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28例

董纪全;毕春强

关键词:锁定加压钢板, 桡骨远端骨折, 疗效观察
摘要:桡骨远端骨折临床上较为常见,但对于粉碎性和不稳定骨折,尤其是累及关节面的骨折,保守治疗难以准确复位和维持固定,特别是青壮年桡骨远端粉碎骨折,其功能要求较高,保守治疗易造成畸形愈合、关节疼痛和功能受限[1-3]。我们对2006年3月~2009年9月收治的28例桡骨远端闭合骨折患者,采用锁定加压钢板治疗,并进行临床观察,现报告如下。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相关文献
  • 按动疗法治疗颈椎病的临床分析

    按动疗法是北京按摩医院50余年来多位专家通过长期摸索和实践,在继承北京地区著名按摩前辈手法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的以按动为特色的临床疗法,是指医生一手按住患者的相应部位或穴位,另一手则配合做相关的关节和肢体主动或被动的旋转、屈伸运动,以求达到纠正错位、松筋止痛、改善功能,解除症状为目的的治疗方法。笔者有幸师从于王友仁老师,成为其学术继承人。2010年4月~2010年12月跟师期间运用按动疗法治疗骨关节疾病,收获颇丰,疗效卓著,尤其在治疗颈椎病当中应用该法较跟师学习之前,疗效明显提高。现报告如下。

    作者:智照林;王友仁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中药熏洗结合手法治疗肌腱修复术后粘连的临床观察及护理

    我院自2008年3月至2010年3月采用中药熏洗配合手法治疗肌腱修复术后粘连30例,通过对比临床观察和康复护理方法,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青;王林华;王华;卢敏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膝关节镜下外侧支持带松解治疗髌骨复发性脱位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外侧支持带松解治疗髌骨复发性脱位的疗效。方法:对10例11膝髌骨复发性脱位施行关节镜探查治疗及外侧支持带松解术,术后配合功能锻炼。结果:所有病例随访4个月~5年,根据膝关节功能标准评价,11膝中优6例,良4例,中1例,差0例。优良率90.9%。结论:关节镜下外侧支持带松解治疗髌骨复发性脱位,操作简便,疗效可靠,有利于功能恢复。

    作者:庄至坤;吴昭克;徐福东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老年髋部骨折中西医围手术期治疗概况

    髋部骨折是老年常见骨折之一,非手术治疗需长期卧床,极容易产生致死性并发症。因此,在排除手术禁忌前提下,大多数采用手术治疗。由于高龄患者的全身机能衰退,术前多合并多种内、外科疾病,术中、术后又极有可能发生并发症,所以围手术期如何控制合并症、预防及处理并发症发生是影响手术疗效的重要因素。以下主要对近年来国内外对老年髋部骨折的围手术期治疗情况综述如下。

    作者:黄江发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经皮椎体成形术联合金乌骨通治疗椎体骨质疏松性骨折

    目的:评价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联合金乌骨通治疗椎体骨质疏松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5例椎体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146椎体),随机分为两组,其中治疗组行PVP联合金乌骨通胶囊治疗74例,对照组单独应用pvp治疗61例,分别记录病人入院时、术后24h、4周、6个月疼痛缓解情况、行走能力、骨折愈合、远期再发骨折及骨密度情况。结果:所有手术均顺利完成,未发生明显并发症,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病人在术后疼痛缓解情况、行走能力、骨折愈合、远期再发骨折及骨质疏松情况的改善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VP联合金乌骨通胶囊治疗椎体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对患者的疼痛缓解、骨折愈合、预防再发骨折、改善骨质疏松状况等方面均有较好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吴立明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盘龙七片配合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股骨颈骨折29例

    2005年2月~2009年5月我们应用闭合复位、C臂机透视下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术结合中成药盘龙七片治疗股骨颈骨折29例,取得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梁毅;郑茂斌;徐世旭;陈源;任旗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微创内固定治疗胫骨骨折30例

    胫骨远近端骨折多系由高能量外力所致,容易合并软组织损伤。传统手术行切开复位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手术切口大,局部血循易受损,加上软组织条件问题,多需要延期术治疗,增加了骨折不愈合、迟缓愈合及切口不愈合、感染的机率。我科自2008年7月~2010年10月采用解剖型钢板微创复位内固定治疗胫骨远近端骨折30例,符合现代中西医结合微创生物学固定理念,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群洋;李之良;顾小宝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解剖接骨板内固定、植骨治疗跟骨骨折48例

    跟骨骨折是足部常见的严重损伤,在全身骨折中占2%,跗骨骨折中占60%,约85%~90%累及跟距关节面。由于其解剖结构的特殊性,并且周围软组织覆盖条件差,故治疗困难,愈合较差,常遗有疼痛、扁平足、足跟变宽等后遗症而严重影响患肢功能。我科自2004年5月~2010年5月采用跟骨解剖接骨板内固定、植骨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48例,取得满意疗效。

    作者:刘军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中药内服配合艾灸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表现为头痛、眩晕、恶心、耳鸣、视物不清等症状,偶有体位性猝倒,属中医学“项强”、“血痹”、“眩晕”等范畴,常发于40~60岁中老年人群,占颈椎病发病率的20%~30%,该病呈现出发病率逐年增高,患病年龄越来越年轻的趋势,严重影响病人的工作、生活。颈椎病作为多发病,常见病亦越来越受到临床医生的重视,我科从2009年5月~2010年3月共收入85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通过口服颈椎Ⅱ方,艾灸等中医专科特色治疗,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卢敏;严可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股骨头颈CT测量值在DHS导针定点定向中的应用

    目的:利用正常髋部CT测量值了解股骨头、颈、粗隆彼此相关的形态特征,为临床应用DHS确定导针进针点和方向提供依据。方法:对80例正常髋部CT进行测量,算出比值并进行统计学检验,再选择80例股骨粗隆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新法组40例(按新法设计导针方向和角度进针)和对照组40例(传统导针方向和角度进针)。并对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影像次数、功能评分(按髋关节创伤后的功能评分(Sanders)标准评定)进行比较。结果:经研究发现,CT测量后的比值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并且依照这个比值将导针置入新法组,2组均通过术后随访1.5年,结果新法组优良率97.5%,对照组优良率85%,两组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法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放射线次数少于对照组、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结论:股骨头颈CT测量值指导术中DHS导针置入定点定位的手术技巧,手术时间明显缩短,术中放射线次数明显减少、患者恢复伤前工作能力及生活自理能力明显提高,在简化手术步骤和提高手术效率中均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作者:张琳;叶劲;向鹏;吕鹏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联合伤椎椎弓根固定治疗胸腰段椎体骨折32例

    后路短节段椎弓根钉固定治疗胸腰段椎体骨折是比较理想的方法,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后期内固定的失效和矫正角度的丢失,常影响手术效果。我们于2006年1月~2008年1月对32例胸腰段椎体骨折经后路联合伤椎椎弓根固定及小关节融合植骨获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何照华;付荣华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龟鹿二仙胶及其拆方对SD大鼠及豚鼠软骨细胞增殖的比较研究

    目的:通过观察龟鹿二仙胶汤及其拆方对SD大鼠及豚鼠软骨细胞增殖的影响,比较在生理及病理状况下龟鹿二仙胶汤及拆方各药物的作用。方法:取1月龄SD大鼠和4月龄豚鼠膝关节软骨建立软骨细胞体外培养体系,运用MTT法比较龟鹿二仙胶及其拆方含药血清对不同软骨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中药血清各组对SD大鼠软骨细胞增殖均具有非常显著的促进作用,西药组明显高于中药各组;龟板与全方效果相当。中药血清各组对豚鼠软骨细胞增殖均具有非常显著的促进作用。龟鹿二仙胶、龟板促增殖效果与西药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人参的促增殖作用也比作用于正常软骨细胞时有所增强。结论:在病理状态下,龟鹿二仙胶、龟板的促增殖作用明显增强,人参在细胞机能状况下降时才明显发挥补虚作用。

    作者:李楠;雒焕生;赵诣;尹玉彪;杜江;黄远鹏;王和鸣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28例

    桡骨远端骨折临床上较为常见,但对于粉碎性和不稳定骨折,尤其是累及关节面的骨折,保守治疗难以准确复位和维持固定,特别是青壮年桡骨远端粉碎骨折,其功能要求较高,保守治疗易造成畸形愈合、关节疼痛和功能受限[1-3]。我们对2006年3月~2009年9月收治的28例桡骨远端闭合骨折患者,采用锁定加压钢板治疗,并进行临床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董纪全;毕春强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57例分析

    目的:总结中西医结合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的可行性和实效性。方法:2007年2月~2009年12月,采用掌侧入路切开复位,“T”型锁定钢板螺钉内固定,配合中草药熏洗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57例,其中“T”型锁定钢板螺钉内固定49例,锁定钢板螺钉加克氏针内固定2例,外固定架固定1例,有骨缺损自体髂骨植入的4例,人工骨植入的1例。结果:术后随访3~10个月,X线显示骨折全部愈合,优41例,良12例,可3例,差1例,优良率92.9%。结论:掌侧入路、“T”型锁定钢板螺钉内固定,手术创伤小,复位准确,固定可靠,便于操作;功能训练结合中草药熏洗,可减少粘连,有利于关节功能的恢复。

    作者:王国辉;张爱玲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旋提手法配合热敏灸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45例

    自2008年以来,我院采用旋提手法配合热敏灸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45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45例均为我院门诊病人,以眩晕恶心为主症。均参照1993年全国第二届颈椎病专题座谈会颈椎病的诊断标准[1]:经颈椎X线摄片或颈部CT检查后确定为椎动脉型颈椎病,其中男21例,女24例;年龄小26岁,大75岁,平均48.5岁;病程短1d,长19年。

    作者:姜成龙;郑凡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中药熏洗配合组合式外固定架治疗胫骨干感染性骨不连

    自2006年3月~2009年6月,我科采用中药熏洗配合组合式外固定架固定治疗胫骨感染性骨不连28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可新;刘兴才;赵丽艳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微型锚钉止点重建术治疗新鲜伸指肌腱止点损伤20例

    指伸肌腱Ⅰ区损伤,临床上主要表现为槌状指畸形,指远节无力伸指。肌腱断裂后,由于屈指肌腱力量强大,关节受力不平衡,随着伤后时间的延长,畸形逐渐加重。我院于2007年12月~2010年10月对20例年轻运动伤患者行微型锚钉Ⅰ区止点重建术治疗,现报告如下。

    作者:江涛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Colles骨折Frykman分型:各分型不同体位固定疗效比较

    目的:探讨Colles骨折Frykman分型各分型进行不同体位固定治疗的效果。方法:根据Frykman分型方法,选择180例Colles骨折患者,其中Ⅰ型33例,Ⅱ型33例,Ⅲ型24例,Ⅳ型21例,Ⅴ型21例,Ⅵ型21例,Ⅶ型15例,Ⅷ型12例,按研究要求每型分为3组治疗:掌屈尺偏位组(A组)、中立位组(B组)、轻度背伸位组(C组)。随访6~18个月,根据Gartland and Werley功能评估标准对腕关节功能进行评定。结果:(1)Ⅰ、Ⅱ、Ⅲ、Ⅳ型3组间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Ⅴ、Ⅵ型3组间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Ⅶ、Ⅷ型3组间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Ⅰ、Ⅱ、Ⅲ、Ⅳ型Colles骨折采用掌屈尺偏位或中立位或轻度背伸位固定疗效无明显差别,临床治疗时均可采用;Ⅲ、Ⅳ型建议采用中立位或轻度背伸位固定;(2)Ⅴ、Ⅵ型采用中立位或轻度背伸固定疗效较好;(3)Ⅶ、Ⅷ非手术治疗效果较差,建议手术治疗。

    作者:潘长卿;叶淦湖;李义凯;王华军;霍力为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双侧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双侧股骨颈骨折16例

    股骨颈骨折常见于高龄患者,但双侧股骨颈骨折则较为少见,一旦发生,容易出现各种各样的并发症,因此,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是减少并发症的关键。我院于2000年10月~2010年10月,共收治双侧股骨颈骨折的高龄患者16例,均采取双侧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朱胜文;刘洋;游浩;张建章;王彩民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8字绷带包扎固定法联合锁骨固定带治疗青少年锁骨骨折临床观察

    青少年锁骨骨折在临床中较为常见,绝大多数患者行保守治疗均能得到较为满意治疗效果,传统的保守治疗方法较多,但何种固定方法既简便又能确保疗效,是我们要探讨的目的。本研究采用3种不同固定方法治疗青少年锁骨骨折126例,即8字绷带包扎固定法、锁骨固定带固定及8字绷带包扎联合锁骨固定带固定方法,对比分析各组患者治疗疗程、治疗后功能活动、活动时是否有疼痛等各项指标,探讨出一种行之有效的治疗儿童锁骨骨折的治疗方法。

    作者:何锦勇;叶勇光;利云峰 刊期: 2011年第08期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湖北省中医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