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婷婷;连方;孙振高
目的 对僵蚕的基原、产地、功效及规格修治的药用历史沿革进行本草考证.方法 查阅历代本草文献,并结合现代的研究文献.结果 查清了基原、产地、功效及规格修治的源流变迁.结论 考证出僵蚕基原初为“食桑者,四月头番蚕,病风自死”,目前也可人工用白僵菌感染家蚕4~5龄幼虫制得;考证出除文字记载的河南颖川外,山东棣州也应为僵蚕重要历史产区,当前主产区为江浙、安徽、四川、广东等地;僵蚕不仅有平肝息风、化痰散结的功效,还有望用于抗血栓、降糖降脂及抗肿瘤;规格等级初要求为“色白、条直、质硬”,后又增加了“断面光亮”及其它显微特征分析.上述结论有利于后续借助现代分子药学及药理学技术,更好地研究僵蚕的临床应用及质量监控,使其更好的造福人类.
作者:闻崇炜;石莉;赵烨清;欧阳臻;詹志来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和分析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的基本临床特征.方法 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分析总结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特征,并与HER-2阳性患者进行比较.结果 共108例三阴性和53例HER-2过表达乳腺癌术后患者纳入研究.三阴性乳腺癌患者平均年龄47岁左右,主要术式为改良根治术,主要病理类型为浸润性导管癌,36.1%的患者腋下淋巴结阳性,49.3%的患者Ki67阳性,术后转移8例(7.4%).与HER-2过表达患者比较,三阴性乳腺癌患者年龄低,更偏向于选择保乳术,Ki67表达水平高.三阴性乳腺癌主要中医临床特征表现为虚实夹杂,虚证为气阴两虚和冲任失调,实证为痰浊、血瘀、毒结等,三阴性和HER-2过表达乳腺癌患者中医临床特征相似.结论 三阴性乳腺癌患者临床特征与HER-2过表达乳腺癌患者有所差异,但中医临床表现两者相似,提示在临床实践中,中医药诊治乳腺癌可能更多从宏观处着眼,并不受限于基因靶目标.
作者:刘静;陆德铭 刊期: 2017年第01期
针对中医经典课程《温病学》章节中的教学重点、难点、疑点,聚焦温病名家治疗验案.运用数字故事,设计简洁、清晰、有效的故事情节,讲述方证故事.教师借助故事引导学生构建知识,帮助学生在已有知识和新的学习经验间产生联系,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自主学习和对理论反思的能力,为更好学习中医经典奠定基础.
作者:苏中昊;秦真侠;杨爱东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将当归补血加味汤运用于股骨粗隆间骨折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术后治疗,探讨益气补血法在改善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贫血及髋关节功能恢复方面的疗效.方法 将接受股骨近端锁定解剖板内固定治疗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16例,治疗组术后予以当归补血加味汤口服1周,观察治疗术后第1,3,5,7天的血红蛋白值,并通过门诊随访,记录患者出院后1,3,6个月的髋关节Harris评分,与对照组进行对比.结果 两组患者血红蛋白值术后对比中见第1,3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第5,7天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第1个月Harris评分差异明显.结论 益气补血法有利于改善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患者贫血状态,对髋关节近期功能快速恢复具有较好的效果.
作者:李玉倩;冯美楷 刊期: 2017年第01期
中医护理技术是中医护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于她的记载散在于汗牛充栋的中医经典著作中.新安医学以医著宏富著称,《赤水玄珠》是十大新安医著之一[1].笔者将本书所记载的中医护理技术进行了挖掘整理,主要包括塞药法、熏洗法、敷药法、药熨法、艾灸法、口腔护理、中药灌肠法及肛门栓剂通便法等,从护理学视角展示了新安名著《赤水玄珠》的学术价值.
作者:施慧;方正清;袁亚美;王建青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以院内制剂温胆颗粒为研究对象,建立快速、简便、环保、样品用量少、便于实现自动化和易与色谱分析技术联用的中药复方制剂挥发性成分分析方法.方法 运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技术富集温胆颗粒中的挥发性成分,并运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技术结合NIST谱库检索分析其成分类别及相对含量.结果 共检测出163种挥发性的成分,鉴定出74个色谱峰,占检出挥发性成分总含量的96.35%.其中主要化学成分是芳樟醇、丁香酚甲醚、异丁香酚甲醚、β-细辛醚、欧细辛醚、桔利酮、丁烯基苯酞、洋川芎内酯A、反式藁本内酯等,结合文献确定其主要来源为复方中的生姜、石菖蒲、川芎等药材.结论 运用HS-SPME-GC/MS技术可快速检测温胆颗粒中的挥发性成分,并可应用于相关复方挥发性成分的血清药化学和脑组织液药化学研究工作.
作者:刘军锋;昝俊峰;王平;游秋云;方颖;田代志;张丽萍;呙霞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观察脾气虚模型大鼠与鱼藤酮损伤模型大鼠心肌血管紧张素Ⅱ(AgⅡ)、脑钠肽(BNP)及其受体表达差异,探讨鱼藤酮损伤线粒体模型与脾气虚证大鼠模型之间信号转导通路的相关性.方法 SPF级SD雄性大鼠共30只,按照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5组,分别是正常组、脾气虚组、鱼藤酮高剂量组、鱼藤酮中剂量组、鱼藤酮低剂量组.正常对照组不做处理,脾气虚组通过饮食不节和力竭游泳的方法建立模型,造模共计15d.鱼藤酮高、中、低剂量组分别通过注射2.0、1.5、1.0ml/kg体重的无菌鱼藤酮油进行干预,1次/d,4周.造模结束后,取大鼠心肌组织,Elisa方法检测大鼠心肌中AgⅡ、BNP含量.Western blot方法检测AgⅡ受体和BNP受体的蛋白表达.免疫组化检测AgⅡ和BNP含量表达.HE染色对心肌组织形态进行观察.结果 与正常组相比,脾气虚组AgⅡ含量显著升高(P<0.05),BNP含量显著降低(P<0.05);与脾气虚组相比,鱼藤酮组各组AgⅡ含量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BNP含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正常组相比,脾气虚组AgⅡ受体蛋白含量表达显著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脾气虚组相比,鱼藤酮组AgⅡ受体蛋白含量表达具有明显变化,但是高剂量组与脾气虚组蛋白表达为相近;与正常组相比,脾气虚组BNP受体蛋白表达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脾气虚组相比,鱼藤酮高剂量组蛋白表达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用鱼藤酮干预线粒体工作环境方法复制脾虚证模型大鼠与正常脾气虚模型大鼠心肌组织AgⅡ、BNP及其受体表达有关联,为鱼藤酮复制脾气虚证候模型大鼠提供实验依据.
作者:谷丽艳;宋囡;贾连群;王德山;单德红;杨关林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建立重楼药材的HPLC指纹图谱,并测定4种重楼皂苷的含量.方法 采用HPLC法,Thermo BDS Hypersil C18(4.6mm×250mm,5μm)色谱柱,以乙腈-水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为0.8 ml· min-1,检测波长为203 nm,柱温为30℃.对10批重楼药材进行分析,建立重楼药材的指纹图谱,同时测定了重楼皂苷Ⅰ,Ⅱ,Ⅵ,Ⅶ 4个成分的含量.结果 初步建立了重楼HPLC特征指纹图谱共有模式,标定了13个共有峰.通过对照品归属法,确定了重楼皂苷Ⅰ、重楼皂苷Ⅱ、重楼皂苷Ⅵ和重楼皂苷Ⅶ共4个化合物,10批重楼相似度在0.851~0.970之间.4种重楼皂苷的含量测定线性良好(r>0.9995,n=5),重楼皂苷Ⅰ,Ⅱ,Ⅵ,Ⅶ的平均回收率为99.41%,99.51%,94.77%,96.57%,RSD分别为1.20%,1.27%,2.55%,1.32%.结论 该方法简便快捷,重复性好,可以用于重棱药材的鉴定与评价,为控制重楼药材的质量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
作者:罗廷顺;石桂兰;胡建勇;杨静;孙钢;李海峰 刊期: 2017年第01期
通过对李时珍《本草纲目》、有关历史文献记载、有关文博物品和有关专家学者研究等方面进行查考,探讨李时珍的生卒时间.认为李时珍生于明正德十三年春夏之交,(1518),卒于明万历二十一年(1593)之秋.在李时珍的出生日月尚无准确的史实依据条件下,建议将每年的新历5月26日或农历5月26日作为李时珍诞辰纪念日,建议将每年的新历10月26日定为李时珍的逝世纪念日,开展系列纪念活动.
作者:王剑;梅全喜;赵中振;张月生 刊期: 2017年第01期
急性胰腺炎是具有较高发病率和死亡率的急危重症,中医药治疗本病有较好的疗效,通过多年理论探索及临床总结,笔者发现本病的中医核心病机在于肝脾不调,现代病机与肠-肝轴紊乱密切相关,因此提出“肝病实脾、肝脾同治及调节肠-肝轴”的理论治疗本病,经多年临床验证及其他研究证实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值得在临床上应用与推广.
作者:陈经宝;陈彦辰;庞凤舜;秦有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龟羚帕安丸对帕金森病(PD)大鼠中脑黑质IL-1β、IL-6、iNOS、IFN-γ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6-OHDA注射法建立PD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美多芭组(10mg· kg-1),龟羚帕安丸高、中、低剂量组(4,2,1g· kg-1),同时设立假手术组.假手术组、模型组给予等容积生理盐水,其他组予相应药物,连续灌胃给药30天.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中脑黑质IL-1β、IL-6、iNOS、IFN-γ蛋白表达.结果 龟羚帕安丸能明显抑制炎症因子IL-13、IL-6、iNOS、IFN-γ表达.结论 龟羚帕安丸通过降低IL-1β、IL-6、iNOS、IFN-γ表达,通过抗炎作用,对多巴胺能神经元产生保护作用,可能是龟羚帕安丸治疗PD的作用机制之一.
作者:常学辉;张良芝;宁亚红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平胃散如何影响湿阻脾胃证模型ICC内、外Ca2+浓度及G蛋白偶联—PLC—IP3信号途径,并揭示平胃散调节胃肠运动的作用机制.方法 用湿阻脾胃证模型动物血清建立“湿阻脾胃证ICC模型”.动物血清的制备:采用本实验室建立的湿阻脾胃证动物模型方法造模,造模20天后,分别取正常组动物血清,湿阻模型组动物血清,给药组动物血清及自然恢复组血清.用Ⅱ胶原酶消化法体外培养小鼠小肠ICC,经形态学观察和免疫荧光学鉴定成功后,通过细胞造模后血清给药,观察细胞内PLC活性,IP3、IP3R含量以及细胞内、外Ca2+浓度变化.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细胞内、外Ca2+浓度水平均降低(P<0.05),PLC活性升高(P<0.05),IP3含量无显著性差异,IP3R含量降低(P<0.05);与正常组比较,自然恢复组细胞内、外Ca2+浓度水平均无显著性差异,PLC活性升高(P<0.05),IP3含量无显著性差异,IP3R含量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自然恢复组细胞内、外Ca2+浓度水平均升高(P<0.05),PLC活性升高(P<0.05),IP3含量无显著性差异,IP3R含量升高;平胃散组细胞内、外Ca2+浓度水平均升高(P<0.05),PLC活性大幅升高(P<0.05),IP3含量升高(P<0.05),IP3R含量升高(P<0.05).结论 平胃散可能是通过影响G蛋白—PLC—IP3信号途径,使ICC细胞内Ca2+浓度周期性震荡恢复,产生起搏电位,而起到调节胃肠运动.
作者:杨旭;王琦越;黄秀深 刊期: 2017年第01期
我国老龄化程度日趋严重,人口结构不断变化,老龄人口对于医疗服务需求日益增加,在此背景下中医老年护理学科逐渐成熟发展.文章的目的在于探讨中医老年护理学的内涵与外延,提炼学科攻关重点与发展方向,确定下一步研究方向.通过梳理现阶段中医老年护理的学术前沿、存在问题、解决对策及发展前景,从概念、内涵建设、外延发展三个角度,初步探讨了中医老年护理学学科体系,并对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作者:李梦盈;艾亚婷;王凌;董新秀;耿小红;胡慧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建立滇西北少数民族聚居地区野生滇龙胆根部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指纹图谱,为其质量评价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HPLC法,色谱柱为Agilent Intersil-C18(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为0.1%甲酸水溶液(A)和乙腈(B),梯度洗脱,柱温30℃,流速1 ml·min-1,检测波长241 nm,进样量5μl.建立10批滇龙胆根部指纹图谱,采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04A)”确定共有峰,计算共有峰相对保留时间和相对峰面积,进行相似度分析,并采用SPSS22.0软件进行聚类分析.结果 滇龙胆根部指纹图谱共确定17个共有峰,图谱相似度大于0.9,10批样品聚为两类,发现各批次样品成分类型基本一致,成分含量存在差异.检测出5种主要成分马钱苷酸、獐芽菜苷、龙胆苦苷、当药苷和异牡荆苷的含量,各批次样品龙胆苦苷含量均大于3.0%.结论 该方法稳定、可靠,可为滇西北滇龙胆药材质量评价及少数民族聚居地区药用植物资源开发提供依据.
作者:吕伟奇;张霁;左智天;王元忠;张庆芝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相兼脉是指两种以上单一脉相兼而同时出现的脉象.临床上,因为病因病机的演变性和复杂性等因素,相兼脉的存在往往多于单一脉.本文从病因的相兼性、脏腑相关性、病机复杂性、临床症状多样性等几个方面探讨了相兼脉形成机理及联系实例阐发舌脉症合参的临床意义.
作者:王河宝;孙悦;丁成华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采用化学计量学分析方法对不同采收年限桔梗的化学指纹图谱进行研究,寻找不同采收年限间的成分差异,完善桔梗药材的质量评价标准.方法 收集25批不同采收年限的桔梗药材,建立其化学指纹图谱.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探究不同采收年限桔梗中化学成分的差异.结果 通过对特征图谱的主成分分析,55个特征成分中,桔梗皂苷D和4个未知成分的差异显著,可作为区分不同生长年限的关键性指标成分.结论 通过指纹图谱结合主成分分析法,完善了不同采收年限桔梗药材中特征成分的评价体系,为桔梗的规范化种植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葛鼎;王举涛;桂双英;屈海防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补阳还五汤对大脑中动脉栓塞后不同时间大鼠脑内微小核糖核酸(mi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建立大脑中动脉栓塞的脑缺血模型,芯片方法观察miRNA的表达差异,RT-PCR进行验证.结果 与3天模型组相比,补阳还五汤组miRNA有2个上调,1个下调;与15天模型组相比,补阳还五汤组miRNA有5个上调,4个下调.随后,选取3个miRNA使用RT-PCR验证各组大鼠脑内miRNA差异表达,同芯片结果相符.结论 补阳还五汤对脑缺血后3天和15天miRNA均能产生影响,提示补阳还五汤对脑缺血急性期和修复期都具有治疗作用.另外,相比较而言,补阳还五汤对脑缺血后15天miRNA影响的数量更多,可能其促进修复的作用更具有优势.
作者:刘微;丁文婷;郭建超;张洋;周乐全;关莉;林锐珊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的中医舌象参数特征,初步探讨其与空腹血糖指标的相关性,为无创性舌诊辅助糖尿病临床诊断、疗效评价及风险预警提供客观化依据.方法 应用Smart TCM-Ⅰ型中医生命信息分析系统采集并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的舌象参数特征,建立舌象参数与空腹血糖指标的关联.结果 糖尿病组的整体舌色参数(TC_R、TC_G、TC_B、TC_H、TC_V)、苔色参数(CC_R、CC_G、CC_B、CC_H、CC_S、CC_V)、舌形参数(CRACK_VAL、ENLARGEDTHIN_VAL)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裂纹参数与空腹血糖指标具有相关性.结论 2型糖尿病舌象参数具有一定的特征,可以反映空腹血糖的变化,可能为临床提供无创性辅助诊断依据.
作者:郝一鸣;王忆勤;张之辰;储忠;曹洋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比较过食肥甘、过食肥甘同时过逸,导致生痰致瘀、痰瘀互结,而发肝癖的特点,为临床基于甘满生痰防治肝癖的思路提供参考.方法 以高糖饲料饲养模拟过食肥甘、致痰湿内生、痰瘀互结而生肝癖;以丙基硫氧嘧啶(PTU)抑制代谢率、减少消耗模拟过逸.观察其对血脂、肝脏脂肪变的影响,以探讨甘满生痰对肝癖的致病机制,为饮食防治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提供依据.方法正常雄性SD大鼠30只,按体重随机分成高糖1组、高糖2组和对照组.高糖1组饲以高糖低代谢饲料,高糖2组饲以高糖饲料,对照组饲以正常饲料.16周后,禁食不禁水12h,麻醉后取血清检测肝功能、血脂,取肝脏组织进行油红0及HE染色.结果 甘油三酯(TG):高糖2组高于其他两组,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糖1组高于其他两组,谷丙转氨酶(ALT):高糖1组明显高于其他两组,谷草转氨酶(AST)、γ-谷氨酰转移酶(γ-GT):高糖1组高于其他两组,脂肪肝程度:高糖两组均有脂肪变性,2组较1组严重,对照组为阴性.结论 高糖饮食能导致肝脏一定程度的脂肪变性,并能导致血脂、肝功能异常;过食肥甘是酿成痰湿、郁久化瘀、痰瘀互结损伤肝脏而致肝癖的重要原因.
作者:徐睿熙;李亮;衡先培;杨柳清;王志塔;邹平平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优选醋炙香附的佳炮制工艺.方法 以α-香附酮的含量、醇浸膏得率、外观性状为评价指标,采用Box-Behnken设计-效应面法考察闷润时间、炒制温度、炒制时间对其质量的影响,优选醋香附的炮制工艺参数.结果 香附佳醋炙工艺为闷润时间75 min,炒制温度145℃,炒制时间8.5 min.结论 优选的醋香附炮制工艺合理可行,可制备出质量可控的醋香附饮片.
作者:曲晓兰;曲宝仁;刘克;高红莉;段瑞 刊期: 2017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