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静
研究尿激酶受体(uPAR)在肺癌组织和非肺癌组织中表达的差异,探讨uPAR与肺癌浸润转移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uPAR在52例肺部组织标本中的表达.结果肺癌组uPAR的阳性表达率为88.89%,非肺癌组uPAR的阳性表达率为6.25%,两组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001).uPAR的表达与肺癌患者的病理类型、性别和年龄无关(P>0.05).结论肺癌组织中有uPAR的异常高表达,uPAR在肺癌的生长、侵袭转移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作者:钱斌;胡筠珠 刊期: 2003年第06期
对40例患者进行患牙根管治疗,43例患者进行牙周牙髓综合治疗.结果:两种方法均有效果,单纯根管治疗成功率为67.5%,综合治疗成功率为88.4%.结果表明,源于牙髓炎的慢性牙周炎通过综合治疗,其效果明显优于单纯根管治疗(P<0.05).
作者:莫朝阳;刘瑾 刊期: 2003年第06期
分析报告109例腹腔镜手术:异位妊娠术式为输卵管切除术、输卵管切开取胚术;卵巢囊肿手术术式为卵巢囊肿剥除术、患侧附件切除术;卵巢黄体破裂手术采用电凝术;不孕证手术采用粘连分解+输卵管造口+通液术.结果:腹腔镜手术占同期妇科开腹手术的18.57%,手术成功率为99.08%.
作者:高红 刊期: 2003年第06期
妊娠合并胃肠道恶性肿瘤是比较少见的危害孕妇生命的严重疾病.
作者:吴静 刊期: 2003年第06期
对10例肱骨干骨折采用闭合复位,逆行置入交锁髓内钉内固定.随访5~18个月,结果10例骨折均愈合,无远期桡神经损伤及骨不连;肩肘关节功能优8例,良2例,差0例.认为逆行置入交锁髓内钉治疗肱骨干骨折具有满意的疗效.
作者:成亮;黄士中;合润基;王东来;陈广祥;邹天明 刊期: 2003年第06期
下泪小管断裂是为常见的一类眼外伤必须经手术吻合使之再通,从而恢复泪道的导泪功能.笔者自1996年10月~2002年12月共遇45例45眼均经手术治疗后使泪道恢复通畅,取得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严国明 刊期: 2003年第06期
1994年5月~2003年5月我们对27例猫抓病患者分组采用了中、西医两种方法治疗结果中药治疗猫抓病取得了和西医治疗相同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施伟民 刊期: 2003年第06期
对8例因外伤或肿瘤术后造成额面部皮肤缺损的患者,采用额面部病灶经手术切除后,残留的软组织缺损用颞浅血管为蒂的额面皮瓣修复,均得到满意的修复效果,术后随访9个月,皮瓣颜色与受区接近,疤痕增生不明显,弹性佳.结果表明,额部皮瓣是一块修复额面部皮肤缺缺损的好材料、安全、可靠,后期外观效果满意,以颞浅血管为蒂,增加了皮瓣转移的距离和灵活性.
作者:林伟;沈国良;祁强 刊期: 2003年第06期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减)系多种病因所致血循环中甲状腺激素缺乏、体内代谢减低引起的一组症候群可累及心、肝、肾、血液和中枢神经等各器官系统,多见于中老年妇女[1].由于其早期较少有特征性多数病例起病隐匿,发展缓慢,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尤其是以某一系统症状为突出的首次表现时常易造成误诊、漏诊.现将我院1994~2002年共收治的曾在院内、外误诊的22例分析如下.
作者:张敏 刊期: 2003年第06期
残留卵巢综合征是指子宫切除术中保留双侧或一侧卵巢、术后出现的持续性卵巢增大及慢性下腹痛等症状、体征。自2001年6月~2002年12月我们对实施子宫切除术者,随机分成两组,一组常规缝合盆底腹膜,另一组不缝合。
作者:张荣善 刊期: 2003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血清白蛋白水平与高血糖的相关性.方法对2000例不同疾病患者临床生化指标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与血清白蛋白水平正常(33~55 g/L)者比血清白蛋白水平低下(<33 g/L)者高血糖出现率明显增加(P<0.05);血清白蛋白水平分成10个等级后,呈现出白蛋白水平等级越低高血糖出现率越高的趋势,且白蛋白等级为1~3级者(<38.5 g/L)高血糖出现率较高(P<0.05),经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呈负相关(P<0.1).结论血清白蛋白水平降低可能是糖尿病发生的危险因素之一.
作者:葛惠男;江国荣;徐德颐 刊期: 2003年第06期
分析72例重度妊高征患者及其围产儿,比较不同分娩方式、不同孕周与母婴预后的关系.结果:剖宫产组并发产时产后子痫、产后出血以及新生儿死亡均明显低于阴道分娩组(P<0.05).认为合理采用剖宫产能减少子痫、产后出血的发生,有效降低新生儿死亡,剖宫产时机可提前至孕32周.
作者:郭红玲 刊期: 2003年第06期
选取145例疱疹性咽峡炎患儿随机分成2组观察组100例对照组45例观察组加用病毒唑氧喷,其他对症处理两组相同.结果:观察组治疗后体温下降至正常所需时间平均为1.9±1.08 d而对照组为4.24± 1.40 d(P<0.01)疱疹溃疡消退时间观察组为3.4±1.06 d而对照组为6.20±1.53 d(P<0.001).认为病毒唑氧喷治疗儿童疱疹性咽峡炎疗效好方法简单,安全可靠.
作者:钱金强 刊期: 2003年第06期
自1994年11月~2002年10月共采用外科手术治疗肺大泡132例,其中电视胸腔镜手术68例,电视胸腔镜加小切口21例,腋下小切口43例.结果:全组无手术死亡,随访6个月~6年无同侧复发.认为微创外科手术治疗肺大泡创伤小,痛苦少,恢复快,并发症少,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作者:谢永明;龚如岱 刊期: 2003年第06期
对12例腰椎滑脱采用SR对峡部崩裂腰椎复位固定、植骨融合、椎管减压手术。结果:复位满意,症状改善明显,优良率为91.6%,融合率为100%。结果表明,运用SR治疗腰椎滑脱疗效满意。
作者:韩乃付;季祝永;孙凤翔;张文祥 刊期: 2003年第06期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又称为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征(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s简称SARS)是一种主要以近距离空气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为主[1]、临床主要表现为肺炎的呼吸道传染病.我国于2002年11月16日在广东省首先发现.现已证实:一种新的冠状病毒是引起本次SARS流行的病原体[2].
作者:吴玉芳 刊期: 2003年第06期
对52例碱性返流性胃炎采取改良毕Ⅱ式消化道重建术,手术方法为结肠前胃空肠吻合,低位输入、输出空肠袢侧侧吻合,7号线阻断输入袢空肠.另选前期病例对照组83例,采取经典毕Ⅱ式手术.术后随访患者症状,进行胃镜检查和pH测定.结果:改良组和前期病例对照组症状发生率、残胃炎发生率、平均pH分别为0、27.1%、6.2和43.1%、92.8%、7.8,两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果表明,改良术式可以有效预防碱性返流性胃炎,操作比传统方法简单.
作者:马伟达 刊期: 2003年第06期
分析1991~2000年吴江市879名婴儿死亡前5位死因的变化结果吴江市婴儿死亡率1991~1995年为1550‰1996~2000年为9.81‰下降了36.71%.婴儿前5位死因1991~1995年间主要是:肺炎、窒息、早产、先心、先天异常;1996~2000年间主要是:先天异常、先心、早产、窒息、肺炎.前5年与后5年婴儿的死因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认为应结合死因的变化制定相应的措施.
作者:李凤妹 刊期: 2003年第06期
按国际颅脑损伤分类GCS评分≥9分者为轻、中型颅脑损伤.一般来说此类患者病情较轻预后良好;但也有一小部分患者病情迅速恶化甚至导致死亡.本文对我院近5年来6例GCS评分≥9分的颅脑损伤突发性死亡病例的死亡原因作一分析以从中吸取教训,指导对该类患者的处理.
作者:沈旭明 刊期: 2003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子宫肌瘤、瘤旁组织及肌层组织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表达和子宫肌瘤复发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30例子宫肌瘤患者子宫标本肌瘤、瘤旁组织及肌层组织ER、PR的表达,同时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外周血中血清雌激素(E2)、孕激素(P)、促卵泡生成素(FSH)、黄体生成素(LH)、垂体生乳素(PRL)及雄激素(T)水平,健康育龄妇女30名作为对照.结果肌瘤组织ER、PR表达显著高于瘤旁组织及肌层组织(P<0.01, P<0.05),瘤旁组织PR表达显著高于肌层组织(P<0.05);研究组与对照组外周血性激素水平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外周血E、P在子宫肌瘤的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与子宫组织ER、PR强表达有关,行子宫肌瘤挖除时应同时切除瘤体周围的肌层组织.
作者:刘曼华;程英;管卫群;陶潜;郑艳莉;杨其昌 刊期: 2003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