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微型锚钉止点重建术治疗新鲜伸指肌腱止点损伤20例

江涛

关键词:槌状指, 急性, 手术
摘要:指伸肌腱Ⅰ区损伤,临床上主要表现为槌状指畸形,指远节无力伸指。肌腱断裂后,由于屈指肌腱力量强大,关节受力不平衡,随着伤后时间的延长,畸形逐渐加重。我院于2007年12月~2010年10月对20例年轻运动伤患者行微型锚钉Ⅰ区止点重建术治疗,现报告如下。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相关文献
  • 解毒散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解毒散外敷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8年~2010年,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120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60例。治疗组给予解毒散外敷,对照组给予双柏散外敷。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临床症状均有明显改善,治疗组总有效率98.2%,对照组总有效率92.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解毒散临床疗效优于双柏散。结论:中药解毒散外敷是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一种有效方法,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林松青;彭力平;姚志城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马钱子治疗腰椎骨折脊髓损伤2例

    马钱子为临床常用剧毒药物之一,近年来,经过医界同仁的大胆探索,其应用领域大大拓宽,用于治疗各种疑难病症取得显著疗效,笔者受其启发,用马钱子内服,治疗两例因腰椎骨折,致脊髓损伤合并截瘫,取到了较为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建新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结肠癌术后骶骨转移1例

    1 临床资料患者男,59岁,农民。因结肠癌术后骶尾部疼痛难忍伴坠胀二月余,于2010年2月2日以“吻合口溃疡、腰椎骨质增生”入院。患者于2009年1月10日因患结肠癌在某县人民医院行结肠癌切除术。术后临床病理诊断:中分化腺癌(T3N1M0)。术后化疗每月1次,共4次。出院后于2010年1月开始出现肛门坠胀,大便不爽,骶尾部疼痛不适,当月在某医院内科治疗,经肠镜检查诊断为“吻合口溃疡”,给予中药灌肠加抗炎治疗,半月后未见好转,再做CT检查盆腔、胸腰椎,未发现明显异常。后于2010年2月2日到我院住院继续治疗,诊断为:吻合口溃疡、骨质增生,继续给予灌肠、中药内服及抗炎治疗,外敷膏药,因疼痛厉害,又给予骶管封闭治疗等,仍未见好转。住院后1周骶尾部再次疼痛难忍,肛门坠胀,大便后稍缓解,需要服用止痛药物治疗,后建议到省级医院行ECT检查,经ECT图像分析提示:骶椎骨质代谢旺盛,考虑骨转移。给予双膦酸盐、放疗和化疗等综合治疗,同时服用中药等,症状明显缓解。

    作者:郑天舒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灯盏细辛注射液冲洗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动物实验研究

    目的:观察灯盏细辛注射液冲洗治疗对兔膝骨性关节炎模型关节液中IL-1、TNF-α、MMP、NO水平的影响,探讨该疗法的作用机制。方法:将30只兔随机分成为对照组、灯盏细辛注治疗组及生理盐水治疗组,采用Hulth家兔骨关节炎模型法造模,测定实验前后关节液中IL-1、TNF、NO及金属蛋白酶的含量变化。结果:实验后治疗组各指标均有改善,灯盏细辛治疗组的作用优于生理盐水治疗组(P<0.05),两治疗组关节液中IL-1、TNF-α、MMP及NO的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灯盏细辛注射液冲洗治疗Hulth家兔KOA具有显著治疗作用,并可降低关节液中IL-1、TNF、NO及金属蛋白酶的含量,为临床应用灯盏细辛注射液冲洗治疗KOA提供了实验依据。

    作者:余阗;卿茂盛;肖伟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改良肌腱探寻法结合伤科洗方治疗拇长屈肌腱Ⅱ区开放性断裂伤疗效观察

    拇长屈肌腱断裂在手外伤中十分常见,术中断裂之肌腱近侧断端回缩以及术后肌腱的粘连是较难处理的问题。自2008年2月始,我院通过改良肌腱探寻法结合伤科洗方治疗拇长屈肌腱Ⅱ区开放性断裂伤患者,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唐剑邦;苏永康;苏培基;伍中庆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Colles骨折Frykman分型:各分型不同体位固定疗效比较

    目的:探讨Colles骨折Frykman分型各分型进行不同体位固定治疗的效果。方法:根据Frykman分型方法,选择180例Colles骨折患者,其中Ⅰ型33例,Ⅱ型33例,Ⅲ型24例,Ⅳ型21例,Ⅴ型21例,Ⅵ型21例,Ⅶ型15例,Ⅷ型12例,按研究要求每型分为3组治疗:掌屈尺偏位组(A组)、中立位组(B组)、轻度背伸位组(C组)。随访6~18个月,根据Gartland and Werley功能评估标准对腕关节功能进行评定。结果:(1)Ⅰ、Ⅱ、Ⅲ、Ⅳ型3组间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Ⅴ、Ⅵ型3组间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Ⅶ、Ⅷ型3组间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Ⅰ、Ⅱ、Ⅲ、Ⅳ型Colles骨折采用掌屈尺偏位或中立位或轻度背伸位固定疗效无明显差别,临床治疗时均可采用;Ⅲ、Ⅳ型建议采用中立位或轻度背伸位固定;(2)Ⅴ、Ⅵ型采用中立位或轻度背伸固定疗效较好;(3)Ⅶ、Ⅷ非手术治疗效果较差,建议手术治疗。

    作者:潘长卿;叶淦湖;李义凯;王华军;霍力为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中药治疗下肢皮瓣移植术后皮瓣坏死并感染25例

    近年来,我们采用中药清热解毒、活血消肿、补气养血生肌法为主治疗下肢皮瓣移植术后皮瓣坏死并感染患者25例,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姜平;李冰;刘艳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腰部理伤手法的生物力学研究进展

    腰椎既是躯干和骨盆之间的联系,又是承受体重载荷的主要部分,由于其生理状态和力学特性,因此腰部容易发生退变、劳损而引起腰痛。对腰痛的治疗,大多通过非手术治疗而取效,而非手术方法中,运用理伤手法者居多,也是非常有效和重要的治疗方法。

    作者:李成山;张晓刚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微型锚钉止点重建术治疗新鲜伸指肌腱止点损伤20例

    指伸肌腱Ⅰ区损伤,临床上主要表现为槌状指畸形,指远节无力伸指。肌腱断裂后,由于屈指肌腱力量强大,关节受力不平衡,随着伤后时间的延长,畸形逐渐加重。我院于2007年12月~2010年10月对20例年轻运动伤患者行微型锚钉Ⅰ区止点重建术治疗,现报告如下。

    作者:江涛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微创穿针结合美容缝合治疗尺桡骨不稳定性骨折63例

    前臂尺桡骨骨折临床上较常见,因其特殊的功能,骨折处理难度大,既往保守治疗方法难以解决断端旋转及靠拢性成角,接骨板内固定手术则存在应力遮挡,效果不理想,术后留有瘢痕,治疗费用高等缺点。笔者自2006年1月~2009年10月采用微创穿针结合美容缝合治疗尺桡骨不稳定性骨折63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胡能平;金德富;申运山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川芎嗪对大鼠急性脊髓损伤NOS和IL-1β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川芎嗪对急性脊髓损伤后一氧化氮合酶和白细胞介素1β的影响。方法:将60只Wistar大鼠运用Allen法制备急性脊髓损伤模型,并随机分为川芎嗪组(30只)和损伤组(30只),在造模前后分别给与川芎嗪注射液和生理盐水治疗;用ALIsA法检测术后8h、1d、3d、7d、14d各个时间点脊髓受损部位的NOS和IL-1β表达情况。结果:与损伤组比较,川芎嗪组的IL-1β活性在术后8h、1d、3d、3d、7d、14d均明显降低(P<0.05)。与损伤组比较,川芎嗪组的NOS活性在术后8h、1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d、7d、14dNOS活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均明显降低。结论:川芎嗪能明显抑制脊髓损伤后受损脊髓IL-1β、NOS的表达。

    作者:祁文;黄有荣;刘汝专;潘汉升;韩杰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双侧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双侧股骨颈骨折16例

    股骨颈骨折常见于高龄患者,但双侧股骨颈骨折则较为少见,一旦发生,容易出现各种各样的并发症,因此,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是减少并发症的关键。我院于2000年10月~2010年10月,共收治双侧股骨颈骨折的高龄患者16例,均采取双侧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朱胜文;刘洋;游浩;张建章;王彩民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羟基磷灰石界面螺钉治疗胫骨平台SchatzkerⅢ型骨折

    目的:探讨并改良膝关节镜下应用羟基磷灰石界面螺钉治疗胫骨平台骨折Schatzker Ⅲ型骨折术式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8例胫骨平台SchatzkerⅢ型骨折患者采用关节镜监视下对塌陷移位的骨折进行复位,恢复关节面的平整,打压填塞植骨,羟基磷灰石界面螺钉支撑固定,同时处理合并伤。结果:所有患者术后均无创口或关节感染、皮肤坏死、创口不愈合或骨筋膜室综合征出现,骨折均获解剖复位或近解剖复位,优16例,良2例。结论:关节镜下使用羟基磷灰石界面螺钉治疗胫骨平台SchatzkerⅢ型骨折,具有切口小,直视使骨折关节面达到解剖复位并可再次调节复位高度,固定可靠,避免日后复位高度丢失,无需另行切口经皮螺钉固定及C臂机透视,无需2次手术拆除内固定,可同时处理合并的关节内损伤的优点。

    作者:蔡亮;张会良;吴宇峰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旋提手法配合热敏灸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45例

    自2008年以来,我院采用旋提手法配合热敏灸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45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45例均为我院门诊病人,以眩晕恶心为主症。均参照1993年全国第二届颈椎病专题座谈会颈椎病的诊断标准[1]:经颈椎X线摄片或颈部CT检查后确定为椎动脉型颈椎病,其中男21例,女24例;年龄小26岁,大75岁,平均48.5岁;病程短1d,长19年。

    作者:姜成龙;郑凡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仙灵骨葆对去卵巢大鼠骨质疏松症模型预防效果的研究

    目的:研究仙灵骨葆胶囊对去卵巢大鼠骨质疏松症模型的预防作用。方法:36只SD雌性大鼠随机分为3组:正常组10只、OVX(去卵巢)组10只、预防组16只。正常组行假手术,其余两组做卵巢切除术。术后开始对预防组进行为期12周的灌胃,喂药结束后,对各组大鼠的L<,4>椎体和股骨干骺端的骨密度进行检测,并处死半数正常组、OVX组及预防组,采集血液标本,检测钙、磷、碱性磷酸酶、雌激素、IL-6、骨钙素等指标,另外剔取L<,4>椎体和股骨标本做骨切片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骨微结构。余半数各组大鼠再饲养4周,在2周时经眼球采血检测血液标本,在4周时重复骨密度测试、血液检测和骨切片苏木精-伊红染色。结果:OVX组于12周时各项检测指标均低于正常组(P<0.05),骨微结构也可见骨小梁较正常组纤细、稀疏,并可见骨小梁粗细不均和多量断点;预防组在12周时,骨密度、钙、雌激素、IL-6、骨钙素指标与OVX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微结构可见骨小梁粗壮、致密,骨小梁较均匀一致,与正常组结构相似。预防组在停药4周后股骨骨密度仍高于OVX组(P<0.05),部分骨代谢分子指标同OVX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防组骨微结构在停药后变化较缓慢,在停药4周后仍与同期正常组类似。结论:仙灵骨葆胶囊预防性用药可收到确切的效果,在分子代谢水平、骨密度及骨结构等诸多方面产生效应,有效阻止绝经后高转换型骨质疏松症的发生;在停药后药物作用可延续一段时间,骨结构和强度得以维持。

    作者:张晗祥;梅浩;骆旭东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中药熏洗配合组合式外固定架治疗胫骨干感染性骨不连

    自2006年3月~2009年6月,我科采用中药熏洗配合组合式外固定架固定治疗胫骨感染性骨不连28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可新;刘兴才;赵丽艳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微创内固定治疗胫骨骨折30例

    胫骨远近端骨折多系由高能量外力所致,容易合并软组织损伤。传统手术行切开复位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手术切口大,局部血循易受损,加上软组织条件问题,多需要延期术治疗,增加了骨折不愈合、迟缓愈合及切口不愈合、感染的机率。我科自2008年7月~2010年10月采用解剖型钢板微创复位内固定治疗胫骨远近端骨折30例,符合现代中西医结合微创生物学固定理念,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群洋;李之良;顾小宝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老年髋部骨折中西医围手术期治疗概况

    髋部骨折是老年常见骨折之一,非手术治疗需长期卧床,极容易产生致死性并发症。因此,在排除手术禁忌前提下,大多数采用手术治疗。由于高龄患者的全身机能衰退,术前多合并多种内、外科疾病,术中、术后又极有可能发生并发症,所以围手术期如何控制合并症、预防及处理并发症发生是影响手术疗效的重要因素。以下主要对近年来国内外对老年髋部骨折的围手术期治疗情况综述如下。

    作者:黄江发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肩周炎的超声检查

    1872年Duplay首次提出肩周炎病。国内外多数学者将肩周围软组织病变引起的肩关节疼痛和功能障碍统称为肩关节周围炎。随着医学发展和现代电子及影像诊断技术的进步,便有了更精确更科学的诊断,如肱二头肌长头腱鞘炎、喙突炎、冈上肌腱炎、肩峰下滑囊炎、肩撞击综合症等具体定位定性的诊断。狭义的肩周炎是指肩肱关节及其周围软组织的慢性无菌性炎症;广义的肩周炎指发生于肩关节复合体的多关节、多部位的病症[1]。本病好发于中、老年人,女性略多于男性。本文通过资料完整的临床诊断为肩周炎患者,应用超声检查,分析图像特点,以探索超声在肩周炎诊治中的临床应用价值。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燕兴;万怡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牵引折顶法整复后中立位石膏夹固定治疗Colles骨折

    Colles骨折是指发生于桡骨远端的松质骨骨折,且向背侧移位者而言,属于关节部位的骨折,为人体常发生的骨折之一,约占所有骨折的6.7%~11%。自2008年7月~2010年6月我们采用牵引折顶法整复后中立位石膏夹固定治疗Colles骨折164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慈晓杰;孙磊;王飞 刊期: 2011年第08期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湖北省中医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