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春水;张惠琴;张树生;陈俊宁;姜建东;陈涛
分析47例老年自发性气胸,并与同期青壮年自发性气胸71例进行比较.资料表明,老年自发性气胸常继发于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和肺结核,呼吸困难较多且显著,胸痛少而张力性气胸多见,病情重、预后差.对呼吸困难显著者,即使肺萎陷程度<30%,亦应及时排气减压治疗.
作者:邹守仁;张春芳 刊期: 1994年第02期
在体外通过Fenton反应系统生成羟自由基(OH·),用自由基捕捉剂DMPO捕捉生成的OH·,形成保留OH·性质的DMPO-OH自旋加合物,用电子自旋共振仪(ESR)检测OH·的生成量.研究发现,在FCnton反应系统中加入不同浓度的氯酯醒,ESR检测到的自旋加合物信号明显减弱.实验证实,氯酯醒具有羟自由基清除作用.
作者:杨春水;张惠琴;张树生;陈俊宁;姜建东;陈涛 刊期: 1994年第02期
将166例新生儿吸入性肺炎随机分为抗氧化剂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早期应用(生后12小时内)抗氧化剂VC、VE及复方丹参治疗.结果显示,两组临床疗效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及重症肺炎病死率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1),提示抗氧化剂治疗对逆转病情,改善预后有重要影响.
作者:赵冠中 刊期: 1994年第02期
本文采用损伤家兔眼浅层角膜、感染金葡菌或绿脓杆菌,造成金葡菌和绿脓杆菌性角膜炎动物模型.采用环丙沙星滴眼液治疗,并分别与利福平和丁胺卡那霉素滴眼液比较.结果表明:环丙沙星滴眼液对金葡菌和绿脓杆菌性角膜炎有显著的治疗效果,其作用较利福平和丁胺卡那霉素滴眼液快而强,并能有效地预防角膜溃疡的形成.提示:国产环丙沙星滴眼液可作为治疗细菌性角膜炎的有效药物.
作者:徐济良;黄金华;邵政一 刊期: 1994年第02期
分析60例肺心病并发多脏器功能衰竭(MOF)的临床资料,并就其发病机理、防治方法作了回顾性分析和探讨,以图在今后的临床实践中,提高MOF治愈率,降低病死率.
作者:陈仲桂 刊期: 1994年第02期
对68例肺癌组织进行纤维连接蛋白(Fn)免疫组织化学研究.癌周基膜Fn在肺腺癌随着分化的不成熟而表达减少或消失.在肺腺癌与鳞癌中表达方式不全相同.间质中Fn的表达与肿瘤的组织学分型及分化无关,而与新生的纤维结缔组织及血管密切相关,提示与肿瘤的运动、浸润及诱生血管提供肿瘤生长有关.
作者:李晓宇;江明;肖玉凤;陆璐 刊期: 1994年第02期
对37例神经症患者行卡特尔16种个性因素测验(16 PF),分别以男女检测结果与同性别正常人群的16PF常模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发现,无论男女患者均有4个因素分低于或高于常人标准;稳定性和兴奋性分数明显降低,怀疑性和忧虑性分数明显升高.分析认为16PF是诊断神经症的重要方法之一,并为临床治疗选药提供重要依据.
作者:罗雪莲;任雨石;严成华 刊期: 1994年第02期
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60例不同肝病患者与12例正常对照者血浆氨基酸水平,探讨氨基酸谱型对肝病诊治的临床意义.结果发现,急性病毒性肝炎、慢迁肝、慢活肝、失代偿期肝硬化及原发性肝癌时的氨基酸谱不尽相同.分析氨基酸谱型对肝病的鉴别诊断有一定价值.血浆氨基酸与多数常规肝功能试验结果无相关性,仅BCAA/AAA比值与血清白蛋白浓度呈正相关,提示氨基酸谱型的异常主要反映了肝细胞代谢状态的改变.血浆氨基酸分析对肝病治疗中正确使用氨基酸溶液有指导意义.
作者:张石平;徐克成;孟宪镛;李炳源;叶林 刊期: 1994年第02期
本文采用超声多普勒技术记录肝癌动脉血流速度,以动脉系统血流动力学的气室模型及其等效电路为基础,并对血流速度曲线作B样条函数模似,从而计算出肝癌动脉的阻力,为肝动脉栓塞术后肝癌动脉的栓塞程度提供了较为理想的评价手段.本文同时还比较多巴酚丁胺使用前后肝癌动脉血流的变化,从而提高了肝癌动脉血流评价的灵敏度.
作者:刘艳华;陈鸿;钮红音;王春民 刊期: 1994年第02期
采用火箭电泳法对64例(80例次)肺性病患者进行血浆纤维连接蛋白(Fn)测定合并肺性脑病19例.并与106例健康人及104例其他呼吸疾患进行对比.结果表明: 正常组、肺性病缓解组、急性发作组、肺性脑病组血浆Fn水平分别为34.27±6.36mg/dl,29.61±4.25mg/dl,15.21±5.20mg/dl,11.82±5.67mg/dl.肺性脑病患者血浆Fn显著降低,并随病情恶化而进一步下降.同时,其含量变化与pH值和PaO2呈正相关,与PaCO2呈负相关.因此动态观察肺性脑病患者血浆Fn含量可作为判断预后一项较为可靠的指标.
作者:王靖南;周佩文;黄石兵;王忠勇 刊期: 1994年第02期
分析我院1981~1992年病死小儿211例临床资料,结果表明,历年来病死率呈下降趋势;冬春季节病死率较高;1岁以内占88.15%,其中新生儿占44.55%;本组小儿死亡数较高的前10位病种的住院例数占同期住院总例数的47.82%,死亡数却占86.73%,其中直接死于感染性疾病或原发病合并感染的占 96.17%.提示降低小儿病死率的关键在于1岁以内小儿尤其是新生儿感染性疾病的防治.
作者:姜夕南;金银杏;朱道美 刊期: 1994年第02期
应用国产氯硝安定治疗难治性癫痫79例,总有效率为69.62%,对小发作者疗效尤佳.副反应轻,对心、肝、肾、血液无毒副作用.认为氯硝安定是一种优良的新型抗癫痫药.
作者:陆范仁 刊期: 1994年第02期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检测281例各型乙型肝炎血清HBV DNA,检出率为61.9%.HBeAg阳性其HBV DNA检出率为90.6%,说明HBV DNA与HBeAg有密切关系;抗HBe阳性与抗HBs阳性其HBVD NA检出率分别为38.3%与33.3%,提示HBV DNA并非完全消失,只是含量减少;HBV-M均阴性者其HBV DNA检出率为55.8%,表明在HBV-M阴性的人群中亦可有HBV感染.
作者:诸燕珍;胡佺 刊期: 1994年第02期
对胃大部切除后残胃100例作内镜随访.分析表明,大多患者于术后3~5年残胃粘膜发生萎缩性炎症改变,萎缩粘膜相多处见增生灶,近镜下有绒毛肠化特征.
作者:孔庆奎 刊期: 1994年第02期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临床表现复杂,本文6例误诊为血液病.均以血液学异常为首发症状,早期缺乏典型的皮肤、关节、肾或全身其他系统损害表现.分析认为,对不明原因血细胞减少的女性患者,应及时作SLE的有关检查,以求早期诊断及时治疗,延长生存期.
作者:吴兴;徐希昭 刊期: 1994年第02期
对118例原发性高血压Ⅰ~Ⅲ期患者,采用随机自身对比方法,观察单用卡他普利(A组)及卡他普利合并双氢克尿塞(B组)和卡他普利合并速尿(C组)的治疗结果.其中Ⅰ、Ⅱ期原发性高血压20例,选择性应用安慰剂作为对照(D组).结果,A、B、C各组治疗后平均降压总有效率,分别为71.57%、95.00%、98.04%,D组使用安慰剂前后无明显变化.分析表明,卡他普利合并利尿剂可显著提高疗效(P<0.05),且副作用小,不良反应少.卡他普利合并双氢克尿塞或合并速尿.两组间疗效无明显差异(P>0.05).
作者:顾卫东 刊期: 1994年第02期
应用PCR法和套式PCR法对深圳地区44例HBV血清学标志物阳性者进行HCV-RNA检测,并同时作HBV-DNA检测,以了解HBV与HCV重叠的感染情况,同时观察其血清ALT的情况.结果发现,44例患者中HBV-DNA阳性12例(27.27%);HCV-RNA阳性22例(50.00%),抗HCV阳性21例(47.73%).表明HBV与HCV的重叠感染率较高,应引起人们的重视.
作者:徐正府;徐克成;孟宪镛 刊期: 1994年第02期
报道在160例乙肝中检出31例HDV感染者,慢活肝、肝硬化中阳性率分别为27.3%(21/77)、25.0%(6/24),高于慢迁肝中阳性率3.2%(1/31)(P<0.05).8例抗HDIgM阳性者中HDAg阳性者滴度低,HDAg阴性者滴度高;3例抗HDIgG、IgM同时阳性者病情活动且重,单纯抗HDIgG阳性者病情轻.HBeAg、HBVDNA阳性中HDV感染率分别为19.4%(6/31)、10.2%(5/49),抗Hbe阳性、HBVDNA阴性中HDV感染率分别为30.6%(19/62)、29.3%(22/75),提示HDV感染对HBV复制有抑制作用,对肝脏慢性化起一定促进作用,抗HDIgM阳性者说明肝内有HDV复制,病情活动.
作者:黄通伟 刊期: 1994年第02期
对83名接触棉尘的健康者作肺功能测定,并与39名不接触棉尘的健康者对照.其中男性均为吸烟者;女性均为不吸烟者.结果表明,MMEF、PEFR、V25%~75%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分别为P<0.01和P<0.05).在男性吸烟组,VC,MBC,FEV1%也有明显下降(P<0.01).作者认为棉尘对人体的危害主要部位在小气道,吸烟者因损害严重可累及大气道.以往对棉尘反应的肺功能评估仅以FEV1%为指标,不能反映早期的变化,有必要进一步完善.
作者:丁松云;戴蝶英;陈晓笑;卞云 刊期: 1994年第02期
观察甘草甜素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病毒标志的影响.治疗组(50例)用甘草甜素,对照组(50例)用维肝福泰.甘草甜素对HBsAg阴转率为12%,抗HBC为4%,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对HBeAg和HBVDNA阴转率分别为52%和44%,抗HBe阳转率为40%.疗效明显(P<0.01).经1年随访HBeAg和HBVDNA阴转率分别为48%和42%,抗HBe阳转率为38%.结果表明甘草甜素有抑制乙型肝炎病毒复制的作用.
作者:蒋道荣 刊期: 1994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