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茉莉花茎化学成分的预试验

黄艳芳;黎春杏;周志鹏;商渊婷;黄锁义

关键词:茉莉花茎, 化学成分, 定性反应, 预试验
摘要:目的 对广西南宁市横县的茉莉花茎的化学成分进行预试验研究.方法 采用化学反应鉴别法对广西南宁市横县茉莉花茎分别用蒸馏水、95%的乙醇、乙醚三种溶剂进行提取,对提取液进行化学成分预试.结果 通过预试验,我们可以初步确定广西南宁市横县茉莉花茎中可能含有糖类、苷类、有机酸、黄酮类、酚类、香豆素与内酯、植物甾醇、三萜类、生物碱、挥发油及油脂等化学成分.结论 茉莉茎中含有多种植物活性成分,值得深入研究,此试验为进一步进行该植物的生物活性成分研究提供了实验依据.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相关文献
  • 黄连配厚朴对小鼠胃肠动力及止泻作用的影响

    目的 考察黄连配伍厚朴后对小鼠胃肠动力及腹泻模型小鼠止泻作用的影响.方法 采用半固体糊精法,考察黄连配厚朴不同剂量组对小鼠胃排空、小肠推进的影响;采用灌服番泻叶水煎剂致小鼠腹泻造模,考察黄连配厚朴不同剂量组的止泻效果.结果 与黄连组比较,其余各给药组的小鼠胃残留率极显著降低.厚朴组、黄连配厚朴3、12g/kg组小鼠的小肠推进率显著高于黄连组.与模型组比较,其余各给药组小鼠的稀便点数均显著减少;与黄连组比较,厚朴组小鼠的稀便点数显著增加.结论 黄连配厚朴3g/kg(黄连配厚朴1∶1)组能显著缓解单味黄连引起的胃肠动力抑制副作用,且具有良好的止泻作用.

    作者:郑新光;傅勇;王建;王丽梅;袁奕;张璐;杨英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基于独立学院学生特点的《中医诊断学》教学改革探索

    《中医诊断学》作为联结理论与临床的一门桥梁学科,是中医学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在独立医学院校目前的教学模式中,仍以沿用母体高校的课程设置、教学方法为主,以传统的知识质量观,即以学生掌握知识多寡、理论水平深浅来评判学生素质的高低,与独立学院以应用型人才为培养目标的教学定位不太符合,加上独立学院学生有其自身特点[1]:一学生总体基础知识薄弱;二自我意识强,个性鲜明,但自制力较弱,自学能力较差;三学生重视社会实践,注重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因此,结合目前《中医诊断学》教学现状,以及独立医学院校人才培养定位和学生特点,急需对《中医诊断学》进行不同于“二本”的教学改革.

    作者:白蕊;黄娜;汪磊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三白草总木脂素提取工艺优选及对肝星状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研究

    目的 优选三白草总木脂素的佳醇提工艺及其体外抗肝星状细胞增殖作用的研究.方法 通过正交试验法对三白草总木脂素的佳醇提工艺进行优化,采用MTT比色法测定总木脂素对肝星状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结果 确定了三白草总木脂素的佳醇提工艺条件,即将药材加70%乙醇回流提取2次,每次2h,每次加醇量为药材量的8倍.总木脂素含量达到57.3%、45.1%及10.6%时,对肝星状细胞增殖抑制率分别为65.2%、50.5%及22.3%.结论 三白草总木脂素醇提工艺合理可行,制得的产品质量稳定;总木脂素对肝星状细胞增殖有明显抑制作用.

    作者:黄莉;赵娜;程东岩;王隶书;赵大庆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胡国华教授治疗原发性痛经经验

    原发性痛经是妇科临床常见的疾病.文章总结胡国华教授治疗原发性痛经的经验,其主要病机是寒凝血瘀,不通则痛,以温经散寒、祛瘀止痛为治疗大法.

    作者:张蔚苓;胡国华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小儿肾病太少两感证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麻黄附子细辛汤对小儿肾病综合征太少两感证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0例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在一般治疗、对症治疗、糖皮质激素治疗的基础上同时给予麻黄附子细辛汤,对照组则只给予一般治疗、对症治疗和糖皮质激素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症状积分和尿蛋白水平.结果 治疗2周后,观察组的尿蛋白水平显著下降,临床症状明显缓解,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感染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肾病综合征太少两感证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常克;陈佳;王海俊;向红;李忠旭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复方丹参滴丸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的临床观察

    复方丹参滴丸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活血化瘀则能解除肺毛细血管痉挛,改善肺毛细血管灌注量,改善肺循环,有利于正常通气[1].我院2011年3月至2012年3月就诊并确诊为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288例,对144例患者采用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取得疗效甚佳.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我院2011年3月至2012年3月就诊并确诊为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288例,随即分成两组.其中,男性180例,女性108例,小的45岁,大年龄78岁,平均年龄为61.5岁.治疗组与对照组从年龄、性别、病情、病程等方面比较均无明显差异,两组对比具有可比较性.

    作者:杨幼华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鹅绒藤醇提物各组分清除自由基的研究

    目的 通过DPPH·法测定鹅绒藤地上部分醇提物及根部醇提物各萃取组分的清除自由基的能力.方法 分别将鹅绒藤地上部分醇提物、根部醇提物依次用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进行萃取,各组分都配置成适当浓度的溶液,通过DPPH·法测定各组分的清除自由基的能力,并计算各组分的清除50%自由基时样品浓度(IC50),以维生素E作为阳性对照.结果 乙酸乙酯组分清除自由基的能力均强,正丁醇组分次之,石油醚组分抗氧化活性较弱.结论 鹅绒藤地上部分醇提物,根部醇提物各组分对DPPH·均具有一定清除作用,乙酸乙酯和正丁醇组分的清除能力显著,确定为活性组分,具有体外抗氧化性,可作为有效的天然自由基清除剂,具有较大的开发利用前景.

    作者:许红平;水栋;徐泉;时洋;马春芳;赵晶;王妍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药用真菌网纹马勃的生药学研究

    目的 对药用真菌网纹马勃进行生药学研究,为其开发应用提供依据.方法 采集网纹马勃子实体,通过性状鉴别和孢子与菌丝显微特征观察,结合文献资料鉴定种类.利用薄层色谱建立网纹马勃专属性薄层鉴别特征,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化学成分含量.结果 经性状及显微特征考察,确定为药用真菌“网纹马勃Lycoperdon perlatum Pers.”.薄层鉴别研究发现具有多个专属性的薄层色谱斑点,并含有麦角甾醇成分.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麦角甾醇含量为0.16%.结论 通过网纹马勃性状鉴别、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下孢子和菌丝特征、薄层鉴别图谱等,可综合鉴别网纹马勃的真伪,为其鉴别提供了参考依据.麦角甾醇含量可作为其质量控制的指标之一.

    作者:周贤;宫诗林;李爱欣;李昂;王淑敏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基于路径分析数学模型的麻黄汤发汗作用的配伍关系研究

    目的 采用路径分析数学模型研究麻黄汤及不同配伍的发汗作用,从而探讨路径分析数学模型应用于中药复方配伍研究的合理性.方法 采用均匀设计对麻黄汤处方中的药物剂量进行组合,以汗液增加百分率为指标,将方中药量与药效数据进行路径分析,描绘影响麻黄汤发汗作用的路径图.结果 路径分析数学模型结果显示,麻黄和桂枝对于全方的发汗作用有较大贡献,合用后能增强发汗作用,并且显示出麻黄在全方发汗作用中的核心地位.结论 路径分析数学模型能较好反应麻黄汤中药物之间的配伍关系,并能将处方中的药物与药效间的关系清晰的展现出来,体现了路径分析数学模型用于研究中药复方配伍的可行性和合理性.

    作者:曾勇;邱一行;李睿;曾岑;韦婷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搔刮祛腐法治疗高位后蹄铁形肛瘘术后创面修复的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搔刮祛腐法治疗高位后蹄铁形肛瘘术后创面愈合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 诊断为高位后蹄铁形肛瘘并住院行高位后蹄铁形肛瘘切开挂线术的4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分别接受搔刮祛腐法(治疗组)与传统换药法(对照组)治疗,每组各20例,以8周为总疗程,分别记录术后第7,14,21,35天创面面积及纵径的大小及创面完全愈合时间,临床总体疗效.应用统计软件SPASS 18.0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用x2检验;计量资料先进行正态性检验和方差齐性检验,满足要求者两样本均数比较用t检验,P值<0.05将被认为所检验的差别有统计意义.结果 平均随访6个月,术后第7天创面面积、纵径减小率无显著性差异,总体疗效及术后第14,28,35天创面面积及纵径减小及创面完全愈合时间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搔刮祛腐法可促进肛瘘术后创面愈合,缩短愈合时间,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郑春菊;王业皇;周芳平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CSFTR教学法在中医药统计学教学中的应用

    文章提出一种全新的教学方法-CSFTR教学法.并以方差分析为例对此教学法的具体过程予以详细的说明.此教学法为处理内容冗长的教学提供了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运用此教学法进行中医药统计学的教学,能够使学生在分析问题时思路清晰,在解决问题时重点突出,在实际应用时统筹兼顾.

    作者:包红;李新;李伟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大黄水提物对成年雌性大鼠子宫中Bcl-2、Bax表达的影响

    目的 观察长期灌胃大黄对成年雌性大鼠子宫中Bcl-2、Bax表达的影响.方法 雌性Wistar大鼠9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大黄水提取物1.0g·kg-和2.0g·kg-1剂量组,各剂量组再分为给药30,40,50,60d组,每组10只,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子宫组织中Bcl-2、Bax蛋白的表达.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1.0g·kg-1 30,40,50d组Bax表达有所升高,Bcl-2表达有所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0 g· kg-1 60d组Bax表达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Bcl-2表达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2.0g·kg-30d组Bax表达有所升高,Bcl-2表达有所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0g·kg-140,50,60d组Bax表达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或P<0.01),Bcl-2表达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或P<0.01);给药40,50,60d,1.0 g·kg-1和2.0g·kg-剂量组相同给药时间比较Bcl-2、Bax表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1.0g·kg-剂量组,给药30d与60d组Bcl-2、Bax表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各组Bcl-2、Bax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0g·kg-30d与50,60d组,40d与50,60d组比较Bcl-2、Bax表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各组Bcl-2、Bax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长期应用大黄对成年雌性大鼠子宫中Bcl-2、Bax的表达具有一定的影响,其影响程度具有明显的剂量及时间依赖关系.

    作者:卢宁;佟继铭;刘梦杰;张树峰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吉祥草中5种提取物对神经细胞的抗氧化活性研究

    目的 明确吉祥草中的5种提取物对神经细胞的抗氧化作用功效.方法 经过提取分离、结构鉴定后,建立了H2O2所致人神经母细胞瘤株SH-SY5Y细胞系氧化应激损伤模型,应用MTT法探讨了RC-1、RC-2、RC-3、RC-4和RC-5的细胞毒性及抗氧化保护作用.结果 RC-1、RC-2、RC-3、RC-4均表现出一定的的抗氧化活性,在10μg/ml时,RC-2、RC-3和RC-4分别比模型组的存活率高42.8%、42.9%和47.9%.结论 吉祥草及其提取物可以作为一种潜在的抗神经退行性疾病药物进行开发和利用.

    作者:曾文;毕玉婷;孔玉珊;薛艳红;刘士平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灵龟八法开穴灸对阳虚模型大鼠下丘脑一氧化氮含量影响的实验研究

    目的 观察灵龟八法开穴灸对阳虚模型大鼠下丘脑NO含量的影响.方法 以醋酸泼尼松注射液(AHP)对大鼠进行肌肉注射以建立阳虚大鼠模型,比较运用灵龟八法开穴灸与足三里、肾俞穴位温和灸对模型大鼠下丘脑NO含量变化的影响.结果 灵龟八法开穴灸结合足三里、肾俞温和灸组模型大鼠治疗后,下丘脑NO含量较阳虚模型大鼠阳性空白对照组有明显的下降,下降后的含量接近于正常大鼠阴性空白对照组.结论 灵龟八法开穴灸结合足三里、肾俞温和灸可以使阳虚模型大鼠下丘脑NO含量下降,从而对阳虚模型大鼠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功能起到良性调节的作用.

    作者:占超;李昂;陈邦国;樊云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藏药桃儿七干预高转移小鼠乳腺癌的作用研究

    目的 建立小鼠乳腺癌高转移模型,研究桃儿七对小鼠乳腺癌生长的干预作用以及乳腺癌肺转移的抑制作用.方法 将乳腺癌高转移模型小鼠随机分为6组:模型组(纯水)、阳性组(他莫昔芬4.1 mg·kg-1)、低剂量组(0.3 g·kg-1)、中剂量组(0.6 g· kg-1)、高剂量组(1.2 g· kg-1)、空白组(纯水).观察并测量高转移乳腺癌小鼠的肿瘤体积,25d后断颈处死小鼠,对小鼠乳腺癌肺部转移病灶结节进行结节计数.结果 高、中、低剂量桃儿七水煎液能够减慢乳腺癌小鼠肿瘤生长速率,抑制肿瘤生长,乳腺癌抑制率分别达到了77.99%、66.53%、40.16%;高、中剂量的桃儿七还能够明显抑制小鼠乳腺癌的肺转移(P<0.05),高、中、低剂量组、阳性组以及模型组肺结节计数(个)分别为:0.08±0.32、0.75±1.6、0.90±1.29、1.4 ±2.12、3.08±3.55.结论 藏药桃儿七可减缓原位乳腺癌的生长,对乳腺癌有强烈的抑制作用,高剂量使用还可以抑制乳腺癌的肺转移.

    作者:叶耀辉;马越兴;张恩慧;应亚宾;王婷;张文雪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冠心病胰岛素抵抗的中医药研究进展

    胰岛素抵抗(IR)在冠心病的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针对冠心病胰岛素抵抗的中医药研究日益丰富,在中医辨证客观化研究上,发现与“实证”关系密切,以痰浊、瘀血为主要病理基础,在临床治疗上不论是单味药提取物还是复方治疗,都取得了肯定的疗效,但也存在不足.

    作者:简亚平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桂郁金药材的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研究

    目的 建立桂郁金的HPLC指纹图谱,为桂郁金的质量控制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测定,色谱条件:Agilent SB-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水,梯度洗脱,流速为1 ml·min-1;柱温30℃;二级管阵列检测器;检测波长244 nm.结果 10批不同来源的桂郁金指纹图谱共有12个主要色谱峰,所建立的指纹图谱方法学考察结果均符合规定.结论 所建立的桂郁金HPLC指纹图谱分析方法简便可靠,重复性好,可作为桂郁金质量控制的有效方法.

    作者:王晓华;朱华;梁臣燕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白藜芦醇泡囊的制备及评价

    目的 制备白藜芦醇(Res)维生素C棕榈酸酯泡囊,对其处方组成、制备工艺、包封率等进行研究,期望通过这种新型微粒给药系统提高白藜芦醇的稳定性与靶向性.方法 采用溶剂注入法制备白藜芦醇维生素C棕榈酸酯泡囊,并进行处方优化,采用透析法测定包封率.结果 溶剂注入法制得的白藜芦醇泡囊形态优良,粒径800 nm左右,电位-70 mV左右,透析法测定其包封率在77%左右.结论 乙醇注入法制备白藜芦醇泡囊,该方法简单易行,优化处方制得泡囊体系稳定且包封率良好.

    作者:王丽峰;张思培;王艳;宋丽丽;李天祥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回回药方》中饮食疗法的应用

    《回回药方》是一部极为珍贵的大型回回医药宝典,其在论述疾病的预防及治疗等方面颇具浓郁的回医特色和优势,挖掘其中的食疗部分对当今养生保健具有弥足珍贵的借鉴价值,由此发挥回医药在医疗保健中的积极作用.

    作者:徐静;韩夏玲;高如宏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柱前衍生化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不同生长年限金钗石斛多糖的单糖组成

    目的 建立柱前衍生化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不同生长年限金钗石斛多糖的单糖组成.方法 将金钗石斛多糖样品用三氟乙酸(TFA)水解成单糖后,通过1-苯基-3-甲基-5-吡唑啉酮(PMP)衍生,衍生物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梯度洗脱,研究金钗石斛多糖的单糖组成.结果 不同生长年限金钗石斛多糖的单糖组成差异较大,一年生多糖由甘露糖、鼠李糖、半乳糖醛酸、葡萄糖、半乳糖、木糖、阿拉伯糖7种单糖组成,其摩尔比为68.33∶ 1.11∶ 1.00∶ 18.96∶ 3.44∶ 5.63∶7.26;二年生多糖由甘露糖、半乳糖醛酸、葡萄糖、半乳糖、木糖、阿拉伯糖6种单糖组成,其摩尔比为5.54∶1.07∶26.26∶1.00∶ 3.15∶5.75.结论 该方法具有简便、结果准确等特点,可用于金钗石斛多糖中单糖组成的分析.该研究为金钗石斛的质量评价和开发利用提供了实验依据.

    作者:许莉;郭力;罗方利;张廷模;刘贤武;韩瑜 刊期: 2014年第07期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主管:湖北省黄石市卫生局

主办: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