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股骨近端锁定加压钢板与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比较

肖勇;李定国

关键词:股骨近端锁定解剖钢板, 动力髋螺钉, 股骨粗隆间骨折, 疗效
摘要:目的:对比研究股骨近端镇定钢板与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手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64例,其中40例应用动力髋螺钉(DHS)内固定,24例应用股骨近端锁定加压钢板(LCP)固定,观察切口长度、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引流量、骨折愈合时间.随访观察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1年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结果:2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及骨折愈合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Harris评分1年后髋关节功能优良率,LCP组95.s3%,DHS组80%,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CP在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治疗中相对于DHS无论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疗效均有较大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相关文献
  • 单皮质钢板螺钉内固定的生物力学评价

    目的:通过比较股骨单侧和双侧皮质内固定的稳定性,对单皮质内固定进行生物力学评价.方法:取12根新鲜尸体股骨,制成股骨中段缺损骨折模型,实验组6根行单皮质钢板内固定,对照组6根行双皮质钢板内固定,均行疲劳实验,分别对2组即时和疲劳后的稳定性进行生物力学测试.结果:在同等载荷条件下,单侧和双侧钢板内固定即时及疲劳后的稳定性在行屈伸和侧弯运动时无显著性差异,而在克服旋转运动时却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单皮质内固定能获得一定的稳定性,但不能完全代替双侧皮质固定.

    作者:杨睿;黄霖;李卫平;唐勇;沈慧勇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性股骨粗隆间骨折68例

    随着人口寿命延长和社会老年化,髋部骨折中高龄患者的比例越来越大.有报道,在美国每年发生25万例髋部骨折,其中50岁以上者占90%[1].股骨粗隆间骨折是常见的骨折,尤以老年人多见.由于粗隆部的血运比较丰富,骨折后极少不愈合,目前治疗粗隆间骨折方法较多,其中包括手术和非手术治疗.我们自2005年7月~2010年9月,采用骨牵引+中医综合疗法等非手术疗法,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68例,全部获得骨性愈合,无死亡及严重并发症发生,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永铭;党杰;涂世玉;屈兰保;张光祥;王化齐;李鹏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电针结合腰腹肌训练治疗非特异性下腰痛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电针结合腰腹肌训练治疗非特异性下腰痛疗效.方法:将200例确诊的非特异性下腰痛患者随机分为电针组(以下简称对照组)和电针结合腰腹肌训练组(以下简称治疗组),分别采用电针法和电针结合腰腹肌训练法治疗.治疗前后采用指地距离(FFD)、疼痛视觉类比评分(VAS)、改良JOA腰痛疗效问卷评分以及腹背肌耐力四项指标进行评定.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JOA问卷记分、FFD指标、腹背肌耐力均显著升高(P<0.05),疼痛视觉类比评分(VAS)显著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JOA问卷记分、FFD指标显著升高(P<0.05),疼痛视觉类比评分(VAS)显著降低(P<0.05);治疗后治疗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电针结合腰腹肌训练法治疗非特异性下腰痛疗效显著,其疗效优于单纯电针法.

    作者:黄雷;李军汉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中医综合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25例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骨伤科常见病、多发病.有文献统计约1/5的腰腿痛病人患腰椎间盘突出症[1].其临床治疗方法分为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各有优缺点.笔者自2001年以来,在临床上应用综合疗法(中药内服,局部外敷,熏洗双下肢同时进行)治疗125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卫东;郭勇;罗秀琴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锁骨钩钢板固定并喙锁韧带重建治疗Ⅲ度肩锁关节脱位52例

    肩锁关节脱位在临床上并不少见,约占全身关节损伤的3.2%[1],其中Ⅲ度肩锁关节脱位需手术治疗.其手术方法很多,临床报道疗效不一.我院自2002年1月-2010年12月共收治Ⅲ度肩锁关节脱位52例,均采用锁骨钩钢板固定,同时将喙突联合腱部分转移重建喙锁韧带,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志明;胡玲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针灸配合中药治疗骨质疏松症的临床观察

    骨质疏松症是老年人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尤其是绝经后女性发病率更高,严重威胁老年人的健康和生活质量.西医多采用补钙等治疗,效果并不理想.笔者近年来运用针灸加中药治疗骨质疏松症并和西医常规治疗比较,发现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建勋;李国瑛;唐慧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胫骨高位截骨治疗高龄屈曲型膝内侧间隙骨关节炎68例

    老年性膝内侧间隙骨关节炎临床常见,中后期膝关节内侧破坏严重,后侧组织挛缩,出现屈曲内翻畸形,严重影响生活质量.自2003年7月-2010年7月,采用胫骨高位嵌插截骨治疗高龄膝内侧间隙骨关节炎68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飞;韩明涛;慈晓杰;张启光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浅谈骨折病人的中医辨证施护

    骨折是骨的完整性或连续性中断的一类疾病,治疗骨折通常采用石膏、夹板外固定或持续牵引的方法,有的则进行手术复位,安放接骨钢板、打入钢钉等.因骨折病人病程长,如护理不当,会使骨折处畸形愈合、关节僵直,有时甚至发生二次骨折.因此,护理得当与否,对骨折病人的治疗、康复、及预后起着关键作用.2011年3月~2011年6月,我院收治不同类型的骨折病人248例,运用辨证施护配合治疗,收到了较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足兰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积分肌电与腰椎活动度在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腰部肌肉积分肌电与腰椎活动度的变化及相关性.方法:于门诊选取5例符合诊断标准、纳入与排除标准的患者,采用揉背、封腰、放通、斜搬手法治疗,采用NDIOPTOTRAK CERTUS三维运动测量系统和EMG表面肌电仪,检测治疗前后的腰部表面肌电与腰椎活动度的变化,探讨积分肌电与腰椎活动度的变化的相关联性.结果:前屈运动时腰椎4、5棘突左侧的竖棘肌,治疗前与治疗4用后的积分肌电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腰椎前屈活动范围增大.后伸运动时,腰椎4、5棘突左侧的竖棘肌在治疗前、治疗后积分肌电值明显上升,后伸角也相应增大,治疗4用后后伸角度增大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左侧屈运动时,腰椎4、5棘突左侧的竖棘肌的积分肌电在治疗后有明显的上升,左侧屈角度没有明显的变化;治疗4周后,左侧屈角度出现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右侧屈积分肌电与腰椎活动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手法治疗后积分肌电的变化与腰椎活动度的增加具有相关性,可以作为手法治疗腰突症的评价指标.

    作者:古恩鹏;吴思;王志彬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高龄髋部骨折围手术期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髋部骨折包括股骨粗隆间骨折和股骨颈骨折,是老年人常见的骨折.随着社会老龄化,其发病率日趋升高,需要接受外科治疗的病例也逐渐增多.过去,80岁高龄髋部骨折常被认为是手术禁忌而多半采用非手术疗法,生活质量极度低下,甚而因此被夺去生命.

    作者:张斌;张春阳;秦永;冯冬前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丹参酮调控谷胱甘肽、ATP酶改善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机制

    目的:通过观察丹参酮对大鼠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血清谷胱甘肽(GSH)的含量和Na+-K+-ATP酶活性的影响,探讨丹参酮对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脊髓神经细胞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120只体重250±10g的SD大鼠,按随机数字法分为空白组、对照组和丹参酮组各40只.空白组:麻醉后打开腹腔,不阻断腹主动脉即终止手术,暂时关闭腹腔;对照组:造模前不注射任何药物,造模后暂时关闭腹腔;丹参酮组: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前半小时腹腔注射丹参酮IIa磺酸钠注射液,造模成功后暂时关闭腹腔.3组均于麻醉下腹主动脉取血和脊髓组织.分别于造模后0.5h、1h、4h、8h、12h后检测血清谷胱甘肽、脊髓组织Na+-K+-ATP酶活性.结果:1、血清GSH含量3组分别由缺血再灌注0.5h后的21.1、10.1、19.6mgGSH/L开始下降,4h达低点18.1、1.0、16.3mgGSH/L,之后其含量逐渐增强,再灌注12h达到19.4、6.1、13.7mgGSH/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脊髓Na+-K+-ATP酶活性3组分别由缺血再灌注0.5h后的5.9、5.3、5.7μmolPi/mgprot/h开始下降,4h达低点6.0、2.0、4.0μmolPi/mgprot/h,之后其活性逐渐增强,再灌注12h达到7.8、4.1、6.1μmolPi/mgprot/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作者:张俐;刘蔚楠;林翔;彭美玉;张文光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股骨近端骨折内固定术后固定物松动断裂的原因分析

    股骨近端骨折较常见,手术内固定治疗是目前学术界广泛接受的主要治疗手段.股骨近端有多块肌肉附着牵拉,颈干角、前倾角等的特殊结构使其生物力学相对复杂,在内固定手术治疗股骨近端骨折中内固定物松动断裂是造成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

    作者:王钢;李亚明;陈子健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中药外用促进创面愈合的研究进展

    创面愈合是医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我国传统医学在创面愈合上有着详细的理论研究和丰富的临床经验,特别是中医药外治方法独具特色.在《周礼·天官》中就有记载:“疡医掌肿疡、溃疡、折疡之祝药刮杀之齐”,又言:“凡疗疡以五毒攻之”.可见当时的医生就已经采用药物清创的方法对疮疡即创面进行治疗了.本文就近几年中药外用促进创面愈合的现状作以简要的概述.

    作者:周肃陵;陈默;安建原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水蛭对坐骨神经损伤再生作用影响的实验研究

    目的:研究再生能力强的动物性中药水蛭对周围神经损伤再生作用的影响.方法:本实验选用健康清洁级SD雄性大鼠36只,随机分成水蛭组、对照组.2组大鼠均在右后肢梨状肌下缘0.5cm处用特制的无齿止血钳钳夹坐骨神经干,术后3d分别予以灌服相应的药物.用药后2、4、8周时进行坐骨神经功能指数测定、神经传导速度测定、小腿三头肌湿重测定,并进行组织学和超微结构电子显微镜观察,以示神经的再生情况.结果:水蛭组在神经功能指数、传导速度、小腿三头肌湿重及神经再生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水蛭可有效促进大鼠损伤坐骨神经的再生.

    作者:周中;朱亚亮;王炎;周福贻;姜少军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运动不当致横纹肌溶解症1例报告

    1临床资料王某,男,28岁,武汉某公司职员,双下肢疼痛僵硬伴活动受限2d入院.患者于今年4月中旬某天下午在外拓展运动中连续进行多次蛙跳,第2天出现下肢酸痛,行走活动稍受限,第3天小便呈红色,下肢僵硬,不能下地行走.求治我院,门诊急查尿常规,结果显示尿潜血3+,尿蛋白1+,尿白细胞2+,尿亚硝酸盐1+,以“横纹肌溶解症”收治.入院初血清肌红蛋白>12000ug/L,肌酸激酶17944U/L,CK-MB活性测定1422U/L,乳酸脱氢酶16886U/L,ALT348U/L,AST1585U/L.入院后给予患肢制动、抗炎、改善微循环、补充液体量等治疗,1周后病情好转出院.

    作者:周丕琪;谢晶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退行性腰椎侧凸性椎管狭窄症的手术治疗

    目的:探讨选择性腰椎后路减压、矫形固定、椎间结合后外侧植骨融合手术治疗退行性腰椎侧凸性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方法:21例退行性腰椎侧凸性椎管狭窄症患者,平均年龄为65岁,腰椎侧凸Cobb's角平均23.4°,术前根据患者症状、体征及影像学检查结果确定减压节段及选择融合节段,对引起临床症状的节段进行后路减压,针对术前即有不稳或减压术后可能出现不稳的节段行椎弓根钉棒系统矫形固定,椎间结合后外侧植骨融合治疗,比较患者手术前后Cobb's角,采用JOA29评分法对术前和末次随访时的神经功能和生活能力进行评分.结果:21例患者平均随访时间为25个月,所有患者疼痛明显缓解,生活质量提高.术前JOA评分平均15.2分,末次随访时平均26.3分(P<0.05),改善率为81.4%,侧凸术后平均矫正角度为13.6°,改善率平均41.9%.结论:选择性腰椎后路减压、矫形固定、椎间结合后外侧植骨融合手术是治疗退行性腰椎侧凸性椎管狭窄症的有效方法.

    作者:贺翎;米萍;金捷;胡海清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四肢严重开放性骨折的外科综合治疗

    随着交通运输业及工农业生产的迅速发展,四肢严重开放性骨折日趋增多,而这种损伤多为碾挫伤或绞压伤,伴有广泛而严重的软组织损伤,骨折粉碎严重按Gustilo分型属Ⅲ型,治疗难度大.如处理不当常导致骨髓炎、骨不连、畸形愈合、长期骨外露,甚至截肢.成为临床上治疗的一个难题.我院自2006年1月~2009年1月共收治四肢严重开放性骨折62例,现回顾其治疗方法及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吴楚君;吕丽涛;张海兵;易红卫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肱骨近端骨折钢板内固定治疗现状

    肱骨近端骨折是一种较常见的骨折类型,国内文献报道其发生率约占全身骨折的2.5%,国外文献报道为4%~5%.年轻患者通常由高能量创伤所致;而对于骨质疏松的老年患者,不太严重的创伤即可引起明显损伤[1].多数肱骨近端骨折无移位或很小的移位.这些可以行保守治疗并早期功能锻炼能够取得满意的效果.而移位较大或不稳定的骨折需要手术治疗.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是一种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有效方法.常用于二部分、三部分和四部分骨折.钢板内固定可以分为普通接骨板和锁定钢板.

    作者:董明;谢利民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锁定加压接骨板或空心钉治疗膝关节复杂性骨折31例

    膝关节骨折包括股骨远端骨折、胫骨平台骨折,由于交通运输、高层建筑等的飞速发展,车祸及高坠等意外事故也逐年增加,而这类事故往往导致高能量损伤,所致的股骨远端、胫骨平台的复杂性粉碎性骨折也日渐增多.这类骨折常累及关节面及于骺端,出现粉碎性骨折、关节面破坏、塌陷等等,这类骨折属于复杂性骨折Ⅲ[4],既要尽可能解剖复位,又要恢复关节面的平整,还要可靠的内固定,以尽早进行功能锻炼,恢复其关节功能.

    作者:曾海龙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仙灵骨葆联合玻璃酸钠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30例

    骨性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又称骨关节病,退行性关节病,老年性关节炎,肥大性关节炎、骨质增生等,是一种以关节软骨退行性变及关节边缘骨赘形成为特征的慢性关节疾病.临床症状表现为关节疼痛、压痛、活动受限、弹响,有时伴有关节积液,终表现为运动功能丧失.是引起关节疼痛和运动障碍的常见原因.笔者自2007年1月-2009年9月,对30例患者计40个膝关节采用口服中成药仙灵骨葆胶囊同时联合玻璃酸钠膝关节腔注射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取得了明显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曾屹峰 刊期: 2011年第11期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湖北省中医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