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成龙;郑凡
随着老年人口比例的增加,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发病数渐增,约占全身骨折的1.4%[1、2]。保守治疗常引起多种并发症的发生,因此,手术治疗已成为国内外公认的首选治疗方法[3]。既往手术固定方法较多,但尚无一种内固定完全满意针对多种类型的[4]股骨粗隆间粉碎骨折。自2004年4月以来,我科采用股骨近端解剖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老年患者股骨粗隆间粉碎骨折42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罗江;郭帮富;雷春;刘庆思 刊期: 2011年第08期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是人类为常见的一种代谢性骨病,其发病率己经跃居世界各种常见病的第7位。中医上并没有骨质疏松症这一病名,但其临床症状及发病机制与中医所说的骨痿等颇为相似,属中医的痿证范畴[1],许多中医文献中有“骨枯”、“骨痿”、“骨极”“骨痹”等类似骨质疏松症的记载。中医认为“肾主骨生髓”,肾脏与骨骼的生长发育密切相关,因此从中医角度讲,骨质疏松症与中医肾的功能有着密切的关系,防治骨质疏松症也应以养肾、补肾为主。
作者:王世伟;高旸;刘文波;何桂群;冯小波;胡志俊 刊期: 2011年第08期
本院自2006年6月~2010年6月共收治股骨颈骨折患者153例,其中采用闭合复位空心钉固定81例,随访62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何飞宇;梅亮 刊期: 2011年第08期
自2006年3月~2009年6月,我科采用中药熏洗配合组合式外固定架固定治疗胫骨感染性骨不连28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可新;刘兴才;赵丽艳 刊期: 2011年第08期
下胫腓联合是维持踝穴完整性和保持踝关节稳定性的重要结构。在传统观点中认为下胫腓联合损伤约占急性踝关节扭伤的1%~11%。而Wolf[1]认为由于人们对下胫腓联合损伤的认识不足及临床判断不准确至使这个数值过于保守。若下胫腓联合损伤治疗不当会导致长期疼痛、踝关节不稳及创伤性关节炎等并发症。Day[2]等对一组踝关节骨折及下胫腓联合损伤的患者进行了一次短长达10年的随访,结果超过1/3的患者出现了中度到重度的骨关节炎,高达76%的患者出现了骨关节炎的放射学表现,Day指出患者过早出现关节炎表现及功能恢复不理想的原因正是医生对于下胫腓联合损伤的认识不足及临床判断不准确。因此医生对于下胫腓联合损伤应该给予足够的认识及正确的判断。
作者:景志磊;谢利民 刊期: 2011年第08期
跟骨骨折是足部较常见的损伤,常发生于高处坠落后,容易形成创伤性关节炎。2003年1月~2010年6月,我院共治疗跟骨骨折120例,其中采用钢针撬拔穿针及反弹器(河南洛阳正骨研究所研制)固定的方法治疗跟骨骨折53例,经过3个月~4年随访观察,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武文杰;武天宝 刊期: 2011年第08期
隐性失血对接受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laro-plasty,TKA)患者的术后恢复影响很大,虽然TKA手术过程均在止血带控制下完成,围手术期显性出血较少,但由于术后隐性失血较多,患者常出现贫血、血红蛋白的显著下降,术后输血是必不可少的治疗手段。膝周置冰袋冷敷是TKA术后的常规辅助治疗措施,本文通过研究2008年4月~2010年6月在我科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术后隐性失血数量、比例及特点,探讨膝周冰袋冷敷对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隐性失血量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作者:詹学华 刊期: 2011年第08期
按动疗法是北京按摩医院50余年来多位专家通过长期摸索和实践,在继承北京地区著名按摩前辈手法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的以按动为特色的临床疗法,是指医生一手按住患者的相应部位或穴位,另一手则配合做相关的关节和肢体主动或被动的旋转、屈伸运动,以求达到纠正错位、松筋止痛、改善功能,解除症状为目的的治疗方法。笔者有幸师从于王友仁老师,成为其学术继承人。2010年4月~2010年12月跟师期间运用按动疗法治疗骨关节疾病,收获颇丰,疗效卓著,尤其在治疗颈椎病当中应用该法较跟师学习之前,疗效明显提高。现报告如下。
作者:智照林;王友仁 刊期: 2011年第08期
自2008年以来,我院采用旋提手法配合热敏灸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45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45例均为我院门诊病人,以眩晕恶心为主症。均参照1993年全国第二届颈椎病专题座谈会颈椎病的诊断标准[1]:经颈椎X线摄片或颈部CT检查后确定为椎动脉型颈椎病,其中男21例,女24例;年龄小26岁,大75岁,平均48.5岁;病程短1d,长19年。
作者:姜成龙;郑凡 刊期: 2011年第08期
胫骨远近端骨折多系由高能量外力所致,容易合并软组织损伤。传统手术行切开复位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手术切口大,局部血循易受损,加上软组织条件问题,多需要延期术治疗,增加了骨折不愈合、迟缓愈合及切口不愈合、感染的机率。我科自2008年7月~2010年10月采用解剖型钢板微创复位内固定治疗胫骨远近端骨折30例,符合现代中西医结合微创生物学固定理念,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群洋;李之良;顾小宝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探讨Colles骨折Frykman分型各分型进行不同体位固定治疗的效果。方法:根据Frykman分型方法,选择180例Colles骨折患者,其中Ⅰ型33例,Ⅱ型33例,Ⅲ型24例,Ⅳ型21例,Ⅴ型21例,Ⅵ型21例,Ⅶ型15例,Ⅷ型12例,按研究要求每型分为3组治疗:掌屈尺偏位组(A组)、中立位组(B组)、轻度背伸位组(C组)。随访6~18个月,根据Gartland and Werley功能评估标准对腕关节功能进行评定。结果:(1)Ⅰ、Ⅱ、Ⅲ、Ⅳ型3组间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Ⅴ、Ⅵ型3组间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Ⅶ、Ⅷ型3组间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Ⅰ、Ⅱ、Ⅲ、Ⅳ型Colles骨折采用掌屈尺偏位或中立位或轻度背伸位固定疗效无明显差别,临床治疗时均可采用;Ⅲ、Ⅳ型建议采用中立位或轻度背伸位固定;(2)Ⅴ、Ⅵ型采用中立位或轻度背伸固定疗效较好;(3)Ⅶ、Ⅷ非手术治疗效果较差,建议手术治疗。
作者:潘长卿;叶淦湖;李义凯;王华军;霍力为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并改良膝关节镜下应用羟基磷灰石界面螺钉治疗胫骨平台骨折Schatzker Ⅲ型骨折术式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8例胫骨平台SchatzkerⅢ型骨折患者采用关节镜监视下对塌陷移位的骨折进行复位,恢复关节面的平整,打压填塞植骨,羟基磷灰石界面螺钉支撑固定,同时处理合并伤。结果:所有患者术后均无创口或关节感染、皮肤坏死、创口不愈合或骨筋膜室综合征出现,骨折均获解剖复位或近解剖复位,优16例,良2例。结论:关节镜下使用羟基磷灰石界面螺钉治疗胫骨平台SchatzkerⅢ型骨折,具有切口小,直视使骨折关节面达到解剖复位并可再次调节复位高度,固定可靠,避免日后复位高度丢失,无需另行切口经皮螺钉固定及C臂机透视,无需2次手术拆除内固定,可同时处理合并的关节内损伤的优点。
作者:蔡亮;张会良;吴宇峰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川芎嗪对急性脊髓损伤后一氧化氮合酶和白细胞介素1β的影响。方法:将60只Wistar大鼠运用Allen法制备急性脊髓损伤模型,并随机分为川芎嗪组(30只)和损伤组(30只),在造模前后分别给与川芎嗪注射液和生理盐水治疗;用ALIsA法检测术后8h、1d、3d、7d、14d各个时间点脊髓受损部位的NOS和IL-1β表达情况。结果:与损伤组比较,川芎嗪组的IL-1β活性在术后8h、1d、3d、3d、7d、14d均明显降低(P<0.05)。与损伤组比较,川芎嗪组的NOS活性在术后8h、1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d、7d、14dNOS活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均明显降低。结论:川芎嗪能明显抑制脊髓损伤后受损脊髓IL-1β、NOS的表达。
作者:祁文;黄有荣;刘汝专;潘汉升;韩杰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解毒散外敷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8年~2010年,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120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60例。治疗组给予解毒散外敷,对照组给予双柏散外敷。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临床症状均有明显改善,治疗组总有效率98.2%,对照组总有效率92.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解毒散临床疗效优于双柏散。结论:中药解毒散外敷是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一种有效方法,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林松青;彭力平;姚志城 刊期: 2011年第08期
1 临床资料患者男,59岁,农民。因结肠癌术后骶尾部疼痛难忍伴坠胀二月余,于2010年2月2日以“吻合口溃疡、腰椎骨质增生”入院。患者于2009年1月10日因患结肠癌在某县人民医院行结肠癌切除术。术后临床病理诊断:中分化腺癌(T3N1M0)。术后化疗每月1次,共4次。出院后于2010年1月开始出现肛门坠胀,大便不爽,骶尾部疼痛不适,当月在某医院内科治疗,经肠镜检查诊断为“吻合口溃疡”,给予中药灌肠加抗炎治疗,半月后未见好转,再做CT检查盆腔、胸腰椎,未发现明显异常。后于2010年2月2日到我院住院继续治疗,诊断为:吻合口溃疡、骨质增生,继续给予灌肠、中药内服及抗炎治疗,外敷膏药,因疼痛厉害,又给予骶管封闭治疗等,仍未见好转。住院后1周骶尾部再次疼痛难忍,肛门坠胀,大便后稍缓解,需要服用止痛药物治疗,后建议到省级医院行ECT检查,经ECT图像分析提示:骶椎骨质代谢旺盛,考虑骨转移。给予双膦酸盐、放疗和化疗等综合治疗,同时服用中药等,症状明显缓解。
作者:郑天舒 刊期: 2011年第08期
跟骨骨折是足部常见的严重损伤,在全身骨折中占2%,跗骨骨折中占60%,约85%~90%累及跟距关节面。由于其解剖结构的特殊性,并且周围软组织覆盖条件差,故治疗困难,愈合较差,常遗有疼痛、扁平足、足跟变宽等后遗症而严重影响患肢功能。我科自2004年5月~2010年5月采用跟骨解剖接骨板内固定、植骨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48例,取得满意疗效。
作者:刘军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观察灯盏细辛注射液冲洗治疗对兔膝骨性关节炎模型关节液中IL-1、TNF-α、MMP、NO水平的影响,探讨该疗法的作用机制。方法:将30只兔随机分成为对照组、灯盏细辛注治疗组及生理盐水治疗组,采用Hulth家兔骨关节炎模型法造模,测定实验前后关节液中IL-1、TNF、NO及金属蛋白酶的含量变化。结果:实验后治疗组各指标均有改善,灯盏细辛治疗组的作用优于生理盐水治疗组(P<0.05),两治疗组关节液中IL-1、TNF-α、MMP及NO的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灯盏细辛注射液冲洗治疗Hulth家兔KOA具有显著治疗作用,并可降低关节液中IL-1、TNF、NO及金属蛋白酶的含量,为临床应用灯盏细辛注射液冲洗治疗KOA提供了实验依据。
作者:余阗;卿茂盛;肖伟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外侧支持带松解治疗髌骨复发性脱位的疗效。方法:对10例11膝髌骨复发性脱位施行关节镜探查治疗及外侧支持带松解术,术后配合功能锻炼。结果:所有病例随访4个月~5年,根据膝关节功能标准评价,11膝中优6例,良4例,中1例,差0例。优良率90.9%。结论:关节镜下外侧支持带松解治疗髌骨复发性脱位,操作简便,疗效可靠,有利于功能恢复。
作者:庄至坤;吴昭克;徐福东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总结中西医结合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的可行性和实效性。方法:2007年2月~2009年12月,采用掌侧入路切开复位,“T”型锁定钢板螺钉内固定,配合中草药熏洗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57例,其中“T”型锁定钢板螺钉内固定49例,锁定钢板螺钉加克氏针内固定2例,外固定架固定1例,有骨缺损自体髂骨植入的4例,人工骨植入的1例。结果:术后随访3~10个月,X线显示骨折全部愈合,优41例,良12例,可3例,差1例,优良率92.9%。结论:掌侧入路、“T”型锁定钢板螺钉内固定,手术创伤小,复位准确,固定可靠,便于操作;功能训练结合中草药熏洗,可减少粘连,有利于关节功能的恢复。
作者:王国辉;张爱玲 刊期: 2011年第08期
桡骨远端骨折临床上较为常见,但对于粉碎性和不稳定骨折,尤其是累及关节面的骨折,保守治疗难以准确复位和维持固定,特别是青壮年桡骨远端粉碎骨折,其功能要求较高,保守治疗易造成畸形愈合、关节疼痛和功能受限[1-3]。我们对2006年3月~2009年9月收治的28例桡骨远端闭合骨折患者,采用锁定加压钢板治疗,并进行临床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董纪全;毕春强 刊期: 2011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