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爱武;徐亮;龚建平
目的 探索影响江苏居民高血压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 对2002年全国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中血压正常的2 532名居民进行追踪调查,并用Cox回归分析高血雎的影响因素.结果 2 532名调查对象中新发高血压600例,其中男298例.女302例.单因素Cox回归结果显示年龄、性别、经济收入、文化程度、超重肥胖、饮酒、血脂异常与高血压相关.控制混杂因素后,多因素Cox回归的结果显示,性别、年龄、超重肥胖、文化程度、血脂异常是影响高血压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 男性、年龄上升、超量肥胖及血脂异常是高血压发生的危险因素,在高血压防治工作中应当加以重视.
作者:罗亚洲;袁宝君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博莱霉素(BLM)所致大鼠肺纤维化的病理形态学变化和三七总皂甙(PNS)的干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通过气管内注入BLM复制动物肺纤维化模型,于造模后第2天各治疗组开始每天给药,于给药后第7,14,28天分别随机处死一批大鼠,取肺组织行HE染色,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肺组织中TGF-β1的表达,并测定肺组织中羟脯氨酸(HYP)含量.结果 PNS能抑制实验性肺纤维化大鼠肺组织中胶原沉积及TGF-β1的异常升高,减轻其肺部的病理损害.结论 PNS对BLM诱导产生的肺纤维化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作者:武慧;冯一中;顾振纶;林军;周文轩;郭次仪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多波长激光联合卵磷脂络合碘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SC)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确诊为CSC并排除其他眼疾的患者(37眼)分为多波长激光联合卵磷脂络合碘治疗组(联合组)、单纯多波长激光治疗组(激光组)、单纯卵磷脂络合碘治疗组(药物组),分别于治疗后2、4周和3个月观察视力、眼底,并在3个月时复查眼底血管荧光造影(FFA).结果 联合组和激光组疗效显著优于药物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01);而前两者之间在2周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4周和3个月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个月时FFA结果显示,联合组和激光组渗漏全部停止,药物组有3例仍有渗漏,但程度减轻.结论 多波长激光光凝治疗CSC疗效确切,尤其是黄光的应用增加了光凝的安全性.激光联合碘剂对光凝后视力恢复有明显促进作用,单纯药物治疗疗程长,且视力有不完伞恢复可能.
作者:季晓燕;魏晓红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NF-κB信号通路阻断对肝癌细胞SMMC7721生长增殖的影响.方法 常规培养SMMC7721细胞,采用SN50(36 μmol/L)阻断NF-κB信号通路,Western blot检测核内p65蛋白水平.MTT比色法检测细胞生长增殖,计算肿瘤细胞牛长抑制率.PI染色、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周期与凋亡,观察NF-κB信号通路阻断对肝癌细胞SMMC7721细胞周期及凋亡的影响.结果 肝细胞癌SMMC7721细胞核内存在较高水平的p65蛋白.经SN50阻断后,MTT测定显示细胞的增殖受到明显抑制,并随时间的延长而愈渐明显,24、48、72 h后细胞增殖抑制率分别为22.77%、33.33%和38.89%,与阻断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流式细胞仪检测发现实验组G1期细胞比例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9.5%vs56.5%,P<0.05),S期细胞比例明显降低,与阻断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1.1%vs 28.6%,P<0.05),而细胞凋亡率在实验组为38.3%,对照组仅为2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F-κB信号通路阻断诱导细胞周期于G1期停滞和细胞凋亡,从而抑制了SMMC7721细胞生长与增殖,提示NF-κB信号通路组成性激活参与了肝细胞癌的生长增殖与发展,以NF-κB信号通路作为治疗的靶点可能给肝细胞癌带来新的治疗选择.
作者:姚辉华;王守立;朱宝松;韩蓉;林芳;秦正红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诱导的小鼠急性损伤帕金森病(PD)模型中纹状体(CPu)、黑质致密部(SNpc)、额叶皮层联合区(FrA)和腹侧被盖区(VTA)中TNF-α基因和蛋白的时程表达变化.方法 用RT-PCR和Western blot方法对MPTP诱导的小鼠PD模型中相关脑区TNF-α基因和蛋白的表达量进行检测.结果 MPTP诱导的小鼠PD模型中SNpc和CPu脑区TNF-α基因在给药后6 h和1 d有显著性表达,TNF-α蛋白在给药后12 h和1 d有显著性表达,其中1d均是表达高峰;VTA和FrA脑区TNF-α基因和蛋白的表达不显著.结论 表达增高的TNF-α可能对SNpe和VTA脑区DA能神经元及CPu和FrA脑区的DA能神经元末梢起了损伤作用,从而为深入研究PD的治疗过程提供一定的实验依据.
作者:董玉林;张志军;郁晓燕;倪衡建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螺旋CT在儿童副鼻窦支气管炎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采用冠状位及横断位对42例反复发作儿童副鼻窦气管炎患儿行螺旋CT扫描.结果 42例支气管炎同时合并副鼻窦炎患儿的反复支气管炎发病率达100%.X线胸片以肺纹模糊显示率相对较高为93%;4岁以下年龄组肺炎样阴影显示率为80%,5-10岁年龄组肺炎样阴影显示率则相对较低,仅为35%;但肺门增浓阴影增加,从24%上升至76%.故年龄越小越易显示肺血管周围浸润阴影和肺炎样阴影;年龄越大越易显示肺门增浓影.螺旋CT扫描均有副鼻窦炎表现,以上颌窦炎为主,占94%;其中还有部分患儿腺样体肥大,占65%;年龄越小,病变越严重.结论 螺旋CT是反复发作儿童副鼻窦支气管炎患儿的有效检查方法,对诊疗有重要临床意义.
作者:施晓平;施健;徐咏;茅伟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借助三维时间飞跃法磁共振血管成像(3D TOF MRA)检查,分析短暂性腩缺血发作(TIA)患者与供血脑动脉病变的关系.探讨3D TOF MRA检查方法对TIA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 临床确诊TIA患者48例,其中频发,TIA患者15例,非频发TIA患者33例.均行3D TOF MRA检查,采集的源图像进行三维重建.比较两组TIA患者责任血管狭窄程度.结果 48例患者中44例有血管狭窄(91.67%);频发TIA患者均有血管狭窄,其中狭窄程度≥70%有11例(73.33%),50%-70%有4例(26.67%),且14例有粥样硬化斑块;非频发TIA患者29例有血管狭窄,其中狭窄程度≥70%有7例(21.21%),狭窄程度50%-70%有16例(48.49%),狭窄程度<50%有6例(18.19%).频发TIA患者与非频发TIA患者脑血管狭窄≥70%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3D TOF MRA能无创、快速、有效、准确地显示,TIA患者责任血管狭窄程度,对临床确定进一步治疗方案有重要作用.
作者:黄瑾瑜;郭亮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总结急性阑尾炎与正常阑尾的重要征象,探讨螺旋CT在判别阑尾有无异常和评估急性阑尾炎严重程度中的作用.方法 分析50例经手术证实的急性阑尾炎患者和50例无阑尾病变患者的阑尾螺旋CT表现,重点观察阑尾的位置、直径、阑尾壁的厚度、内容物及阑尾周围结构的改变,并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急性阑尾炎组与正常阑尾组阑尾位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阑尾直径、阑尾壁厚度、阑尾强化程度和阑尾粪石的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均P<0.01).两组问阑尾腔内积气积液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螺旋CT能清晰地显示急性阑尾炎的多个特异征象,并与正常阑尾鉴别,可对急性阑尾炎严重程度进行初步评估.
作者:胡爱武;徐亮;龚建平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三维CT血管成像(3D-CTA)在颅内动脉瘤诊治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患者136例.其中,行3D-CTA检查107例,行DSA检查53例,同时行DSA及3D-CTA检查24例.对比3D-CTA和DSA的诊断敏感度、特异度及其图像.结果 136例中,确诊动脉瘤103例.3D-CTA的敏感度为97.4%,特异度为100%;DSA的敏感度为95.0%,特异度为100%,两者诊断效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显示瘤颈形态、宽度、载瘤动脉及瘤周骨性解剖标志等方面,3D-CTA明显优于DSA.结论 3D-CTA能独立诊断颅内动脉瘤,对动脉瘤的形态可提供比DSA更为详尽的资料,给手术提供更多帮助.
作者:陆挺;崔岗;彭思民;周焱峰 刊期: 2009年第01期
卵黄囊癌(yolk sac tumor)又称内胚窦瘤(endodermal sinus tumor,EST),属于生殖系统肿瘤,一般原发于卵巢和睾丸,偶尔也发生于生殖腺以外,但发生在颅内的极为罕见.现将我院1例儿童颅内卵黄囊癌报道如下.
作者:周伟;朱玉春;王建良;沈纪芳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高血压性肾损害患者内皮功能、血小板活化指标的变化及意义.方法 选择原发性高血压患者82例,依据K/DOQI指南CKD分期分成5组,健康体检者20人为对照组.采用EUSA法测定血浆标本中血管性假性血友病因子(vWF)、血栓调节蛋白(TM)、血浆11-去氢-血栓烷B2(11-DH-TXB2)、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GMP-140),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CKD各期血浆vWF、TM、11-DH-TXB2、GMP-140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或<0.001),且随着CKD分期的升高逐渐升高,相邻两组间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相关分析,高血压患者血浆vWF、TM、11-DH-TXB2、GMP-140与内生肌酐清除率(Ccr)成负相关,与平均动脉压成正相关.除TM外,高血压患者血浆vWF、11-DH-TXB2、GMP-140与24 h尿蛋白定量成正相关.结论 高血压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内皮功能损伤及血小板活化,两者在高血压性肾损害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是高血压性肾损害的发病机制之一.
作者:叶建明;郁丽霞;卢国元;陈洪磊;顾晓霞;熊燕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制备188Re标记丙氧鸟苷(GCV)白蛋白纳米微球(188Re-GCV-BSA-NP).方法 通过蛋白交联固化的方法制备GCV-BSA-NP,并测定GCV-BSA-NP的体外释药特性;采用预锡化直接标记法对ccv-BSA-NP进行188Re标记,同时观察188Re-GCV-BSA-NP体外稳定性.结果 GCV-BSA-NP为大小不等的规则性微球,微球直径不等,但多集中在250-290 am.GCV-BSA-NP总的标记率>90%,放化纯>95%,放射性比活度1.85x105 MBq/μmol.标记物放置于37℃的PBS(pH 7.4)溶液中,在24 h时放化纯为95%.结论 预锡化直接标记法简便快速,能够得到较高的标记物放化纯度,稳定性好,GCV-BSA-NP具有明显的缓释功能.
作者:詹惠英;唐秋莎;汤月萍;陈道桢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重组腺病毒Ad-hIL-24对A549肺癌细胞的影响.方法 将载有hIL-24基因的复制缺陷型腺病毒载体(Ad-hIL-24)感染A549肺癌细胞,RT-PCR法检测hIL-24基因的表达,光学显微镜及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病毒感染前后细胞形态的变化,运用MTT法和流式细胞术(FCM)分别检测其对A549细胞的生长抑制及凋亡效应,通过免疫细胞化学分析caspase-3的变化.结果 Ad-hIL-24感染A549细胞后有hIL-24目的基因的转录,可明显抑制A549细胞的生长,凋亡率明显增加,并能上调caspase-3的表达.结论 腺病毒介导的hIL-24基因具有抑制A549肺癌细胞生长和诱导细胞凋亡的作用.
作者:陈华昕;杨吉成;盛伟华;谢宇锋;黄建安;朱晔涵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利塞膦酸钠胶囊防治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患者30例,试验组和对照组按1:1比例分配,每组15例.试验组以利寒膦酸钠胶囊加凯思立D治疗,对照组以安慰剂加凯思立D治疗.所有入组患者进入12个月的双盲期治疗,在治疗前、用药后3个月末、6个月末及12个月末进行随访,对利塞膦酸钠胶囊的有效性及安全性进行评估.结果 12个月时试验组腰椎骨密度值平均增加0.03g/cm2,髋部骨密度值平均增加0.02g/cm2,血骨钙素均值下降4.96μg/L.尿I型胶原氨基末端肽,肌酐比值(NTX/Cr)均值下降45.00μg/L;对照组腰椎骨密度值平均增加0.02 g/cm2,髋部骨密度值平均增加0.01 g/cm2,血骨钙素均值下降1.85μg/L,尿NTX/Cr均值下降38.79μg/L.两组比较腰椎骨密度及血骨钙素均值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髋部骨密度及尿NTX/Cr均值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治疗期间,两组胸椎和腰椎侧位X线检查均无新的椎体骨折发生,也未发生其他部位的骨折.试验过程中没有发生严重不良事件.结论 利塞膦酸钠能明显抑制骨吸收,减少腰椎骨量的丢失,且不良反应较少.
作者:王璐璐;沈忆新;谢宗刚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通过研究苯基棕榈酰胺吗啡丙醇(PPMP)和小干扰RNA(siRNA)对白血病多药耐药细胞K562/AO2葡萄糖神经酰胺合成酶(GCS)基闪的调节及对凋亡相关基因的影响,以探讨GCS基因致白血病多药耐药的分子病理机制.方法 应用体外细胞培养技术和RNA干扰技术观察GCS特异性的化学抑制剂PPMP及针对GCS的siRNA对K562/AO2细胞GCS基因的抑制作用,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分析GCS基因被抑制前后K562/AO2细胞中GCS摹因、Bcl-2基因、Bax基因的表达水平及差异.结果 PPMP和siRNA可抑制K562/AO2细胞GCS mRNA的表达,同时致相应细胞的Bcl-2基因表达下降,Bax基因则无明显变化.结论 GCS可能是通过Bcl-2信号转导途径使细胞的抗凋亡能力增强,从而导致白血病细胞的多药耐药.
作者:刘艳;谢平;谢可鸣;白小明;穆会君;张滨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克隆人抗黏病毒蛋白-MxA基因,构建其原核表达载体并进行表达、纯化、活性鉴定,为深入开展该蛋白功能的研究奠定基础.方法 从IFN-β诱导的A549细胞系中提取总RNA,通过RT-pCR技术扩增出MxA全长cDNA,克隆于pUC119载体,酶切鉴定后并经测序证实序列正确,再克隆于pET-32a(+)载体上构建表达载体pET-32a(+)-MxA,转化大肠杆菌BL21,经IPTG诱导表达并优化诱导条件,通过NTA-Agarose亲和层析和割胶电洗脱法获取纯化MxA蛋白,用SDS-PACE电泳分析表达产物,并通过对病毒VSV的抑制作用鉴定其活性.结果 琼脂糖凝胶电泳结果显示RT-PCR扩增出两条片段,大小同预计片段相符,并经测序证实与公布的MxA基因序列一致;重组载体转化菌经IPTG诱导表达,SDS-PAGE电泳初步鉴定,目的 蛋白约占总菌体蛋白的25%,与预计的分子量91 kd相一致.用NTA-Agarose亲和层析法可获得纯度>95%的目的 蛋白,割胶电洗脱回收法可获得纯度>90%的目的 蛋白.结论 克隆了人抗黏病毒蛋白-MxA基因,克隆基因在大肠杆菌中获得了较高水平的表达,并通过两种方法获得了该蛋白的纯化物.
作者:刘鹏;吴康;王坤;葛正珍;孟祥勋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建立实时定量PCR检测小鼠T淋巴细胞中信号结合T细胞受体删除环(sjTREC)水平和T细胞受体β链可变区(TRBV)CDR3的方法,推测其中的初始T细胞的数目和克隆性,评价胸腺输出功能及免疫重建,从而为胸腺输出功能及移植后T细胞免疫提供可靠的研究方法.方法 分别提取小鼠脾脏细胞基因组DNA和总RNA.PCR方法扩增DNA标本目的 片段.纯化鉴定并构建含sjTREC片段的质粒标准品.建立稳定的实时定量PCR反应检测小鼠脾脏淋巴细胞sjTREC含量的方法.采用半巢式PCR扩增TRBV基因产物.采用ABI 3700分析TRBV谱型.结果 构建了可靠的sjTREC和TCRα质粒标准品.在实时定量PCR中建立了可靠的标准曲线.建立的定量PCR方法分析可成功用于脾细胞的sjTREC含量的检测.8周龄BALB/c小鼠脾细胞sjTREC含量为(626±115)拷贝/105个脾细胞.结论 建立了可靠的定量检测小鼠T淋巴细胞中sjTREC含量的方法,建立了分析T细胞谱型的方法,为研究生理和病理条件下胸腺输出功能及T细胞免疫莺建改变提供了可靠的方法.
作者:陈广华;吴德沛;王易;常惠荣;朱子玲;冯宇锋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大鼠额叶创伤后不同时间点创伤区及周边皮质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nNOS)的表达变化.方法 采用成年健康SD大鼠(76只)脑额叶锐器损伤模型,随机分成空白对照组、假手术组和脑损伤组3组.于伤后O、1、3、6、12、24 h等6个时间点分别采用尼氏染色法、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方法、Westem blot法来观察创伤区及周边皮质神经元的病理变化、nNOS阳性细胞和nNOS蛋白的表达变化.结果 尼氏染色显示创伤区及周边皮质神经元数目减少,胞浆染色加深,尼氏小体减少,神经元突起不明显甚至消失.免疫荧光组织化学、Western blot免疫印迹显示,空白对照组及假手术组额叶皮质中偶见nNOS阳性细胞,nNOS蛋白表达量较低;伤后1 h创伤区及周边nNOS阳性细胞表达开始增多,nNOS蛋白表达开始升高,6 h达高峰,12 h开始下降.结论 大鼠额叶创伤后早期创伤区及周边皮质有nNOS的时程表达变化.
作者:李刚强;何志贤;董玉林;张志军;郁晓燕;倪衡建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通过131I标记GM-CSF研究GM-CSF诱导白血病细胞株表面GM-CSF受体(GMR)的内在化,为131I-GM-CSF的进一步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使用氯胺-T的方法对GM-CSF进行131I标记,用三氯醋酸沉淀法观察标记物的放射纯度及稳定性;将标记物分别与TF-1、HL-60、K-562三种白血病细胞株进行孵育,然后检测配体的胞吞效应.结果 氯胺-T法标记GM-CSF,131I标记率为65%,标记物放化纯能达到98%,4℃下静置第4天时放化纯仍能高于85%;131I-GM-CSF/GMR内在化效率在低表达GMR的K-562细胞中仅为10%,高表达GMR的TF-1为48%,为前者的4.8倍,HL-60的效率介于前两者之间为27%.结论 GMR内在化的数量和细胞表面GMR表达水平成正相关,TF-1细胞GMR表达水平高,其内在化率明显高于HL-60细胞和K-562细胞.
作者:周峰;江波;张日;曹国宪;罗世能;周民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分离培养及免疫调节作用.方法 从羊膜中分离和培养间充质干细胞,并通过形态学的结构特征及流式细胞术检测其表面标志以鉴定其纯度.建立双向混合淋巴细胞反应体系,根据不同效靶比E/T(hAMSCa/PBMC)加入丝裂霉素处理过的羊膜细胞,用3H掺入法测定淋巴细胞增殖率,观察间充质干细胞对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 从羊膜组织成功培养出间充质干细胞,细胞贴壁生长,在体外短期内可以稳定增殖和传代,细胞具有与骨髓问充质干细胞相似的表面标志,与混合淋巴细胞反应体系共同培养抑制了淋巴细胞增殖,其增殖抑制率与加入的细胞数量成正比.结论 羊膜问充质干细胞可以抑制混合淋巴细胞反应体系中淋巴细胞增殖,对同种异体免疫反应具有负调节作用.
作者:孙鸿丽;吴德沛;沈云峰;毛玉文 刊期: 2009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