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补阳还五汤治疗脑血栓的临床效果分析

高兵

关键词:补阳还五汤, 临床效果, 脑血栓
摘要:目的:分析补阳还五汤治疗脑血栓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2年12月-2015年3月收治的脑血栓患者60例,并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西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补阳还五汤治疗.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纤维蛋白原、全血黏度及红细胞压积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治疗脑血栓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中医临床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补阳还五汤治疗脑血栓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补阳还五汤治疗脑血栓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2年12月-2015年3月收治的脑血栓患者60例,并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西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补阳还五汤治疗.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纤维蛋白原、全血黏度及红细胞压积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治疗脑血栓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高兵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黄连温胆汤联合益脑针刺法治疗脑卒中后轻度认知障碍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黄连温胆汤联合益脑针刺法治疗脑卒中后轻度认知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7月-2015年11月我院收治的脑卒中伴轻度认知障碍的患者12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4例.两组均接受常规治疗,此外对照组患者给予口服尼莫地平片,观察组患者采用黄连温胆汤联合益脑针刺法治疗.治疗8周后,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认知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结果:治疗后,两组的简易精神状态检查表(MMSE)、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以及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均有改善,但观察组各项评分的改善幅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黄连温胆汤联合益脑针刺法能明显改善脑卒中后轻度认知障碍患者的认知功能,提升其日常生活能力,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罗磊玲;钟志国;叶秋丽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大成汤加减内服联合中药外敷对胸腰椎骨折的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大成汤联合中药外敷对胸腰椎骨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2月-2015年12月收治的胸腰椎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8例;治疗组给予大成汤加减内服,外敷自制中药药膏;对照组给予血塞通注射液静滴联合云南白药喷雾剂外用.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4.44%(17/1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77.78%(14/18),治疗组和对照组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1~2个疗程,平均疗程(1.3±0.4)个,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1~4个疗程,平均疗程(2.2±0.5)个,治疗组和对照组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成汤加减内服联合中药外敷具有通络止痛的疗效,能够提高治疗效果,缩短疗程,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建军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采用聚类分析法对颈性心律失常中医证型规律的研究

    目的:研究颈性心律失常的发病类型及中医证型分布情况,为中医辨证分型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采取回顾性调查方法,抽取2014年6月-2016年6月期间在德州市中医院名医堂诊疗的颈性心律失常病例共计132例,填写《颈性心律失常临床资料调查表》,进行统计分析,统计患者症状,采用系统聚类法分析,将症状条目作为变量进行聚类,根据聚类结果确定证型名称,并对证型进行分析.结果:瘀阻经络、心神失养型55例,痰浊阻滞、心神不安型46例,肝肾亏虚、心肾不交型21例,风寒阻络、心阳不足型10例,证型按比例由低至高依次为风寒阻络证,肝肾亏虚证,痰浊阻滞证,瘀阻经络证,各证型例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性心律失常有多种发病因素,但以血瘀、痰浊阻滞为主要证型,均以心虚胆怯、心神失养为辅,可为临床中医辨证治疗提供依据.

    作者:曹旺波;秦俊岭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补肾化瘀法治疗血管性痴呆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补肾化瘀法治疗血管性痴呆的疗效.方法:选取84例血管性痴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予尼莫地平片和吡拉西坦片联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补肾化瘀方治疗.结果:两组治疗前MMSE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MMSE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补肾化瘀法治疗血管性痴呆效果显著.

    作者:李治萌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五灵脂在慢性心力衰竭治疗中的应用

    本文简述五灵脂的来历、性味、功效、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其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特性和剂量选择,以期为相关临床研究提供参考.

    作者:雍玉琴;高军太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益肾汤治疗早期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疗效及对相关指标的影响

    目的:探讨益肾汤治疗早期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疗效及对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75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37)和观察组(n=38),对照组患者采用肾衰宁胶囊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益肾汤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和相关指标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肾功能指标BUN、Scr、Ccr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慢性肾功能衰竭采用益肾汤治疗,临床疗效较好,能够帮助患者改善肾功能状况,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张安东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丹红注射液加骨肽针治疗四肢骨折50例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应用丹红注射液加骨肽针治疗四肢骨折的疗效.方法:笔者用丹红注射液加骨肽针治疗四肢骨折50例,与营养支持治疗50例进行临床对照观察.结果:治疗组的显著好转率及总有效率分别为82%、96%,明显高于对照组(64%、84%),两者存在显著差异(P<0.05),同时两组治疗前后的血液流变学也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加骨肽针对四肢骨折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有一定的影响,其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肖春田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毫火针治疗浅层腰背肌肉疼痛的临床疗效对照观察

    目的:文中探讨毫火针对浅层腰背肌肉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通过观察毫火针、推拿、常规体针三种不同方法治疗浅层腰背肌肉疼痛患者的疗效,分析毫火针治疗浅层腰背肌肉疼痛的优异之处.结果:毫火针治疗浅层腰背肌肉疼痛在治疗时间和次数上较推拿、常规体针有显著优异性,在进针点的选取、操作的简便性、镇痛效果也有其独到之处.结论:毫火针对浅层腰背肌肉疼痛的治疗操作过程不拘于穴,只是通过按压寻找痛点,简单易学,是临床上值得推广的治疗手段之一.

    作者:张院宝;周月倾;王家绍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补气固肾方联合ACEI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微量蛋白尿60例疗效观察

    目的:探究中药补气固肾方对糖尿病肾病蛋白尿的治疗作用.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对照组给予胰岛素控制血糖和ACEI(盐酸贝那普利片);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补气固肾方治疗,疗程为1个月.治疗前后对两组患者的尿微量蛋白进行比较,同时进行临床疗效评价.结果:治疗组的尿微量蛋白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补气固肾方可以有效降低糖尿病肾病患者尿微量蛋白水平,控制糖尿病肾病的进程.

    作者:黄耀立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老年晚期消化道肿瘤护理体会

    目的:研究分析老年晚期消化道肿瘤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患者84例,分成研究组和参照组,每组患者42例.对研究组患者应用综合护理方法,对参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两组患者的相关临床指标变化情况.结果:对两组患者应用不同护理方法,研究组患者存活率大于一年半的占83.33%,明显优于参照组的54.76%,同时研究组患者焦虑评分指标和抑郁评分指标均明显低于参照组患者,数据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综合护理方法应用于老年晚期消化道肿瘤临床治疗中,能够有效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缓解不良情绪,具有较大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王方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脑血管病顽固性呃逆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研究分析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脑血管病顽固性呃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8月-2012年8月间收治的脑血管病顽固性呃逆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西药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治疗的基础上再给予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痊愈29例、有效8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2.5%;对照组患者痊愈15例、有效13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为70.0%;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呃逆迅速缓解3例、1h内缓解7例、1d内缓解15例、4d内缓解12例、无缓解3例;对照组患者呃逆迅速缓解0例、1h内缓解0例、1d内缓解7例、4d内缓解21例、无缓解12例;两组对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脑血管病顽固性呃逆,应用多途径、多方法阻断呃逆反射弧,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何胜明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重症肌无力抗体研究进展及治疗概述

    探究重症肌无力(MG)的抗体研究及中医、西医治疗的进展.重症肌无力的病因主要与乙酰胆碱受体抗体和骨骼肌特异性酪氨酸激酶(MuSK)抗体等抗体的破坏有关.治疗上分中医、西医治疗,其中,西医治疗分为传统治疗和外科治疗,中医治疗分中药辨证论治和针灸辨证论治.

    作者:董慧贤;乔文军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糖复康方药对脾虚痰湿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治疗效果研究

    目的:研究分析脾虚痰湿型非酒精性脂肪肝炎应用糖复康方药治疗的效果.方法:以随机数字表法根据平均分组原则将本院接收的74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住院及门诊患者分为对照组(n=37)和实验组(n=37),经中医诊断确诊是脾虚痰湿型,两组患者都采用基础治疗,其中实验组基于此再用糖复康方药进行进一步治疗,观察分析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较对照组,实验组总有效率更高(91.9%),组间相比,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脾虚痰湿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患者应用糖复康方药,效果确切,应用价值高.

    作者:辛俊平;黄杏芬;杨从意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小青龙汤治疗急性气管–支气管炎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小青龙汤治疗急性气管–支气管炎的疗效.方法: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70例患者按就诊顺序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7d后进行临床评价,观察临床症状、咳嗽评分、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痊愈18例,显效9例,有效5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1.4%;对照组痊愈15例,显效7例,有效7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82.9%.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青龙汤治疗急性支气管炎有较好疗效,值得推广.

    作者:刘芳;朱向阳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四步法眼袋整形术应用于老年眼整形中的效果评价

    目的:评价四步法眼袋整形术应用于老年眼整形中的效果.方法:按照随机原则选取100例2015年2月-2016年2月在我院整形外科治疗的老年眼整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通过抽签的方法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患者去除眼袋时选择下睑皮肤入路法治疗,而试验组患者去除眼袋时则选用四步眼袋整形术治疗,对比和分析两种治疗方案的疗效差异.结果:经过研究发现,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均取得一定治疗效果,但试验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更高,且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老年眼整形患者过程中应用四步法眼袋整形术去除眼袋,能够明显提高治疗效果以及患者的满意度,且未明显延长治疗时间,效果明显,安全可靠,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程相辅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王世广主任医师运用贺氏三通法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经验

    本文主要为北京中医医院顺义医院针灸科执行主任王世广主任医师运用贺氏火针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经验介绍.王老师治疗该病通过微通法远近配穴,辨证施治;温通法火针刺骨,手法独特;强通法刺络放血,袪瘀生新,取得较好的疗效.

    作者:毛雪文;王世广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过敏性紫癜患儿过敏原的检测与分析

    目的:探讨过敏性紫癜(HSP)患儿过敏原的检测.方法:笔者对我院儿科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216例过敏性紫癜患儿的临床治疗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对患儿的食物性过敏原和吸入性过敏原类型及其影响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常见吸入性过敏原包括粉尘螨、屋尘螨、跳蚤、霉菌、甲醛、鸡鸭鹅毛皮屑、艾草、榆柳杨树、猫狗毛皮屑、汽油甲苯、荨麻等,食物性过敏原包括鱼虾、橙葡萄草莓芒果、牛羊猪肉、蛋白蛋黄牛奶、花生芝麻核桃、小麦大豆荞麦、苹果芹菜等,不同类型过敏原对于过敏性紫癜患儿发病率的影响对比,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过敏性紫癜患儿过敏原较为复杂,针对其过敏原的不同,采取针对性的临床治疗,具有较为理想的效果.

    作者:杨乐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解郁丸联合黛力新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目的:研究解郁丸联合黛力新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病例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0例,在活菌制剂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加用黛力新联合解郁丸,对照组加用黛力新,治疗4周后,观察患者症状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50%,优于对照组的69.57%,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解郁丸联合黛力新能减轻腹泻型IBS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值得推广.

    作者:于悦;史海立;孙晓娜;韩亚楠;李琪微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探究中医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慢性盆腔痛的临床价值

    目的:研究中医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慢性盆腔痛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以慢性盆腔痛为主的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临床治疗方式的不同,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西药静脉滴注的方式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中药灌肠结合磁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相对于对照组的临床治疗有效率,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有效率明显提高.结论:中医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慢性盆腔痛效果显著,可以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李作玲 刊期: 2017年第04期

中医临床研究杂志

中医临床研究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