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强;严春寅;李刚;苏怀庆
目的观察蛇床子总香豆素对去卵巢大鼠骨质疏松的影响.方法40只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组、模型组、蛇床子总香豆素20 mg/kg组和尼尔雌醇组,对后3组大鼠行卵巢切除术,12周后检测大鼠体重、子宫重量、子宫内膜腺体数及血清钙、磷、碱性磷酸酶、肌肝、CT、CT、TGF-β1、BGP含量和大鼠股骨骨密度及形态改变.结果与模型组相比,蛇床子总香豆素组大鼠体重、子宫重量和子宫内膜腺体数未见有明显增加或降低(P>0.05),而血清钙含量明显增加(P<0.05),血清磷含量下降(P<0.05);蛇床子总香豆素组大鼠血清E2、CT、TGF-β1、BGP含量均显著升高(P<0.01或P<0.05),股骨近端干骺端骨密度明显增加(P<0.01),光镜下可见骨小梁增多、增粗,呈网状,髓腔变小,与假手术组大鼠相似.结论蛇床子总香豆素能提高去卵巢大鼠股骨骨密度,改善股骨组织形态,预防骨质疏松的发生.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增加血清E2、CT、TGF-β1和BGP含量等相关.
作者:鲍君杰;谢梅林;周佳;朱路佳 刊期: 2005年第03期
对23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在经过2个疗程MVP方案化疗后,监测第1次化疗前和第3次化疗前肿瘤标记物CEA、CA125、CA19-9、CA153水平的变化,并根据化疗前后肺部CT影像学改变进行分析.结果:2次化疗后,CEA、CA125、CA153水平较化疗前下降,其中CEA对于肺腺癌,CA125、CA153对于肺鳞癌及肺癌化疗前效果的评定具有一定的价值.而化疗后CA19-9的下降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认为通过监测CEA、CA125、CA153水平的变化有助于非小细胞肺癌化疗后疗效的判断.
作者:倪崇俊;黄建安;马家用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测量在肝脏介入操作过程中患者所受到的X射线的辐射剂量.方法应用热释光测量法、非均匀组织等效拟人体模型实验数据结合实际操作条件等方法,对85例行肝脏介入操作的患者进行辐射剂量测量.结果肝脏介入操作所致患者高皮肤剂量范围为179.95~1759.00mGy,有效剂量为29.22 mSv(男)和29.27mSv(女).结论肝脏介入治疗患者所受到的X线辐射剂量很大,应该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来降低患者所受到的X线辐射剂量.
作者:肖锋;徐国千;涂彧;周菊英;刘一之 刊期: 2005年第03期
对60例腮腺沃辛瘤(病例组)和140例腮腺混合瘤(腮腺多形性腺瘤)(对照组)患者进行吸烟史调查,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处理,并对两组男性患者和40岁以上患者的吸烟史进行对比分析,以排除性别和年龄这两种可能的混杂因素的影响.结果:病例组吸烟率为73.33%,对照组吸烟率为15.71%,两组吸烟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以男性患者和40岁以上患者尤为明显.结果表明,吸烟是腮腺沃辛瘤发病的危险因素.
作者:肖灿;周建华;惠建华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了解癫痫大鼠海马细胞外液氨基酸的变化及与癫痫的关系.方法制作戊四氮致痫模型,采用脑内微透析技术采集大鼠海马细胞外液,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技术测定氨基酸类神经递质.结果在发作期,细胞外液γ-氨基丁酸(GABA)的浓度为38119.7±912.7 nmol/L,较发作前明显下降,在发作后3 d升高,发作后14d仍有升高;而谷氨酸(Glu)的浓度在发作期为4742.0±201.2 nmol/L,较发作前升高,在发作后3 d下降,在发作后14d仍低于发作期.结论兴奋性和抑制性氨基酸失衡可能是癫痫发生的重要机制之一.
作者:徐元;包仕尧;张志琳;李文 刊期: 2005年第03期
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是肾病治疗中十分棘手的难题之一.多年来,我们经多方探索发现用激素联合骁悉治疗的近期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军平 刊期: 2005年第03期
8例因松动行翻修术的人工髋关节,手术时取假体周围的界膜组织,另取8例骨折内固定物周围疤痕组织进行病理检查.结果:在松动假体周围的界膜中发现大量的磨损颗粒、组织细胞增生及溶骨因子.而骨折内固定物周围的疤痕组织主要为纤维组织.认为假体使用过程中磨损产生的磨损颗粒激活炎性细胞产生溶骨因子,是导致假体无菌性松动的重要原因之一.
作者:王洪震;徐炜;董启榕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应用显微外科技术建立大鼠胰十二指肠移植模型的手术技巧.方法以雄性SD大鼠为供受体.对供体于进腹后采用连续滴注法经腹主动脉灌注4℃复方乳酸林格液7~8 ml,同时整块切取带全胃、部分结肠在内的供体后再修剪.对供体门静脉与受体左肾静脉行袖套吻合,对供体腹主动脉与受体腹主动脉行端侧吻合,对供体十二指肠与受体近端空肠行侧侧吻合.结果62只经药物诱导的糖尿病大鼠移植术后存活超过24 h者56只,其中54只血糖降至正常水平.结论熟练、扎实的显微外科技术是建立大鼠十二指肠移植模型的基础;该模型稳定性强,可重复性好,是临床、基础研究的理想模型.
作者:朱兴国;田青水;陈彦;张子祥;李德春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掌握住院新生儿死亡变化趋势,及时调整对策,进一步降低新生儿病死率.方法对1989年至2003年苏州市儿童医院住院新生儿死亡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5年来苏州儿童医院住院新生儿病死率下降显著,1989年至1993年为10.19%,1994年至1998年为7.37%,1999年至2003年为2.20%,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死亡疾病谱发生变化,新生儿肺炎(含早产儿肺炎)为首位死因,早产儿平均存活时间明显延长,早产儿死因顺位前移,其中新生儿硬肿症已经退出死因前5位,先天性畸形排在死因第5位.结论进一步降低住院新生儿病死率要加强对新生儿肺炎的管理,提高早产儿的监护和治疗水平,增强先天性畸形的认识和早期诊断水平.
作者:杨祖铭;冯星 刊期: 2005年第03期
对10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按照随机配对方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组采用复方甘草甜素治疗,对照组采用甘草酸二铵治疗.于治疗前后分别检测肝功能、肝纤维化指标和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HBV-M).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在总胆红素(TBil)、ALT、AST、HA(透明质酸酶)、LN(层粘连蛋白)、Ⅳ-C(Ⅳ型胶原)的改善度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后的e抗原血清转换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均可致HBV-DNA一定程度的降低.结果表明,复方甘草甜素可应用于保护肝细胞,预防肝纤维化,对乙肝病毒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作者:刘江;甘建和;赵卫峰;罗二平;庞中强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建立一种可靠性强的非创伤性鉴别胎儿性别的方法.方法根据Amelogenin基因第3内含子在X-Y染色体上6bp的差异,采用PCR技术扩增孕妇血浆游离DNA,运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溴化乙锭染色鉴定其基因型,从而判断胎儿性别.结果32例孕妇血浆DNA标本中,19例被诊断为男性,13例被诊断为女性,所得结果与产后胎儿实际性别相比较,符合率为96.88%.结论通过检测孕妇血浆DNA Amelogenin基因6bp差异产前诊断胎儿性别方法可行,结果可靠.
作者:鹿亚超;朱斌;姜海燕;王丽娟;高锦声 刊期: 2005年第03期
对27例临床疑为美克尔憩室所致下消化道出血患儿术前行高锝酸盐(99TcmO4-)异位胃黏膜显像,将显像结果与术后病理检查结果相比较,并计算其诊断效能.结果:高锝酸盐(99TcmO4-)异位胃黏膜显像诊断美克尔憩室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价值、阴性预测价值和准确度分别为100%,92.86%,92.86%,100%和96.29%.认为高锝酸盐(99TcmO4-)异位胃黏膜显像是一种无创、简便、有效的美克尔憩室诊断方法.
作者:金振军;刘增礼;唐军;杨仪 刊期: 2005年第03期
比较分析用非手术方法、切开复位克氏针张力带内固定和切开复位AO肩锁钩钢板内固定3种方法治疗J/BⅡa型锁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结果:115例中,有99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5~14个月(平均9个月),根据Luazz Cano疗效评定标准,3种方法的优良率分别为48%、86%和93%.经χ2检验,手术组与非手术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5).两手术组之间临床效果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克氏针张力带内固定组中克氏针松动致针尾浅表感染6例,分离移位致成角畸形14例,不愈合3例.肩锁钩钢板内固定组中,延迟愈合1例,无切口感染、内固定失败、骨折不愈合等并发症.结果表明,J/BⅡa型锁骨远端骨折以手术治疗尤其是肩锁钩钢板内固定治疗的疗效较好.
作者:朱伟;孙俊英;宋斌;杨玉生;杨沛彦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肝缺血再灌注损伤时肝内载脂蛋白M(apo M)mRNA及血浆apoM的表达.方法将40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5组(每组8只).假手术组(对照组)进腹后仅分离十二指肠韧带,不阻断血流;IR1组灌注0.5 h;IR2组缺血60 min后再灌注1.0 h;IR3组缺血60 min后再灌注2.0 h、IR4缺血60 min后再灌注3.0 h.在各时间点活杀大鼠,检测血浆谷丙转氨酶(ALT)水平、肝组织病理变化、血浆apoM蛋白及肝组织apoM mRNA.结果血浆ALT的水平随着灌注时间的延长而升高,肝组织损伤随着灌注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加重.肝组织apoMmRNA的表达则先有一过性下降(IR1组),此后随着灌注时间的延长其表达明显增强.血浆apoM蛋白有相同的变化趋势,但其表达的上升有相应的滞后(IR2组).结论在肝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中,肝脏apoM mRNA的表达和血浆蛋白水平有迅速、明显的变化,提示apoM可能具有急性时相反应蛋白的特性.
作者:许贤林;叶启发;何小舟;张晓膺;罗光华;朱江;NING Xu;巢志复 刊期: 2005年第03期
回顾分析16例乙状结肠冗长症患者,其中手术治疗14例,非手术治疗2例,术后随访1个月至5年.结果:手术治疗效果满意,非手术治疗效果较差.认为乙状结肠冗长症的诊断首选钡灌肠,治疗方法首选非手术治疗,无效时手术治疗.
作者:田青水;李德春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研究大动物活体肾移植的外科技术.方法应用氯胺胴、安定静脉麻醉,游离供体左肾动、静脉及输尿管,切取左肾,离体灌注后备用.游离受体腹主动脉、下腔静脉.将供肾动、静脉分别与受体腹主动脉、下腔静脉作端侧吻合,供体输尿管与受体膀胱吻合后单J管从腹壁引出作外引流.结果22头幼猪共完成15例次活体肾移植手术.移植肾冷缺血时间为35~70 min,血管吻合时间为28~52 min.手术中死亡3例,其中2例(供、受体各1例)死于麻醉过深,1例死于肺动脉血栓栓塞.出现输尿管膀胱吻合口尿瘘1例,输尿管狭窄1例.结论娴熟的外科技术和良好的人员配合是大动物活体肾移植成功的基础,是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关键.
作者:孙传洋;单玉喜;阳东荣;凌莉琴;胡玉敏;张学光;陈易人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检查急性脊髓损伤(SCI)后细胞凋亡及CD95的表达,初步探讨白细胞介素10(IL-10)对大鼠SCI后细胞凋亡的干预作用.方法将SD雄性大鼠48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6)、损伤组(n=30)、治疗组(n=12).使用改良Allen法制作脊髓损伤模型,分别手术后4 h、8 h、24 h、72 h及7 d处死并取材(每时间点n=6).治疗组损伤后30 min给予IL-10.应用HE染色、免疫组化及凋亡细胞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对损伤脊髓组织进行检测.结果损伤后4 h,损伤段灰质可见CD95及TUNEL阳性细胞.CD95阳性细胞表达于8 h达高峰;TUNEL阳性细胞于24~72 h达高峰.TUNEL阳性细胞主要见于神经元及胶质细胞,以胶质细胞为主.IL-10治疗组的TUNEL阳性细胞数在8 h、72 h明显减少;免疫组化检测CD95表达降低.正常组未见CD95及TUNEL阳性细胞表达.结论SCI后CD95的表达可能在SCl后诱导细胞凋亡的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早期应用IL-10能干预SCI后的细胞凋亡,但不减少CD95的表达.
作者:周华;刘华;黄坚;吴思荣;肖接承 刊期: 2005年第03期
报告4例40岁以上的外周神经外胚层瘤.4例患者年龄为41~45岁;肿瘤发生部位为左踝部、颈部、右臀部和骶骨,分别行左下肢膝上截肢术、颈部肿瘤切除术、右臀部肿瘤广泛切除和骶骨肿瘤病灶内切除术.所有患者术后均接受化疗或放疗.另通过国内外文献检索,取其中资料较完整的16例40岁以上外周神经外胚层瘤患者进行回顾分析.结果:4例经随访3~24个月,1例死亡,其余3例未见复发和转移.文献报道的16例大都预后不佳.结果表明:40岁以上成年人外周神经外胚层瘤多发于四肢和骨盆区域,躯干部的肿瘤预后差;40岁以上的患者总体预后较差;肿瘤大小、部位和手术切除边缘是否充分对预后非常重要;化疗是常规治疗方法,对切除不完整的患者可同时行放疗.
作者:郭炯炯;唐天驷;杨惠林;郭凌川;姜为民;徐浩;杨亚东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短暂性全脑遗忘症(TGA)与癫痫及其他脑血管疾病不同,其发病性质并不完全肯定,临床诊断应谨慎.本院自1998年2月-2003年9月间共收治5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念;沈国强;朱志强;钱国全 刊期: 2005年第03期
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cyclinD1和p16在50例胃癌和24例慢性胃炎中的表达.结果:50例胃癌中,cyclinDl的阳性表达率为64%(32/50),p16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为44%(22/50).24例慢性胃炎中,cyclinD1的表达率为0,p16的表达率为100%.高分化腺癌中cyclinD1的过表达率为38.5%(5/13),低分化腺癌中为90.9%(20/22),两者差异显著(P<0.0.1);有淋巴结转移组的cyclinD1过表达率为73.1%(19/26),无淋巴结转移组为54.1%(13/24),两者无显著性差异(P>0.05).高分化腺癌中p16的表达率为76.9%(10/13),低分化腺癌为27.3%(6/22),两者差异显著(P<0.01);有淋巴结转移组的p16的表达率为30.8%(8/26),无淋巴结转移组的为58.3%(14/24),两者有差异(P<0.05).认为cyclinD1的过表达和p16的缺失两者可能共同参与了胃癌的发生发展过程,cyclinD1和p16作为反映胃癌病理学特点的参考指标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作者:顾凤华 刊期: 2005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