、注意力不集中。

    作者:李成年;涂永殿;安剑华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中西医结合学会的发起经过

    1979年12月,正当北方隆冬季节,广州仍然是鸟语花香,这时在广州召开了有600人参加的全国自然辩证法会议。这次会议,影响深远。直接促成了两件事: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的成立和《医学与哲学》杂志的发起和创立。 会议的代表包括医学界和哲学界两部分。由于会议规模较大,代表们分住在几个地方,我们住在广州第一招待所。

    作者:吕维柏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急性过敏性紫癜免疫功能的改变及中西医结合治疗对其调节作用

    目的:观察急性过敏性紫癜(HSP)患儿免疫功能的改变,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法,探讨中药银浮汤加转移因子对急性HSP患儿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方法:观察组(35例)采用中药银浮汤加转移因子治疗,并与采用常规治疗的对照组(35例)比较。治疗前后进行IgG、IgA、IgM、CD3、CD4、CD8、CD4/CD8比值、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及免疫复合物花环率的检测。同时与40名健康儿童作健康对照,观察治疗前后免疫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前(急性期)与健康对照组比较,IgA、IgM、CD4、CD4/CD8比值,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均明显升高,而CD8明显下降,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免疫指标的比较差异亦有显著性(P<0.01),而观察组更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愈显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亦有显著性(P<0.01)。结论:急性HSP存在多种免疫功能的改变,中药银浮汤加转移因子治疗,具有明显调节免疫功能的作用,是一种副作用少,复发率低,疗效显著的治疗方法。

    作者:贾文翠;张有成;魏阿平;梁桂珍;郭卫平;郜贺荣;张玉芬;张英茹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止动安神方治疗小儿抽动秽语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抽动秽语综合征(简称TS)是一种与遗传有关的复杂的慢性神经精神疾病,临床以慢性、波动性、多发性运动肌快速抽动,伴有不自主暴发性发声、猥秽言语和行为改变为主要特征。约有90%的患者10岁前起病,男、女之比为4∶1。止动安神方是王立华教授在20余年临床研究小儿神经精神性疾病的基础上整理提炼出来治疗TS有效方剂。笔者观察该方剂在控制TS的症状方面,作用类似多巴胺阻滞剂氟哌啶醇,而无明显副作用,且有降低TS的复发,远期疗效好等特点。

    作者:张葆青;李燕宁;王立华;刘利平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参麦注射液对神经细胞凋亡及胞浆钙变化的影响

    目的:研究神经细胞经缺氧/缺糖培养诱导的凋亡发生率、胞内游离钙离子变化及参麦注射液的治疗作用。方法:碘化丙啶染色,流式细胞仪定量分析细胞凋亡百分率;Fluo-3负载,流式细胞仪观察胞内钙平均荧光值变化。结果:缺氧/缺糖培养可诱导神经细胞凋亡和引起细胞内游离钙离子增高,参麦注射液能抑制细胞凋亡、降低细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结论:凋亡是神经细胞死亡方式之一,参麦注射液能抑制缺氧/缺糖诱导的神经细胞凋亡及钙超载,有神经细胞保护作用。

    作者:何丽云;孙塑伦;范吉平;王硕仁;朱陵群;张壮;张根明;黄红梅;钟利群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鱼胆中毒致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目的:研究鱼胆中毒后肝、肾、心肌及胃肠道等脏器功能的变化,探讨其致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发病机制。方法:11例重度鱼胆中毒的患者,观察治疗前后肝、肾功能,心肌酶学,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尿N-AG酶)和肾脏B超检查的变化,记录24h出入水量;1例患者在B超下行肾活检,以了解肾脏病理变化。结果:11例患者全部痊愈出院,临床症状消失,中毒后多脏器受损程度依次为肾、肝、心肌及胃肠道;治疗后血肌酐(Cr)、尿素氮(BUN)、尿N-AG酶、谷丙转氨酶(ALT)、总胆红素(TBIL)明显下降;1例肾活检光镜结果提示:肾小管中毒性损害(主要为近曲小管),电镜结果提示:为肾小管上皮细胞内线粒体空泡样变性,上皮细胞肿胀,肾小球部分足突融合,球囊腔变窄。结论:鱼胆中毒可引起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按照受损程度依次为肾、肝、心肌及胃肠道,鱼胆中毒致急性肾功能衰竭主要损害近曲小管;尿N-AG酶为肾小管功能损害的诊断和判断预后的敏感指标。

    作者:邓跃林;肖桂林;金益强;罗学宏;孟新科;李洁;敖翔;肖奇明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附子阳和汤合通心络胶囊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观察

    多年来大量临床资料表明,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以关节病变为主,并累及多脏器受损的综合征。若治疗不当,严重的会危及患者的身心健康,终完全丧失工作、生活能力。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治疗,除积极改善症状,减轻患者痛苦,更重要的是控制关节及骨破坏,阻止病情进展。1999年10月~2000年3月,笔者应用附子阳和汤合通心络胶囊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中、晚期)患者100例,并与单纯应用附子阳和汤治疗的30例对照,现报道如下。

    作者:解国华;周乃玉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滋阴降火汤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医源性柯兴氏征防治作用的临床观察

    皮质激素是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基本用药,但长期反复应用易致医源性柯兴氏征,柯兴氏面容及形体改变常常是许多患者服用皮质激素依从性差的重要原因。1999年9月~2001年2月,我们采用滋阴降火汤配合皮质激素治疗SLE,取得了不影响激素疗效,而医源性柯兴氏征副作用显著减少的临床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陆才生;张晓;戴冽;叶任高;曾丽霞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寻常痤疮340例

    近年来我们采用中药消痤一号煎剂口服、洁黄洗剂外用的方法治疗寻常痤疮340例,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全部病例来自本院皮肤科门诊,共400例,诊断标准及分类法根据《临床皮肤病学》(赵辨.第2版.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833—834)中的寻常痤疮制定。40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40例,男104例,女236例;年龄14~36岁,平均(21±5)岁;病程15天~13年,平均(3.0±1.5)年。

    作者:刘仲杰;邢婕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后基因组时代中医证候组学研究的思考

    人类基因组工作草图完成后,研究便进入更为艰巨和复杂的后基因组时代,其主要工作是阐明一些已知基因的功能,并进行基因组序列变异研究,这必将为自然科学各学科的发展提供新的机遇,同时也将促进各学科的进一步渗透和整合,出现新的科学发展格局。中医药学又一次面临一个大好机遇的选择,若能很好地吸取当代科技精华,在其所能提供的技术平台上融合中医药的独特研究思路,将促进中医药学的发展,特别是对中医药重大问题,如对证候组学研究的突破产生影响,在WHO生物医学家们认同“个体化的具体治疗”是临床试验的高层次的时候,运用基因组学研究证候与复方,探索辨证治疗疾病与改善亚健康状态的科学原理则可能是中医学科发展的方向之一。

    作者:王忠;王永炎;王阶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化呆醒神汤对大鼠血管性痴呆模型SS、AVP含量及SSmRNA表达的影响

    目的:为了探讨化呆醒神汤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反复缺血再灌注方法复制血管性痴呆(VD)动物模型,以具有调理脾胃、消痰化瘀功效的化呆醒神汤进行治疗,并以喜得镇作为阳性对照。结果:VD大鼠海马和皮层内脑内生长抑素(SS)、精氨酸加压素(AVP)含量均显著减少,额叶皮质内SSmRNA表达强度明显下降,化呆醒神汤对VD大鼠海马内SS、AVP含量及额叶皮质内SSmRNA表达强度有明显的上调作用,且对SS含量及SSmRNA表达强度的上调作用优于对照组。结论:化呆醒神汤通过提高前体mRNA的合成能力并增加AVP含量,增加神经营养作用,促进受损神经元功能的恢复,从而改善VD大鼠的智能障碍。

    作者:张力;王洪图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中西药配合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上尿路结石的疗效观察

    1998年8月~2000年12月,本科对肾、输尿管结石行体外冲击波碎石(ESWL)的患者应用排石中药(三金排石汤)加氟哌酸、硝苯吡啶治疗,并与单用氟哌酸、硝苯吡啶治疗的患者进行对比观察,结果表明加用中药的患者排石时间明显缩短,结石排尽率明显提高,现将观察结果总结如下。 临床资料 834例患者均符合上尿路结石的诊断,如:有不同程度的腰部、腹部疼痛,B超显示结石光团伴声影及X线平片、静脉尿路造影(IVU)片显示结石影。

    作者:李向平;谢秩芬;罗继红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毫米波穴位辐照加中药克痛宁治疗癌性疼痛的临床观察

    癌性疼痛约占晚期癌症患者的70%左右。癌性疼痛不仅在肉体上,而且在精神上对患者造成了巨大的折磨和痛苦,严重影响了癌症患者的生存质量。目前虽然有非阿片类和阿片类药物,但副作用较明显而且易产生耐药性。为此,我科自1998年12月起对57例不同类型癌性疼痛患者用毫米波穴位辐照配合中药治疗。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樟树;陈曦;倪敏;戴西湖 刊期: 2001年第08期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 中国中医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