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中俊;刘文广;郑金玉;左建东;孙远昭;齐亮;李靖
目的 探讨Ⅰa-Ⅱa期有高危因素宫颈癌患者的临床预后情况.方法 对149例Ⅰa-Ⅱa期有高危因素的宫颈癌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49例高危宫颈癌患者的3年生存率83.9%,5年生存率为74.5%.47例复发患者中38例死亡,9例存活.复发患者5年生存率19.1%.单因素分析显示,临床分期、组织分化、深肌层侵犯、盆腔淋巴结转移与宫颈癌预后密切相关(P<0.05或P<0.01);多因素分析显示,深肌层侵犯(P<0.01)和盆腔淋巴结转移(P<0.01)是影响Ⅰa-Ⅱa期宫颈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Ⅰa-Ⅱa期有高危因素的宫颈癌患者,深肌层侵犯和盆腔淋巴结转移是影响宫颈癌预后的独立因素.
作者:邓斐;陈小祥;吴强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 观察改良B-Lynch缝合术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产妇102例,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51例.观察组给予改良B-Lynch缝合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止血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观察两组产后出血情况及治疗后的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较对照组缩短[(165.3±33.2) min vs.(226.5±25.4) min](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较对照组减少[(1180.3±33.7)ml vs.(1683.6±23.9) ml](P<0.05);观察组子宫切除率低于对照组(1.96% vs.13.73%)(P<0.05).观察组产后发生腹痛、产褥病等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7.84% vs.39.22%)(P<0.05).两组均无肠粘连发生.结论 改良B-Lynch缝合术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效果显著,术后不良反应少.
作者:仲海平;陈玉平 刊期: 2015年第22期
幕上原始神经外胚叶肿瘤(sPNET)是一种较为罕见的高度恶性神经系统肿瘤,来源于原始神经上皮细胞,具有多向分化潜能,约占整个脑肿瘤的0.1%,多见于儿童,呈侵袭性生长、易播散和复发、预后很差.现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5例儿童sPNET临床资料,总结其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并结合文献探讨其病理学诊断、治疗及预后.
作者:李剑;杨柳;陈建国;周非;倪兰春;顾志恺;陈建 刊期: 2015年第22期
患儿,男性,9岁.因右膝酸痛不适伴活动明显受限1个月余收住院.患儿出生时家人发现右膝皮肤上有花生大小浅黑色斑块,当时未予重视与诊治,以后每年皮肤斑块有逐步增大,近两年来增大明显,目前就诊时病灶延及整个膝关节,患者感右膝剧烈酸痛不适且活动明显受限.患者否认家族遗传史.体检:体温37℃,脉搏96次/分,血压110/65 mmHg.
作者:谢建强;姚柳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宫颈敷料在子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术后促进宫颈组织再生与修复、愈合的临床效果.方法 因宫颈病变行LEEP治疗的180例患者随机分为传统换药(A)组与宫颈敷料治疗(B)组,观察分析两种不同换药方法创面愈合的临床疗效.结果 B组阴道流血时间、阴道排液时间、创面愈合时间较A组缩短,术后出血、宫颈管粘连发生率亦较A组降低(P<0.05).结论 宫颈敷料在促进宫颈上皮组织再生,加速伤口愈合,减少术后宫颈出血、颈管粘连等方面有一定作用,有较高的临床使用价值.
作者:张芸;马小平;曹静;锁漉萱;朱利;万贵平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 分析淋巴管囊肿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19例淋巴管囊肿的发病部位、临床表现、辅助检查、治疗方法、术后病理及随访情况.结果 19例患者的发病部位以腹膜后、腹壁、颈部多见.临床表现不典型,13例患者因体检或术中发现,6例患者因疼痛不适而就诊.14例患者行B超检查,12例提示为囊性病变;14例患者行CT检查,均提示为囊性占位.19例患者均行手术切除,术后病理和/或免疫组化证实为淋巴管囊肿,免疫组化标记物D2-40的敏感性为89.5% (17/19).患者随访,均预后良好.结论 淋巴管囊肿较罕见,临床症状不典型,B超、CT及MRI有助于术前诊断,确诊有赖术后病理,治疗需手术切除,预后良好.
作者:郑黎明;戈伟;蒋松松;陈刚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 研究绝经后脆性骨折患者血清转铁蛋白与骨代谢指标的关系.方法 检测190例绝经后髋部脆性骨折患者的血清转铁蛋白、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延长肽(PINP)、Ⅰ型胶原C端肽β降解产物(β-CTX)、25羟维生素D3[25 (OH)D3]及相关生化指标,分析转铁蛋白与骨代谢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绝经后髋部脆性骨折患者存在血清转铁蛋白和25(OH)D3水平降低;转铁蛋白降低患者的血清25(OH)D3和钙水平均低于转铁蛋白正常患者(P<0.01).血清转铁蛋白与β-CTX呈负相关(r=-0.20,P<0.01),与25(OH)D3和钙转铁蛋白呈正相关(r=0.23和r=0.27,P<0.01),而与PINP和磷未见明显相关性(r=-0.01和0.06,P>0.05).结论 绝经后脆性骨折患者常存在铁蓄积状态;这与骨代谢水平密切相关.
作者:赵国阳;程千;张伟;沈光思;徐又佳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胃癌患者血浆微小RNA-30a (miRNA-30a)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荧光定量PCR检测64例胃癌患者(A组)和36例健康人群(C组)血浆miRNA-30a的表达水平,分析其与胃癌临床病理参数间的关系.结果 A组miRNA-30a表达水平低于C组(0.436±0.261 vs.0.599±-0.348)(P<0.01).miRNA-30a在胃癌患者血浆中的表达水平与胃癌的分化程度、侵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明显相关(P<0.05),但与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分期无显著相关(P>0.05).结论 miRNA-30a在胃癌患者血浆中低表达,与胃癌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可能成为胃癌早期诊断的指标之一.
作者:周杰;樊瑞智;李海青;宋虎;徐溢新;徐为;宋军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孕妇产后糖代谢变化.方法 分别于产后42 d和2年随访165例GDM孕妇(GDM组)和169例正常孕妇(对照组)的糖代谢相关指标.结果 GDM组产后42 d和2年的空腹血糖、口服糖耐量试验2h血糖、空腹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及糖代谢异常率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产后2年GDM组的腰臀比和舒张压高于对照组(P<0.01).多因素分析提示,孕期使用胰岛素是导致GDM产后糖代谢异常的危险因素,而母乳喂养则是其保护因素.结论 GDM孕妇产后发生糖代谢异常的风险高于正常孕妇,应大力提倡母乳喂养并加强产后随访.
作者:丁坚;李小燕;郑琳;刘楼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 总结脊髓栓系松解术治疗成人脊髓栓系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 成人脊髓栓系综合征患者61例接受了脊髓栓系松解术.其中,终丝紧张型脊髓栓系综合征29例(A组),脂肪瘤型脊髓栓系综合征32例(B组),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两组术后肢体疼痛和麻木均完全或部分缓解,肌力和膀胱功能明显改善.术后1个月,两组患者症状改善情况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1年,A组疼痛缓解和下肢肌力改善优于B组(P<0.05).结论 脊髓栓系松解术对成人终丝紧张型和脂肪瘤型脊髓栓系综合征均有确切疗效;在疼痛缓解和下肢肌力改善的远期效果方面,栓系松解术对终丝紧张型综合征的效果优于脂肪瘤型.
作者:赵寅涛;蒋健;金伟;梁维邦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 分析妊娠合并肾积水伴严重感染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方法 选取妊娠合并肾积水伴严重感染患者15例,在抗生素、保胎等对症治疗基础上,采用行经尿道膀胱镜逆行置DJ管术10例,经皮肾穿刺造瘘术5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疗效.结果 15例患者术后体温均逐渐下降,肾积水减轻.经尿道膀胱镜逆行置DJ管术的10例中,术后恢复良好足月分娩8例,术后6h发动宫缩致流产l例,术后2个月胎儿死亡1例;经皮肾穿刺造瘘的5例术后恢复良好,足月分娩.结论 中晚期妊娠合并肾积水伴严重感染患者病情急重,早期诊断和恰当的手术干预是影响母婴预后的关键.
作者:杨文发;杨夫艳;陆薇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槽式克氏针张力带系统治疗髌骨骨折的疗效.方法 选取髌骨骨折患者35例,随机分为A组12例、B组23例.A组采用槽式克氏针张力带系统,B组用传统克氏针;受伤至手术时间5h-4d.比较两组手术切口、手术时间、术中出血及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摄片显示髌骨骨折得到解剖复位.A组手术切口小,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短;与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膝关节Lysholm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膝关节X射线片显示髌骨骨折均骨性愈合.结论 槽式克氏针钢缆张力带系统微创治疗髌骨骨折,操作方便、创伤小,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陆坚;鄂远;李云峰;王晖;刘百伟;张伟峰;吴小伟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初诊急性白血病(AL)患者肿瘤溶解综合征(TLS)的发病率和疾病转归及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107例AL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Cairo和Bishop标准判断患者是否发生TLS,并分析发病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在107例AL患者中,22例(20.6%)发生TLS.其中,临床TLS(CTLS)1例(0.9%),实验室TLS(LTLS) 21例(19.6%).单因素分析发现,男性、肝脾肿大、淋巴结肿大、血肌酐升高、血尿酸升高、乳酸脱氢酶升高和白细胞数升高均为TLS的发病危险因素.结论 TLS是AL的常见并发症,对高危患者应予密切监测、预防及充分治疗.
作者:王帅;朱华渊;许戟;朱雨;钱思轩;李建勇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 了解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同型半胱氨酸(Hcy)及糖化血红蛋白(HbAlc)对脑梗死TOAST及OCSP分型的影响.方法 将392例急性脑梗死按血清Hcy及HbAlc水平分为四组:两者均正常组(A组),单纯高Hcy组(B组),单纯高HbAlc组(C组),两者均高组(D组),将其临床基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分析与TOAST和OCSP分型的关系及测定对梗死面积大小的影响.结果 C、D组中FBG、TG及HbAlc均高于A组,其中C、D组中TG也高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OAST分型各组亚型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C组及D组OCSP分型中的后循环梗死比例较A组高(P<0.05);B组中面积脑梗死患者比例高于A组(P<0.05),C组中小面积脑梗死患者比例高于B组(P<0.05).结论 单纯高Hcy血症脑梗死患者,梗死面积较大,单纯高HbAlc患者倾向于小面积梗死,且多数为后循环脑梗死.
作者:徐心耕;柯先金;蔡志荣;过红明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非孕期行宫颈内口矫形术治疗宫颈机能不全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8例宫颈机能不全患者的临床资料,随访其妊娠结局.结果 8例患者手术过程顺利.术后足月剖宫产分娩5例;孕5个月因胎膜早破行剖宫取胎术1例;术后1个月即妊娠致宫颈伤口愈合不良再次行宫颈前唇修补+环扎术1例,至孕5个月因宫缩无法抑制拆除环扎线流产;行辅助生育尚未妊娠1例.结论 对于因宫颈机能不全而导致反复中晚期流产的患者,若孕期行宫颈环扎术仍失败,可选择在非孕期经阴道行宫颈内口矫形术来改善下次妊娠结局.
作者:丁琰;周德兰;韩素萍 刊期: 2015年第22期
肺癌的首选治疗是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1].随着我国人口预期寿命的不断提高,80岁以上超高龄肺癌患者日益增多,但该类患者在不同程度上都伴有心肺功能及其他脏器功能的低下,且并存其他疾病,致围手术期潜在风险、相关并发症明显增高.因此,做好超高龄肺癌患者围术期护理有助于手术顺利进行、患者术后恢复及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袁彩霞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牛肺表面活性物质(PS)治疗新生儿肺透明膜病(HMD)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根据首诊医生给药剂量的不同,89例HMD患儿分为两组:A组,34例,给予PS(94.86±14.94) mg/kg;B组,55例,给予PS(55.26±10.70) mg/kg.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用药后的相关观察指标均较用药前改善(P<0.05或P<0.01).与B组相比,A组用药后吸氧浓度(FiO2)降低(P<0.05),动脉血氧分压(PaO2)上升(P<0.05),氧疗时间、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氧合指数(OI)和动脉/肺泡氧分压比值(a/APO2)均有所改善(P>0.05).两组治愈好转率、病死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早期大剂量牛PS治疗能有效改善HMD患儿的氧合和通气效率,不增加并发症及死亡风险.
作者:章晔;任义梅;郭丽敏;崔曙东;胡毓华;陈筱青 刊期: 2015年第22期
无痛人工流产术(人流术)的麻醉要求术中有良好的镇静镇痛、苏醒迅速和不良反应少等.临床常用的有丙泊酚、乙托咪酯、氯胺酮、右美托咪啶、舒芬太尼、地佐辛和非甾体类消炎镇痛药等.本文观察新上市的阿片样作用中枢性镇痛药羟考酮注射剂(奥诺美)复合丙泊酚用于无痛人流术的效果.
作者:张小引;邱承忠 刊期: 2015年第22期
近年来,结核病控制形势依然严峻,糖尿病患者亦呈上升趋势.糖尿病患者并发肺结核的概率显著高于非糖尿病患者,且病情严重,病变较为广泛,致肺功能严重受损,病程长,治疗难度大,复发率高.本研究收集我院2005年3月-2015年3月共40例糖尿病合并肺结核临床资料,现报道如下.
作者:杨青;黄红伟;管鹤;解焱锋 刊期: 2015年第22期
子宫内膜息肉是育龄妇女常见的妇科疾病,以不规则的阴道出血为主要临床表现,亦是导致女性不孕的原因之一.传统的治疗方法为诊断性刮宫;但常不能完全去除.近几年宫腔镜技术的发展为诊断及治疗子宫内膜息肉开辟了新途径,但仍存在复发现象.本文观察宫腔镜手术联合达英-35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疗效.
作者:顾芳 刊期: 2015年第2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