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胃癌穿孔21例外科治疗体会

黄党生;林焕霖

关键词:胃癌, 穿孔, 胃大部切除术
摘要:目的:探讨胃癌穿孔的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对住院治疗的21例胃癌穿孔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Ⅰ期行胃大部切除术11例,全胃切除术4例,大网膜堵塞修补6例,发生吻合口瘘2例,行胃大部切除者>3年生存者6例,>5年生存者3例,行单纯修补的均<1年死亡.结论:对胃癌穿孔患者只要全身条件允许,行Ⅰ期胃大部切除术是可行的,也是对此类患者一种较好的治疗方法.
交通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SiRNA技术在胰腺癌研究中的应用

    近年来,胰腺癌的分子遗传学和分子病理学研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胰腺癌的发生涉及到多种癌基因、抑癌基因、生长因子及其受体、细胞粘附因子及DNA修复基因等的异常和积累,基因治疗有可能成为胰腺癌治疗的发展方向.

    作者:张海峰;周国雄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手术配合

    近年来,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已成为治疗髋关节炎、股骨头无菌性坏死、创伤及肿瘤等疾患有效的方法之一[1].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手术环境要求高,手术过程复杂,应用特殊器械多等特点[2].我院自2004年1月~2006年12月施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54例,现将手术配合介绍如下.

    作者:陈亚勤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头颅降温治疗大面积脑梗死30例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头颅降温治疗大面积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60例经头颅CT和(或)MRI确诊的大面积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头颅降温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头颅降温组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同时加用头颅降温治疗,对照组予常规药物治疗.两组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1、3、7、21、90天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同时比较两组血浆C-反应蛋白(CRP)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7天后头顶降温组CSS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且C-反应蛋白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头颅降温治疗可以促进大面积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之一.

    作者:茆华武;丁立东;郭俊华;肖章红;薛桂凤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氧氟沙星致过敏性休克1例

    [典型病例]患者,女,40岁,因尿道炎自服氧氟沙星0.2g,约45分钟后,四肢出现团块状皮疹伴剧烈瘙痒,很快波及全身.继之胸闷不适,头晕脑胀,恶心、呕吐2次,随即晕倒在地,神志不清约2分钟.4分钟后医生赶到现场查体:面色苍白,呼吸急促,唇、指发绀,四肢湿冷.胸、腹及四肢皮肤大量风团状皮疹,神志已转清.

    作者:戴明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孤立性直肠溃疡综合征18例分析

    孤立性直肠溃疡综合征(solitary-rectal ulcer syndrome,SURS)是一种病因不明的良性非特异性肛肠疾病.临床上较少见,主要表现为血便、粘液便,排便困难,里急后重和肛门疼痛,易与直肠癌及炎性肠病相混淆.我院于2000年1月~2006年12月经电子肠镜共发现SURS 18例,总结分析如下.

    作者:龚海;俞一峰;姚勇;胡根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丙型肝炎病毒核酸的荧光定量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建立实时荧光定量RT-PCR(RFQ-RT-PCR)检测HCV-RNA含量方法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在HCV基因组5'非编码区(5'-UTR)设计特异性引物和一对杂交探针,PCR扩增目的片段并构建相应基因片段载体,体外转录RNA作为标准品,根据其建立的标准曲线对血清HCV RNA进行定量,同时用传统的巢式RT-PCR进行定性分析.结果:138例样本在HCV抗体阳性患者中,肝硬化和肝癌患者的HCV RNA含量显著高于慢性肝炎患者(P<0.05),而且HCV RNA含量与ALT水平呈正相关(r=0.91).结论:RFQ-RT-PCR检测HCV-RNA含量比ELISA法具有更好的灵敏度和特异性,能准确反映HCV在体内的复制情况.

    作者:施健;崔之础;黄竹筠;张冬雷;王惠民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视网膜病变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测194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BMI指数,CRP,TNF-α,空腹血糖,胰岛素,血脂等指标,并检测眼底病变程度,将患者分为无视网膜病变组(NDR)98例,单纯性视网膜病变组(SDR)52例,增殖性视网膜病变组(PDR)44例,比较各组检测指标.结果:3组患者年龄、病程、BMI指数均相似,血糖、尿白蛋白(UALb)、TNF-α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糖化血红蛋白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尿白蛋白,TNF-α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危险因素.

    作者:钱铁镛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白细胞去除术辅助治疗高白细胞性白血病效果与护理观察

    高白细胞性白血病是指外周血中白细胞数≥100×109/L的白血病,白细胞异常增高常伴有高粘滞综合征,由于淤积性损害和血管壁浸润,特别容易发生呼吸窘迫综合征和颅内出血.

    作者:顾菊凤;徐昕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曲美他嗪治疗劳力型心绞痛32例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曲美他嗪治疗劳力型心绞痛的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对32例运动平板试验阳性的患者,口服曲美他嗪20mg/次,3次/天,疗程8周.观察心绞痛发作次数及程度变化,比较治疗前后平板试验运动终点所达到的代谢当量(METs)、缺血型ST段出现的时间和恢复至运动前水平的时间,同时观察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心绞痛缓解总有效率93.75%.治疗后METs明显增加,缺血型ST段出现的时间明显延长和恢复时间明显缩短,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曲美他嗪治疗劳力型心绞痛效果肯定,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蔡昶虹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恶性淋巴瘤的诊断和综合治疗

    目的:探讨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恶性淋巴瘤的诊断和综合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诊断、治疗及疗效.结果:13例经病理及免疫组化诊断为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其中11例经手术治疗,全部患者经放射治疗和化疗等综合治疗,治疗后临床症状改善、影像学检查病灶缩小或消失,7例已死亡,平均生存期20.1月,其他病例随访中.结论: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是一种较罕见的恶性肿瘤,尽管CT和MRI对诊断有一定价值,但确诊需靠病理检查.采用综合治疗的方法可以延长患者生存期和生存质量.

    作者:施健;常学智;沙比热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足背内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9例

    目的:探讨足背内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效果.方法:对9例行足背内侧皮神经血管皮瓣修复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9例皮瓣及供区皮肤均全部成活,术后经6~18个月随访,内外踝皮瓣修复区外观良好,感觉正常,踝关节及足部功能良好.结论:该法修复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手术成功率高,便于基层医院开展.

    作者:蔡卫民;陈玉兵;耿昌年;刘远;何顺虎;纪林善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肝硬化合并胆囊结石66例治疗体会

    肝硬化患者胆囊结石发病率约为正常人3倍[1].此类患者因肝脏功能受损,行胆道手术的危险大,病死率高.我院于2000年1月~2005年12月共手术治疗肝硬化合并胆囊结石66例,现就临床资料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陈飞;沈卫华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宫颈癌、卵巢癌致上尿路梗阻23例分析

    目的:探讨宫颈癌、卵巢癌致上尿路梗阻处理方法及疗效.方法:对23例宫颈癌、卵巢癌所致上尿路梗阻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宫颈癌19例(82.6%),FIGO分期:Ⅲ期8例,Ⅳ期11例,卵巢癌4例(17.4%),FIGO分期:Ⅲ期1例,Ⅳ期3例,主要有腰痛、血尿、少尿、下肢水肿,肾功能视梗阻情况而定.影像检查多有肾盂、上段输尿管扩张、肿瘤和腹膜后纤维化证据.经综合治疗后,13例(56.5%)死于肿瘤广泛转移.结论:宫颈癌、卵巢癌致上尿路梗阻发生率较高,临床表现隐蔽,预后差,治疗主要以解除梗阻为原则,以放化疗辅以手术等综合治疗为主.

    作者:孙友红;崔林;刘建军;何学军;陈高阳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丝裂霉素C膀胱灌注联合猪苓煎剂口服预防膀胱肿瘤术后复发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丝裂霉素C(MMC)膀胱灌注联合猪苓煎剂口服预防膀胱肿瘤术后复发的疗效.方法:对保留膀胱术式的膀胱肿瘤22例采用膀胱灌注MMC,联合长期口服猪苓煎剂,评价其预防膀胱肿瘤术后复发效果.结果:随访2~5年,复发7例(31.8%).结论:采用MMC联合猪苓煎剂预防膀胱肿瘤术后复发有较好的效果.

    作者:张宇政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通心络胶囊联合氢麦角碱治疗血管性痴呆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通心络胶囊联合氢麦角碱(喜得镇)治疗血管性痴呆的效果.方法:将病程在1年内的血管性痴呆患者60例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对照组应用喜得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通心络胶囊治疗,60天后进行智力评分.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6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药合用疗效较好,副作用轻而少.

    作者:徐海波;陈洪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胃癌根治术后胃瘫综合征23例诊治体会

    术后胃瘫综合征(postsurgical gastroparesis syndrome,PGS)是指在腹部手术后出现以胃排空障碍为主要征象的胃动力紊乱综合征,是一种功能性的非机械性梗阻,常见于胃手术后[1].本文对我院2000年1月~2006年10月间胃癌根治术后胃瘫综合征23例诊治情况进行总结,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伟;王路晋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小鼠脊髓发育候选基因Wnt7b的初步研究

    目的:探讨Wnt7b基因及Wnt信号系统分子对小鼠脊髓发育的作用.方法:基因测序比较A/J和C57BL/6J两种小鼠Wnt7b基因开放阅读框架序列差异;以RT-PCR方法测定Wnt7b基因在两种小鼠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免疫组化法测定Frizzled在2种孕14天胎鼠脊髓上的表达和分布.结果:测序结果中发现两种小鼠Wnt7b开放阅读框架序列结构具有差异;在2种小鼠8种组织中,脊髓、肌肉、脾和肾中的Wnt7b基因表达具有明显差异;免疫组化的测定表明,发育14天的胎鼠脊髓上的Frizzled表达强度和分布范围具有显著差异,尤其是A/J小鼠在神经管周围表达明显强于C57BL/6J.结论:基因表达差异和基因结构差异提示,Wnt7b基因与脊髓发育具有一定的关联,应为一脊髓发育候选基因;Frizzled的强表达与脊髓发育的抑制相关,Wnt7b的信号转导途径介导了控制脊髓发育的过程.

    作者:季俐俐;钱晓伟;谭湘陵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残胃癌16例诊治体会

    目的:探讨残胃癌的临床特点和诊治方法.方法:对16例残胃癌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不同手术方式对预后的影响.结果:B-Ⅱ式手术后残胃癌发病率远高于B-Ⅰ式手术;根治性切除6例(42.9%);2年以上生存率为50%,姑息性手术切除患者术后平均生存时间不足1年.结论:早期诊断和根治性切除是影响残胃癌预后的重要因素.

    作者:曹建国;耿锋;周亮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原因不明贫血患者骨髓检查结果分析

    目的:分析原因不明贫血的骨髓检查结果.方法:对497例原因不明贫血患者进行骨髓细胞学检查.结果:410例(82.5%)患者明确了贫血的原因,其中缺铁性贫血常见135例(27.2%),其他为巨幼细胞性贫血73例(14.7%)、再生障碍性贫血32例(6.4%)、慢性病贫血30例(6.0%)、感染20例(4.0%)、溶血性贫血18例(3.6%)、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10例(2.0%)、急性白血病62例(12.5%)、慢性白血病5例(1.0%)、多发性骨髓瘤5例(1.0%)、淋巴瘤4例(0.8%)、转移癌2例(0.4%)、恶组/噬血细胞增多症2例(0.4%),其他疾病4例(0.8%).另外87例(17.5%)贫血的病因仍不能明确.结论:骨髓细胞学检查是明确贫血原因的重要手段.

    作者:郁进;叶斯木汗;徐瑞容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宫颈癌腔内放疗所致会阴皮肤反应的处理

    宫颈癌腔内放疗常会导致会阴皮肤损伤,从而影响治疗.我科采用外喷金因肽+地卡因方法治疗会阴部皮肤反应27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孙兴美 刊期: 2007年第04期

交通医学杂志

交通医学杂志

主管:江苏省教育厅

主办:南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