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肝脏介入操作所致患者辐射剂量的初步研究

肖锋;徐国千;涂彧;周菊英;刘一之

关键词:肝脏介入放射学, 辐射剂量, 体模, 辐射防护
摘要:目的测量在肝脏介入操作过程中患者所受到的X射线的辐射剂量.方法应用热释光测量法、非均匀组织等效拟人体模型实验数据结合实际操作条件等方法,对85例行肝脏介入操作的患者进行辐射剂量测量.结果肝脏介入操作所致患者高皮肤剂量范围为179.95~1759.00mGy,有效剂量为29.22 mSv(男)和29.27mSv(女).结论肝脏介入治疗患者所受到的X线辐射剂量很大,应该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来降低患者所受到的X线辐射剂量.
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相关文献
  • NF-κB在急性胰腺炎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目的通过测定大鼠胰腺炎腺泡组织核转录因子-κB(NF-κB)和血清中细胞因子TNF-α的含量,探讨NF-κB对TNF-α的调控作用及其在胰腺炎病情变脂中的作用.方法将63只SD大鼠分成正常对照组、轻型胰腺炎症组和PTCD药物干预组,用改进的AHO法复制胰腺炎模型.分别于术后6h、12h、24h用HE病理观察胰腺病变程度、免疫组化测定胰腺组织NF-κB、放免法测定血清TNF-α.结果重症胰腺炎组可见腺泡坏死、出血,轻型组和干预组仅见组织水肿,无明显出血及坏死.重症组各时间段NF-κB、TNF-α的检测结果较其他各组显著增高(P<0.05),PTCD可有效抑制NF-κB的激活,从而减轻胰腺炎病变程度.结论NF-κB有诱导产生TNF-α的作用,在胰腺炎病变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通过抑制NF-kB的活化可显著减轻胰腺炎的病变程度.

    作者:吴宝强;秦锡虎;江勇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细胞周期蛋白cyclinD1和p16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cyclinD1和p16在50例胃癌和24例慢性胃炎中的表达.结果:50例胃癌中,cyclinDl的阳性表达率为64%(32/50),p16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为44%(22/50).24例慢性胃炎中,cyclinD1的表达率为0,p16的表达率为100%.高分化腺癌中cyclinD1的过表达率为38.5%(5/13),低分化腺癌中为90.9%(20/22),两者差异显著(P<0.0.1);有淋巴结转移组的cyclinD1过表达率为73.1%(19/26),无淋巴结转移组为54.1%(13/24),两者无显著性差异(P>0.05).高分化腺癌中p16的表达率为76.9%(10/13),低分化腺癌为27.3%(6/22),两者差异显著(P<0.01);有淋巴结转移组的p16的表达率为30.8%(8/26),无淋巴结转移组的为58.3%(14/24),两者有差异(P<0.05).认为cyclinD1的过表达和p16的缺失两者可能共同参与了胃癌的发生发展过程,cyclinD1和p16作为反映胃癌病理学特点的参考指标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作者:顾凤华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经腹腔镜脾脏切除术的临床体会(附12例报告)

    应用超声刀及切割闭合器(Endo GIA)进行腹腔镜脾脏切除术(LS).结果:12例平均手术时间为135min.无中转开腹病例,无术后并发症.平均住院时间为7 d.住院期间皆未使用过镇痛剂.认为LS是一种安全且有效的手术方法,达到了微创手术的效果.

    作者:陈伟;吴浩荣;王浩炜;谷春伟;孙亦辉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经腹腔镜手术治疗非寄生虫性肝囊肿13例

    对非寄生虫性肝囊肿13例采用经腹腔镜手术治疗,并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无手术死亡及并发症,全组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2~41个月,症状均有减轻或治愈,无复发.提示在腹腔镜下行肝囊肿开窗术有创伤小、手术快、出血少、效果佳等优点.

    作者:范仁根;田力平;谭友文;林茂松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孕妇血浆Amelogenin基因6bp差异检测对产前胎儿性别的鉴定价值

    目的建立一种可靠性强的非创伤性鉴别胎儿性别的方法.方法根据Amelogenin基因第3内含子在X-Y染色体上6bp的差异,采用PCR技术扩增孕妇血浆游离DNA,运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溴化乙锭染色鉴定其基因型,从而判断胎儿性别.结果32例孕妇血浆DNA标本中,19例被诊断为男性,13例被诊断为女性,所得结果与产后胎儿实际性别相比较,符合率为96.88%.结论通过检测孕妇血浆DNA Amelogenin基因6bp差异产前诊断胎儿性别方法可行,结果可靠.

    作者:鹿亚超;朱斌;姜海燕;王丽娟;高锦声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ING4基因的克隆和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

    目的分离小鼠ING4(inhibitor of growth family,member 4)基因并构建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ING4.方法从小鼠肝组织中提取总RNA,通过RT-PCR扩增出ING4cDNA,构建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ING4,分别用双酶切、PCR、基因测序进行鉴定.结果RT-PCR产物为约750bp的条带,构建的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ING4经双酶切、PCR鉴定均出现750bp大小的条带,基因测序正确.结论分离得到了小鼠ING4基因并成功构建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ING4.

    作者:王金志;缪竞诚;盛伟华;杨吉成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表阿霉素对人肝癌SMMC-7721细胞bcl-2蛋白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表阿霉素诱导SMMC-7721细胞凋亡的可能分子机制.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表阿霉素作用于人肝癌SMMC-7721细胞后bcl-2蛋白的表达.结果随着表阿霉素的浓度增加,作用于SMMC-7721细胞时间的延长,细胞bcl-2蛋白的表达逐渐降低,SMMC7721细胞bcl-2蛋白的表达与表阿霉素作用浓度EY时间呈负相关.结论Bcl-2基因表达下调可能是表阿霉素诱导人肝癌SMMC-7721细胞凋亡的重要机制之一.

    作者:危少华;吴浩荣;杨吉成;盛伟华;邢春根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激素联合骁悉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近期疗效观察

    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是肾病治疗中十分棘手的难题之一.多年来,我们经多方探索发现用激素联合骁悉治疗的近期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军平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40岁以上成年人外周神经外胚层瘤的临床特点分析

    报告4例40岁以上的外周神经外胚层瘤.4例患者年龄为41~45岁;肿瘤发生部位为左踝部、颈部、右臀部和骶骨,分别行左下肢膝上截肢术、颈部肿瘤切除术、右臀部肿瘤广泛切除和骶骨肿瘤病灶内切除术.所有患者术后均接受化疗或放疗.另通过国内外文献检索,取其中资料较完整的16例40岁以上外周神经外胚层瘤患者进行回顾分析.结果:4例经随访3~24个月,1例死亡,其余3例未见复发和转移.文献报道的16例大都预后不佳.结果表明:40岁以上成年人外周神经外胚层瘤多发于四肢和骨盆区域,躯干部的肿瘤预后差;40岁以上的患者总体预后较差;肿瘤大小、部位和手术切除边缘是否充分对预后非常重要;化疗是常规治疗方法,对切除不完整的患者可同时行放疗.

    作者:郭炯炯;唐天驷;杨惠林;郭凌川;姜为民;徐浩;杨亚东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COX-2在胰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环氧化酶-2(COX-2)的表达水平与胰腺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及其对预后的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S-P法)检测52例胰腺癌组织中COX-2的表达,并对其与胰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52例胰腺癌中,COX-2的阳性表达率为76.9%;有淋巴结转移和Ⅲ~Ⅳ期患者的COX-2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和Ⅰ~Ⅱ期患者;COX-2高表达患者术后生存时间明显短于COX-2低表达患者(P<0.01).结论COX-2的阳性表达与胰腺癌的发展和预后密切相关,可作为一种胰腺癌转移和预后分析的指标之一.

    作者:高锋;冯一中;邓海贞;李峰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惊恐障碍62例临床特征分析

    回顾性分析62例惊恐障碍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发现,惊恐障碍患者多初诊于心内科,临床表现以心血管系统症状多见.认为提高对惊恐障碍的认识有利于惊恐障碍的临床诊断和治疗.

    作者:邵阿林;何有东;刘军军;陈伊宁;韩挺彬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Y迷宫训练对成年大鼠海马齿状回细胞的增殖作用

    目的观察Y迷宫训练对成年大鼠海马齿状回(dentate gyrus,DG)神经干细胞/前体细胞的增殖作用.方法通过Y迷宫训练,用5-溴-2-脱氧尿嘧啶核苷(5-bromo-2-deoxyuridine,BrdU)标记增殖细胞,用ABC免疫细胞化学方法观察成年大鼠海马齿状回细胞的增殖情况.结果Y迷宫训练组海马齿状回BrdU阳性细胞数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且Y迷宫训练成绩的优劣与海马齿状回神经细胞增殖的多少存在相关性,学习成绩良好组齿状回BrdU阳性细胞数显著多于学习成绩低劣组(P<0.05).结论Y迷宫训练可促进成年大鼠海马齿状回神经干细胞/前体细胞的增殖.

    作者:徐卫平;龚珊;蒋星红;郭试瑜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影响胃癌临床预后的多因素分析

    回顾分析180例胃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等因素与生存率的关系,进行单因素、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本组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53.6%、41.2%,手术死亡率为4.8%.肿瘤直径大于4 cm者、年龄小于40岁者、浸润超过粘膜下肌层者、远处淋巴结转移者、未分化型者、术前血清白蛋白小于30g/L者,其3年、5年生存率均较低.结果表明,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浸润深度、术前血清白蛋白水平均是影响胃癌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周江;徐峰;张海涛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金荞麦Fr4对小鼠lewis肺癌细胞MMP-9、TIMP-1蛋白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金养麦提取物Fr4对小鼠lewis肺癌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MMP-9)、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tissue inhibitors of metallproteinase,TIMP-1)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利用C57/BL6小鼠移植性肿瘤lewis肺癌模型,观察金养麦Fr4对小鼠lewis肺癌生长的影响;利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研究金荞麦Fr4对lewis肺癌中MMP-9、TIMP-1表达的影响.结果金养麦Fr4在400 mg/kg剂量时可明显抑制C57/BL6小鼠lewis肺癌生长;金荞麦Fr4可下调MMP-9的表达,但不影响TIMP-1的活性.结论金养麦提取物Fr4具有明显的抗肿瘤作用,分子机制可能与下调MMP-9的表达有关.

    作者:陈晓锋;顾振纶;杨海华;梁中琴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尼曼-匹克病行脾切除术的麻醉处理

    尼曼-匹克病(Niemann-Pick's disease)是一种少见的先天性家族性代谢性疾病(神经磷酯病)[1].病变涉及周身的网状内皮细胞,脂肪代谢紊乱,磷酯酶缺乏.其特点是:肝、脾极度肿大,神经系统受侵犯,肝、脾、淋巴结和骨髓细胞中含磷酯的泡沫状网状内皮细胞,以两岁以内婴幼儿多见,到目前为止,仍无特效治疗方法,愈后差,病死率高.为缓解脾功能亢进,需行脾切除术.笔者在圭亚那大学附属医院工作期间对1例患儿施行巨脾切除术的麻醉,现将麻醉处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李康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吸烟与腮腺腺淋巴瘤的关系探讨

    对60例腮腺沃辛瘤(病例组)和140例腮腺混合瘤(腮腺多形性腺瘤)(对照组)患者进行吸烟史调查,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处理,并对两组男性患者和40岁以上患者的吸烟史进行对比分析,以排除性别和年龄这两种可能的混杂因素的影响.结果:病例组吸烟率为73.33%,对照组吸烟率为15.71%,两组吸烟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以男性患者和40岁以上患者尤为明显.结果表明,吸烟是腮腺沃辛瘤发病的危险因素.

    作者:肖灿;周建华;惠建华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复方甘草甜素对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分析

    对10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按照随机配对方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组采用复方甘草甜素治疗,对照组采用甘草酸二铵治疗.于治疗前后分别检测肝功能、肝纤维化指标和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HBV-M).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在总胆红素(TBil)、ALT、AST、HA(透明质酸酶)、LN(层粘连蛋白)、Ⅳ-C(Ⅳ型胶原)的改善度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后的e抗原血清转换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均可致HBV-DNA一定程度的降低.结果表明,复方甘草甜素可应用于保护肝细胞,预防肝纤维化,对乙肝病毒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作者:刘江;甘建和;赵卫峰;罗二平;庞中强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正常与受照射的新生儿脐带血中ACl33+细胞的分离与纯化的相关问题探讨

    目的探讨正常与受照射的新生儿脐带血中ACl33+细胞的分离与纯化的相关问题.方法采用免疫磁珠活性分选系统(MidiMACS)分离、纯化脐带血,通过流式细胞仪测定ACl33+细胞的纯度.结果在正常与受照射的脐带血单个核细胞(MNC)中,ACl33+细胞所占的比例分别为(0.93±0.20)%和(0.33±0.20)%,两者相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1);正常与受照组一次过柱获取的ACl33+细胞的纯度分别为(70.3±4.9)%和(68.3±4.6)%,二次过柱获取的ACl33+细胞的纯度分别为(86.3±5.5)%和(84.5±6.8)%,正常与受照组相比较,无论是一次过柱还是二次过柱,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免疫磁珠活性分选技术是一套有效的分离、纯化系统,可以获得足够数量的造血干/祖细胞;正常与受照射的脐带血MNC中ACl33+细胞所占的比例差异非常显著.

    作者:刘玉龙;戴宏;姜忠;周丽英;胡勤芳;周剑影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神经细胞内钙离子的变化及其意义

    目的探讨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xperimental autoimmune encephalomyelitis,EAE)发病初期及高峰期活体脑片内Ca2+荧光强度的变化,明确神经细胞内Ca2+的变化与病情演变的关系.方法采用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1aser scanconfocal microscope,LSCM)对荧光探剂fluo-3/AM负载的活体脑片进行观察,比较EAE发病初期组、高峰期组及正常对照组小鼠脑片的皮层、实质区域Ca2+的相对荧光强度.结果EAE发病初期组及空白对照组小鼠大脑皮层的Ca2+荧光强度均明显高于脑实质部位(P<0.05)、EAE高峰期组大脑皮层及脑内局灶区域的Ca2+相对荧光强度高于EAE初发病组(P<0.05).结论EAE小鼠大脑皮层及脑内局灶区域均存在着神经细胞内的Ca2+内流,这种改变随着EAE病情的进展而增强.

    作者:赵红如;江家贵;王涛;倪健强;蒋建华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SF-36量表用于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生命质量的研究

    采用MOS SF-36量表(medical outcome study short form 36 scales)评价134例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arthritis,RA)患者的生命质量,并对其生命质量影响因素作多元线性回归.结果:RA患者总体生命质量普遍下降,不同病情X线分级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各维度分值(除情感职能外)和SF-36总评分显著不同(P<0.05),随着病情分级的降低而降低.不正规治疗组各维度分值低于正规治疗组,其中在生理功能、躯体疼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等方面有显著性差异(P<0.05);不正规治疗组各维度分值低于初诊组,以生理功能和情感职能有显著性差异(P<0.05).影响RA患者生命质量的因素有:医疗费用、伴发疾病、收入水平.认为早期正规治疗能改善RA患者的生命质量,医疗费用、伴发疾病、收入水平影响其生命质量.

    作者:陈勇;陈志伟;黄华;忻霞菲 刊期: 2005年第03期

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主管:江苏省教育厅

主办:苏州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