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白茅根及其复方汤对大鼠IgA肾病模型的干预作用

尹友生;欧俊;韦家智;李运千;李小励;李清初;李康慧

关键词:IgA肾病, 白茅根, 转化生长因子-β1, 白介素-2
摘要:目的 探讨白茅根及其复方汤对大鼠IgA肾病模型的影响.方法 将50只大鼠分为对照组、模型组、白茅根组、茅根复方组与地塞米松组.采用牛血清白蛋白加葡萄球菌肠毒素B法建立IgA肾病大鼠模型,连续给药4周.检测大鼠尿红细胞计数(URBC)、24 h尿蛋白定量(UP)、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血清白介素-2(IL -2)、血小板活化因子(PAF)含量及肾组织病理变化;免疫组化及Western印迹法检测肾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含量及蛋白的表达.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各治疗组均可减少URBC、24h UP、Scr、BUN、PAF,并降低TGF-β1蛋白表达,升高血清IL-2含量(P<0.01),减轻肾组织病理改变.结论 白茅根及其复方汤对IgA肾病大鼠模型均可明显减少血尿、蛋白尿,减轻病理改变,改善肾功能.其机制可能是白茅根通过刺激机体分泌IL -2,抑制肾脏TGF-β1分泌与表达等而发挥作用.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相关文献
  • 参苓白术散对溃疡性结肠炎脾虚型模型大鼠CD44、CD54及CD62p的影响

    目的 讨参苓白术散对溃疡性结肠炎脾虚证大鼠模型吞噬细胞膜糖蛋白(CD44)、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 CD54)及可溶性粘附分子P选择素(CD62p)的干预调节作用.方法 建立溃疡性结肠炎脾虚证动物模型,观察参苓白术散对溃疡性结肠炎脾虚证大鼠模型一般情况、结肠黏膜组织损伤、脾脏指数和胸腺指数的影响,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大鼠CD44、CD54及CD62p表达水平.结果 参苓白术散可显著升高模型大鼠大鼠脾脏指数和胸腺指数,降低模型大鼠CD44、CD62p表达(P<0.01),对CD54表达无明显下调作用(P>0.05).结论 参苓白术散治疗脾虚型溃疡性结肠炎的作用机理与恢复机体的免疫功能、下调CD44、CD62p的表达有关.

    作者:刘喜平;贾育新;刘勃;吴建军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生物碱类中药组分荧光标记方法的建立及评价

    目的 建立生物碱类中药组分的荧光标记方法,并对标记效果进行评价.方法 以异硫氰酸荧光素和盐酸麻黄碱组成研究体系.使用带有偏振镜的荧光分光光度计测量出荧光各向异性值,以FITC荧光各项异性值对麻黄碱浓度的对数作图,得到荧光偏振曲线,计算出样品的标记比,进行标记效果的评价.结果 生物碱类中药组分的较优标记条件为:100mmol·L-1,pH 9.0的碳酸盐缓冲溶液中,盐酸麻黄碱溶液浓度在1×10-6~1 ×10-3mol·L-1,FITC浓度0.5 mmol·L-1,室温避光反应、过夜.绘制荧光偏振曲线,计算得到rB=0.327.通过测量计算可得盐酸麻黄碱浓度为2.0×10-5mol·L-1、FITC浓度为3×10-5 mol·L-1时标记液的标记比为1.23,与理论符合.结论 建立了生物碱类中药组分的荧光标记方法,基于荧光各向异性测量标记比的新方法具有简便快速和灵敏度高的特点,可用于标记效果的评价.

    作者:刘春叶;苗延青;尤静;张雪娇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维药榲桲子脂肪酸化学成分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

    目的 分析榲桲子中脂肪酸成分.方法 以石油醚为提取剂,采用索氏提取法提取油脂,经氢氧化钾-甲醇甲酯化处理后,以气相色谱-质谱(GC -MS)联用技术进行分析.结果 鉴定了棕榈酸、亚油酸、油酸等12种脂肪酸,其中棕榈酸为8.30%,油酸为31.65%,亚油酸为51.86%,亚麻酸为1.90%,不饱和脂肪酸达85.46%.结论 榲桲子中脂肪酸的主要组成是不饱和脂肪酸.其中,被称为人体必需脂肪酸的亚麻酸和亚油酸的相对含量丰富,具有开发价值.

    作者:哈及尼沙;王强;阿吉艾克拜尔·艾萨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紫菊感冒胶囊体外抗菌作用的实验研究

    目的 研究紫菊感冒胶囊的体外抗菌作用,为其临床的应用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液体稀释法、平皿法两种体外抗菌方法,用紫菊感冒胶囊对临床中常见细菌进行实验研究.结果 液体稀释法、平皿法实验表明,紫菊感冒胶囊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甲型溶血性链球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肺炎双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绿脓杆菌、变形杆菌标准株和临床分离菌株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结论 紫菊感冒胶囊有很好的抗菌作用.

    作者:宋羽;李翠兵;汪燕;邓艳辉;何炳洪;官碧琼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河北省嶂石岩地区野生药用植物资源调查

    目的 掌握河北嶂石岩地区野生药用植物的资源现状.方法 通过实地调查、植物标本的采集鉴定以及数据统计分析.结果 该地区有药用价值的野生植物67科、163属、197种,以双子叶植物为主,其中菊科、唇形科、豆科种类多,主要分布于农田灌草丛、温带落叶阔叶林和高山草甸,从药效来看,以清热、理血、祛痰止咳等药用植物为主,抗肿瘤、抗癌药种类可观,可予以重点利用.结论 加强濒危中草药资源的保护,实现药用植物的可持续开发与利用.

    作者:闫路娜;任路强;焦阳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眼针对肠易激综合征模型大鼠结肠组织血管活性肠肽表达的影响

    目的 观测眼针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D - IBS)模型大鼠血清、结肠组织血管活性肠肽(VIP)含量及基因表达变化,探讨眼针治疗D - IBS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慢性应激与束缚相结合的方法复制D- IBS模型后,进行眼针治疗,然后采用ELISA方法检测血清和结肠组织中VIP含量的变化;采用RT - PCR和免疫组化检测VIP的基因表达水平变化.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血清、结肠组织中VIP含量及基因表达明显增高和上调;与模型组比较,眼针组血清、结肠组织中VIP含量及基因表达明显下降和下调.结论 眼针治疗D- IBS的机制之一可能与抑制结肠组织VIP的释放、下调VIP基因表达有关.

    作者:王德山;王艳杰;李任锋;刘旭东;刘慧慧;柴继严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降糖补肾方对糖尿病大鼠血清TNF-α、IL-6、CRP表达的影响

    目的 观察降糖补肾方对小剂量链脲佐菌素加高脂饲料诱导的糖尿病模型大鼠血清TNF -α、IL -6、CRP表达的影响.方法 雄性SD大鼠高脂饲料喂养8周后注射小剂量STZ,1周后测大鼠空腹血糖,血糖值>11.1 mmol/L者为造模成功的大鼠,将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中药不同剂量干预组和阿司匹林干预组,另设空白对照组,药物干预4周,测定各组大鼠给药前后血清TNF -α、IL -6、CRP含量.结果 降糖补肾方高、中、低剂量治疗组均能明显降低血清TNF -α水平,并与阿司匹林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降糖补肾方高、中剂量治疗组能明显降低血清IL -6水平,并与阿司匹林组效果相当;降糖补肾方高、中、低剂量治疗组均能明显降低血清CRP水平,并与阿司匹林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 降糖补肾方能减轻糖尿病大鼠的炎症状态,对糖尿病大鼠IR有一定程度的改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减轻炎症因子的表达有关.

    作者:范冠杰;唐咸玉;孙璐;孙晓泽;孙景波;罗广波;温建炫;卢绮韵;侣丽萍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次乌头碱对乳大鼠原代培养心肌细胞Ca2+及Cx43表达的影响

    目的 观察次乌头碱对原代培养的心肌细胞内Ca2+浓度及缝隙连接蛋白Cx43表达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乳大鼠心肌细胞,采用流式细胞技术观察30,60,120 μmol/L的次乌头碱在15,30,60 min对心肌细胞内Ca2+浓度变化的影响,并应用Western blot技术检测次乌头碱作用心肌细胞15 min后的细胞缝隙连接蛋白Cx43的表达水平.结果 次乌头碱能提高心肌细胞[ Ca2+]i,这种作用在给药后15 min时显著,随着作用时间的延长,细胞[Ca2+]i下降;次乌头碱作用心肌细胞15 min能降低心肌细胞Cx43的表达量,但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次乌头碱能促进心肌细胞内Ca2+增高,进而导致细胞Cx43表达降低,增加心肌细胞发生心律失常的易感性.

    作者:李志勇;谭鹏;孙建宁;刘永刚;李彦文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DPPH法测定沙枣花水提物各组分清除自由基的研究

    目的 通过DPPH法测定沙枣花水提物各组分的清除自由基的能力.方法 将沙枣花水提物依次用石油醚,醋酸乙酯,正丁醇进行萃取,各组分都配置成相当于原药材100 mg/ml的溶液,通过DPPH法测定各组分的清除自由基的能力,并计算各组分的IC50.结果 萃取后的水层清除自由基的能力强,IC50为1.634 mg/ml,其次是正丁醇层(IC50为2.46mg/ml),乙酸乙酯层(IC50为6.172 5 mg/ml)和石油醚层(IC50为12.562 2 mg/ml).结论 沙枣花水提物各组分对DP-PH·均具有一定清除作用,具有体外抗氧化性,可作为有效的天然自由基清除剂,具有很大的开发利用前景.

    作者:张振华;解宁湘;王基云;黄晓会;王培香;王妍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丁香超微粉对离体大鼠肠活动影响的量效关系研究

    目的 观察丁香超微粉对离体大鼠肠活动影响的量效关系,探索超微粉碎技术在中药丁香中的应用.方法 采用大鼠离体回肠平滑肌肌张力测试法,比较丁香超微粉不同剂量组对离体大鼠肠大收缩张力的影响,来观察其抑制肠蠕动的作用.结果 丁香超微粉对离体大鼠肠收缩有抑制作用,且随着给药浓度的增加,抑制作用增强.结论 丁香超微粉对离体大鼠肠收缩具有明显的量效关系,实验将为丁香超微粉在临床中的应用提供一定指导意义.

    作者:洪天国;钟海岩;黄光胜;刘莉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复合酶法提取毛脉酸模中有效成分的工艺研究

    目的 采用复合酶法提取毛脉酸模中有效成分,研究其提取佳工艺.方法 以毛脉酸模根中白藜芦醇苷、白藜芦醇、大黄酚苷、酸模素、大黄素、大黄酚、大黄素甲醚及出膏率为考察指标,采用多指标综合评分和正交设计实验优化复合酶法提取毛脉酸模有效成分的工艺.结果 复合酶法提取毛脉酸模有效成分的佳酶解条件:酶量为3%,酶解时间120min,酶解温度40℃,pH =6.结论 验证试验结果表明该提取工艺稳定可行,适用于毛脉酸模有效成分的提取.

    作者:刘颖新;王振月;刘利利;王谦博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中药防哮饮对哮喘小鼠血清IL-13含量影响的研究

    目的 观察中药“防哮饮”早期干预治疗对哮喘小鼠血清白细胞介素- 13(IL-13)含量水平的变化以及骨髓嗜酸性粒细胞(EOS%)的影响.方法 将60只健康昆明小鼠随机分为6组:A正常对照组、B哮喘模型组、C防哮饮小剂量组、D防哮饮中剂量组、E防哮饮大剂量组、F布地奈德(BUD)组,用卵蛋白(OVA)致敏激发造模.中药防哮饮组从致敏第1天起,将中药防哮饮按小剂量(含生药0.5 g/ml)、中剂量(含生药1.5 g/ml)、大剂量(含生药2.5 g/ml)灌胃给药,每天一次,每次0.4 ml,共27.在后1次激发后24h(第28天)处死小鼠,采用双抗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小鼠血清IL - 13的含量,并镜检骨髓EOS%.结果 哮喘模型组小鼠骨髓EOS[(9.77±2.63)%]较对照组[(2.10±0.99)%]明显升高(P<0.01);血清IL - 13的含量[(81.618±30.969) pg/ml]较对照组[(22.800±11.125) pg/ml]明显升高(P<0.01).防哮饮中、大剂量组和BUD组均能显著降低哮喘小鼠血清IL - 13水平及骨髓EOS%(P<0.01),三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防哮饮小剂量组效果不显著(P<0.05).结论 中药防哮饮早期干预治疗能够明显改善哮喘小鼠病理状态,推测可能是通过下调血清IL - 13表达和降低骨髓EOS%而发挥阻止哮喘发生发展的作用.

    作者:宾博平;李亚俊;刘孝忠;黄小琪;梁丽英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蒙药紫花高乌头醇提物对大鼠肝功能和血细胞的影响

    目的 观察紫花高乌头全草醇提物在长期用药中对大鼠肝功能及血细胞的影响,为更好地开发利用蒙药紫花高乌头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大鼠灌胃给药20d后,利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及血球记数仪测定大鼠腹主动脉血中的生化指标( ALT、AST)和血细胞数.结果 紫花高乌头全草醇提物在一定剂量范围内长期服用对肝脏功能无明显影响(P>0.05);但会使大鼠血液中红细胞、血红蛋白、白细胞、血小板明显升高.结论 紫花高乌头全草醇提物在一定剂量范围内长时间服用对肝功能无显著影响,但由于升高红细胞、血小板量会增加血液粘滞度,可能会对微循环产生影响.

    作者:韩瑞兰;吕玲玲;张春芳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迷迭香精油及抗氧化剂的提取与成分分析

    目的 进行迷迭香精油及抗氧化剂的提取与成分分析.方法 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技术一步提取迷迭香精油及抗氧化剂,利用气质联用仪和液质联用仪分别对所得精油和抗氧化剂进行检测.结果 超临界CO2一步提取精油及抗氧化剂的佳工艺条件为:萃取压力32.6 MPa,分离釜I温度56.5℃,夹带剂用量0.6 ml/g,萃取时间1h;萃取的迷迭香精油共鉴定出22种化学成分,主要成分为1,8-桉叶油素、樟脑、龙脑、柠檬烯;萃取的抗氧化剂成分有鼠尾草酸、鼠尾草酚、迷迭香酚,含量分别为15.6%、8.4%、3.5%.结论 超临界CO2萃取技术可以一步获得迷迭香精油和抗氧化剂,方法简便、快捷、效率高,所得精油品质纯正,抗氧化活性成分含量高.

    作者:张文成;张海涛;郑仁娟;刘玲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化腐再生法治疗糖尿病肌腱坏死模型大鼠的实验研究

    目的 探讨化腐再生法对糖尿病肌腱坏死模型大鼠的治疗效果及机理.方法 将20只Wistar大鼠造成糖尿病大鼠模型,随机分为化腐再生组、单纯化腐组、单纯再生组、对照组.所有大鼠均采用物理化学联合方式造成两处表皮及肌腱坏死创口,之后分别采用不同药物换药治疗,并进行分泌物提取,观察创面的面积(cm2)与分泌物中活性因子的变化,并加以分析.结果 在肌腱坏死大鼠模型的治疗中,与其他方法治疗相比,化腐再生组创面剩余面积较其他组明显缩小,在修复中后期较其他组有显著差异(P<0.05或P<0.01),创面渗出液中的总蛋白、总氨基酸、溶菌酶单位面积含量在不同时期显著增加,与创面愈合具有正相关关系.结论 化腐再生法对糖尿病大鼠肌腱坏死模型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其他各组疗法,其机理可能与各种活性因子共同作用有关.

    作者:张朝晖;徐强;马静;刘现周;朱朝军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盐生肉苁蓉的质量控制研究

    目的 对盐生肉苁蓉药材进行质量控制研究.方法 采用显色法和薄层色谱法鉴别药材中的甜菜碱和甘露醇,以苯酚-硫酸显色法测定多糖的含量.结果 盐生肉苁蓉药材中甜菜碱和甘露醇的定性鉴别反应均呈阳性;多糖在4~ 12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1),平均回收率101.5%,RSD=2.2%(n=9).结论 该实验方法可行,重复性良好,是全面控制和评价盐生肉苁蓉药材质量的重要补充.

    作者:王松芝;阿力同其米克;杨建华;热娜·卡斯木;胡君萍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急诊内科抢救150例昏迷患者的临床诊断和中西医结合治疗

    昏迷是急诊常见急症之一,占首诊患者总数的3%左右[1].昏迷作为临床上常见的危急重症,病情复杂,进展快速,如不对患者进行及时而正确的诊断治疗,就会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2].虽然细致的体格检查可以发现一些诊断线索,但昏迷患者自身不能提供详细的病史及病情,加上不能配合查体,给诊断、治疗带来一定的困难.因此,无论是从时间还是费用角度考虑,我们都不可能在短时间内迅速地完成所有可能的检查,这就需要临床医生在第一时间内作出初步诊断,从而实施抢救措施,对进一步提高昏迷患者的初步诊断率和急救成功率十分重要.本研究对我院急诊科2010 -01~2010- 12收住的150例非创伤性急诊内科昏迷患者的临床资料作分析如下.

    作者:叶先智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血液中痕量乙醇代谢物:乙基葡萄糖醛酸苷的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

    目的 建立气相色谱质谱( GC - MS)检测人体血液中乙醇代谢产物乙基葡萄糖醛酸苷(EtG)的方法.方法 1ml乙二胺四乙酸二钠( EDTA - Na2)抗凝全血离心后取上层血浆,采用高氯酸去蛋白,并经氨基固相萃取小柱富集净化,提取物经BSTFA +TMCS(99∶1,v/v)衍生化,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检测,总离子和选择离子模式(SIM)同时扫描,内标法定量分析.结果 样品在0.2~4.0 m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0.998 8),检出限为0.17 mg/L,绝对回收率位于75.3%~85.6%之间,相对标准偏差(RSD)为5.6% ~7.6%.结论 该方法灵敏度高,特异性好,分析结果准确可靠,适用于法医学鉴定和临床检验中EtG的分析测定.

    作者:于天晓;李青;李剑波;丁世家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连翘抑制酪氨酸酶活性体外实验反应体系研究

    目的 研究连翘抑制酪氨酸酶活性实验在微孔板检测系统中适宜的反应体系.方法 以连翘两个极性部位的萃取物为受试对象,将反应总体积定为200μl,保持底物L-酪氨酸的体积40μl不变,依次变化酪氨酸酶和溶剂二甲亚砜的体积,在37℃环境下每2 min检测一次吸光度A475,持续40 min,以不含药时吸光度的变化值或含药时的酪氨酸酶活性抑制率作为参考指标,从酶体积、二甲亚砜体积及孵育时间等变化因素分析此实验适宜的反应体系.结果 ①吸光度值随着酶体积的增加而增高.酶体积为70μl时,吸光度值高.不同酶体积的反应体系分别在20~26 min之间出现大吸光度变化速率.②吸光度值随着二甲亚砜体积增加而增高.二甲亚砜终体积分数为5%时,样品溶解程度和线性关系均较2%时好.结论 此实验适宜的反应体系为:底物L-酪氨酸40μl,酶体积70μl或以下,加入适量pH6.8缓冲液和受试药物,使二甲亚砜的终体积分数为5%,体系总体积为200μl,恒温37℃下孵育20~26 min之后检测.此反应体系为下一步研究连翘抑制酪氨酸酶活性实验提供基础,也为其他药物的同类实验提供方法学参考.

    作者:楼彩霞;朴香兰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12种大孔树脂对辽东楤木皂苷吸附特性的比较研究

    目的 研究不同型号的大孔树脂分离纯化辽东楤木叶总皂苷的工艺条件和参数,优选纯化辽东楤木叶总皂苷的大孔吸附树脂.方法 比较了12种大孔树脂对辽东楤木叶中总皂苷的吸附性能,以辽东楤木叶中的代表成分辽东楤木叶总皂苷量为考察指标,对大孔树脂纯化辽东楤木叶总皂苷工艺进行筛选.结果 AB -8树脂对辽东楤木叶干粉中总皂苷吸附性能好,达到静态交换容量为30.4 mg·ml-1树脂,吸附率为93.2%,动态吸附量为23.8mg·ml-1干树脂,吸附率为94.0%,解吸率为81.0%.结论 筛选树脂应综合考虑目标化合物的性质和树脂的孔径、比表面积、极性等参数.

    作者:吕邵娃;刘栋;胡畔盼;王秋红;肖洪斌;匡海学 刊期: 2011年第11期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主管:湖北省黄石市卫生局

主办: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