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鱼胆中毒致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邓跃林;肖桂林;金益强;罗学宏;孟新科;李洁;敖翔;肖奇明

关键词:鱼胆中毒, 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 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
摘要:目的:研究鱼胆中毒后肝、肾、心肌及胃肠道等脏器功能的变化,探讨其致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发病机制。方法:11例重度鱼胆中毒的患者,观察治疗前后肝、肾功能,心肌酶学,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尿N-AG酶)和肾脏B超检查的变化,记录24h出入水量;1例患者在B超下行肾活检,以了解肾脏病理变化。结果:11例患者全部痊愈出院,临床症状消失,中毒后多脏器受损程度依次为肾、肝、心肌及胃肠道;治疗后血肌酐(Cr)、尿素氮(BUN)、尿N-AG酶、谷丙转氨酶(ALT)、总胆红素(TBIL)明显下降;1例肾活检光镜结果提示:肾小管中毒性损害(主要为近曲小管),电镜结果提示:为肾小管上皮细胞内线粒体空泡样变性,上皮细胞肿胀,肾小球部分足突融合,球囊腔变窄。结论:鱼胆中毒可引起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按照受损程度依次为肾、肝、心肌及胃肠道,鱼胆中毒致急性肾功能衰竭主要损害近曲小管;尿N-AG酶为肾小管功能损害的诊断和判断预后的敏感指标。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相关文献
  • 天花粉与氨甲蝶呤注射液治疗异位妊娠54例效果分析

    我院1998年1月~2000年6月,采用天花粉或氨甲蝶呤(MTX)合四氢叶酸钙对临床诊断为异位妊娠而且有保守治疗指征的病例进行药物保守治疗。根据治疗结果显示天花粉和MTX是异位妊娠药物保守治疗中的有效药物,而且天花粉更有效,更快速。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惠萍;张蕾;张明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鱼胆中毒致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目的:研究鱼胆中毒后肝、肾、心肌及胃肠道等脏器功能的变化,探讨其致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发病机制。方法:11例重度鱼胆中毒的患者,观察治疗前后肝、肾功能,心肌酶学,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尿N-AG酶)和肾脏B超检查的变化,记录24h出入水量;1例患者在B超下行肾活检,以了解肾脏病理变化。结果:11例患者全部痊愈出院,临床症状消失,中毒后多脏器受损程度依次为肾、肝、心肌及胃肠道;治疗后血肌酐(Cr)、尿素氮(BUN)、尿N-AG酶、谷丙转氨酶(ALT)、总胆红素(TBIL)明显下降;1例肾活检光镜结果提示:肾小管中毒性损害(主要为近曲小管),电镜结果提示:为肾小管上皮细胞内线粒体空泡样变性,上皮细胞肿胀,肾小球部分足突融合,球囊腔变窄。结论:鱼胆中毒可引起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按照受损程度依次为肾、肝、心肌及胃肠道,鱼胆中毒致急性肾功能衰竭主要损害近曲小管;尿N-AG酶为肾小管功能损害的诊断和判断预后的敏感指标。

    作者:邓跃林;肖桂林;金益强;罗学宏;孟新科;李洁;敖翔;肖奇明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寻常痤疮340例

    近年来我们采用中药消痤一号煎剂口服、洁黄洗剂外用的方法治疗寻常痤疮340例,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全部病例来自本院皮肤科门诊,共400例,诊断标准及分类法根据《临床皮肤病学》(赵辨.第2版.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833—834)中的寻常痤疮制定。40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40例,男104例,女236例;年龄14~36岁,平均(21±5)岁;病程15天~13年,平均(3.0±1.5)年。

    作者:刘仲杰;邢婕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活动性强直性脊柱炎的疗效观察

    强直性脊柱炎(AS)是以侵犯中轴关节为主,并可有外周关节和系统受累的一种慢性炎症性关节病,病因未明。西药柳氮磺胺吡啶(SASP)对活动性强直性脊柱炎的疗效已得到公认,也有纯中药制剂正清风痛宁治疗AS的报道(1),但正清风痛宁与SASP联合应用能否增加疗效,副作用如何,目前尚乏报道。我院自1996年以来采用正清风痛宁与SASP联合治疗活动性AS,并与单用SASP治疗作对照,现将观察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刘建中;刘艳芳;高志强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仙龙胶囊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仙龙胶囊治疗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 VD)的疗效机制。方法:对采用随机双盲双模拟法给药治疗的老年VD患者(仙龙胶囊组35例,喜得镇组33例)进行与学习记忆相关的胆碱能系统、氧自由基、一氧化氮(NO)方面的指标检测,并与正常组对照观察。结果:仙龙胶囊可以降低乙酰胆碱酯酶(AchE)活性,升高RBC和血浆乙酰胆碱(Ach)含量;增强红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降低体内脂质过氧化物(LPO)含量;抑制患者体内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降低NO含量;并且尚未发现明显毒副作用。结论:仙龙胶囊治疗老年VD疗效肯定,其机理与增强VD患者胆碱能神经系统功能,改善氧自由基代谢,调节NO功能、减轻其兴奋性神经毒性有关。

    作者:罗增刚;周文泉;高普;崔玲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后基因组时代中医证候组学研究的思考

    人类基因组工作草图完成后,研究便进入更为艰巨和复杂的后基因组时代,其主要工作是阐明一些已知基因的功能,并进行基因组序列变异研究,这必将为自然科学各学科的发展提供新的机遇,同时也将促进各学科的进一步渗透和整合,出现新的科学发展格局。中医药学又一次面临一个大好机遇的选择,若能很好地吸取当代科技精华,在其所能提供的技术平台上融合中医药的独特研究思路,将促进中医药学的发展,特别是对中医药重大问题,如对证候组学研究的突破产生影响,在WHO生物医学家们认同“个体化的具体治疗”是临床试验的高层次的时候,运用基因组学研究证候与复方,探索辨证治疗疾病与改善亚健康状态的科学原理则可能是中医学科发展的方向之一。

    作者:王忠;王永炎;王阶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眼底出血性疾病的思路与对策

    近年来随着对中药活血化瘀基础理论研究的突破性进展,活血化瘀治疗方法在各科中得以广泛的使用,已成为中西医结合成功的典范。在眼科疾病的治疗中,活血化瘀法亦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中西医结合对眼底出血性疾病的确切治疗效果已被医学界公认,如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视网膜静脉阻塞、黄斑出血等疾病的治疗中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如何把活血化瘀理论与传统的中医辨证论治理论体系完美地结合起来,在眼底出血性疾病的治疗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和取得更好的疗效,是临床眼科工作者所面临的重要课题。作者结合以往的临床工作实践,特此提出以下的思路与对策,为广大临床眼科工作者在对待眼底出血性疾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中提供参考与借鉴。

    作者:吴星伟;樊岚岚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中西药配合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上尿路结石的疗效观察

    1998年8月~2000年12月,本科对肾、输尿管结石行体外冲击波碎石(ESWL)的患者应用排石中药(三金排石汤)加氟哌酸、硝苯吡啶治疗,并与单用氟哌酸、硝苯吡啶治疗的患者进行对比观察,结果表明加用中药的患者排石时间明显缩短,结石排尽率明显提高,现将观察结果总结如下。 临床资料 834例患者均符合上尿路结石的诊断,如:有不同程度的腰部、腹部疼痛,B超显示结石光团伴声影及X线平片、静脉尿路造影(IVU)片显示结石影。

    作者:李向平;谢秩芬;罗继红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复方丹参滴丸合用硝异山梨醇酯治疗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观察

    复方丹参滴丸具有较好的抗心肌缺血作用。复方丹参滴丸合用传统的抗心肌缺血药物硝异山梨醇酯能否加强抗心肌缺血效果?1996年10月~2000年10月对160例稳定型心绞痛(SAP)进行对照观察,现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选择了符合WHO关于SAP诊断标准(Circulation?1997;59∶607),至少有4个月以上典型劳力型心绞痛病史、每周发作≥5次,经休息或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可缓解症状的门诊患者160例为研究对象。除外无痛性心肌缺血、不稳定型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并发高血压心脏病、并发糖尿病,肝、肾功能不全者。按1∶1随机分为A、B两组。

    作者:魏玉英;张秀英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通脉益智胶囊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通脉益智胶囊对血管性痴呆患者认知功能、临床证候及实验室检查的影响。方法:采用口服通脉益智胶囊治疗血管性痴呆患者30例,并设对照组(口服喜德镇片剂)20例,观察患者治疗前后变化。结果:通脉益智胶囊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0.67%,对照组为70.00%,两组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显著性。结论:通脉益智胶囊和喜德镇均有较好的扩张血管、增加脑血流量、降低机体高凝状态、增强清除自由基能力等功能。

    作者:阎小萍;王昊;张铁忠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参麦注射液对神经细胞凋亡及胞浆钙变化的影响

    目的:研究神经细胞经缺氧/缺糖培养诱导的凋亡发生率、胞内游离钙离子变化及参麦注射液的治疗作用。方法:碘化丙啶染色,流式细胞仪定量分析细胞凋亡百分率;Fluo-3负载,流式细胞仪观察胞内钙平均荧光值变化。结果:缺氧/缺糖培养可诱导神经细胞凋亡和引起细胞内游离钙离子增高,参麦注射液能抑制细胞凋亡、降低细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结论:凋亡是神经细胞死亡方式之一,参麦注射液能抑制缺氧/缺糖诱导的神经细胞凋亡及钙超载,有神经细胞保护作用。

    作者:何丽云;孙塑伦;范吉平;王硕仁;朱陵群;张壮;张根明;黄红梅;钟利群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百岁方口服液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百岁方口服液治疗血管性痴呆(VD)的疗效。方法:将符合美国精神病学会DSM-IV诊断标准的VD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治疗组37例,对照组28例,分别采用百岁方口服液及脑复康治疗,疗程3个月。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的临床症状、中医证候变化,以及简易智力状态速检表(MMSE)和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积分的改变,血液流变学、血小板聚集试验、血脂分析等项指标。结果:临床观察表明百岁方口服液能改善临床症状和中医证候,降低血脂,改善血液流变性,提高患者多种智力量表积分。治疗组显效率24.32%,总有效率75.68%,对照组分别为10.71%,60.71%;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百岁方口服液能够促进学习记忆的恢复和改善临床症状,是治疗血管性痴呆的有效中药制剂。

    作者:夏翔;沈小珩;柳玉瑾;邰杏芳;戴云;张一波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胆囊炎33例的临床观察

    1998~1999年,我们对本院收治的66例急性胆囊炎、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的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与单纯西药治疗对照观察方法,现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本组66例均符合《实用内科学》(上海医科大学主编.第10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1722—1724)诊断标准,按先后单双顺序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3例中男13例,女20例;年龄21~68岁,平均44.5岁;病程2h~9天,平均4.5天;其中单纯性胆囊炎21例,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9例,急性胆囊炎伴结石3例。

    作者:薛金发;廖锦芳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频复发性肾病30例的临床观察

    小儿频复发性肾病(FRNS)是指小儿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儿经正规泼尼松治疗初次反应后6个月内2次,或1年内3次以上复发或反复。近年来笔者应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旨在降低复发率,提高缓解率,减轻副作用,取得较好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病例选自1992年1月~1998年12月本院儿科肾病住院患儿60例,均符合小儿FRNS的诊断标准(陈树宝主编.儿科新理论和新技术.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313),采用简单随机法分为2组,每组各30例。

    作者:郑健;曾章超;翁端怡;吴群力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芎芍胶囊对猪冠状动脉球囊损伤后血管重塑的影响

    目的:探讨芎芍胶囊对猪冠状动脉球囊损伤后血管重塑的影响。方法:球囊扩张损伤猪冠状动脉左前降支(LAD)中段内膜的方法建立再狭窄(RS)模型。采用计量组织学方法,结合病理形态学分析和冠状动脉造影结果,研究药物对后期管腔丧失及血管重塑的影响。结果:血管重塑可解释(59±20)%的后期管腔丧失。各药物组在减少后期管腔丧失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P<0.01)。在减少由血管重塑造成的后期管腔丧失方面,芎芍小、大剂量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P<0.01)。结论:血管重塑对于猪冠状动脉球囊损伤后期的管腔狭窄具有重要作用。芎芍胶囊可明显抑制猪冠状动脉球囊损伤后的病理性血管重塑,从而减少术后管腔丧失,预防再狭窄的形成。

    作者:徐浩;史大卓;陈可冀;马晓昌;李永利;孟亮;袁卫民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止喘胶囊对实验性哮喘动物模型气道重建的影响

    目的:阐明止喘胶囊(补肾健脾法)治疗哮喘对气道重建的影响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将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止喘胶囊大剂量组、止喘胶囊小剂量组、必可酮组,每组10只。通过长期吸入卵白蛋白建立慢性哮喘模型,肺组织切片分别进行胶原染色、纤维连接蛋白(Fn)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借助计算机图像辅助分析系统分析气道壁胶原、Fn含量、气道腔面积变化,显微测量气道腔内径变化。结果:模型组气道壁胶原、Fn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P<0.01),气道内/外径比值、气道内腔面积/总横截面积比值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均P<0.01)。止喘胶囊大剂量组气道壁胶原、Fn含量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P<0.01);气道内/外径比值、气道内腔面积/总横截面积比值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且与正常对照组相似(P>0.05)。止喘胶囊小剂量组的气道壁胶原含量、气道内/外径比值和气道内腔面积/总横截面积比值虽与模型组无差异(P>0.05),但其Fn含量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结论:止喘胶囊(补肾健脾法)可能通过减少气道壁胶原和Fn沉积,抑制慢性哮喘的气道重建,有利于对慢性哮喘的治疗和预防。

    作者:林琳;要全保;于素霞;吴银根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中药妇延春胶囊治疗更年期综合征的初步临床观察

    我们使用中药妇延春胶囊治疗更年期综合征,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 1997年8月~1998年9月,54例均为本院妇科门诊的更年期综合征患者,符合以下条件:(1)40岁以上或卵巢早衰者;(2)出现潮热、夜汗、失眠等血管舒缩症状和精神不稳定症状;(3)通过全身检查和辅助检查排除其他急慢性疾病;(4)近1个月来未用过雌激素类药物。随机分为两组:妇延春组30例,年龄40~53岁,平均(45.0±3.1)岁;绝经时间2~60个月,平均(10.0±10.5)个月;更年安组24例,年龄40~54岁,平均(46.3±3.6)岁;绝经时间2~66个月,平均(15.8±13.5)个月。两组一般资料具可比性。

    作者:刘旦光;王芳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滋阴降火汤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医源性柯兴氏征防治作用的临床观察

    皮质激素是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基本用药,但长期反复应用易致医源性柯兴氏征,柯兴氏面容及形体改变常常是许多患者服用皮质激素依从性差的重要原因。1999年9月~2001年2月,我们采用滋阴降火汤配合皮质激素治疗SLE,取得了不影响激素疗效,而医源性柯兴氏征副作用显著减少的临床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陆才生;张晓;戴冽;叶任高;曾丽霞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急性过敏性紫癜免疫功能的改变及中西医结合治疗对其调节作用

    目的:观察急性过敏性紫癜(HSP)患儿免疫功能的改变,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法,探讨中药银浮汤加转移因子对急性HSP患儿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方法:观察组(35例)采用中药银浮汤加转移因子治疗,并与采用常规治疗的对照组(35例)比较。治疗前后进行IgG、IgA、IgM、CD3、CD4、CD8、CD4/CD8比值、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及免疫复合物花环率的检测。同时与40名健康儿童作健康对照,观察治疗前后免疫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前(急性期)与健康对照组比较,IgA、IgM、CD4、CD4/CD8比值,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均明显升高,而CD8明显下降,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免疫指标的比较差异亦有显著性(P<0.01),而观察组更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愈显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亦有显著性(P<0.01)。结论:急性HSP存在多种免疫功能的改变,中药银浮汤加转移因子治疗,具有明显调节免疫功能的作用,是一种副作用少,复发率低,疗效显著的治疗方法。

    作者:贾文翠;张有成;魏阿平;梁桂珍;郭卫平;郜贺荣;张玉芬;张英茹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高频聚焦疗法配合中药治疗扁平疣的疗效观察

    扁平疣是人类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所引起的慢性良性疾病,中医学认为该病是由于肝火妄动,气血不和或外感风热之毒,阻于肌肤所致;目前中西医结合治疗该病的方法较多,但治疗后均易复发,为了探讨该病的佳治疗途径,笔者自1988年6月~1999年12月应用高频聚焦疗法结合中药口服与外用治疗扁平疣107例,并与单纯用中药口服与外用及单用高频聚焦疗法进行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田绍侠 刊期: 2001年第08期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 中国中医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