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人参稀有皂苷药理活性的研究进展

曾露露;丁传波;刘文丛;郑毅男

关键词:人参, 稀有皂苷, 药理作用
摘要:对人参稀有皂苷Rg3,Rg5,Rk1和Rk3等的药理作用研究进行了归纳总结,为人参及其炮制品进一步深入研究和开发利用提供参考和依据.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相关文献
  • 基于JAK-STAT/SOCS信号通路交互作用探讨“调气”电针对神经根型颈椎病大鼠的镇痛作用机制

    目的 观察CSR大鼠JAK-STAT/SOCS信号通路交互作用方式及炎症因子含量的变化,探讨“调气”电针对CSR大鼠的镇痛作用机制.方法 将6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电针组,每组20只.采用颈椎插线法构建CSR大鼠模型(空白组除外);造模后第3天开始干预,空白组不作任何处理,模型组每日抓取1次,电针组针刺双侧合谷、太冲穴,每天1次,一次20min,干预7天后对各组大鼠进行机械痛阈测定,取压线处脊髓及神经根组织,采用ELISA法检测IL-6、PGE2含量,免疫共沉淀法检测SOCS1与JAK1、SOCS3与STAT3蛋白相互作用.结果 模型组痛阈低于空白组(P<0.05);电针组痛阈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模型组与空白组比较,脊髓及神经根组织IL-6、PGE2含量明显升高(P<0.05),电针组和模型组比较,脊髓及神经根组织IL-6、PGE2含量显著降低(P<0.05).经SOCS1抗体免疫沉淀的组织细胞裂解液中检测到JAK1,经STAT3抗体免疫沉淀的组织细胞裂解液中检测到SOCS3,反向免疫共沉淀验证亦成立,说明SOCS1与JAK1、SOCS3与STAT3存在结合.结论 “调气”电针对CSR大鼠具有明显镇痛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JAK-STAT信号通路与负反馈因子SOCS直接结合进行交互作用以减少炎症因子达到镇痛作用.

    作者:陈霞;粟胜勇;黄云龙;赵骏;李妮娜;黄霞;陈舒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人参稀有皂苷药理活性的研究进展

    对人参稀有皂苷Rg3,Rg5,Rk1和Rk3等的药理作用研究进行了归纳总结,为人参及其炮制品进一步深入研究和开发利用提供参考和依据.

    作者:曾露露;丁传波;刘文丛;郑毅男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平乐正骨理论治疗膝关节寒痹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平乐正骨理论治疗膝关节寒痹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选取60例确诊的膝关节寒痹的患者,给予平乐正骨历节风方、特异性点穴手法、平乐正骨二乌散、温针灸及功能锻炼疗法,观察其疗效,并对治疗前后进行评分比较.结果 总有效率为98.34%,其中临床控制16例(26.67%),显效21例(35.00%),有效22例(36.67%),无效1例(1.66%);膝关节功能评分治疗前后的比较,P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运用平乐正骨理论治疗膝关节寒痹的临床疗效显著,能够在广大社区医院推广应用.

    作者:郭现辉;潘富伟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中西医结合多联疗法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为患者提供系统有效的治疗方案.方法 选取80例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对照组(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西药治疗,包括鼠神经生长因子、地塞米松、阿昔洛韦针剂、疏血通注射液、复方甘露醇注射液等药物;治疗组采取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面部针灸电针、穴位敷贴、中药汤剂口服等中医特色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患者有效率为95.0%,对照组有效率为85.0%,治疗后两组患者面神经功能均有显著改善,治疗组患者治疗后,面神经功能评价的Fisch面神经分级评分及House-Brackmann分级评估均高于对照组,面神经功能恢复更为快速及显著,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综合性治疗方案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作者:谢谢;孙勤国;江波;郭乃燕;徐鸿婕;张贤梅;谢萍;李婵;姚雪婷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不同生长年限南重楼主要次生代谢产物积累与其质量的关联性研究

    目的 探讨不同生长年限南重楼根茎中主要次生代谢产物重楼皂苷Ⅰ、Ⅱ、Ⅵ、Ⅶ、积累变化规律与其质量的关联性.方法 采用HPLC法测定重楼皂苷Ⅰ、Ⅱ、Ⅵ、Ⅶ、的含量,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重楼总皂苷的含量.结果 不同生长年限南重楼根茎中重楼皂苷Ⅰ、Ⅱ、Ⅵ及总皂苷的积累差异明显,8年生重楼皂苷Ⅰ、Ⅱ的积累含量较高,8年以上生重楼皂苷Ⅰ、Ⅱ、Ⅵ不稳定,重楼皂苷Ⅰ、Ⅱ、Ⅵ总含量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重楼皂苷Ⅶ均未检出.结论 不同生长年限南重楼根茎中主要次生代谢产物重楼皂苷Ⅰ、Ⅱ、Ⅵ以及总皂苷的积累变化规律可为南重楼的质量评价及合理开发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赵飞亚;陶爱恩;董洪;夏从龙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陈大舜辨治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

    统计陈大舜教授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有效案例,整理总结了陈教授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临床经验.他认为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病机复杂,以阴虚火旺、气阴两虚为本,气火痰瘀为标;治疗上滋阴益气为治法总则,清热解毒、理气化痰散结、活血化瘀为辅;采用经验方芪合二贝二芍汤、二梗二仁汤、百合二仁二核汤等;对症灵活加减,临床效佳.

    作者:徐洋;周德生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南药益智果实的总RNA提取方法比较研究

    目的 筛选从南药益智不同发育时期的果实中提取出高质量RNA的试剂盒.方法 以南药益智果实为研究对象,比较了3种MagZol TM Reagent,Takara RNAiso plus和RNAprep Pure Plant Kit试剂盒提取方法,利用琼脂糖凝胶电泳、NanoDrop TM 2000分光光度计和Aligent 2100生物分析仪对3种方法提取的总RNA进行质量检测.结果 采用RNAprepPure Plant Kit试剂盒从南药益智不同发育时期果实中提取的RNA电泳条带清晰、RNA完整性好,其纯度(OD260/280)分别为2.04、2.08和2.06;浓度分别为68.12 ng/μl、140.20 ng/μl和181.51 ng/μl.结论 试剂盒RNAprep Pure Plant Kit可有效地从富含多酚益智果实中提取高质量RNA,为南药益智的高通量转录组测序等分子生物学研究奠定基础.

    作者:吴小英;陈玉容;侯杰;高炳淼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连建伟教授“脾调五脏”思想解析

    不论是人体正常生理功能的发挥,还是在各种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脾脏都处于人体核心地位.“脾调五脏”是连建伟教授的重要学术思想之一,分为“治脾胃以调五脏”“治五脏兼顾脾胃”两个方面.文章从脾脏的生理病理地位及连建伟教授治疗虚人外感、遗尿、眩晕、癫痫三则临床验案入手解析连建伟教授“脾调五脏”思想及临床诊疗思路,以期体现连教授学术思想之一二.

    作者:漏佳丽;阮善明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紫蕊凝胶质量标准研究

    目的 为开发利用地衣资源的紫玉凝胶建立质量控制方法.方法 采用薄层鉴别法对紫蕊凝胶中巴巴酸进行鉴别;采用高效液相法对制剂中巴巴酸含量进行测定;色谱条件:Diamonsil C18,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溶液(80:20),检测波长378nm,柱温30℃.结果 薄层色谱法鉴别聚筛蕊凝胶剂的特征斑点明显,喷洒10%的浓硫酸溶液之后在105℃的烘箱里加热显现淡紫色的斑点;巴巴酸在10~100μg/ml之间线性良好,精密度及加样回收试验结果符合要求.结论 该法简便易用,专属性好、结果准确,可用于紫蕊凝胶的质量控制.

    作者:胡奇志;李平凤;方蕙芳;王学军;胡成刚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不同种质资源五味子藤茎中总黄酮、总黄酮醇和总酚酸的含量测定

    目的 比较不同种质资源五味子藤茎中总黄酮、总黄酮醇和总酚酸含量的差异.方法 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总黄酮、总黄酮醇和总酚酸的含量.结果 不同种质资源间五味子藤茎的总黄酮、总黄酮醇和总酚酸的含量存在较大差异,分别以总黄酮和总黄酮醇为考察指标,品系17-11-3佳;以总酚酸为考察指标,品系94-9-2佳.结论 此三种方法操作简便,准确性强,精密度高,重复性好,可为五味子藤茎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同时为五味子的种质资源收集和品种选育提供理论参考.

    作者:金银萍;王英平;杨一鸣;郭靖;艾军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海藻药材及其混伪品的红外光谱分析研究

    目的 建立一种快速简单鉴别海藻及其混伪品的方法.方法 采用红外光谱三级鉴定法对海藻药材及其混伪品的红外图谱进行分析.结果 不同品种海藻一维谱图相似,具9个共有吸收峰,主含糖类、蛋白质、不饱和脂肪酸、甾体等成分;二阶导数谱图和二维相关谱图差异较大,可以根据峰数、峰位、峰强的差异进行区分.结论 利用海藻及其混伪品红外光谱三级鉴定图谱的差异,可以快速鉴别海藻药材.

    作者:王琰;王虹熙;孙丹丹;郭庆梅;季冬青;周凤琴;王长云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抗甲方浓缩工艺可靠性的指标性成分研究

    目的 探索以抗甲方中3个主要成分作为指标监控制剂浓缩工艺稳定性.方法 以迷迭香酸、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和连翘酯苷A这3个主要成分作为HPLC检测指标,在50 ~ 90℃的温度范围,系统考察抗甲方提取液在常压和减压浓缩状态下的热稳定性规律,计算其转移率,用于指导提取液浓缩步骤中的工艺参数确定.结果 经过8h常压和减压浓缩后,迷迭香酸在温度50~70℃稳定性良好,在80℃和90℃条件下转移率下降均低于9.0%;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在温度50 ~ 90℃稳定性良好;连翘酯苷A在温度50~60℃稳定性良好,70℃条件下转移率下降不超过10%,在80℃和90℃条件下转移率下降均超过30.0%.因此,抗甲方在浓缩过程中温度须控制在70℃以内.经过3批中试放大试验,验证此减压浓缩工艺稳定可行.结论 连翘酯苷A作为浓缩过程的热敏性指示性成分,可用于抗甲方制剂工艺的监控.

    作者:李更青;吴飞;赵春草;王睿;张继全;冯怡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逍遥散影响慢性应激T2DM大鼠糖脂代谢机制的初步研究

    目的 研究比较慢性应激对2型糖尿病(T2DM)大鼠胰岛素抵抗(IR)和糖脂代谢相关指标的影响及逍遥散的干预作用.方法 以高糖高脂饲料喂养联合链脲佐菌素(STZ)诱导T2DM大鼠办研究对象,建立慢性心理应激动物模型.将成模的T2DM大鼠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逍遥散组、应激对照组、应激加逍遥散组等4组.观察比较各组大鼠血糖(BG)、糖化血红蛋白(HbAlc)、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敏感指数(ISI)、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的水平.结果 与模型对照组相比较,应激对照组的体重和ISI下降(P<0.01),BG及HbAlc升高(P<0.01),逍遥散组大鼠BG降低(P<0.01),血脂水平降低(P<0.01,P<0.05),与应激对照组相比较:应激加逍遥散组体重增加(P<0.05),BG降低(P<0.05),HbAlc与ISI均显著降低(P<0.01),TC、TG降低(P<0.01,P<0.05).结论 慢性应激能显著加剧T2DM大鼠IR和糖脂代谢紊乱;逍遥散能影响慢性应激大鼠的糖脂代谢,其机制可能与提高慢性应激T2DM大鼠的胰岛素敏感性有关.

    作者:陈欢;张铭珈;倪慧;敖海清;朱艳芳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银杏白果提取物抗氧化及抗菌研究

    目的 研究银杏白果提取物的抗氧化及抗茵作用 方法 银杏白果通过水和75%乙醇进行提取分别得到提取物.采用DPPH自由基、ABTS自由基、还原力等测定体外抗氧化能力;采用微量稀释法进行小抑茵浓度(MIC)检测.结果 白果的水提物比醇提物表现出更好的抗氧化效果;银杏白果提取物对测试菌具有抑制作用,对真菌黄曲霉和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效果稍好于其它测试菌.结论 银杏白果提取物具有开发成天然抗氧化剂和抗茵剂的潜力.

    作者:周晓辉;王瑱;邱立娟;冯昭中;田俊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茶枯抗菌成分提取方法及抗菌机理初步研究

    目的 研究茶枯抗白色念珠菌成分的提取方法及抗菌机理,为进一步高效利用茶枯及新型抗真菌药物先导化合物的开发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方法 对渗漉法、回流法及超声法3种提取方法进行比较,确定佳提取方法以及佳提取条件;采用牛津杯法及倍半稀释法测定茶枯提取物抑茵圈大小及小抑菌浓度(MIC);测定提取物对细菌的生长曲线及电导率的影响.结果 3种提取方法比较:回流提取>超声提取>渗漉提取;回流提取佳条件为:按1∶20料液比加入70%乙醇,加热回流提取1.5h;茶枯提取物对白色念珠菌MIC为6.9 mg/ml;荼枯提取物的抑茵作用主要表现在对数生长期,作用后茵悬液电导率明显增加.结论 回流提取法为茶枯提取物佳提取方法,该提取物可抑制白色念珠茵的生长,其主要是通过改变细胞膜通透性发挥抑菌作用.

    作者:吴春;张亚楠;王雅英;李黎明;王青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探索建立中药饮片规格等级标准

    中药饮片分规格等级是中药市场长期存在的一种现象,中药饮片规格等级作为市场交易的重要参考依据之一.目前,我国没有权威、统一、规范的中药饮片规格等级标准.文章试图对中药饮片市场现状进行分析、探索制定中药饮片规格等级标准的方法,以期为中药饮片规格等级标准建立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穆二廷;赵宜欢;闫攀;范慧茸;杨青山;周建理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利用在线加压溶剂提取-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建立鲜冬虫夏草高效液相特征图谱

    目的 建立鲜冬虫夏草的高效液相特征图谱.方法 采用在线加压溶剂提取-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online PLE-HPLC-DAD-MS)分析.将样品粉末与硅藻土均匀混合,置于空预柱芯中,套上预柱套,制得样品提取器,并安装于液相系统.以水为提取溶剂,于70℃下提取3.5 min.分析柱为ZORBAX SB-Aq(4.6 mm×150 mm,5μm),水-0.1%乙酸甲醇溶液作为流动相,采用1.5 ml·min-1流速进行梯度洗脱,柱温为20℃,在260 nm波长下检测,采用SIM模式监测特征峰.结果 建立了鲜冬虫夏草的高效液相特征图谱,共包含12个色谱峰信号,其中8个通过与对照品对照被确认为核苷类成分.结论 所建立的方法操作简便、节省样品、耗时短,可为鲜冬虫夏草的质量控制提供有效的参考.

    作者:周妙霞;宋月林;李春红;梅全喜;李光荣;钱正明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病证结合”防治胃癌前病变的探讨

    胃癌前病变是胃炎转变为胃癌的重要阶段,属于胃癌的癌前状态,是临床上消化科的一大难题.病证结合是一种在临床中重视西医“病”和中医“证”并将两者相互结合的思想,即以特定的“病”为主线,将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证”贯穿起来,体现了中医和西医之间的优势互补,常用于指导临床疾病的诊治,在胃癌前病变的防治中起到明确诊断、稳固疗效和判断预后的作用.本文主要从病证结合思想的角度探讨胃癌前病变.

    作者:赖虔青;林平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陈皮总黄酮含量5种分光光度法对比

    目的 探求较优的陈皮总黄酮分光光度法.方法 分别按照直接测定法、碱液显色法、硝酸铝显色法、三氯化铝显色法、二甘醇显色法等5种分光光度法处理后的标准比色液和陈皮样品比色液,在λ200 ~ 600nm波长范围内进行光谱扫描.通过对比分析光谱扫描曲线,确定较优方法.结果 经直接测定法和碱液显色法处理后的标准比色液和陈皮样品比色液的光谱扫描曲线相似度高,特征峰重叠,其波长分别为λ285.5nm和λ286nm.方法学考察和案例验证结果表明,这2种方法误差小,准确性好,均适宜用于陈皮总黄酮检测,其他3种方法则不适宜.结论 5种分光光度法中只有直接测定法和碱液显色法适宜用于陈皮总黄酮的检测.

    作者:伍长春;彭晓俊;梁伟华;张瑞芳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对比论述中医和苗医对癌因性疲乏的认识

    癌因性疲乏(cancer-related fatigue,CRF)普遍存在于恶性肿瘤病人中.在当代医学模式的影响下,对恶性肿瘤的治疗除了对肿瘤本身的治疗外,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也开始备受关注.CRF较普通疲乏而言有程度重、持续时间长且不能通过休息缓解的特点,对病人的日常生活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因而得到医护人员和病人越来越多的重视.中医药及苗族医药经过中国历代医家的传承与发展,形成了相对完善的理论体系.两个学科在对CRF的认识和治疗上各具特色,本文主要从中医理论和苗医理论对CRF认识作对比论述,旨在指导临床实践,为治疗CRF的研究提供思路.

    作者:刘欣欣;杨柱;崔瑾;龙奉玺;张震;税会利;邓茜;唐东昕 刊期: 2018年第03期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主管:湖北省黄石市卫生局

主办: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