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许子春“调经三法”治疗青春期崩漏经验阐介

章海娟;许子春;顾锡冬

关键词:名医经验, 青春期崩漏, 调经三法
摘要:通过总结许子春专家诊治青春期崩漏的临床经验,归纳出“调经三法”,并从理论探析和用药规律两方面对“调经三法”作进一步阐释,再结合验案赏析,旨在为青春期崩漏的诊治提供更广阔的临证思路.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相关文献
  • 马归液治疗膀胱过度活动症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马归液对膀胱过度活动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入选的患者随机分为中西结合组、马归液组和索利那新组3组,分别口服中药马归液与西药索利那新、马归液、索利那新,治疗45d.观察治疗前与治疗后3组的平均尿流率、大尿流率、尿量、排尿记录、OABSS、QOL.结果 治疗后,马归液组、中西结合组与索利那新组的大尿流率、平均尿流率、尿量、排尿记录、OABSS、QOL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马归液组与中西结合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马归液组、中西结合组总有效率高于索利那新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明显不良反应;马归液组总有效率与中西结合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运用马归液治疗膀胱过度活动症,具有明确疗效,经济实惠,副作用少,值得临床深入研究.

    作者:蔡蔚;谢海平;龙蠡;杨华伟;谢晓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从脾论治情志病探析

    情志病是中医学特有的病名,其临床病证表现复杂,病情容易反复.文章从脾入手,分析了脾主运化,主思、藏意,为气机升降之枢纽等功能与情志病发生的密切关系,提出临床治疗应以健脾益气,调理中焦气机为主,兼治其它脏腑功能紊乱,并配合心理疏导,语言劝慰,方可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

    作者:李翠娟;巩振东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山楂提取物泡腾片制备工艺优化

    目的 优化制备山楂提取物泡腾片的工艺.方法 采用酸碱混合非水制粒法制备山楂提取物泡腾片,以崩解时限、pH为评价指标,在前期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优化主辅料配比及工艺.结果 制备泡腾片主辅料优配比为:26%山楂提取物、2%聚乙二醇6000、8%柠檬酸、8%碳酸氢钠、1%甜味素、1%阿斯巴甜、0.1%硬脂酸镁,乳糖、无水乙醇和山楂红色素适量.结论 泡腾片的制备工艺简单且可行性好,稳定性好.

    作者:毛文英;刘耀茹;孙胜杰;王颖莉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益气养阴健脾法对小鼠胃肠动力影响的实验研究

    目的 考察以益气养阴健脾法为指导组成的方剂对正常及免疫抑制模型小鼠胃肠动力的影响.方法 采用营养性半固体糊加活性炭法测定胃内容物残留率;墨水推进法测定小肠推进率;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浆胃动素(MTL).用环磷酰胺经腹腔注射制备免疫抑制模型.结果 益气养阴健脾法组方药物中、高剂量组对正常小鼠胃排空率,小肠推进率和胃肠激素水平的作用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免疫抑制状态下低、中、高剂量组的小鼠小肠推进率与模型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中、高剂量组的小鼠胃排空率和胃肠激素水平与模型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以益气养阴健脾法指导组方的药物对正常小鼠及免疫抑制模型小鼠胃肠动力及胃肠激素水平均有促进作用.

    作者:张一驰;凌云;周春祥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残黄片利胆保肝作用的非临床药效学研究

    目的 探讨残黄片的利胆作用,为残黄片的进一步研究开发提供试验依据.方法 观察残黄片对正常小鼠胆汁分泌量的影响及对正常大鼠胆汁流量的影响;采用ANIT诱导胆汁淤滞性肝损伤大鼠模型,观察大鼠胆汁分泌量及胆汁中TBIL、DBIL和CHOL含量以及血液生化学指标(ALT、AST、TBIL、DBIL)的变化.结果 残黄片可明显地促进正常大、小鼠和胆汁淤积性肝损伤模型大鼠胆汁的分泌,且能够降低肝损伤大鼠胆汁中的TBIL、DBIL和血清中的水平,显示出较强的利胆作用和对胆管和肝细胞损伤的修复作用,残黄片高、中、低剂量呈量效关系.结论 残黄片具有明显的利胆和保肝作用.

    作者:王雯颍;李承平;李娜娜;邓莉;石金金;陈慧芳;孙曼;何永侠;李寅超;袁海龙;韩晋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于世家教授自拟安眠方对PCPA诱导失眠大鼠脑内递质及GABA的影响

    目的 探讨安眠方镇静催眠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对氯苯丙氨酸(PCPA)建立失眠大鼠模型,以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检测大鼠脑组织5-羟色胺(5-HT)、5-羟吲哚乙酸(5-HIAA)、去甲肾上腺素(NE)以及多巴胺(DA)含量,以氨基酸自动分析仪及酶联免疫法检测γ-氨基丁酸(GABA)的含量.结果 安眠方三个剂量组的5-HT检测值均明显低于模型组;通过不同检测方法测定GABA,结果均提示安眠方中、高剂量组GABA含量较模型组显著升高,P<0.05,有显著差异;结论 安眠方对PCPA诱导的失眠大鼠脑组织的5-HT没有明显影响,说明该制剂不是通过影响5-HT神经递质产生的镇静催眠作用.但安眠方对PCPA诱导的失眠大鼠脑组织的GABA含量却产生一定影响.

    作者:王亚茹;于世家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针灸通过NOXs-ROS-NLRP3信号通路治疗大鼠溃疡性结肠炎的实验研究

    目的 探讨针灸对大鼠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的治疗作用及作用机制.方法 将SD雄性SPF级大鼠40只,随机分成正常组、模型组、电针组、隔药灸组,每组10只.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大鼠均给予2,4,6-三硝基苯磺酸(TNBS)-25%乙醇0.25 ml混合液灌肠建立UC模型,空白组大鼠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肠.隔药灸组、电针组选取“天枢”(双)和“气海”进行隔药灸或电针穴位治疗,连续治疗14d,正常组、模型组不予处理.观察大鼠精神状态及死亡情况,计算大鼠的疾病活动指数(DAI),采集结肠组织,计算结肠黏膜损伤指数(CMDI)、检测大鼠结肠组织中NLRP3 mRNA及IL-1β mRNA相对表达量,采取腹主动脉血,检测血清中NLRP3、NOXs、ROS及IL-1β的表达量.结果 除正常组外,各模型组造模后均有明显的溃疡性结肠炎临床症状和病理学改变(P<0.05);模型组、电针组、隔药灸组NLRP3 mRNA、IL-1βmRNA表达量,NOXs、ROS、NLRP3及IL-1β表达量高于正常组(P<0.05);电针组、隔药灸组NLRP3mRNA及IL-1βmRNA表达量,NOXs、ROS、NLRP3及IL-1β表达量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结论 电针、隔药灸可能通过影响NOXs-ROS-NLRP3信号传导通路发挥治疗UC的作用.

    作者:曾于恒;杨芳;何永恒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基于主要毒效成分的十八反药对甘草与甘遂及其在甘遂半夏汤的配伍研究

    目的 考察甘草、甘遂在配伍前后及甘遂半夏汤中主要药效成分提取量的变化,从化学成分的角度探索“十八反药对”的配伍规律.方法 采用HPLC法测定甘草、甘遂配伍前后及在甘遂半夏汤中甘草酸单铵盐、大戟二烯醇的提取量变化情况.结果 甘草酸、大戟二烯醇的提取量随单药→对药→全方的配伍变化,提取量先升高,后降低;但甘草酸升高幅度低于降低幅度,大戟二烯醇升高幅度高于降低幅度.结论 甘草与甘遂合煎,其相应毒效成分均明显增加,说明十八反药对甘草与甘遂确实属于配伍禁忌,但二者在甘遂半夏汤复方中相应毒效成分有提取量又均明显降低,说明中医药复方配伍用药确实起到降低毒性的作用,也从化学成分的角度佐证十八反药对只要配伍使用得当也能在临床上起到应有的作用.研究结论为十八反药对自古至今的广泛应用提供了一定的实验依据.

    作者:段秀俊;王嘉琛;叶花;刘培;王鹏飞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辟谷-服气-服药”三联法治疗脊髓损伤及并发症的理论初探

    辟谷是中国古代养生术的一种,它指的是通过服药、服气等方法达到节制食量、辟谷清肠的目的.首先,辟谷不仅可以抑制炎性反应,控制感染;也有神经保护作用,促进神经重建、肢体恢复,其对SCI及其并发症有良好的调控作用.其次,通过多历代辟谷方药的研究,发现大量辟谷辅助药饵的功效与SCI的治则吻合,其一可补气而令人不思食;二可通过药物通阳活血,补肾填精,直指病机.第三,服气法不仅通过服气吐纳,通调气机,增强肺通气;其“开合毛孔”“以意驭气”所暗涵的运动想象疗法也是治疗SCI及并发症的一大利器.总之,辟谷三联法对脊髓损伤及并发症,提供新的思路及方法,值得继续研习.

    作者:黄彬洋;刘晓瑞;王文春;张姗姗;汪俊宇;向武;刘浩;熊德启;张安仁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理气活血法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探析

    从内异症的病机、内异症与气滞血瘀的关系、理气活血法在内异症治疗中的应用及疗效机理等方面探析理气活血法治疗内异症的可行性.认为血瘀是内异症的主要发病机理,瘀血内阻为本病基本病机,气滞血瘀证是内异症的常见中医证型,理气活血法是中医临床治疗内异症的常用治法.建议内异症的临床研究及疗效评价体系应不断客观化与标准化,对理气活血中药机理研究应多方位、多靶点深入开展,为中医药治疗内异症提供更为有效的思路和方法.

    作者:王娜娜;夏文艳;刘莹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白藜芦醇对肺炎克雷伯菌的致病性影响

    目的 利用秀丽隐杆线虫-肺炎克雷伯菌感染模型,探讨白藜芦醇对肺炎克雷伯菌致病性影响.方法 取同期化处理后的L4期线虫,经肺炎克雷伯菌感染5d后,洗涤、离心,转移至96孔板内(10只/孔),每孔加入LB溶液40μl、M9缓冲液160μ1、FUDR及不同浓度的白藜芦醇,每组5个复孔,20℃静置培养.实验组加入不同浓度的白藜芦醇(0,0.1,0.2,0.4,0.8mg/ml),空白对照组L4期线虫经大肠埃希菌OP50喂养5d后转移至96孔板内,不加白藜芦醇;每24h观察线虫生存情况.结果 经Log Rank检验法进行组间差异比较发现,与0mg/ml白藜芦醇比较,0.2,0.4,0.8mg/ml浓度对线虫生存时间的影响有统计学差异(P<0.05,x2值分别为29.262,35.148,37.040);0.1mg/ml浓度的白藜芦醇对线虫生存时间的影响无统计学差异(P >0.05,x2=0.05);同时采用Log Rank检验法对0.2,0.4,0.8mg/ml三组浓度白藜芦醇对感染后线虫生存时间进行组间比较发现,该三组对线虫生存时间的影响无统计学差异(P >0.05,x2值分别为0.05,0.25,0.56).结论 在秀丽隐杆线虫-肺炎克雷伯菌感染模型中,高浓度白藜芦醇能使感染后线虫生存时间延长,但随着浓度的增加,对线虫生存时间并无明显影响.

    作者:彭黎;孙树梅;周浩;张亚莉;欧阳妮;谷艺修;李春富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白屈菜红碱对黑色素瘤B16细胞增殖抑制和凋亡诱导作用的实验研究

    目的 探讨白屈菜红碱对黑色素瘤B16细胞增殖抑制和凋亡诱导作用的影响.方法 高(8μg/ml)、中(4μg/ml)、低(2μg/ml)浓度的白屈菜红碱处理对数生长期的B16细胞,分别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Arnexin V-FITC/PI双染联合流式细胞术、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qPCR)及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增殖抑制率、凋亡率、凋亡相关基因及β-catenin、原癌基因(C-myc)、细胞周期素D1(Cyclin Dl)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白屈菜红碱能有效抑制B16细胞的增殖,且能提高B16细胞的早期凋亡率及晚期凋亡率,与空白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空白组比较,白屈菜红碱可显著升高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ase-3)和Bax的基因表达水平,降低Bcl-2基因表达水平及β-catenin、C-myc和Cyclin D1蛋白表达水平(P<0.05).结论 白屈菜红碱具有抑制B16细胞增殖及诱导凋亡作用,该作用与抑制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激活有关.

    作者:张步鑫;赵献敏;成琼;李锡清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HPLC-ELSD法同时测定冬虫夏草中3个甾醇的含量

    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器(HPLC-ELSD)法测定冬虫夏草中3个甾醇类成分(麦角甾醇、胆甾醇、谷甾醇)含量.方法 以0.5 mol·L-氢氧化钾-乙醇溶液超声提取样本,色谱柱为Waters Xbridge C18(4.6 mm×250mm,5μm),流动相为水(A)和0.005%甲酸甲醇溶液(B),梯度洗脱,流速为1.0ml·min-,柱温30℃;ELSD漂移管温度35℃,雾化压力3.5 bar,增益值6,噪音过滤5s.结果 麦角甾醇、胆甾醇和谷甾醇分别在0.35~6.95 μg、0.20~3.98 lμg和0.18 ~3.60 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重复性RSD值分别为3.53%、2.99%和3.27%;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100.64%、100.28%和100.20%.采用该方法对冬虫夏草的甾醇进行测定,麦角甾醇含量为3.41~4.72 mg/g;胆甾醇含量为1.09~1.43 mg/g;谷甾醇含量为0.35~ 0.52 mg/g.结论 建立的甾醇测定方法操作简便、重复性好、准确可靠,可应用于冬虫夏草主要甾醇类成分的分析,为冬虫夏草产品质量控制提供了方法参考.

    作者:李文庆;孙敏甜;李文佳;杨丰庆;田野;钱正明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一种安全快速测定僵蚕中白僵菌素含量的高效液相方法研究

    目的 优化高效液相测定方法及白僵菌素提取的前处理条件,为僵蚕质量控制提供依据.方法 样品采用超声处理,色谱柱为Symmetry(R) C18(4.6ram×250 rmm,5μm),流动相为乙腈-水溶液(70∶ 30),流速为1.0ml/min,柱温为30℃,波长215 nm.结果 白僵菌素在1.749~81.885 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94);回收率为90.41%~96.99%,RSD为2.92%(n=6);17批僵蚕中白僵菌素含量在0~0.3153mg/g之间,质量差别大.结论 该方法安全快速,准确灵敏,重复性好,可用于僵蚕药材质量评价.

    作者:陈辉;何金晓;刘佳灵;陶玲;李敏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以俞调枢”法对胃肠动力障碍大鼠消化道动力学及Cajal间质细胞的影响

    目的 观察“以俞调枢”法对胃肠动力障碍大鼠消化道动力学及Cajal间质细胞的影响,探索该疗法改善胃肠动力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 选择SD大鼠120只,随机分为空白治疗组、空白对照组、模型治疗组和模型对照组各30只,空白治疗组、模型治疗组每日固定22min,并实施背俞指针治疗;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每日固定22min,不实施背俞指针治疗.疗程均为14天.观察并比较4组大鼠胃电图、胃内残留率、小肠推进比、Cajal间质细胞分布数量等指标的变化.结果 ①空白治疗组、空白对照组、模型治疗组在胃电主频率和平均振幅、胃内残留率、小肠推进比、Caja1间质细胞数量等方面无明显差异性(P>0.05);(②模型对照组与模型治疗组、空白治疗组、空白对照组相比较,其胃电主频率和平均振幅均具有显著差异性(P<0.01);③模型对照组与模型治疗组、空白治疗组、空白对照组相比较,其胃内残留率显著升高,小肠推进比率显著降低(P<0.01);④模型对照组与模型治疗组、空白治疗组、空白对照组相比较,其Cajal间质细胞数量得以显著降低(P<0.01).结论 “以俞调枢”法具有较好的改善胃肠动力的疗效,其机制可能与其通过调节Cajal间质细胞的表达有关,值得临床推广及进一步深入研究.

    作者:胡雄丽;陈峭;谢胜;税典奎;覃婧;侯秋科;颜春艳;刘珊;覃凤传;刘礼剑;韦金秀;梁梦月;陈家坤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复方增氧分散片提取工艺的活性筛选及其正交优化试验研究

    目的 复方增氧分散片的佳活性提取工艺研究.方法 采用药效跟踪法,以耐缺氧活性为考察指标,对复方增氧分散片五个提取工艺进行活性筛选.针对所筛选出的活性提取工艺,采用正交试验法,以丹参酮IIA提取率、丹酚酸B提取率、红景天苷提取率、总多糖提取率、总皂苷提取率为考察指标,对提取时间、提取次数、溶媒量进行进一步的参数优选研究.结果 通过实验获得了复方增氧分散片佳活性药效提取工艺路线,在此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得到复方增氧分散片佳提取工艺为以9倍量水煎提取2次,每次2h.结论 综合运用药效跟踪法及正交试验法,获得了具有佳活性的提取工艺,为确保开发出安全有效、适合工业化生产的复方增氧分散片提供了实验依据与技术支撑.

    作者:肖凤琴;弓佩含;杨洋;刘玉婷;王天宁;苗磊;严铭铭;邵帅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电针预处理对孕马血清促排卵大鼠子宫内膜容受性的影响

    目的 观察电针预处理对激素促排卵大鼠子宫内膜容受性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 建立孕马血清促排卵大鼠模型并予以针刺干预,电镜观察子宫内膜胞饮突形态学改变;采用qPCR技术测定各组子宫组织中子宫内膜容受性相关因子(整合素αvβ3、LIF、Hoxa-10)的表达变化.结果 电镜观察对照组胞饮突阳性表达丰富,大部分胞饮突处于发育完全成熟阶段;模型组胞饮突表达量少,发育滞后;治疗组可见胞饮突阳性表达.设对照组子宫组织mRNA表达为1,采用2-△△CT方法计算,整合素αvmRNA模型组是对照组的0.36倍;治疗组是对照组的0.73倍.整合素β3 mRNA模型组是对照组的0.71倍;治疗组是对照组的0.91倍.LIF mRNA表达模型组是对照组的0.24倍;治疗组是对照组的0.59倍.Hoxa-10 mRNA表达模型组是对照组的0.39倍;治疗组是对照组的0.77倍.结论 针刺可以有效的改善孕马血清促排卵大鼠子宫内膜容受性.

    作者:李茜;程洁;龚美蓉;罗玺;华启新;夏有兵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五行流通”理论及其在皮肤科的应用探析

    五行之间生克制约循环,如“轮轴”运转,推动生命之流前行.一行之气偏旺则生“克、泄、耗”之疾,一行之气不足则所主脏腑行运不佳,均可影响五行轴运,累及多系统,病情复杂,病机难寻,辨证时需综合考虑五行间的生克联系.“五行流通”之法为治疗五行克耗、偏枯之良方,其通过深入理解生克的本源,用“化泄”的方法平抑强旺、使五行间能量得以传递沟通.此外,人体内在“气候”的寒热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出生时自然气候寒暖的影响,即所谓天人相应;过寒过暖均会阻碍五行流通,需施以“调候”.“五行流通”理论从多个角度思考临床应用,望可为难治性皮肤病的辨证、论治提供新的思路.

    作者:李媛媛;刘霞;张乐其;谭城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肾炎康复片治疗糖尿病肾病的Meta分析及系统评价

    目的 使用Meta分析及系统评价的方法评价肾炎康复片治疗糖尿病肾病的治疗效果.方法 检索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数据库,筛选随机对照研究,利用筛选出的实验数据进行Meta分析及系统评价.结果 检索出67篇满足要求的研究,一共纳入4084名患者,随访期中位数为12周(2~ 24周).对蛋白尿的Meta分析表明,肾炎康复片能明显降低糖尿病肾病患者尿中蛋白水平,加权化均数差(WMD)为-0.49,95% CI [-0.56,-0.43],P<0.05.对血肌酐水平进行了分析,WMD为-14.69,95% CI[-16.33,-13.05],P<0.05,表明肾炎康复片能降低慢性肾炎患者血肌酐水平.结论 肾炎康复片联合西药治疗糖尿病肾病疗效显著,且治疗效果优于单纯使用西药,治疗过程中未见明显不良反应,但尚需更多大样本、多中心、高质量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进一步验证.

    作者:甘文渊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针刺对焦虑大鼠心房利钠肽及其受体的影响

    目的 研究针刺对不可预知的慢性情绪应激(Chronic emotional stress,CES)焦虑模型大鼠心脏利钠肽(atrial natriuretic peptide,ANP)及其利钠肽受体-A(natriuretic peptide receptor type A,NPR-A)的影响,探讨针刺“宁心安神”抗焦虑效应的外周作用机理.方法 将30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10只)、模型组(10只)和针刺组(10只).模型和针刺组采用CES方法复制焦虑模型.选用具有“宁心安神”作用的“内关”和“神门”穴进行针刺治疗,每次治疗30min,隔日1次,持续15 d.运用高架十字迷宫实验测试大鼠焦虑行为;免疫组化法观察左、右心房ANP及NPR-A的表达.结果 (1)模型组大鼠在高架十字迷宫中进入开臂的次数(open-arms entries,OE)占进入开臂和闭臂总次数的百分比(0E%)较空白组明显下降(P<0.01),针刺组OE%值较模型组有明显升高(P<0.05);(2)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大鼠左心房和右心房ANP及NPR-A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组相比,针刺组较模型组左心房和右心房ANP及NPR-A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结论 针刺“宁心安神”抗焦虑作用的发挥可能与其调节外周左、右心房ANP及NPR-A水平有相关.

    作者:何建才;余曙光;周奇志;张承舜;魏大能;杨名己;谢光春;黄文琴;田华 刊期: 2018年第04期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主管:湖北省黄石市卫生局

主办: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