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氧合指数与新生儿呼吸衰竭预后的关系

许建明

关键词:氧合指数, 新生儿呼吸衰竭, 呼吸机治疗, 患儿预后, 儿科应用, 预测, 经验, 教训, 测定
摘要:近年来,我院新生儿科应用Infant star 950呼吸机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48例,取得了一些经验和教训,为预测患儿预后,做了氧合指数的测定,并探讨其关系.
交通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休克病人术前抢救体会

    紧急手术是休克抢救的关键,术前必须做好纠正休克的工作.现将我院近年收治的128例休克病人术前抢救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刘肃;徐宝生;倪益红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扁平疣的冷冻疗法

    近年来我院使用液氮冷冻治疗扁平疣37例,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扁平疣37例中,男12例,女25例,年龄12~35岁,平均17.6岁;病程5月~3年,平均1.8年.患于面部21例,手背11例,面、手背部5例.其中18例曾用过中西药物治疗未愈.

    作者:张连云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周围神经43kD蛋白在损伤坐骨神经中的表达

    目的:探索SD大鼠损伤坐骨神经组织中43kD蛋白的表达.方法:采用周围神经43kD蛋白单克隆抗体,以Westem Blot方法检测大鼠损伤坐骨神经中相应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正常大鼠坐骨神经组织与大鼠损伤后2周的坐骨神经远侧端组织,在43kD处均有免疫反应阳性条带,在大鼠损伤后2周的坐骨神经远侧端组织中阳性反应产物着色较深.结论:大鼠坐骨神经组织中有43kD蛋白的表达,而损伤神经远侧端43kD蛋白表达增强.

    作者:何江虹;丁斐;张沛云;顾晓松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影响创伤性失血性休克预后的因素

    创伤所致失血性休克是外科急症中常见症状,如抢救不及时,处理不正确,则患者极易死亡.我院外科于1995~2000年间共收治创伤性失血性休克46例,除外就诊时格拉斯哥评分<12分及PaO2<60mmHg者,余33例,其中死亡7例,存活26例.回顾性研究发现伤后24小时内收缩压波动≥30mmHg者及伤后24小时内晶体液输入量≥15L者死亡率显著增加.

    作者:董亮;艾雪松;孙毅群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幼儿异物过敏4例分析

    近年来,在我园保健工作中,曾遇到4例比较特殊的过敏患儿,分析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例1,男,4岁,老师发现幼儿身体不适后带到保健室.幼儿双眼睑明显肿胀、下垂、畏光,眼部瘙痒感,脸部潮红.考虑到患儿在用完午点奶油冰淇淋后感不适,疑为食物过敏,在及时与家长联系,确定该患儿有过敏体质,曾对奶油话诲、巧克力、奶油冰淇淋等奶制品过敏.经半小时治疗后,症状完全消失.诊断为奶油冰淇淋冷饮过敏.

    作者:梁郁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高血压分类与临床主要体征、心脏二维超声的关系

    目的:探讨高血压的血压水平及其与临床主要体征、心脏二维超声的升主动脉内径及左室肥厚的关系.方法:对931例门诊及体检发现高血压患者,分析不同水平高血压、临床主要体征、心脏二维超声的表现.结果:①血压水平随年龄增高而增高,收缩压平均为男(161.1±23.5)mmHg(1 mmHg=0.133kPa),女(158.2±22.5)mmHg,舒张压平均为男(95.6±18.3)mmHg,女(93.4±17.2)mmHg,均为男性高于女性(P<0.01).②随血压升高,临床主要体征主动脉第二心音(A2)增强至亢进、心尖部出现程度不同的收缩期杂音、心脏二维超声的升主动脉内径增宽,左室肥厚左室扩大的检出率升高.结论:随血压升高,A2增强至亢进、心尖部出现Ⅱ/Ⅵ级以上收缩期杂音,心脏二维超声:主动脉内径增宽、左室肥厚扩张的检出率亦明显增多,而血压达正常高限时,A2已增强,主动脉内径开始增宽.

    作者:沈俊;顾卫东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熊去氧胆酸治疗慢性乙型肝炎重度淤胆30例观察

    目的:观察熊去氧胆酸(UDVA)对慢性乙型肝炎重度淤胆的治疗作用.方法:将60例慢性乙型肝炎合并重度淤胆病人随机分为二组,治疗组用熊去氧胆酸治疗,对照组用门冬氨酸钾镁治疗.疗程为一个月.结果:UDCA具有促进黄疸消退,降低谷丙转氨酶(ALT),改善肝功能的作用,总有效率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UDVA可用于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合并重度淤胆.

    作者:华军;姜海涛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意外损伤住院患儿情况分析

    目的:探讨儿童意外损伤的危险因素及防范措施.方法:回顾分析445例意外损伤儿童的相关临床资料显示,男性高于女性,农村高于城市,学龄前儿童是高危人群.居前三位的损伤为:交通事故伤、中毒、跌落伤.结论: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地区的儿童意外损伤有明显的特点,采取有效的综合防治措施,降低意外损伤的发生率是完全可能的.

    作者:胡小蓉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758例严重外伤患者碱中毒的分析

    探讨严重外伤患者碱中毒的类型、特点及原因.分析758例1360例次动脉血气、血电解质及临床资料.结果表明患者碱中毒的类型为呼碱、代碱、呼碱合并代碱及呼碱型三重酸碱失衡,且代碱多为医源性因素引起.

    作者:王忠勇;卞春梅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成人肺炎支原体抗体测定的临床意义--附26例分析

    肺炎支原体感染十分常见,儿童和青少年患病率可达60%以上.但目前肺炎支原体在成人的感染也日益受到关注.现将我院近年因呼吸道感染住院的成年患者行肺炎支原体抗体测定的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赵弘卿;沈洪远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胸外伤性浮动胸壁并发急性呼吸窘迫征的治疗--附34例报告

    目的:回顾性分析34例严重胸外伤合并浮动胸壁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诊断与治疗过程.结果:34例中死亡4例,其中大血管破裂3例均在抢救过程中死亡,1例死于MSOF,其余均痊愈出院.结论:严重胸部创伤并发ARDS的患者,应尽早诊断和及时行剖胸探查,及早清除胸腔内积血,固定浮动胸壁,注意呼吸支持及抗感染等综合治疗,可降低死亡率.

    作者:薛群;章臣楠;臧剑林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的护理体会

    腹腔镜手术切口创伤小,病人痛苦少,恢复快.自1993年至今我院已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3000余例.现将术前、术后护理和减少术后并发症等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刘华敏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折断式带孔斯氏针张力带在锁骨远端损伤的应用

    近年来,我科采用折断式带孔斯氏针钢丝张力带治疗锁骨远端骨折、肩锁关节脱位等锁骨远端损伤,取得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斌;沈小松;王立邦;吴士洪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阿-斯综合征28例救治体会

    阿-斯综合征28例,男18例,女10例.冠心病18例,急性病毒性心肌炎6例,电解质紊乱2例,原因不明2例.存活24例,死亡4例.阿-斯综合征救治成功的关键是及早发现,及时处理.在初级心肺复苏的基础上(CPR-ABC),争分夺秒地进行电除颤或心脏起搏治疗,准确地选择肾上腺素,利多卡因等药物,重视脑复苏,以提高阿-斯综合征救治成功率.

    作者:卢正飞;张辉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C-erbB-2、p53、nm23、c-myc基因在宫颈癌中表达的临床意义

    宫颈癌死亡率占妇科肿瘤的第二位,宫颈癌的发生90%与人类乳头状病毒感染有关.近年发现c-erbB-2,c-myc,p53,nm23,EGFR等基因在宫颈癌中过度表达,认识到癌基因的激活及抑癌基因的失活在宫颈癌的发生发展中起了重要作用.对低度宫颈上皮内瘤样变衍变为宫颈癌,各种基因的相互协同作用,仍不了解.本文对宫颈癌c-erbB-2,c-myc,p53,nm23基因表达及基因间的相互关系作一综述.

    作者:刘曼华;冯一中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先天性胆囊缺如B超误诊1例

    患者,女,38岁.既往无特殊病史.因右上腹疼痛不适数日,于门诊就诊.体检:心肺未见病理性体征,肝脾未扪及,莫菲氏征(+).血常规示:Hb102g/L,RBC3.6×1012/L,WBC 7.01×109/L,N 70%,L 28%.X线:心肺未见异常.心电图无异常.B超检查:使用海鹰2035,3.5MHz探头.空腹经腹部探查可见:肝切面形态正常,肝内光分布欠均匀.未见局限性异常回声,肝内血管走向清晰,肝内外胆管不扩张,胆总管内径0.8mm,门静脉主干内径1.2mm.胆囊区内未见正常的胆囊图像,可见2个4.5cm弧型强光带,后方伴大片声影,B超诊断:胆囊结石填满型.患者手术证实为,先天性胆囊缺如.

    作者:张玲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26例胸部锐器伤的救治体会

    目的:报告26例胸部锐器伤的救治经验.方法:剖胸手术16例,心或大血管损伤修补11例,其中体外循环2例;肺损伤修补4例,膈肌和肝损伤修补1例;单纯胸腔闭式引流6例,胸壁清创缝合4例.结果:死亡3例,23例痊愈出院.结论:诊断正确,处理及时有效,是提高救治成功的关键.

    作者:黄惠兴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护理程序在ICU护理中的应用

    ICU是收治危重病人的场所,它运用护理程序为病人实施整体护理,不仅使传统的护理工作与现代护理要求得到有机结合,更重要的是满足了各个特殊病人的不同护理需求,提高了危重病人的抢救质量.现介绍护理程序在ICU危重病人护理中的应用.

    作者:屠新丽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804例肺炎支原体IgM检测结果的临床分析

    目的:了解本院住院病例肺炎支原体IgM阳性者的发病年龄、肺部及肺外感染与损害的分布情况.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住院病例804例送检血清肺炎支原体IgM标本.结果:肺炎支原体IgM阳性者占24.50%(197/804),其中年龄组以3~7岁多见,占52.79%;婴幼儿次之,占23.86%.肺炎支原体肺炎阳性率为29.65%(110/371),肺外感染及损害者为87例.结论:肺炎支原体感染在南通地区发生率较高,除肺炎外对众多肺外感染或损害应引起重视,并及时进行检测确诊和合理治疗.

    作者:徐杰;钱镜秋;吴月芳;姜荣;张金莲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结肠恶性肿瘤并发肠梗阻治疗体会

    结肠恶性肿瘤是引起结肠梗阻常见的原因之一,尤其见于老年患者.我科自1995~2000年共收治结肠恶性肿瘤并发肠梗阻25例,全部病例均手术证实,现将治疗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孙铁 刊期: 2001年第06期

交通医学杂志

交通医学杂志

主管:江苏省教育厅

主办:南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