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维广;廖慧丽;黄兆胜;钟仕卿;刘明平
2000年3~8月,我们采用新癀片口服及外用治疗外耳道炎性疾病68例(73耳),并与服用抗生素及局部用药治疗的30例(32耳)对照比较,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98例均为门诊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8例(73耳),男45例(49耳),女23例(24耳),年龄16~54岁,平均35岁,病程5~7天。对照组30例(32耳),男21例(23耳),女9例(9耳),年龄18~57岁,平均37.5岁,病程5~7天。两组患者均为外耳道炎性疾病,主要表现为耳内肿痛、流水等。检查可见,外耳道皮肤糜烂或红肿、有分泌物,触压外耳时疼痛明显,耳膜完整。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有可比性。
作者:蒋福山 刊期: 2001年第09期
随着纤维胃镜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胆汁返流性胃炎的检出率逐年提高。临床医生已认识到,由于返流液中的胆酸盐等物质反复地刺激胃粘膜,破坏了胃粘膜屏障,导致了胃粘膜的慢性炎症、糜烂及溃疡的发生,且病程迁延,久治不愈。目前对本病尚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笔者近年来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本病40例,现将观察结果总结如下。
作者:陆石俊;温俊 刊期: 2001年第09期
目的:观察冠心病(CHD)中医辨证分型与胰岛素抵抗(ISR)的关系。方法:将50例CHD患者辨证分为心血瘀阻、痰浊壅塞和气阴两虚3型,测定3型患者的空腹血糖(FBG)、胰岛素(Ins)浓度和胰岛素抗体(IAA)、胰岛细胞抗体(ICA)、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Ab)及相关的血脂指标,计算胰岛素敏感性指数(ISI),并与20名健康对照组的相应指标进行比较。结果:CHD组FBG、Ins浓度较健康对照组升高(P<0.05),ISI较健康对照组降低(P<0.01),IAA阳性率(40%)较健康对照组(5%)升高(P<0.01);心血瘀阻和痰浊壅塞两型的ISI较健康对照组和气阴两虚型降低(均P<0.01),IAA阳性率(50%,47.37%)则较健康对照组(5%)和气阴两虚型(15.38%)增高(P<0.05,P<0.01),而Ins浓度仅在心血瘀阻型增高(P<0.05);此外,CHD及心血瘀阻和痰浊壅塞两型患者同时伴有不同程度的脂质代谢紊乱。结论:部分CHD患者存在ISR,且主要与心血瘀阻和痰浊壅塞两型有关,其原因部分系血清中存在的IAA所致。
作者:毛威;叶武;刘强;黄兆铨;陈申杰;秦南屏 刊期: 2001年第09期
探寻老年性痴呆(Alzheimer′s disease, AD)发生的确切病理机制及有效防治药物,成为整个医药学界的重要课题。近几年来关于免疫系统改变与老年人身体健康直接相关的证据越来越充分,其作用机理和中草药在调节免疫及细胞因子方面显现出来的独特优势,已为世人所瞩目。以下结合文献报道的研究成果,试分析探讨中药在这方面对AD的可能干预作用。
作者:孙维广;廖慧丽;黄兆胜;钟仕卿;刘明平 刊期: 2001年第09期
目的:了解冠心病(CHD)患者冠状动脉造影所反映的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与中医辨证分型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对73例患者采用1990年修订的“冠心病中医辨证标准”进行辨证分型,并与冠状动脉造影所见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冠状动脉单支病变29例(39.73%),双支病变9例(12.33%),三支病变35例(47.95%)。冠状动脉窄狭程度:轻度54支,中度38支,重度31支,完全阻塞29支,总计病变血管数为152支(69.41%),无病变血管数67支(30.59%)。中医辨证分型表明:具标实征象者73例(100%),其中血瘀征象者73例(100%);兼痰浊者39例(53.4%);兼气滞者16例(21.0%);兼寒凝者7例(9.6%)。具有明显本虚征象者63例(86.3%),其中气虚者57例(78.1%);阳虚者18例(24.7%);阴虚者28例(38.4%);阳脱者5例(6.8%)。73例冠心病患者中均有不同程度的血瘀表现,其中以舌质的血瘀表现较为突出。80.8%的患者有不同程度的心绞痛,74.0%的患者存在口唇、齿龈颜色暗红、紫暗或淡暗现象。冠心病中医辨证分型血瘀证候积分的相互比较,表明寒凝血瘀和阳脱血瘀为血瘀重症,气滞血瘀和阴虚血瘀为血瘀轻症,阳虚血瘀、痰浊血瘀和气虚血瘀的血瘀程度亦较重。寒凝患者的血管病变支数多,气滞和阴虚患者的血管病变支数较少,气滞和阴虚患者的冠状动脉狭窄程度较轻,阳脱和阳虚患者冠状动脉的狭窄程度较重。结论:冠状动脉血管病变支数越多,狭窄程度越重,血瘀症候积分值越大,血瘀程度越重。
作者:马晓昌;尹太英;陈可冀;史大卓;徐凤芹;毛节明;陈明哲 刊期: 2001年第09期
1998年2月~2000年12月,我科采用肌肉注射斯奇康配合中药浸泡治疗跖疣64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16例均为门诊患者,符合跖疣诊断标准(赵辨.临床皮肤病学.第2版.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267)。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4例,其中男39例,女25例;年龄14~65岁,平均31.3岁;病程2个月~6年,平均11个月。对照组52例,其中男30例,女22例;年龄16~58岁,平均32.8岁;病程15天~8年,平均12.6个月。皮损好发于跖骨、足跟及趾间受压处,数目单发至十几个不等,有明显触压痛,部分患者曾行冷冻、激光等治疗方法无效。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显著性,具有可比性。
作者:董兵 刊期: 2001年第09期
加拿大哥伦比亚省位于加拿大的西海岸。境内的温哥华市(Vancouver)是闻名于世的现代化大都市,而具有典型英国维多利亚时代风情的维多利亚市(Victoria)则是哥伦比亚省首府的所在地。应加拿大维多利亚国际中医学院的邀请,不久前笔者以访问学者的身份对哥伦比亚省4所中医学院的教学和当地中医药发展情况进行了近两个月的参观考察。所到之处的见闻给笔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作者:潘志恒;Wally M;Henry L;Kikukawa 刊期: 2001年第09期
脾胃虚实证本质研究已20多年,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仍有许多问题有待解决,回顾过去,以利于将来更好地开展这一领域的研究工作。 70年代初,刚刚开始进行脾本质研究时,相当艰难,但我们还是坚定地踏上了这一道路。1975年秋,广州绢麻厂150多名女工长期患慢性低热,久治无效。厂领导怀着急切的心情向我们求助,这机遇,使脾胃研究工作从临床入手得以开展。根据中医药理论辨证分析,慢性低热的原因主要在于脾虚发热,故以“甘温除大热”为治则,运用四君子汤加桂枝、黄芪治疗,结果70例慢性低热患者中,治愈率达60%,总有效率为87.5%,表明甘温除大热对脾虚型发热确是行之有效的,同时也更坚定了我们开展脾本质研究的信念。
作者:王建华 刊期: 2001年第09期
目的:观察4种降压药的降压效果、症状改善、不良反应及对高血压病患者生活质量(QOL)的影响,并对4种药物作成本—效果分析(CEA)。方法:将292例轻、中度高血压病患者,随机分成4组,疗程均为6周。QOL测定采用SF-36量表,CEA综合评价采用效果决策模式。结果:按综合评价得分高低依次为:吲达帕胺(3.65)、复方羚角降压片(3.55)、苯磺酸氨氯地平(2.90)、盐酸苯那普利(2.35)。结论:4种降压药不仅有良好的降压效果,改善症状积分、且不良反应也较少;评价和选择降压药物,应结合QOL测评;CEA综合评价表明复方羚角降压片列第2位,提示应重视中药降压治疗。
作者:王悦;李鲁;何炳荣;张融碧 刊期: 2001年第09期
2000年2~12月,笔者采用丹栀逍遥汤加减治疗抑郁症患者34例,疗效较好,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抑郁症患者共61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4例,男性9例,女性25例;年龄20~74岁,平均(44.79±12.91)岁;其中轻度抑郁症16例,中度11例,重度7例。对照组27例,男性7例,女性20例;年龄18~64岁,平均(43.00±14.73)岁,其中轻度抑郁症11例,中度9例,重度7例。诊断标准:(1)参照CCMD-2-R中抑郁发作的诊断标准(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分会.中国精神疾病分类和诊断标准.第2版.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5∶69—70)。(2)症状诊断参照国际疾病分类诊断标准(世界卫生组织.初级保健中精神障碍诊断与治疗指南.ICD-10第Ⅴ章初级保障版.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76)。(3)排除精神分裂症、强迫症。(4)采用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及计分标准〔汪向东.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3;7(增刊)∶160〕。测定被试患者,由专人进行。
作者:王腾云 刊期: 2001年第09期
急性白血病(AL)容易并发各种感染,感染又是AL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AL合并严重感染临床治疗非常棘手。近年来,我院对AL合并严重感染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卫东;胡道奎 刊期: 2001年第09期
目的:观察消瘤平移合剂含药血清对肝癌H-7402细胞凋亡的诱导作用。方法:运用血清药理学方法,选择不同浓度的含药血清与人肝癌H-7402细胞共同孵育,于不同时间观察,并与空白血清作对照。结果:消瘤平移合剂含药血清可显著抑制H-7402细胞的增长;H-7402细胞在显微镜下呈现典型的凋亡形态学改变,流式细胞仪检测可见亚G1峰,凋亡呈含药血清浓度、时间依赖性特点,对照组及5%、10%含药血清作用24h,其凋亡率分别为0.49%、5.58%、8.46%,48h凋亡率分别为0.83%、11.58%、14.25%;bcl-2基因检测显示bcl-2基因表达受抑。结论:消瘤平移合剂可通过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发挥其临床抗肿瘤、抗转移的作用。
作者:李秀荣;张丹;齐元富;孙兆贵 刊期: 2001年第09期
目的:探讨非酒精性脂肪肝肝纤维化指标与中医证型的关系,为中医辨证提供有益参数。方法:符合B超诊断的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79例),经中医辨证后作肝纤维化指标检测,并以不嗜酒的健康人作为对照。结果:脂肪肝组肝纤维化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P<0.01);各证型间,痰瘀互结型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CⅣ)、层粘连蛋白(LN)明显高于脾虚痰湿、湿热内蕴两型(P<0.05,P<0.01),而透明质酸(HA)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脂肪肝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肝纤维化趋向,提示痰瘀互结可能是非酒精性脂肪肝肝纤维化指标升高的中医主要病理因素。
作者:邓银泉;范小芬 刊期: 2001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补肾益精方对去卵巢大鼠骨质疏松模型松质骨骨质量的影响。方法:40只10月龄Wistar雌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倍美力组和补肾益精方组,每组10只。正常组仅行假手术,其余3组行卵巢切除术。术后第91天开始给药,连续用药90天,处死动物,取出第2腰椎,测定骨质密度和钙、磷、有机质含量;取出第3腰椎,测定其骨质密度和生物力学性能。应用上述多项指标评价骨质量。结果:补肾益精方能明显提高骨质疏松大鼠腰椎骨的骨质密度和钙、磷、有机质含量,增强椎骨的抗压生物力学性能。结论:补肾益精方能够提高去卵巢大鼠松质骨的骨质量。
作者:朱太咏;石印玉;张戈;谢艳;赵咏芳;谢文;沈培芝;王健智;徐宇;马克昌 刊期: 2001年第09期
胃肠功能紊乱在胸腰椎损伤患者中十分常见,用常规西药治疗效果不佳。我科自1996年9日~2001年2月采用驱风苏合丸调敷脐部治疗23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44例胸腰椎损伤患者全部经X线或CT诊断,均于伤后出现腹胀、腹痛、便秘、纳呆、恶心呕吐等胃肠功能紊乱症状,并排除腹腔脏器器质性病变,按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3例,男15例,女8例;年龄22~65岁,平均46.7岁;其中腰椎1~3损伤15例、胸椎10~12损伤8例;单纯压缩骨折17例,骨折并脱位6例;合并脊髓损伤6例。对照组21例,男13例,女8例;年龄26~68岁,平均47.7岁;腰椎1~3损伤15例,胸椎10~12损伤6例;单纯压缩骨折15例,骨折并脱位6例;合并脊髓损伤6例。两组在年龄、性别、骨折类型、程度上均有可比性。
作者:袁跃群 刊期: 2001年第09期
目的:探讨中药补肾活血泄浊汤对大鼠微小病变肾病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一次性尾静脉注射阿霉素法复制大鼠的微小病变肾病模型,分为补肾活血泄浊汤治疗组、模型组和正常组。动态观察中药补肾活血泄浊汤对肾功能、血液流变学、肾组织β1型转化生长因子(TGF-β1)表达及肾小球基底膜阴离子位点的影响。结果:治疗组各项指标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形态学观察也显示治疗组损害轻于模型组。结论:补肾活血泄浊汤具有改善肾功能、缓解血液高凝、高粘状态,保护肾小球阴电荷屏障及延迟肾小球硬化发生的作用。
作者:张悦;魏民;王谦;楚非;严京;李伯光;贾旭 刊期: 2001年第09期
1999年3~10月,我们采用补肾温肺胶囊治疗支气管哮喘缓解期患儿40例,并分别与用必可酮气雾剂及桂龙咳喘宁胶囊各治疗40例作对照,现报道如下。
作者:符晓;王大海;龚兴宏;尹波 刊期: 2001年第09期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是一种骨髓造血干细胞的克隆性异常增生性疾病,因其病理机制不清而治疗效果差。1994年3月~1999年12月,我院用复方蟾黄冲剂治疗MDS 24例,取得较好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马琳 刊期: 2001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定心方(DXR)抗心律失常的分子机理。方法:采用胰蛋白酶法分离培养心肌细胞,用不同荧光染料分别标记细胞,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上测定DXR血清对心肌细胞内钙〔Ca2+〕i、膜电位(MP)和线粒体膜电位(MMP)的变化。结果:缺氧使心肌细胞〔Ca2+〕i和MMP升高,而使MP降低,DXR血清降低了正常和缺氧心肌细胞〔Ca2+〕i,改善了缺氧引起的MP降低,使缺氧状态下MMP保持在基线水平。结论:DXR能通过抑制缺氧引起的〔Ca2+〕i和MMP升高,及拮抗缺氧所致的MP降低,从而发挥保护心肌细胞,防治心律失常的作用。
作者:贾钰华;孙学刚;赵晓山 刊期: 2001年第09期
1999年1月~2000年12月,我院对42例异位妊娠患者分别采用两种保守治疗方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1 对象及分组对有停经史,查尿妊娠试验呈阳性,放免法测血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亚单位(HCG-β)值>5 IU/L,B超提示宫内无孕囊,和(或)出现腹痛,阴道流血而确诊为异位妊娠,符合保守治疗条件的患者42例,随机分成A、B两组。A组20例,年龄18~37岁,平均停经(7±1.5)周,其中初产妇15例,经产妇5例,平均血HCG-β水平为(1000±248)IU/L。B组22例,年龄19~36岁,平均停经(7±1.2)周。其中初产妇17例,经产妇5例,平均血HCG-β水平为(1000±300)IU/L。两组资料具有可比性。
作者:杨林;余桂珍;程楚云;李苗;何怡;龚宇 刊期: 2001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