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意外损伤住院患儿情况分析

胡小蓉

关键词:儿童, 意外损伤, 流行病学
摘要:目的:探讨儿童意外损伤的危险因素及防范措施.方法:回顾分析445例意外损伤儿童的相关临床资料显示,男性高于女性,农村高于城市,学龄前儿童是高危人群.居前三位的损伤为:交通事故伤、中毒、跌落伤.结论: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地区的儿童意外损伤有明显的特点,采取有效的综合防治措施,降低意外损伤的发生率是完全可能的.
交通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52例乳腺肿瘤的CT诊断

    乳腺肿瘤是常见的乳腺疾病,CT诊断文献报道不多,本文回顾分析经CT检查并有病理证实的乳腺肿瘤52例,对其CT表现及临床价值进行探讨.

    作者:赵秀平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胆石性肠梗阻6例诊治体会

    胆道结石进入肠道引起机械性肠梗阻,临床上称之为胆石性肠梗阻.进入肠腔的胆石可以一枚或数枚,被胆石阻塞的肠腔可以是一处或多处.近20年来,我们曾收治6例,现将诊治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张琪;黄陆强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严重肝外伤34例临床处理体会

    目的:探讨严重肝外伤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34例严重肝外伤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4例中Ⅲ级者12例、Ⅳ级15例、Ⅴ级5例、Ⅵ级者2例.手术治疗33例,肝缝合修补8例,带蒂大网膜填塞16例,不规则肝切除5例,肝周填塞3例.发生并发症4例,其中再出血1例,膈下脓肿2例,肝周脓肿1例,死亡4例.结论:手术是治疗严重肝外伤的有效方法,而及时准确的诊断,积极抗休克治疗是治疗成功的基础.

    作者:孙毅群;韩兵;王宝仁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利培酮与氯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对照研究

    目的:比较利培酮与氯氮平对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标准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利培酮与氯氮平两组,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临床疗效总评(CGI),阳性症状量表(SANS)等评定其疗效.结果:利培酮组疗效优于氯氮平组,对阴性症状的效果更显著.结论:利培酮对精神分裂症的疗效优于氯氮平、对阴性症状效果更为突出.

    作者:施晓辉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CT、MR对股骨头无菌坏死的诊断评价

    目的:探讨CT、MR对股骨头无菌性坏死的诊断价值.方法:17例24个股骨头经随访或集体读片证实.应用日立W550型CT与GE Vaxtra 0.5TMR.结果:24个股骨头中按ARCO分期,正常3例,CT显示Ⅱ期7例,Ⅲ期及Ⅳ期14例,MR显示0期1例,Ⅰ期2例,Ⅱ期7例,Ⅲ及Ⅳ期14例.CT可显示囊变,骨硬化线,股骨头塌陷.MR显示双线征,关节腔积液.结论:MR对股骨头无菌坏死的诊断优越性在于早期发现病变,中晚期病变CT、MR价值等同.

    作者:许亚春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囊肿-腹腔分流术治疗脑蛛网膜囊肿疗效分析

    脑蛛网膜囊肿是由蛛网膜围成的囊性腔隙,发病率占颅内占位病变的1%,本院近三年共施行囊肿腹腔分流术治疗蛛网膜囊肿19例,获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施卫东;刘道坤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鼓膜穿刺术中的技术改进

    分泌性中耳炎的治疗原则之一是通畅引流,临床上一般应用鼓膜穿刺术达到这一目的.但单纯的鼓膜穿刺术对较粘稠的中耳腔积液或鼓膜内陷效果较差.近年来我们在临床实践中应用术中空气注入,获得了较好的疗效.报道如下.

    作者:程镔;刘国娟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妊娠合并心脏病49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心脏病的发病情况和处理要点.方法:对住院分娩合并心脏病49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妊娠合并心脏病49/6988例(0.70%),病死率2.04%(1/49),围生儿死亡率2.04%(1/49).发病以先天性心脏病为第一位(44.90%);病毒性心肌炎后遗症为第二位(32.65%);风湿性心脏病为第三位(18.37%).心衰多发生在孕晚期,尤多见心功能Ⅲ~Ⅳ级.分娩方式常采用剖宫产.结论:妊娠合并心脏病至今仍是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控制心衰诱因,早期诊断心衰,积极使用抗生素预防和治疗感染,对减少孕产妇死亡、改善母婴预后至关重要.

    作者:王迪;吴晨梅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健康教育在骨科护理应用中的体会

    群体的健康直接影响到生存质量,近年来,我们观察到病人对疾病康复的要求逐步提高.因此,健康教育被顺势提高到了应有的位置,骨科又是疾病治疗残疾率高的科室,为了配合医生的治疗,使伤残率降低,我科从1995年开始,即实施健康教育,取得较好的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张跃花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消瘀膏的制备与应用

    以七厘散为加减方,运用现代制备方法,选用乳膏基质,制成中药乳膏剂,用于治疗闭合性软组织损伤、局部组织瘀血、肿胀疼痛及各类疖肿、无名肿毒等,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施忠;刘云芳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高龄患者开胸围手术期处理

    目的:探讨高龄患者开胸围手术期处理.方法:对122例高龄开胸手术患者围手术期处理作回顾性分析.结果:122例高龄患者行开胸手术治疗,其中恶性肿瘤115例(94.3%),术后发生并发症40例(32.8%),主要为心肺并发症,手术死亡2例(1.6%),1例死于呼吸衰竭,1例死于胸腔内吻合口瘘.结论:做好围手术期处理是高龄患者取得开胸手术治疗成功的关键.

    作者:施卫东;石仲歧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云南白药远洋船医应用体会

    远洋船舶医疗条件有限,船上配备仅供一般急救和常用的药品.云南白药是比较常用的药物,近年应用治疗消化道溃疡性出血、刀割伤病例中,采用口服、外敷的方法,收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宋玉彦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自制面罩治疗重度颅脑伤气管切开后呼吸性碱中毒

    呼吸性碱中毒,在外科酸碱平衡紊乱中比较少见,近年我科收治的重度颅脑损伤者中,12例行气管切开后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呼吸性碱中毒.采用自制的面罩高流量吸氧治疗,取得明显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杜晓光;焦倩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对缺血性脑血管病后血脂及脂蛋白的动态观察

    观察84例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血脂和脂蛋白的变化.发现发病前2月内的TC、TG、HDL、LDL的数值与病后24小时内,30~35天时的数值无明显差异,病后2~7天时的数值与上述三者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提示:病后2~7天所测的血脂和脂蛋白数值不能真实地反映患者的实际浓度,不应作为临床诊治的依据.

    作者:曹志瑜;周宏智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婴幼儿惊厥267例诊治体会

    惊厥是婴幼儿的常见急症,虽然大多预后良好,但有颅内、外严重疾患所致,病死率较高,且易造成不可逆脑损伤,而其预后则取决于早期诊断及治疗,现将我科1995~2000年收治267例婴幼儿惊厥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华亚军;张玉如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折断式带孔斯氏针张力带在锁骨远端损伤的应用

    近年来,我科采用折断式带孔斯氏针钢丝张力带治疗锁骨远端骨折、肩锁关节脱位等锁骨远端损伤,取得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斌;沈小松;王立邦;吴士洪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影响创伤性失血性休克预后的因素

    创伤所致失血性休克是外科急症中常见症状,如抢救不及时,处理不正确,则患者极易死亡.我院外科于1995~2000年间共收治创伤性失血性休克46例,除外就诊时格拉斯哥评分<12分及PaO2<60mmHg者,余33例,其中死亡7例,存活26例.回顾性研究发现伤后24小时内收缩压波动≥30mmHg者及伤后24小时内晶体液输入量≥15L者死亡率显著增加.

    作者:董亮;艾雪松;孙毅群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微生态制剂在慢性重型肝炎治疗中的应用

    近年来,我院应用微生态制剂作为慢性重型肝炎的辅佐治疗,收到一定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治武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老年戊型肝炎临床特点分析

    目的:探讨老年人戊型病毒性肝炎(以下简称戊肝)的临床特点.方法:对老年戊肝33例与非老年戊肝38例作对比分析.结果:老年戊肝起病较缓慢,发热少见;ALT升高值较低,而TBi升高值较高,血清ALB下降明显,但复常时间与非老年人相比无显著差异.结论:老年戊肝临床特点为起病缓慢,黄疸深,但一般持续时间不长,重型患病率不高,预后良好.

    作者:吴丛霞;李丽君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758例严重外伤患者碱中毒的分析

    探讨严重外伤患者碱中毒的类型、特点及原因.分析758例1360例次动脉血气、血电解质及临床资料.结果表明患者碱中毒的类型为呼碱、代碱、呼碱合并代碱及呼碱型三重酸碱失衡,且代碱多为医源性因素引起.

    作者:王忠勇;卞春梅 刊期: 2001年第06期

交通医学杂志

交通医学杂志

主管:江苏省教育厅

主办:南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