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荣真;徐亮;金陵;马正良
目的 观察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急性百草枯中毒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急性百草枯中毒9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36例(A组)或加用血液灌流治疗25例(B组),单用常规内科治疗30例(C组).91例中,中-重度百草枯中毒患者58例:A组23例(A1组),B组15例(B1组),C组20例(C1组).比较不同治疗方法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A组和B组总有效率高于C组(63.9%和64.0% vs.26.7%)(P<0.05).A1组和B1组病死率低于C1组(26.1%和53.3% vs.85.0%)(P<0.05),A1组病死率低于B1组(P<0.05).A组第3天和第7天存活病例的胆红素和肌酐值低于B组和C组(P<0.05),第7天的Pa()2高于B组和C组(P<0.05).结论 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能有效减轻急性百草枯中毒,尤其是中重度中毒患者的脏器功能损害,降低病死率.
作者:黄铭;黄伟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全凭静脉麻醉与静吸复合麻醉对老年髋关节置换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老年髋关节置换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全凭静脉麻醉组(全凭组)和静吸复合麻醉组(静吸组),每组50例.采用简易智能精神状态量表评估认知功能.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结果 术后16、32 h,全凭组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为24.0%、12.0%o,静吸组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为36.0%、3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凭静脉麻醉对老年髋关节置换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较小.
作者:胡佳艳;王坤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血糖波动对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近期预后的影响.方法 分析110例ACI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不合并糖尿病54例(A组),合并糖尿病者56例(B组).患者均行72 h动态血糖监测,测定血清E-选择素含量,并行神经功能缺损及近期预后相关评分.结果 B组合并高血压、脑卒中及高脂血症病史所占比例高于A组,E-选择素、HbA1c、TC、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FBG和HOMA-IR水平均高于A组;B组入院14d后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高于A组(P<0.05).B组患者24-h血糖波动幅度(MAGE)、血糖标准差和日间血糖波动幅度均高于A组(P<0.05).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提示,MAGE与血清E-选择素、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APTT、CRP、HOMA-IR、FBG、NIHSS评分和HbA1c密切相关(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影响ACI近期预后的重要因素为NIHSS评分、E-选择素及MAGE(P<0.05).结论 血糖波动幅度增大的ACI患者合并更多的脑卒中危险因素,并且可能与近期预后有一定关系;其机制可能与E-选择素的参与相关.
作者:黄金鑫;蒋晓红;吕肖锋;张星光;李娟;汤丽雅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HPV亚型与宫颈上皮内瘤变工(CINⅠ)患者转归的关系.方法 病理学确诊为CIN Ⅰ患者886例,对其进行HPV-DNA分型测定.于确诊后4、8个月及1、2、3年随访CINⅠ转归情况.结果 886例中,自然好转或持续不变806例(≤CIN Ⅰ),病理升级为CINⅡ/Ⅲ甚至宫预浸润癌80例(≥CINⅡ).HPV阳性481例:HPV16阳性59例,3年病理升级10例(16.95%);HPV52阳性53例,3年病理升级8例(15.09%);HPV53阳性62例,3年病理升级12例(19.35%);HPV68阳性25例,3年病理升级4例(16.00%).HPV16、HPV52、HPV53和HPV68阳性患者3年累计病理升级率高于HPV阴性患者(P<0.05).结论 HPV53、HPV16、HPV68和HPV52阳性的CIN Ⅰ患者,病理升级风险较高.
作者:苏莉;于澎静;夏林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比较三种镇痛方式用于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术后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90例行单侧TKA患者随机均分为三组,术后镇痛分别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CEA组)、连续股神经阻滞(CFNB组)和静脉镇痛(CIA组),评估术前、术后活动和静息状态VAS疼痛评分,测定术后膝关节运动的大角度,记录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三组术后静息时的VAS疼痛评分均较术前降低(P<0.05).术后活动时,CFNB组VAS疼痛评分低于CEA组与CIA组(P<0.05);静息时,CEA组和CFNB组VAS疼痛评分低于CIA组(P<0.05).CFNB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7%,低于CIA组的33.3%和CEA组的46.7%(P<0.05).CFNB组主动和被动锻炼角度大于CIA组和CEA组(P<0.05),CEA组主动锻炼角度大于CIA组(P<0.05).结论 CFNB用于TKA术后镇痛的临床效果优于CEA和CIA,不良反应少.
作者:王凤双;叶永志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2型糖尿病(T2DM)合并高血压与单纯糖尿病患者血脂及血清胱抑素C水平.方法 346例确诊T2DM患者分为糖尿病合并高血压(A组,179例)和单纯糖尿病(B组,167例),比较两组患者血脂和胱抑素C水平差异.结果 A组患者年龄、BMI、BUN、SCr、血清胱抑素C水平均高于B组(P<0.05),而HbA1c、TC、HDL-C水平低于B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60岁、BMI≥24 kg/m2和胱抑素C≥1.16 mg/L是T2DM患者合并高血压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血清胱抑素C水平与年龄、BMI、BUN、SCr呈正相关(r=0.477、0.131、0.510、0.718,P<0.05).结论 血清胱抑素C水平与T2DM患者合并高血压发生的风险呈正相关.
作者:辛苏萍;李波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彩超)对不同类型肝癌诊断及术后随访的价值.方法 术后病理诊断肝癌患者120例;其中,原发性肝癌75例,转移性肝癌45例.分析术前彩超检查对两种肝癌的诊断准确率.术后60例患者定期行彩超检查(观察组),60例未行彩超检查(对照组),比较两组术后1、3和5个月血癌胚抗原(CEA)和甲胎蛋白(AFP)水平以及5年生存率.结果 彩超对原发性肝癌和转移性肝癌诊断的准确率相仿(95.8% vs.93.3%)(P>0.05).原发性肝癌内部和周围血流信号检出率高于转移性肝癌(P<0.05).术后3个月和5个月,对照组CEA和AFP水平高于观察组(P<0.05).观察组5年无复发生存率和总生存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彩超诊断肝癌准确率高,对肝癌术后也具有良好的实时随访价值.
作者:林洁 刊期: 2018年第06期
患者,女,30岁,身高172 cm,体重45 kg,因“突发右侧肢体乏力1周”入院.患者1周前无明显诱因突发右侧肢体乏力,行走不能,无恶心呕吐,无头痛头晕,无肢体疼痛、麻木、抽搐,无意识不清,无口吐白沫,无大小便失禁,家属送其至当地医院查头颅MR提示:额部占位,大小约76 mm×88 mm.曾行左额颞部占位手术、气管切开术,未合并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失语数年,平素健康状况较差.体检:神志清,精神可,皮肤黏膜无黄染,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头颅五官无异常,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2.5mm,对光反射存在.颈软无抵抗,甲状腺无肿大,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明显干湿性啰音,心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
作者:尹荣真;徐亮;金陵;马正良 刊期: 2018年第06期
宫内外同时妊娠(HP)发病率低.诊断过程中容易漏诊、误诊,一旦发生漏诊及误诊可导致不良妊娠结局,严重危及患者生命,需引起临床的重视.临床资料患者,女,33岁,因“停经54 d”来院就诊,要求行人工流产.自测尿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阳性,伴恶心、呕吐,无腹痛,无阴道出血.无心脑血管疾病,无高血压、糖尿病.平素月经规律,量中,无痛经,有性生活.生育史:1-0-0-1,未避孕.既往体健,无慢性病史,无手术史及过敏史.体格检查:一般情况好,发育正常,神志清楚,无贫血貌.术前B超宫腔内见一妊娠囊回声,囊内见卵黄囊,附件未见异常,提示宫内早孕.诊断为早期妊娠(宫内妊娠).
作者:陈彦婷;马慧媛;陈艳;周婕;徐青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个性化微信随访在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CASI)患者冠心病二级预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行CASI患者264例术后分为两组:对照组118例,进行常规出院指导及普通健康教育随访;试验组146例,由专职护士和医生通过微信平台定期发送相关医学知识作实时指导和随访,及时解答患者的疑问.1年后评估患者对冠心病二级预防知识的知晓程度和执行成效.结果 随访1年后,试验组对支架植入术后二级冠心病预防相关知识的认知度和二级预防措施的执行率均较干预前及对照组提高(P<0.05).试验组支架内再狭窄率和心绞痛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个性化微信术后随访有效提升患者对冠心病危险因素的认识程度,有利于提高患者对冠心病二级预防措施的执行力,降低冠心病患者CASI术后不良事件发生率.
作者:张宜生;高源;陈兔红;宋桂仙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常规心电图上碎裂QRS(fQRS)波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左心室收缩和舒张功能受损检测的价值.方法 选取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正常的T2DM患者110例(病例组)和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正常的非糖尿病患者90例(对照组),计算心电图上fQRS波的发生率;并行常规超声心动图和多普勒检查,比较两组左心室功能.病例组患者按照是否存在fQRS波进行分层分析左心室功能.结果 病例组fQRS检出率高于对照组(27.3%vs.5.6%)(P<0.01).与对照组相比,病例组舒张末期室间隔厚度(IVS)、左心室后壁厚度(PW)、左心室质量(LVM)、左心室重量指数(LVMI)和左心房大容积(LAMV)增大,E峰和E'峰降低,E/E'升高,A峰和A'峰升高,左室等容收缩加速度(IVA)降低(P<0.01).与不存在fQRS波组相比,存在fQRS波组患者IVS、PW、LVM、LVMI、LAMV和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更大,E'峰和IVA更低,A'峰和E/E'更高(P<0.05或P<0.01).结论 T2DM患者fQRS波的检出率高;存在fQRS波的T2DM患者亚临床左心室收缩和舒张功能受损更严重.
作者:张炳山;谈君;李宗斌;洪侃;王滨;万鹤鸣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藻蓝蛋白对肿瘤细胞增殖及核仁素表达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人结肠癌细胞SW480、人喉癌细胞HEP-2、人卵巢癌细胞SKOV-3和人正常肺上皮细胞BEAS-2B,采用MTT法检测藻蓝蛋白对细胞增殖的影响.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的变化,RT-PCR和Westernblot分别检测核仁素的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 藻蓝蛋白对BEAS-2B细胞的增殖没有抑制作用,但呈时间和剂量依赖性地抑制SW480、HEP-2和SKOV-3细胞的增殖.与藻蓝蛋白0μg/ml比较,藻蓝蛋白80 μg/ml作用后的SW480、HEP-2和SKOV-3细胞中核仁素mRNA和蛋白表达均下调(P<0.05),而BEAS-2B细胞中核仁素的变化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藻蓝蛋白可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并降低核仁素的表达,提示核仁素可能是藻蓝蛋白抗肿瘤作用的靶点.
作者:潘若望;李侠;林双翔;曹晓恩;李佩珍;应俊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比较两种微创手术方式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DLBP)的临床疗效.方法 DLBP患者68例随机均分为两组,分别采用射频热凝联合臭氧治疗(A组)和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联合射频热凝纤维环成形术(B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即刻、3d、1个月的VAS疼痛评分和日本骨科协会(J()A)评分,随访术后3、6、12和18个月时的复发率.结果 A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均低于B组(P<0.01).两组术后VAS和JOA评分均优于术前(P<0.01),A组术后即刻和术后3d的VAS疼痛和JOA评分均优于B组(P<0.01).随访3个月时,两组均无复发病例;A组随访6、12和18个月时的复发率高于B组(P<0.05).结论 两种微创手术方法治疗DLBP均能取得良好近期疗效.与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联合射频热凝纤维环成形术比较,射频热凝联合臭氧治疗DLBP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但远期复发率较高.
作者:钟远鸣;张翼升;李嘉琅;陈震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姜黄素类似物L6H4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大鼠肝细胞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 (Sirt1)及凋亡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36只SD大鼠随机均分为三组:对照组(C组)、高脂饮食组(F组)和姜黄素组(L组).C组给予基础饲料,F组和L组给予高脂饲料喂养,从第9周开始L组用姜黄素类似物L6H4 0.2 mg/kg灌胃,C组和F组给予相同体积的1%羧甲基纤维素钠灌胃.于第20周末处死,HE染色和Masson染色观察肝组织的病理形态变化,测定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以及Sirt1、Bcl-2、Bax和Caspase-3 mRNA及蛋白的表达.结果 C组大鼠肝小叶结构完整,肝细胞呈单层放射状排列;F组大鼠肝小叶结构消失,细胞严重脂肪样变,部分肝细胞坏死伴有炎症细胞浸润;L组大鼠肝小叶结构部分消失,脂肪样变及肝细胞的坏死程度较F组减轻.与C组相比,F组肝组织SOD活力及Sirt1、Bcl-2 mRNA和蛋白表达降低(P<0.05),MDA含量及Bax、Caspase-3 mRNA和蛋白表达升高(P<0.05);与F组相比,L组肝组织SOD活力及Sirt1、Bcl-2 mRNA和蛋白表达升高(P<0.05),MDA含量及Bax、Caspase-3 mRNA和蛋白表达降低(P<0.05).结论 姜黄素类似物L6H4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大鼠肝脏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调控调节蛋白Bcl-2、Bax和Caspase-3的表达以及上调肝细胞Sirt1的表达来减轻氧化应激而发挥作用.
作者:刘成;丁婷婷;汤雯;王圣凯;昊杭菲;郑靖宇;朱再胜;李剑敏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早期胃肠营养联合雷尼替丁预防重症脑卒中并发应激性溃疡出血的效果.方法 脑卒中患者110例随机均分为两组,分别采用早期胃肠营养等常规治疗(对照组)和常规治疗加用雷尼替丁0.15g静脉滴注,每日2次治疗(观察组).观察14d,比较两组疗效,并测定两组患者血清胃泌素(GAS)、前列腺素E2(PGE2)和生长抑素(SS)的含量.结果 观察组应激性溃疡发生率、病死率和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出血发生时间晚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PGE2和GAS高于对照组,SS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早期胃肠道营养联合雷尼替丁治疗可有效缓解重症脑卒中患者并发应激性溃疡出血,缩短住院时间,降低病死率.
作者:覃艳琼;万里鹏;张方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比较帝视内镜与视频喉镜在全身麻醉(全麻)气管插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择期全麻手术患者60例随机均分为两组,D组使用帝视内镜气管插管,G组使用视频喉镜气管插管.记录两组患者麻醉诱导前(T0)、麻醉诱导后(T1)、插管后即刻(T2)和插管后5 min(T3)的SBP、DBP、HR,记录两组插管时间及一次插管成功率,随访两组患者术后咽痛、声嘶的发生情况.结果 与T0时比较,两组T1时SBP、DBP降低(P<0.05),HR减慢(P<0.05),T2时HR加快(P<0.05);与T1时比较,两组T2、T3时SBP、DBP升高(P<0.05),G组T2、T3时HR加快(P<0.05),D组T2时HR加快(P<0.05);与D组相比,G组T2时SBP、DBP升高(P<0.05),T3时HR加快(P<0.05).与G组相比,D组插管时间缩短(P<0.05),一次插管成功率提高(P<0.05).结论 与视频喉镜相比,帝视内镜气管插管对血压、心率影响较轻,一次插管成功率高.
作者:曹晓芳;肖国睿 刊期: 2018年第06期
患者,男,30岁.因突发头痛、右手麻木,继而意识丧失5个月在当地基层医院就诊.体检发现BP 237/127 mmHg,重度肥胖;否认糖尿病、肾脏疾病及其他内分泌疾病史.入院后予降压治疗,次日晨BP 150/96 mmHg,右手无力,有短暂失语.患者坐轮椅去行MRI检查途中,自觉头晕头痛明显加重,返回病房,测BP 120/87 mmHg,未予处理.入院第3天,患者突然意识丧失,呈去皮层强直状态.予地西泮治疗效果不好.转上级医院救治.头颅CT血管成像(CTA)显示:右颈内动脉闭塞(图1A),左大脑中动脉管腔重度狭窄(图1B);CT示右侧半卵圆中心及左侧基底节区梗死.后因大片脑梗死,脑组织肿胀,脑疝形成,行左颞侧去骨瓣减压术.
作者:方宁;戴中慈;段艳伟;刘俊奇;杨娜;魏晓富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右美托咪定或舒芬太尼联合罗哌卡因用于硬膜外分娩镇痛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112例经阴道分娩足月初产妇实施硬膜外患者自控镇痛(PCA).其中,56例(D组)采用右美托咪定2 μg/ml+0.1%罗哌卡因100 ml,另外56例(S组)采用舒芬太尼0.5μg/ml+--0.1%罗哌卡因100ml.镇痛泵参数设定为:背景剂量8 ml/h,PCA剂量每次5 ml,锁定时间30 min.比较两组分娩镇痛和镇静效果、第一和第二产程时间、改良Bromage评分和新生儿Apgar评分,检测脐动静脉血乳酸值,评估术后1、2d产妇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观察镇痛相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镇痛期间,D组VAS疼痛评分低于S组(P<0.05),Ramsay镇静评分高于S组(P<0.05).产后1、2d,D组SAS评分均低于S组(P<0.05).两组血压、产妇心率、胎心率、第一和第二产程时间、脐动脉血乳酸值、Apgar评分、改良Bromage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均未出现明显药物不良反应.结论 与舒芬太尼联合罗哌卡因产妇硬膜外PCA比较,右美托咪定联合罗哌卡因的镇痛和镇静效果更好.
作者:朱晓昌;王艳;王宗;蔡慧茹;朱茜希;郭锡恩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中央孔型有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体(ICL V4c)植入术在中高度近视治疗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中高度近视患者36例(70眼)行ICL V4c植入术,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随访至术后6个月,记录裸眼视力、矫正视力、屈光度、眼压、内皮细胞计数和拱高.结果 70眼手术均获成功,术后裸眼视力均优于术前(P<0.05).术后6个月,裸眼视力达到或超过术前佳矫正视力.术后球镜和柱镜指标均高于术前(P<0.01);术后不同时间点屈光度残留较小(P>0.05).术后1个月角膜内皮细胞计数为(2682.65±315.83)个/mm2,与术前的(2691.94±400.09)个/mm2相仿(P>0.05).手术前后患者眼压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6个月拱高为(446.67±271.05)μm.结论 ICLV4c植入术治疗成人中高度近视安全、有效.
作者:陈琴;王镜菊;胡荧辉;孙鹏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放射作业人员甲状腺超声检查结果,为放射作业人员甲状腺病变的监测和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以南京市3565例从事放射作业人员为观察组(A组),以不接触射线的1697例其他人员为对照组(B组),进行甲状腺超声检查,比较两组检查结果,对A组的性别差异和射线暴露时间进行分层分析.结果 A组3565例射作业人员中,检出1195例患有不同类型的甲状腺病变,患病率33.5%,高于B组的27.1%(P<0.01);其中,A组甲状腺结节781例,患病率为21.9%,高于B组的18.4% (P<0.01).A组中,女性甲状腺病变患病率40.5%,高于男性的30.2% (P<0.01).随着接触射线工龄的增长,甲状腺病变的患病率也随之增高(P<0.01).结论 从事放射作业人员,尤其是女性的甲状腺病变患病率高于常人,需要重视对从事放射作业人员甲状腺病变的监测和管理.
作者:刘国萍 刊期: 2018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