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亚妮;王娟
法洛氏四联征是(TOF)是较常见的一种先天性紫绀性心脏病,约占先天性心脏病的12%~14%,大多数于10岁前死亡[1].轻度法洛氏四联征患者右心室流出道和肺动脉狭窄不严重;但重度法洛氏四联征患者右心室流出道梗阻严重、肺动脉发育较差或闭锁、左心室发育不良,并有十分丰富的体肺侧支循环.因此法洛氏四联征矫治术的麻醉处理具有特殊性.本院于2009年8月~2013年4月完成婴幼儿法洛氏四联征矫治术135例,现将其麻醉处理分析总结如下.
作者:王洪涛;戴勇;刘源;王俊玉;王晓芳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了解我社区内0~6个月母乳喂养的情况,探讨影响母乳喂养的因素,提出有效的指导措施,期望提高母乳喂养率.方法:采用儿童6个月体检时发放问卷的方式,对在2011~2012年出生,长期居住本地的200名婴儿的喂养方式进行调查.结果:婴儿在6个月时实行母乳喂养96例(48%),混合喂养68例(34%),人工喂养36例(18%).不同分娩方式、是否接受健康教育及产妇心理等因素对母乳喂养的影响有显著差异.结论:加强母乳喂养的宣传教育,指导正确的喂养方法,增强产妇母乳喂养的信心,是提高母乳喂养率,促进母婴身心健康的关键.
作者:王建云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探讨环磷酰胺冲击联合小剂量泼尼松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40例环磷酰胺冲击联合小剂量泼尼松治疗的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患者临床资料.结果:疗程结束后24h尿蛋白定量、血肌酐、血浆白蛋白及血胆固醇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好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完全缓解33例(82.50%)、部分缓解6例(15.00%)、无效1例(2.50%).治疗期间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环磷酰胺冲击联合小剂量泼尼松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临床疗效显著,安全可靠.
作者:黄鹤 刊期: 2014年第11期
在急性胰腺炎中因胆道疾病或胆囊疾病引起的急性胰腺炎称之为急性胆源性胰腺炎(ABP).ABP占急性胰腺炎发病人数的15%~50%,病死率高达10%~35%,胆结石是本病的主要原因.现在绝大部分学者认为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早期以非手术治疗为主,而重症胰腺炎应以延期手术为宜.但在非手术治疗过程中若有不妥就会延误病情.我院2008年1月~2013年6月共诊治急性胆源性胰腺炎208例,现将诊治体会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208例中,男性92例,女性116例.年龄小14岁,大80岁,平均年龄47岁.有胆道疾病151例,胆囊疾病57例.血、尿淀粉酶均升高.B超或CT证实有胆道结石、胆囊结石,胆囊炎、胆管炎表现208例,有胰腺体积增大或胰周积液103例(49.5%),有黄疸130例(62.5%),有腹肌紧张、压痛、反跳痛141例(67.8%),有莫菲氏征阳性99例(47.6%),有发热150例(72.1%),有休克66例(31.7%),有血液白细胞计数大于15×109./L190例(91.3%).有单纯性胆囊结石50例(24.0%),有胆囊息肉7例(3.4%),有胆道结石151例(72.6%).胆囊结石并胆道结石29例(13.9%).以胆道疾病为主要症状者58例(27.9%),以胰腺炎为主要症状者100例(48.1%),以胆囊疾病为主要症状者50例(24%).
作者:刘成斌;张淋淞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卡泊三醇软膏联合卤米松乳膏治疗白癜风疗效.方法:选择2011年3月~2012年8月门诊患者8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治疗组采用卡泊三醇、卤米松联合外用,一天一次,对照组单独使用卤米松乳膏一天一次.经过8周的治疗.结果:治疗后8周治疗组发现面积变化分数下降比例大于对照组,比较两组P<0.01,8周治疗后治疗组有效率81.48%,对照组有效率59.01%,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讨论:卡泊三醇联合卤米松治疗白癜风见效快、效果好,可取长补短.
作者:钟银祥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临床总结急诊手术患者的护理干预方法探讨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笔者所在医院急诊手术的72例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术前、术中、术后心理干预护理,统计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SDS、SAS)以及恐惧程度.结果:通过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SDS、SAS)以及恐惧程度,实验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由于急诊手术患者为突发疾病或者遭受意外极易产生一系列的心理问题,在接受急诊手术治疗时给予一定的心理护理,可有效缓解患者不良心理状态,保证手术顺利实施并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赵运琼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探讨量化考核在职称管理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实行护理人员中高级职称岗位设置,并进行护理行为、教学科研、质量控制等方面的量化考核及管理.结果:实行量化考核后,护理质控综合得分,患者、护士、实习生满意度均高于实施前(t或X2=7.16,88.57,23.25,9.7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施两年之间比较,职称落聘率及护士离职率、夜间不良事件数明显降低(X2=8.02,3.86,4.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0.05).护士文章发表数量及水平高于实施前(X2=16.3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护理人员技术职称管理中实行分层量化考核,按岗位职责设置考核内容,有利于提高护士学习主动性,激发工作积极性,增强职业认同感,稳定护理队伍.
作者:李丽芳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探讨产前健康教育对高危产妇分娩状况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分析实验医院收治的高危产妇临床资料,依据是否实施健康教育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于实验组,实施产前健康教育普及,辅以高危产妇的护理方式.对于对照组,只是采取孕妇相应的护理方式和传统待产的护理方式.结果:实验组产程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并且选择自然分娩的人数远高于对照组,新生儿出血和窒息几率大大低于对照组.结论:对高危产妇实施产前健康教育可以明显降低剖宫产率,降低产程时间,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作者:邓建春 刊期: 2014年第11期
董湘玉是贵阳中医学院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国家级名老中医,从事中医临床、科研、教学三十余年,临床经验丰富,治疗消化系统疾病和心身疾病积累了大量的临床经验.笔者有幸师从董教授,受益颇深,现将董师治疗胃脘痛经验介绍如下.1 理气贯穿整个治疗过程胃主通降,以降为和,不宜郁滞,各种致病因素引起胃气阻滞,胃失和降而发生胃脘疼痛,正所谓“不通则痛”.五行关系中,肝胃是木土乘克的关系,倘若情志不舒,气郁伤肝,肝木失于疏泄,横逆克脾犯胃,致使脾胃气机阻滞,胃失和降而发生胃痛.临床上常因肝郁失疏导致胃脘痛者尤为多见[1].引起胃痛的原因很多,有气滞、痰瘀、湿热、食滞及脾胃虚弱等,本病病位在胃,与肝脾关系甚为密切.董师认为无论是何种致病因素,气机阻滞是胃痛发生的关键,即所谓“治胃病不理气非其治也”,所以治疗时以理气基本法则进行随证加减.
作者:赵小红;董湘玉 刊期: 2014年第11期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肛肠疾病的发病率逐年增高,其中肛裂的发病率占肛门病的14%[1],多见于中青年人.肛裂是指肛管的皮肤全层纵行裂开或形成溃疡,以肛门周期性疼痛、出血、便秘为主要特点[1],中医称之为肛裂病、钩肠痔.肛裂疾病虽小,诊断亦易,但痛苦极大,应及早治疗.
作者:丁婷;柳越冬;叶艳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探究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优质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2月~2013年5月我院收治的6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优质护理,观察护理效果.结果:护理显效41例,护理有效21例,护理无效4例,护理有效率为93.9%.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用优质护理,能够使患者的护理舒适度得到提高,减少并发症.
作者:李静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采用HPLC同时测定当归建中汤中阿魏酸、桂皮醛的含量.方法:采用Dikma C18(250mm×4.6mm,5μm)色谱柱为固定相,以乙腈-0.5%醋酸水溶液(体积分数)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为1.0mL·min-1,检测波长为325nm,进样量20μL.结果:阿魏酸在3.684~36.84mg·L-1线性关系良好,r=0.9996,平均回收率为100.47%(n=6),RSD为1.54%;桂皮醛在38.56~385.6mg·L-1线性关系良好,r=0.9997,平均回收率为100.52%(n=6),RSD为1.75%.仪器与方法精密度均小于2.0%.结论:该方法快速、灵敏、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当归建中汤中指标性成分的含量测定,更加全面控制该方的质量.
作者:徐文杰;沈雪梅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探讨电针配合中药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50例颈椎病患者根据不同证型,辨证治疗,中药每日1剂,电针每日1次.10天为1疗程.结果:临床治愈44例,显效2例,有效3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8%.结论:应用电针配合中药治疗颈椎病临床疗效较好.
作者:王彦慧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探析腹部血管成像64排螺旋CT低剂量扫描的可行性.方法:入选我院进行腹部血管检查患者93例,随机分为三组,应用200-30mAs之间每次下降10mAs、120kV进行测试模体测试采集图像,测量平扫常规剂量SD值,并对增强低剂量扫描进行三维容积重建(VR),由3名CT诊断医生应用盲法评估VR图像质量,按优、中、差3个等级进行判定.分析腹部血管成像VR图像质量与3组平扫SD值的相关性.结果:在平扫SD值低于5.78时可以采用60mAs进行扫描增强,而平扫SD超过11.8时好应用100mAs或更高的mAs值进行扫描增强.结论:腹部血管成像64排螺旋CT低剂量扫描可切实应用,80sAs可以确保较佳的图像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梁硕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研究胺碘酮在治疗心律失常中的效果.方法:以我院在2012~2013年收治的50例心律失常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患者通过胺碘酮治疗后,其心律失常的具体控制情况、有无并发症、预后处理方法.结果:通过观察发现,心律失常患者在接受胺碘酮治疗之后,病情得到了有效控制.结论:患者通过静脉注射胺碘酮,病情得到了有效控制,出现不良反应的概率非常低,值得在临床中推广运用.
作者:朱玉玲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探讨扶舒清应用于妇科全麻术后氧疗及雾化吸入的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8~12月65例全麻术后患者,实施扶舒清氧疗及雾化吸入,观察效果及感受.结果:使用扶舒清氧疗及雾化吸入患者感觉舒适,能有效配合氧疗及雾化吸入,避免院内感染,临床效果优于传统氧疗及超声波雾化吸入.结论:使用扶舒清提高氧疗效果,保证患者用氧安全,雾化效果提高,避免院内感染,护士操作方便快捷,降低消毒成本,值得推广.
作者:柏雪;朱慧琼 刊期: 2014年第11期
脑出血并发上消化道出血在临床上较常见,除进行脑出血常规处理外,同时应用泮托拉唑静脉滴注防止上呼吸道感染,与对照组比较发现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因此加用泮托拉唑对防止并发上消化道出血具有一定疗效.
作者:唐军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探讨高压氧治疗对急性一氧化碳(C0)中毒受损心肌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02年11月~2013年3月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心肌受损的62例病例按是否接受高压氧治疗分为两组,常规组(n=28)给予常压下吸高浓度的氧气及内科常规药物治疗,高压氧组(n=34)除常规组治疗外给予高压氧治疗.结果:高压氧组在治疗第3、6天时心肌酶的活力明显低于常规组.结论:高压氧治疗对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受损心肌疗效较好.
作者:覃慧悦 刊期: 2014年第11期
根据《内经》“寒气生浊,热气生清.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浊气在上,则生(月真)胀,此阴阳反作,病之逆从也”的理论,用升清阳的方法治疗腹胀心下痞满的病症.
作者:曾元静 刊期: 2014年第11期
嗳气作为消化系统常见的症状,可见于多种疾病的发展过程中.轻者可不药而愈,重者反复发作,时作时止,迁延不愈.嗳气病位在胃,然与肝、心、脾、肺、肾等脏腑密切相关.嗳气病机虽属胃气上逆,但治疗并非一律需要采用降逆法.本人在临床中以五脏主病特点辨证分型论治,以五脏五气辨五型嗳气,效果比较满意.现将理论基础辨证要点、典型案例论述如下:
作者:樊春英 刊期: 2014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