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混配有机磷农药中毒135例急救分析

金建荣;施宝兴

关键词:有机磷, 混配农药, 中毒, 阿托品
摘要:分析135例含有机磷的混配农药中毒的急救情况.其中129例抢救成功,6例因中毒严重、合并呼吸衰竭、阿托品中毒、严重感染及基础病复发加重等情况死亡,且全部为重度中毒患者,抢救成功率95.6%.认为对于混配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尽快彻底清除毒物,及早个体化应用阿托品和东茛菪碱,根据病情增减剂量,及时处理呼吸肌麻痹、阿托品过量,注意基础疾病的治疗及综合治疗等是提高抢救成功率的关键.
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相关文献
  • 99mTc-HL91显像评价原发性肺癌的乏氧状态

    目的 评价99mTc-HL91乏氧显像在肺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并探讨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对21例肺部原发性恶性肿瘤和10例对照者行99mTc-HL91乏氧显像,患者在注射99mTc-HL91后2 h行断层显像,对显像阳性患者利用感兴趣区(ROI)技术分别勾画肿瘤(T)与对侧相应部位(N),计算T/N比值.结果 99mTc-HL91乏氧显像肺部病灶显影灵敏度为85.7% (18/21),特异性为90.0%(9/10),准确度为87.1% (27/31);淋巴结显影灵敏度64.7% (11/17).10例对照者肺部显像中1例炎症伴肺不张为阳性,余均为阴性.随访好转组与死亡组99mTc-HL91显像肺部病灶T/N比值分别为2.07±0.53与3.14±0.76(t=2.52,P<0.05).结论 99mTc-HL91乏氧显像诊断肺癌及其淋巴结转移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并对患者的预后判断具有一定的意义.

    作者:王振欣;章斌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时间因素对电离辐射后AT细胞hTERT mRNA表达的影响

    目的 研究时间因素对电离辐射后共济失调性毛细血管扩张(ataxia telangiectasia, AT)综合征患者皮肤的成纤维细胞系AT细胞 (AT5BIVA)hTERT 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以源于正常人皮肤的成纤维细胞系 GM细胞(GM0639)为对照,细胞经5 Gy(剂量率1.0 Gy/min) 60Co γ射线照射后继续培养2、24、48、72 h,应用RT-PCR法,观察AT细胞、ATM+-AT细胞和GM细胞的hTERT mRNA表达的变化.结果 照射后细胞hTERT mRNA的表达随培养时间的增加而增加;AT细胞hTERT mRNA的相对表达量高于ATM+-AT细胞和GM细胞(P<0.05),后两者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电离辐射能诱导细胞hTERT mRNA的持续表达;ATM能下调AT细胞hTERT mRNA的表达.

    作者:盛方军;曹建平;朱巍;朱财英;冯爽;宋建元;李翀;樊赛军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酷似肺结核的肺癌16例报告

    分析酷似肺结核的肺癌16例.对16例患者术前做了胸片和薄层CT扫描.结果 显示,胸片、CT图像上癌灶表现为结节状和小片状渗出影,结节密度不均匀,可见空泡征、颗粒样结节征.灶周可见胸膜凹陷征、血管聚集征等.小片状渗出影很似浸润型肺结核.对误诊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早期肺癌阅片的注意点.

    作者:奚日泉;谢道海;郭亮;胡春洪;傅引弟;褚伟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巨大脑膜瘤的术前栓塞

    目的 探讨术前栓塞对巨大脑膜瘤手术切除的作用.方法 14例经CT、MR诊断的直径在6~11 cm的巨大脑膜瘤患者,术前在局麻下行DSA检查证实为富血管脑膜瘤,明确供血动脉后经微导管行供血动脉明胶海绵栓塞,栓塞3~7 d均行手术切除.结果 微导管均达到脑膜瘤供血动脉,注入适量的明胶海绵粉末后,9例完全栓塞,肿瘤和肿瘤染色完全消失;5例肿瘤染色大部分消失.14例栓塞后均顺利实施肿瘤手术切除,与既往未栓塞病例比较,行术前栓塞的病例术中出血明显减少,手术视野清晰,容易分块切除,手术时间缩短.14例均未出现手术并发症.结论 术前栓塞巨大脑膜瘤使肿瘤切除更为容易,术中出血明显减少,手术时间缩短,能提高手术安全性,明显降低手术并发症和死亡率.

    作者:王宏盛;陈华群;董丛松;李文会;戴真煜;陈国志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蛇床子素对大鼠的降血脂作用

    目的 观察蛇床子素对大鼠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 采用去卵巢大鼠和高脂血症模型大鼠,用比色法分别测定连续给予蛇床子素5~20 mg/kg 12周和20 d后的血脂水平.结果 在去卵巢大鼠模型上,蛇床子素10 mg/kg和20 mg/kg,可使血清TG和LDL-C/HDL-C比值明显降低,但对血清LDL-C仅有一定的降低作用.在高脂血症大鼠模型上,蛇床子素5~20 mg/kg可明显抑制高脂引发的血清TC和TG的升高,而且对血清LDL-C和LDL-C/HDL-C 比值的降低作用具有剂量依赖趋势.结论 蛇床子素具有明显的降血脂作用,尤其对高脂血症大鼠的作用更为明显.

    作者:宋芳;谢涛;鲍君杰;谢梅林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宽焦区与窄焦区冲击波碎石效果的对比研究

    分别在6个不同脉冲压力(30.5、35.3、37.4、40、68、110 MPa)下比较窄焦区(焦区横向直径6 mm)与宽焦区(焦区横向直径20 mm)冲击波的碎石效果,并绘制碎石曲线.结石为直径15 mm的标准人工结石,以结石粉碎至直径3 mm以下为标准.结果 在相同压力下将标准人工结石击碎,宽焦区冲击波的冲击次数明显少于窄焦区冲击波(P<0.05).表明在相同压力下,宽焦区比窄焦区冲击波碎石效果佳.

    作者:陆劲松;刘励军;崔勇;单玉喜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婴儿真菌性外耳道炎125例诊治分析

    分析125例婴儿真菌性外耳道炎的诊治情况,其中121例(96.8%)由霉菌直接感染,4例母亲有霉菌性阴道炎史.经2%小苏打溶液冲洗外耳道,清除分泌物,制霉菌素粉喷洒外耳道,每周1次,持续3周~3个月的治疗,痊愈110例(88%),有效15例(12%),无效0例.75例(60%)合并细菌感染者同时应用抗生素治疗.提示做好婴儿外耳道护理,保持外耳道干燥很重要;做好围产期保健,注意产道卫生,可预防部分由于产道污染引发的真菌性外耳道炎.外耳道分泌物培养是确诊的有效手段.该病治疗方法简单、易行.

    作者:窦训武;钱芝瑞;郝建平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危重患者血糖水平的控制

    随机选择398例危重患者分成两组:A组采用皮下注射胰岛素,B组采用微泵或输液泵持续输注胰岛素.每组均分为3个亚组(A1、A2、A3和B1、B2、B3):1组血糖控制在4~6 mmol/L,2组血糖控制在6.1~8.9 mmol/L,3组血糖控制在9~11 mmol/L.观察6个亚组的病死率、住院时间、需肾脏替代治疗的例数、需机械通气治疗的例数、需血管活性药物支持的例数、抗菌药使用时间超过2周的例数等指标.结果 A、B两组中第1、2亚组上述指标均较第3亚组明显减少或降低(P<0.05),而各1、2亚组上述指标在组间和组内相比均无明显差异(P>0.05).但在低血糖发生率方面,第1亚组明显高于第2亚组,且A组较B组更甚(A组P<0.01,B组P<0.05).提示采用微泵或输液泵持续输注胰岛素将血糖控制在6.1~8.9 mmol/L可缩短住院时间,保护重要脏器的功能,降低危重患者的病死率.

    作者:许磊;惠小平;李文放;杨兴易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MRS和MRI在颞叶癫痫诊断中的比较

    目的 研究氢质子磁共振波谱成像(1H-MRS)在海马硬化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颞叶癫痫42例行1H-MRS检查,同期行头颅MRI常规检查,观察NAA、Cr、Cho的波峰特点,对NAA/(Cr+Cho)、NAA/Cr 和 NAA/Cho进行计算分析.分别进行海马硬化组与非海马硬化组之间病灶侧、相对侧的对比研究,以及两组的病灶侧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研究两者之间有无统计学差异.结果 在海马硬化组与非海马硬化组病灶侧的比较中,NAA/(Cr+Cho)及NAA/Cr之间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而NAA/Cho的比较未见差异;海马硬化组的病灶侧与正常对照组NAA/(Cr+Cho)及NAA/Cr之间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非海马硬化组病灶侧、相对侧与正常对照组之间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MRS可以在轻度海马硬化或伴有海马胶质细胞增生时进行早期诊断,提高了海马硬化诊断的敏感性.

    作者:程晓娟;许丽珍;陆士奇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胎盘早剥45例分析

    我院2002年至2005年间共分娩6983例,其中胎盘早剥45例,发病率0.6%.现分析如下.

    作者:沈定定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125I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小鼠皮下移植性肝癌

    目的 探讨125I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小鼠移植性肝癌的疗效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建立小鼠皮下移植性H22肝癌模型后行125I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9~18 d,以10%水合氯醛(0.4 g/kg)腹腔注射麻醉小鼠,测肿瘤大小、血常规,取肿瘤组织做病理切片,bax、bcl-2免疫组化,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凋亡率及细胞周期,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 125I治疗组所有小鼠均存活,肿瘤缩小至平均直径0.44 cm(与对照组比较,P<0.05);血常规中RBC、plt变化不明显(与正常组比较,P>0.05),HGB、WBC下降明显(与正常组比较,P<0.05).病理检查治疗组残存肿瘤细胞呈岛状分布,可见大量凋亡细胞,肿瘤中央呈大片凝固性坏死,周围广泛纤维化,有少量淋巴细胞浸润;对照组肿瘤细胞丰富,生长旺盛,间质中有大量淋巴细胞浸润,小血管内可见脱落转移的肿瘤细胞.免疫组化治疗组bax表达增加平均为18.51%(与对照组比较,P<0.05),bcl-2表达减少平均为4.94%(与对照组比较,P<0.05);FCM示治疗12、18 d的细胞凋亡率分别为18.13%、20.92%(与对照组比较,P<0.05),G0/G1期比例分别为37.41%、51.01%(与对照组比较,P<0.05),出现G1期阻滞.结论 125I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可诱导H22肿瘤细胞凋亡,出现G1期阻滞,抑制肿瘤增殖,疗效确切.

    作者:程宝兴;吴浩荣;刘增礼;张志勇;陈伟;孙亦晖;王浩炜;陶桂珍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血清催乳素测定对儿童发作性疾病的鉴别诊断意义

    目的 探讨血清催乳素(PRL)测定对儿童发作性疾病的鉴别诊断意义.方法 用化学发光法测定28例癫痫患儿、21 例高热惊厥患儿、16例非痫性发作患儿和15名正常对照儿血清PRL含量的改变.结果 癫痫发作后平均血清PRL浓度为18.36±12.07 ng/ml,较高热惊厥组(9.79±4.20 ng/ml)、非痫性发作组(11.36±6.98 ng/ml)和正常对照组(9.14±4.44 ng/mL)均升高(均P<0.05).结论 血清PRL浓度的升高可作为鉴别儿童癫痫与高热惊厥、非痫性发作性疾病的一个参考指标.癫痫发作影响下丘脑-垂体轴的功能,PRL分泌增加.癫痫发病有神经内分泌机制参与.

    作者:陈旭勤;李岩;王浙东;包关水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亚低温治疗急性重型颅脑损伤22例疗效观察

    42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亚低温治疗组22例,常温组20例.亚低温治疗均在伤后24 h内实行,肛温维持在33℃~35℃,持续3~8 d.两组患者均在伤后6个月采用GOS评分法判断预后.结果 与常温组相比,亚低温治疗组恢复良好率明显增高,而植物生存率和病死率明显降低(P<0.05).提示亚低温治疗可明显改善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预后.

    作者:陆小军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p63在尖锐湿疣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 研究p63在尖锐湿疣(CA)中的表达及其在CA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与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50例CA患者的手术切除标本及10例正常包皮中p63的表达;分析其与年龄、部位、性别间的关系.结果 (1)p63表达于胞核,在CA组织中主要表达于基底层、棘层和颗粒层,染色强度从基底层到颗粒层呈逐渐减弱的趋势;正常组织中主要表达于基底层,棘层和颗粒层较少表达或缺如.50例CA组织中p63阳性表达45例,10例正常对照组中8例阳性.CA标本中的p63染色强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2)p63的表达值与发病部位成正相关(肛周的表达明显高于生殖器部位,P<0.05),与年龄、性别无关 (均P>0.05).结论 p63在CA组织中高表达,提示其在CA的转归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孙澜;陆建云;华纲;陆正中;赵彬彬;冯一中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静脉或腰硬联合麻醉用于前列腺光汽化术的比较

    为比较靶控输注 (TCI) 异丙酚静脉麻醉和腰硬联合麻醉(CSEA)两种方法用于前列腺光汽化术(PVP)中的效果,将40例择期行前列腺PVP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TCI组(T组)(n=20): 静脉给药芬太尼2.0~3.0 μg/kg, 异丙酚TCI,诱导时效应部位浓度设定为3 μg/ml, 术中维持为1.5~2.0 μg/ml;CSEA组(C组)(n=20):于患者L3、4处注入0.5%布比卡因重比重液2.5 ml,术中监测SBP、DBP、HR、SpO2、Glu等指标.结果:T组患者诱导后SBP、DBP、HR、SpO2明显下降,但术中能保持平稳,麻醉并发症较少;C组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提示CSEA和异丙酚TCI都适用于前列腺PVP术,且CSEA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更佳.

    作者:曹建方;谢红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经皮穿刺激光椎间盘减压术结合侧隐窝溶盘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为评价CT导引下经皮激光腰椎间盘减压术结合侧隐窝溶盘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将64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应用经皮激光椎间盘减压术治疗;B组应用经皮激光椎间盘减压术结合侧隐窝溶盘治疗.所有患者术后随访20~300 d(平均200 d),结果A组优18例,良6例,可7例,差7例;B组优26例,良4例,可2例,差0例.优良率A组75%,B组93.75%.提示CT导引下行激光椎间盘减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小侵入、手术时间短、安全有效、患者恢复快等优点,而采用激光椎间盘减压术结合侧隐窝溶盘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能在安全有效、不增加患者痛苦、不影响患者恢复的基础上更好地提高疗效、扩大适应证.

    作者:阮振华;缪秀华;杨小林;吕艳蓉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舒利迭吸入治疗儿童哮喘36例疗效分析

    目前大部分哮喘治疗仍停留在急性发作时的治疗,而忽略了长期的治疗和预防.我们对72例儿童哮喘急性发作控制后应用舒利迭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朱怀芳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介入栓塞治疗急性大咯血21例疗效分析

    对21例经内科保守治疗无效的急性大咯血患者行支气管动脉栓塞(SBAE)治疗,患者肺部基础病变包括支气管扩张17例,晚期肺癌4例.结果 21例患者均栓塞成功,即刻止血17例,咯血明显减少4例,随访6~12个月,除2例再发咯血外,其余未见复发,无严重并发症和胸、肋间痛等副反应.表明SBAE是目前治疗急性大咯血的较好方法.

    作者:王宏;范觉昕;丰川;许建铭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MMP-3在翼状胬肉中的表达

    目的 研究MMP-3在翼状胬肉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相关性,并初步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50例翼状胬肉组织和10例正常结膜组织中MMP-3的表达,并分析其与翼状胬肉临床病理参数间的关系.结果 MMP-3在10例正常结膜组织中未见阳性表达,50例翼状胬肉组织中阳性~强阳性表达39例,阳性率78%,与正常结膜组织间有显著差异(P<0.01).MMP-3在翼状胬肉组织的进展期、静止期和复发性组织的表达有明显差异(P<0.05).不同职业患者的MMP-3表达有明显差异,其中户外工作者MMP-3的表达高于户内工作者(P<0.05).不同年龄组、不同性别组的MMP-3表达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MMP-3在翼状胬肉中表达的程度与其临床分期及患者的职业类型有关,但与患者的性别、年龄无显著相关性.MMP-3活性表达升高可能与翼状胬肉的发生发展有关.

    作者:姚静艳;陆培荣;李龙标;冯一中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mING基因的腺病毒载体的构建与表达

    目的 构建鼠ING4(肿瘤生长抑制因子4)的腺病毒载体,获得鼠ING4(mING4)重组腺病毒子,为ING4进行肿瘤的基因治疗奠定基础.方法 以pcDNA3.0-mING4重组质粒为模板,PCR扩增mING4,酶切连接到带有GFP标记的pAdTrack-CMV质粒上,PmeI线性化重组质粒pAdTrack-CMV-mING4,与腺病毒质粒pAdeasy-1共转化BJ5183细菌,获得重组腺病毒表达载体pAdeasy-1-pAdTrack-CMV-mING4,经PacI线性化后转染293细胞,收获腺病毒重组病毒子,RT-PCR鉴定,并用MTT法检测mING4对肝癌细胞SMMC7721的作用.结果 成功构建mING4的重组腺病毒表达载体pAdeasy-1-pAdTrack-CMV-mING4,获得了mING4重组病毒子.结论 mING4的重组腺病毒表达载体可抑制SMMC7721细胞的生长.

    作者:章春花;张海峰;盛伟华;王金志;叶震敏;杨吉成;缪竞诚 刊期: 2006年第04期

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主管:江苏省教育厅

主办:苏州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