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接承;沈国良;芮永军
102例改良法腹膜外剖宫产与122例腹膜内剖宫产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手术时间、出血量、手术损伤和产后恢复情况等.结果:新式手术后排气时间是14±5 h,显著短于腹膜内(21±8 h,P<0.01),且术后切口疼痛轻,感染明显减少.认为新式腹膜外剖宫产具有简捷、创伤小、副损伤少、术后进食早、胃肠道功能恢复快、术后病率低、切口疼痛轻、远期无肠道粘连等优点.
作者:戴志远;徐美娟;柴利强;朱挺;蔡惠萍 刊期: 2003年第04期
分析60例十二指肠造瘘手术病例资料,结果:治愈40例,好转20例,无手术死亡;经残端十二指肠造瘘有并发症6例,经空肠十二指肠造瘘无并发症,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认为合理选择手术指征和方法是十二指肠造瘘术成功及减少并发症的关键.
作者:章小平;邱建平;袁建毛 刊期: 2003年第04期
收集CT复查证实的外伤迟发性颅内血肿57例,分析其首次CT检查及复查CT的CT影像特点.结果:首次CT检查主要异常表现包括:(1)局限性脑实质密度减低,灰白质分界不清27例;(2)蛛网膜下腔出血41例;(3)局部轻度占位效应20例;(4)颅底骨折6例;(5)气颅5例.提示脑外伤后首次CT检查,出现局部脑实质密度减低、灰白质界面分界不清、蛛网膜下腔出血、占位效应、颅底骨折、颅内积气,则此损伤可能出现迟发性颅内血肿,应及时复查CT.
作者:胡蓓西;吉芸英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建立一套从褐藻中提取海藻硫酸多糖(SP)简单可行的工艺流程.方法采用乙醇分级提取和Sevage去除蛋白的方法分离、纯化SP,并用Molish反应、Fehling反应、茚三酮法和硫酸基法等鉴定SP产品,用苯酚硫酸法测定SP产品中的糖含量,硫酸基法测定SP产品中的硫酸基含量.结果从褐藻中得到了SP产品,其得率为3%,SP产品的总糖含量高达85.4%,硫酸基含量为5.3%.结论我们建立的SP制备工艺流程简单可行,所得产品确系硫酸酯化的海藻多糖.
作者:强亦忠;王崇道;邵源;吴可;丛建波;孙存普 刊期: 2003年第04期
对3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术前和术后48h肝功能进行检测,结果,术后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LP)增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腹腔镜胆囊切除对肝功能可产生一定的影响,但术后2周大多可恢复正常.
作者:缪云翔;谷春伟 刊期: 2003年第04期
肛管直肠脱垂俗称脱肛,是由于肛管直肠粘膜或全层向下移位脱出肛门所致.发病原因尚不清楚.大便过分用力和老年体弱是主要诱因,常发生在女性,以往多采用手术治疗.我门诊部自2000年起至今,采用50%葡萄糖液作粘膜下点状注射治疗11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于下.
作者:徐东生 刊期: 2003年第04期
分析16例嗜酸性肉芽肿的临床资料,其中5例接受了手术和放疗,11例行单纯放疗.结果5年生存率为100%,至末次随访时有3例治疗失败,占18.8%.提示嗜酸性肉芽肿行手术加放疗或单纯放疗后的疗效较满意.
作者:陆雪官;胡超苏;冯炎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研究鼻咽癌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HPRT基因突变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应用多核细胞法检测外周血淋巴细胞HPRT基因突变率.结果鼻咽癌患者HPRT基因突变率高于健康成人(P<0.05),吸烟和性别可影响鼻咽癌患者HPRT基因突变率(P<0.05),而年龄的影响不明显(P>0.05).结论遗传损伤在鼻咽癌发病中具有重要意义,不同肿瘤患者应有不同的HPRT基因突变率本底值.
作者:徐晓婷;王利利;崔凤梅;许昌韶;周菊英;俞志英;涂彧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灵芝和(或)针刺对小鼠学习记忆的影响.方法采用跳台法和Y-迷宫法测定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给小鼠120mg/(kg*d)灵芝灌胃和(或)针刺连续7 d.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灵芝能提高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灵芝+针刺有一定的协同作用.结论灵芝和(或)针刺可以改善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
作者:龚珊;单立冬;蒋星红;印其章 刊期: 2003年第04期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巢式聚合酶链式反应对2002年收集的婴幼儿腹泻标本422份进行轮状病毒检测及血清型研究,同时填写临床表现调查表.结果:422份腹泻标本轮状病毒阳性率为33.65%,以11月份为发病高峰;以G3为主要流行株.临床特点以呕吐及水样便为主要表现,31.37%的患者合并肠外表现.结果表明,轮状病毒是苏州地区秋冬季腹泻的主要病原,G3型为2002年的优势毒株,呼吸系统感染为常见的肠外并发症.
作者:顾红英;唐伟国;金忠芹;武庆斌;严文华;金辉;王蓓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胸腺修饰对大动物异种心脏移植的影响,建立猪-猴异种心脏移植模型.方法受体猕猴随机分成4组:对照组、照射组、照射+胸注1640组和照射+胸注供体血管内皮细胞(VECs)组,对受体进行不同预处理后,作猪-猴腹腔异位心脏移植.同时在移植前作供体VECs溶解率和供体VECs与受体淋巴细胞(猴T细胞)的混合细胞反应检测.结果照射+胸注猪VECs组平均供心存活时间(Mean Survival Time,MST)显著延长(124.2±4.2h),超过照射组(65.2±6.6h)、照射+胸注1640组(63.0±4.0h)和对照组(36.2±5.9h)(P<0.05).同时,该组供体VECs溶解率显著下降(P<0.05),受体T细胞增殖显著受抑制(P<0.05).结论供体VECs(猪VECs)胸腺修饰可通过抑制受体(猴)T细胞的识别与增殖,减轻供心VECs激活,终缓解延迟性异种排斥反应(Delayed Xenograft Rejection,DXR),从而使供心存活时间显著延长,但不能完全克服DXR.
作者:何建明;沈振亚;张治;瞿冀琛;倪斌;余云生;孟自力;焦鹏;张为民 刊期: 2003年第04期
我院自1984年以来,对胃癌手术切除后残胃行胃镜检查,现将资料完整的76例报道如下.
作者:冯金玲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研究低分化胃癌细胞Fas表达及细胞凋亡情况,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建立胃低分化腺癌细胞系SGC-7901的裸鼠原位种植瘤模型,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技术及TUNEL法,检测Fas表达状态及细胞凋亡.结果胃癌组织的自发凋亡指数和Fas表达的标记指数均显著低于正常胃粘膜组织(P<0.01).结论低分化胃癌组织存在凋亡明显受抑现象,正常粘膜组织的Fas表达高于癌组织.胃癌组织中凋亡受抑制可能与Fas表达低下有关.
作者:刘灿均;陆艺;钱海鑫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探讨雌激素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的保护作用.方法 60只SD雌性大鼠分成3组:假手术组、卵巢切除组(OVX组)和17β-雌二醇治疗的卵巢切除组(OVX+E2组).观察3组大鼠局灶性脑缺血48h累积致死率和梗死体积比.结果 3组大鼠缺血48h的累积致死率分别为15%(3/20),45%(9/20),10%(2/20);梗死体积比分别为41.69%±2.53%,52.4%±1.55%,36.69%±3.29%.结论雌激素能通过抑制细胞凋亡、保护半暗带组织从而减少大鼠脑缺血后致死率和脑梗死体积.
作者:卞杰勇;王宇卉;张世明;周岱 刊期: 2003年第04期
我院于1996~2001年用气雾吸入法治疗小儿呼吸道疾病192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苏红 刊期: 2003年第04期
对63例急性颅脑损伤的心电图改变进行分析.结果:正常21例(33.3%),窦性心动过缓12例(19.0%),窦性心动过速21例(33.3%),室上性心动过速3例(4.8%),急性心肌损伤型改变2例(3.2%),心肌缺血型改变6例(9.5%),Q-T间期延长4例(6.3%);轻型、中型、重型颅脑损伤心电图异常发生率分别为35.7%、73.2%和87.5%.提示,颅脑损伤可引起心电图改变,病情越重,心电图异常发生率越高.
作者:沈燕 刊期: 2003年第04期
将Pulsinelli四血管法加以改进,分两阶段阻断椎动脉和颈总动脉,使用双极电凝器,用细钢丝插入翼突孔间接烧灼椎动脉等.改进后的方法可明显提高成功率,降低术中死亡率.
作者:范圣登;王琛;谢红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探讨188Re-HEDP(188铼-1-羟基亚乙基二瞵酸盐)治疗转移性骨肿瘤疼痛的临床价值.方法用188W-188Re发生器淋洗的188Re 示踪剂制备188Re-HEDP,38例癌骨转移患者用188Re-HEDP治疗,观察其疗效.结果 38例经188Re-HEDP治疗后骨痛消失12例(31.6%),骨痛明显减轻19例(50%),止痛总有效率为83.7%;治疗后骨转移灶完全消失1例(2.6%),转移灶减少或缩小在50%以上3例(7.9%),减少或缩小在25%以上5例(13.2%),转移灶消失或缩小的总有效率为23.7%.结论 188Re-HEDP对恶性肿瘤多发性骨转移所致疼痛有明显疗效,且安全无副作用.
作者:桑士标;吴翼伟;张玮;苏成海;董慎安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血管新生在骨肉瘤生长、浸润、转移中的作用.方法通过对52例骨肉瘤组织标本的研究,采用抗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 (Vascular Endothlial Growth Factor)单克隆抗体、抗人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Pro1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单克隆抗体,借助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代表血管新生的肿瘤VEGF表达、微血管密度(Microvessle Density)及代表肿瘤细胞增殖的PCNA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 VEGF表达和MVD与瘤转移密切相关(P<0.05),与肿瘤大小和肿瘤细胞分型无关(P>0.05);PCNA表达与骨肉瘤转移有关(P<0.05).结论骨肉瘤体内血管新生不仅为肿瘤生长提供条件,也是其转移的基础.PCNA可作为术后肿瘤转移的预测因子及判断预后的指标.
作者:杨曙光;杨惠林;梅炯 刊期: 2003年第04期
51例室间隔缺损合并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患者行外科手术治疗,手术均在中低温体外循环下施行.室缺修补均采用补片修补术.对主动脉瓣病变者,首先考虑作瓣膜成形术,如瓣膜无法成形者,则采用主动脉瓣置换术.同期处理动脉导管未闭、房缺、二尖瓣成形、三尖瓣成形.结果全部病例均存活,术后心功能Ⅰ级43例,Ⅱ级8例.认为外科手术同期处理室缺合并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具有令人满意的治疗效果.
作者:朱一蒙;梅举;张宝仁;邹良健;丁芳宝;刘晓强 刊期: 2003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