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针灸加拔罐疗法治疗乳腺增生68例

代友花

关键词:乳腺增生, 针灸, 拔罐, 临床观察
摘要:乳腺增生是中青年女性的常见病、多发病,占乳腺疾病的75%,居乳腺疾病的首位.目前中西药尚无特效疗法.近年来笔者采用针灸及拔罐疗法相结合治疗68例,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 本次纳入的68例病例均为女性,年龄小28岁,大50岁,病程长3年,短2个月,均为双侧乳房发病.1.2诊断标准 参照国家中医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ZY/T001.2-94.临床体检可触及增厚腺体,呈散在条索状、团块状、颗粒状肿块,有触痛;乳腺彩超示:多发低回声结节,大直径一般不超过1 cm;病理活检为囊性增生.此次入选患者均符合非哺乳期、非过敏体质、肝肾功能状况良好.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相关文献
  • 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西药、放疗综合干预鼻咽癌骨转移疼痛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唑来膦酸及局部放疗治疗鼻咽癌骨转移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抽签法)将确诊为鼻咽癌骨转移的患者分为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唑来膦酸、局部放射治疗的综合干预组(简称治疗组),和仅采用唑来膦酸、局部放射治疗的干预组(简称对照组),两组各30例.3个疗程后观察两组患者的骨痛缓解率、止痛近期疗效、碱性磷酸酶变化、功能状态评分和不良反应等.结果 治疗后比较两组疼痛程度缓解率(X2 =7.685,P=0.034)及总止痛疗效(X2=10.310,P=0.02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功能状态评分较治疗前改善[(2.40±0.80)、(1.75±0.8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500.P =0.04),对照组治疗前后功能状态评分变化不明显;治疗组与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40.0%(12/30)和46.6%(15/3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X2 =2.730,P=0.768);治疗后两组白细胞数的变化有明显差异(P<O.05)(X2=20.329,P=0.000),肝肾功均无明显变化;治疗组碱性磷酸酶下降>100 U/L者达56.7%,远较对照组明显(P<0.05).结论 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唑来磷酸及局部放疗治疗鼻咽癌骨转移疼痛有明显协同作用,能提高近期疗效,明显改善晚期肿瘤患者疼痛及生活质量,其作为中西医结合干预肿瘤预后的特色治法,具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李亚军;邹彦;阮培刚;肖冬英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从伏邪理论对糖尿病大血管病变代谢记忆的理论探讨

    长期高血糖会形成不良的“代谢记忆”效应,即使血糖得到控制后,代谢紊乱依然存在,并对大血管持续造成损害,尽早关闭代谢记忆是防治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的关键问题所在.文章从“伏邪理论”着手,认为代谢记忆类似于伏邪在体内伏匿的过程,脏腑功能失衡是“伏邪”产生的基本条件,痰浊、瘀血是“伏邪”的主要构成部分,脉络是“伏邪”滞留的主要部位,“脉搏坚病”是“伏邪”所致的直接后果.从中医伏邪理论对糖尿病大血管病变代谢记忆的进行了论述.

    作者:高泓;谢春光;郭宝根;周飞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CHOP通路参与二乙基亚硝胺诱发大鼠肝癌发生过程

    目的 探讨CHOP通路在二乙基亚硝胺(DEN)诱发大鼠肝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意义.方法 采用DEN间断给药诱发大鼠肝癌模型,利用光镜和电镜技术观察诱癌过程中肝组织的形态学变化,采用Western blotting和real-time PCR技术检测PERK,ATF6,IRE-1和CHOP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Western blotting和real-time PCR结果显示:CHOP通路相关蛋白在诱癌早、中期(1 ~14周)逐渐升高,诱癌晚期(15~ 20周)表达达到峰值后无明显变化.结论 CHOP通路参与了DEN诱发大鼠肝损伤、肝细胞增生、肝硬化的发生、发展过程,但是大鼠形成肝癌后,不参与肝癌细胞的生长.

    作者:肖斌;马冬杰;司广和;张学武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大黄种子内源抑制物质活性研究

    目的 对大黄种子内源抑制物进行初步研究.方法 用甲醇和蒸馏水分别制备大黄种子的浸提液,并测定白菜种子的发芽率和根长来测定其抑制活性.结果 大黄种子含有一定的内源抑制物质,对发芽率无明显抑制作用,但对胚根的生长却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且水浸提液对胚根的抑制作用大于醇浸提液.结论 大黄播种前用水浸泡种子,可降低其抑制物质对胚根的抑制作用,提高出苗率.

    作者:李敏;敬勇;刘薇;林秋霞;夏琴;齐景梁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大黄加芒硝外敷治疗急性乳腺炎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大黄加芒硝外敷治疗急性乳腺炎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急性乳腺炎患者22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西医组和联合治疗组,每组各114例;其中西医组患者采用抗生素静脉滴注治疗,而联合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大黄加芒硝外敷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临床症状改善及住院时间比较.结果 联合治疗组患者临床治疗痊愈率(78.07%)、总有效率(99.12%)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联合治疗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及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相较于单纯西医治疗,大黄加芒硝外敷治疗急性乳腺炎效果确切,可有效缓解疼痛,减轻红肿症状,促进肿块缩小,具有临床推广使用价值.

    作者:张彩芬;许兰芬;王伟明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论针灸临床的整体性思维

    着重从道和术、经络系统、体质与穴性、天时和生理、个体化诊疗、机体自愈力、针灸者素质等方面论述了针灸临床上的整体性思维,以转变中医针灸者的视角,拓展针灸临床的思路.

    作者:张新普;童亚男;薛丹;李敏;傅杰英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中药有效成分干预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的研究概况

    易损斑块的破裂是诸多心脑血管事件的触发点,前期及时干预易损斑块的形成与发展,控制病情延续,可以避免恶性事件发生,同时能减少医疗资源的支出,符合中医未病先防的理念.祖国医药种类繁多,历史悠久,疗效确切.近年来对于中药有效成分的研究不断深入,其在干预易损斑块方面有着潜在优势,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基于此,姑且对既往文献作综述整理,先论述其病机,后辨治其药物,期在继承与发扬祖国医学.

    作者:李冬方;何小丽;都基莎;顾宁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头体针结合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60例临床观察研究

    目的 通过吞咽功能评价量表及相关营养指标研究头体针结合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与康复组.其中针刺组30例,采用头体针结合治疗;康复组30例,采用现代康复治疗.每名患者治疗前后均采用洼田饮水试验、BI指数及营养学指标(MNA、MAMC、TSF)进行临床评估,以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头体针结合治疗2周后有效率达56.7%,治疗3月后有效率达83.3%,明显高于康复治疗(P<0.05);洼田饮水试验分级显示,两种治疗方法均能明显提高患者的饮水试验等级(P<0.05),且治疗3月后效果更明显(P<0.05),同时治疗3月后针刺组疗效明显高于康复组(P <0.05);BI指数显示,治疗后3个月针刺组明显高于康复组(P<0.05);营养学指标(MNA、MAMC、TSF)显示,治疗三月后针刺组与康复组均有改善趋势,但二者间无明显差异.结论 头体针结合治疗可明显减轻中风后吞咽障碍,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适于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

    作者:周震;张玉莲;袁河;宋宛珊;郭家奎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解毒透表法治疗上呼吸道感染发热疗效观察并机制初探

    上呼吸道感染是常见疾病,其发病具有明显的季节性,且传变迅速,若治疗不及时,容易变生他病.发热是上呼吸道感染的一个突出症状,热度的高低、热程的长短直接影响疾病的进展与转归,因而对发热的处理在临床上意义重大.笔者于2010年3月~2012年3月采用解毒透表法治疗上呼吸道感染发热,取得较好疗效,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诊断标准1.1.1 西医诊断标准 参照陆再英,钟南山主编《内科学》中上呼吸道感染的诊断标准[1]制定.

    作者:曹跃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川明参对大鼠的长期毒性实验研究

    目的 观察川明参药材水提取物对大鼠的长期毒性,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将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和川明参高(22 g·kg-1)、中(5.5 g· kg-1)、低(1.8 g·kg-1)剂量组,日剂量分别为临床成人用量(0.25 g·kg-1)的88,22,5.5倍,连续给药60 d,观察大鼠的一般情况、饮食、体重,测定血常规及血清生化指标,取主要脏器(心、肝、脾、肺、肾、肾上腺、胸腺、甲状腺、脑、睾丸、附睾、子宫、卵巢)计算脏器指数,并进行肉眼观察和组织病理学观察.结果 给药组大鼠的饮食、体重均正常,除高剂量的谷草转氨酶(AST)有明显升高外,其余血液学和生化指标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且停药15天后恢复正常.尸检及病理组织学的检查各给药组与对照组比较均无差异.结论 连续食用川明参较安全.

    作者:陈朝霞;张梅;陈璐;姚红娥;徐秒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基于自拟健脾降逆汤进行穴位贴敷干预化疗延迟性呕吐的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基于自拟健脾降逆汤进行穴位贴敷防治化疗延迟性呕吐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130例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为A组,64例,给予盐酸格拉司琼3 mg、地塞米松10 mg化疗前30 min静脉滴注,观察1个化疗周期;观察组设为B组,共66例,连续观察2个化疗周期,第1个周期应用A组自拟健脾降逆汤制成巴布贴穴位贴敷,24h更换贴剂1次,时间为化疗第1~5天,贴敷穴位共包括:神阙、双侧足三里以及内关,共5处,第2周期止吐方案与对照组相同.结果 观察组用药后延迟性呕吐的完全缓解率为72.73%;对照组用药后延迟性呕吐的完全缓解率为46.88%.观察组较对照组疗效明显升高(P<0.05).观察组第1周期化疗后延迟性呕吐的完全缓解率为72.73%;第2周期用药后完全缓解率为48.48%.两组对比疗效有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腹胀、便秘情况发生率较高,分别为12.5%、25%,停药后可自行缓解;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分别为3.03%、9.09%,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第2周期腹胀、便秘情况发生率较高,分别为15.15%、17.27%,较第1周期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均未观察到锥体外系反应.结论 基于自拟健脾降逆汤制成的降逆巴布贴穴位贴敷能够提高化疗延迟性呕吐的缓解率,并能降低止吐药物的不良反应.

    作者:栾祖鹏;张化芝;赵世义;黎晓鹃;张圣村;马敏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蛹虫草多糖降糖活性的研究

    目的 研究蛹虫草多糖对糖尿病小鼠模型的降糖活性.方法 建立小鼠糖尿病模型,选出血糖值≥11.0 mmol/L的小鼠60只作为糖尿病小鼠.以二甲双胍为阳性对照,分别给药蛹虫草多糖50 mg·kg-1,100 mg·kg-和150mg·kg-1,分别对小鼠的血糖值、糖耐量、脏器指数、α-葡萄糖苷酶活性进行了测定,同时对SOD活性和MDA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 对于四氧嘧啶致糖尿病小鼠,蛹虫草多糖具有较好的降糖活性,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模型小鼠的糖耐量,降低α-葡萄糖苷酶活性,同时能明显升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降低丙二醛(MDA)含量,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活性,在服用剂量为100 mg·kg-1呈现较好的降血糖效果.结论 蛹虫草多糖有望成为治疗糖尿病的有效药物.

    作者:杨爽;逯城宇;杨雪薇;逯家辉;张丹红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硫磺熏制对黄芪中二氧化硫残留量的影响

    目的 研究硫磺熏制对黄芪中二氧化硫残留量的影响.方法 设黄芪含水量、硫磺用量、熏制时间3个因子,采用L9(33)正交设计实验,酸蒸馏碘滴定法测定不同处理下黄芪中二氧化硫残留量.结果 未用硫磺熏制的黄芪二氧化硫残留量为25.60 mg/kg,熏制后黄芪二氧化硫残留量明显升高.硫磺用量对二氧化硫残留量影响极显著,药材含水量和熏蒸时间影响不显著.结论 药材含水量为20% ~25%、硫磺用量0.025 kg/kg、熏制时间为72 h处理下黄芪中的二氧化硫残留量小,为134.867 mg/kg.

    作者:张丹;晋小军;赵洁;王刚;李丽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吴茱萸提取物和挥发油对牙龈卟啉单胞菌的影响

    目的 探讨吴茱萸提取物和挥发油对牙龈卟啉单胞菌的影响,以验证其相关功效.方法 采用厌氧菌药物敏感试验琼脂稀释法测定实验检品的MIC.结果 观察组组方1制剂对3株实验菌抗菌作用强,其MIC均≤制剂原浓度的1/80;组方2对3株实验菌的抗菌活性次之,其MIC为制剂原浓度的1/40或≤制剂原浓度的1/80;组方3对ATCC33227和参考株W83、47A-1等3株实验菌也有一定的抗菌作用,其MIC分别为制剂原浓度的1/40;组方4中药制剂对3株实验菌的抗菌作用则较差,其MIC≥制剂原浓度的1/10.实验表明,吴茱萸提取物和挥发油中合小檗碱、黄芩素、大黄酸、厚扑酚等有效成分,其抗菌作用强.结论 结果表明,具有抗菌有效成分的吴茱萸提取物和挥发油活性成分,与其相关的临床功效及主治相符,为其临床治疗种植体周围炎提供了一定的实验依据.

    作者:张卫;高燕飞;张敏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陈朝明教授针灸治疗痉咳医案一则

    痉咳是目前儿科的一种常见疾病,其病情较为顽固,中医治疗多以中药为主,针灸疗法较为少见.笔者有幸跟随陈朝明教授学习,目睹了陈老师运用针灸疗法治疗痉咳,当场见效.该文从痉咳的中医病因病机出发,探讨陈老师针灸思路,希望给学者们带来帮助.

    作者:钱俐俐;陈朝明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市售青蒿饮片的质量一致性的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法分析

    目的 通过青蒿HPLC指纹图谱研究,比较不同地区的市售青蒿饮片之间的差异,为青蒿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Kromasil-C18 4.6 mm ×250 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乙腈-高纯水溶液,二元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206 nm)测定26份不同地区的市售青蒿饮片的指纹图谱,通过系统聚类分析、相似度计算等方法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26份饮片中,65.4%的样品相似度结果大于0.950,9.2%的样品相似度结果小于0.600,15.4%的相似度结果在0.850~ 0.950之间.结论 市售青蒿饮片所含化学成分及相对含量差异较大,质量一致性欠佳.

    作者:白根本;王敏;彭玉帅;王如峰;马群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大柴胡汤在胃癌根治术后梗阻性黄疸的应用及效果分析

    梗阻性黄疸主要为胆管阻塞导致胆汁流出受阻,多种原因可引起该病,如胆部的结石,炎症及肿瘤等[1].胃癌根治术后的梗阻性黄疸大多与胃癌的复发有关,淋巴结和脏器复发较常见[2].梗阻性黄疸患者常伴有肝功能损伤及黄疸指数升高,外科手术是治疗该病的有效手段[3],但部分患者在梗阻解除后的肝功能恢复不理想,损伤甚至加重,因此需要额外的保肝药物来改善肝功能.大柴胡汤具有提高肝脏解毒能力、促进损伤肝细胞再生及减轻炎症的作用,其中的柴胡、黄芩和大黄等成分也具有保肝作用[4].因此,本研究给予胃癌根治术后梗阻性黄疸患者大柴胡汤治疗,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毛能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基于代谢组学技术的中医证候研究新进展

    中医药诊疗体系具有整体观、辨证论治等鲜明的特色,中医学的整体性策略,即对人体状态加以认识、分类和调控的理论和方法正是与现代医学区别所在.而代谢组学这一新近研究方法更近于中医学“司外揣内”的思维方式,更准确和全面地反映患者生理状态的整体性和动态性变化.

    作者:徐彬;李泽庚;彭波;王浩;童佳兵;杨程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针灸加拔罐疗法治疗乳腺增生68例

    乳腺增生是中青年女性的常见病、多发病,占乳腺疾病的75%,居乳腺疾病的首位.目前中西药尚无特效疗法.近年来笔者采用针灸及拔罐疗法相结合治疗68例,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 本次纳入的68例病例均为女性,年龄小28岁,大50岁,病程长3年,短2个月,均为双侧乳房发病.1.2诊断标准 参照国家中医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ZY/T001.2-94.临床体检可触及增厚腺体,呈散在条索状、团块状、颗粒状肿块,有触痛;乳腺彩超示:多发低回声结节,大直径一般不超过1 cm;病理活检为囊性增生.此次入选患者均符合非哺乳期、非过敏体质、肝肾功能状况良好.

    作者:代友花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10天序贯疗法续施中药制剂用于轻中度糜烂性胃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10天序贯疗法结合芪术归胃散用于轻中度糜烂性胃炎的疗效.方法 经确诊的轻中度糜烂性胃炎患者120例,随机分2组,每组60例.两组均应用10天序贯疗法,治疗组续用医院新制剂芪术归胃散进行治疗1个月.结果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3.9%,治疗组总有效率94.8%,两组疗效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0天序贯疗法结合医院新制剂芪术归胃散治疗轻中度糜烂性胃炎,既能快速有效对抗症状,根除HP,又能祛除病因,有标本兼治之效,疗效优于单纯中、西药治疗,疗程较短,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密;冯玲华;万富贵 刊期: 2013年第09期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主管:湖北省黄石市卫生局

主办: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