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小会;刘华;庆慧;范军铭
目的:观察耳穴埋籽和穴位敷贴减轻骨折患者手术后疼痛的效果。方法:选择在我科住院进行骨折手术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耳穴埋籽和穴位敷贴。采用长海痛尺评分,比较两组疼痛减轻的情况。结果:研究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疼痛缓解人数百分比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联合采用耳穴埋籽和穴位敷贴,能够有效缓解骨折手术后患者的身体疼痛。
作者:朱淑平 刊期: 2016年第24期
目的:探讨奥美拉唑联合替普瑞酮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为我院2014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80例,根据随机数学法将患者进行分组,对照组40例,观察组40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患病时间、临床表现等数据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数据可进行比较。对照组患者给予奥美拉唑,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服替普瑞酮,两组患者在用药3个月后进行随访并评价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在第3周随访患者,观察组总有效率9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2.5%,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患者无效率明显高于观察组患者,且 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治疗后降低的症状总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且 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治疗期间,两组患者的血尿常规及肝肾功能指标均无明显变化。结论:奥美拉唑联合替普瑞酮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显著,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对患者肝肾功能无影响,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许秋仁 刊期: 2016年第24期
慢性肾衰竭病因病机复杂,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卢跃卿教授抓住“虚、瘀、浊、毒”这一病机关键,提出益气养血补脾肾,降浊排毒通腑胃,活血化瘀贯全程,中西医结合保肾康的辨证思想,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作者:赵茜颖;卢跃卿 刊期: 2016年第24期
目的:探讨农村城市化居民代谢综合征(MS)在不同年龄、性别的分布情况以及危险因素,研究佳的干预措施。方法:对广州市东涌镇社区20岁以上的农村城市化居民60000人进行MS筛查,筛查出8900例MS患者,将MS患者随机分为综合干预组(4450例)和常规干预组(4450例),常规干预组进行饮食、运动及药物干预,综合干预组在常规干预组的基础上增加健康教育、改善生活方式及调节心理状况等干预措施,对比两组干预的效果。结果:MS的发生和年龄、高血压、糖尿病、肥胖等息息相关,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可以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结论:MS 的危险因素众多,因此对于 MS 患者采用综合干预可以取得更好的干预效果,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陈恒伟;林贲;张桂婵 刊期: 2016年第24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治疗急性胆囊炎的手术安全性及其疗效。方法:自2011年3月—2014年9月,我院进行了62例腹腔镜下治疗急性胆囊炎手术。结果:62例患者均行腹腔镜手术,成功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59例,2例中转开放手术,1例胆囊造瘘,中转率为3.2%。手术时间52~320 min,平均约88 min。在62位患者中,有10例患有胆总管结石,笔者予以行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术后1个月T管造影后拔除T管,没有发现胆漏及其他并发症。术后住院时间6~12 d,平均约7 d。术后随访3~9个月,未见明显并发症及后遗症。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急性胆囊炎安全有效。
作者:敖平 刊期: 2016年第24期
目的:观察股骨近端解剖钢板治疗股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股骨近端解剖钢板治疗股骨近端骨折患者69例,并随访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本组69例解剖复位52例、近解剖复位15例、功能复位2例。61例切口一期愈合,8例切口延迟愈合。所有病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3~24个月,无螺钉退出、断钉、继发股骨骨折。骨折均愈合良好,平均愈合时间5个月。无1例死亡。4例出现I度褥疮,经对症治疗后痊愈。按照Harris髋关节功能标准评,优56例、良9例、差4例。结论:采用股骨近端解剖钢板治疗股骨近端骨折,临床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作者:李建明 刊期: 2016年第24期
目的:通过临床观察胡翔主任医师的手法“四步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探讨“四步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价值及作用机理。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90例。治疗组采用“四步法”,对照组采用常规神经根型颈椎病治疗手法,根据各项数据结果探讨“四步法”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结果:治疗组控显率和总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治疗后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胡翔主任医师的“四步法”能明显改善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症状及体征,操作简单,效果显著,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
作者:杜明超;郭圣元;田刚 刊期: 2016年第24期
目的:探讨羟苯磺酸钙联合六味地黄丸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4例糖尿病肾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2例。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羟苯磺酸钙,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六味地黄丸治疗,疗程均为6个月。比较两组间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BG)、24小时尿蛋白、血尿素氮(BUN)和肌酐(Cre)水平变化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间24小时尿蛋白、BUN、Cre和FBG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两组24小时尿蛋白、BUN、Cre和FBG均明显降低(与同组治疗前相比,均P<0.05),且观察组降低更为明显(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均P<0.05)。治疗期间两组间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羟苯磺酸钙联合六味地黄丸治疗糖尿病肾病疗效显著,效果优于单用羟苯磺酸钙,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陈静 刊期: 2016年第24期
目的:观察中药促排卵汤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2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60例排卵障碍性不孕患者分为对照组及研究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克罗米芬治疗,研究组采取中药促排卵汤治疗,比较其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促排卵汤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李芙蓉 刊期: 2016年第24期
目的:观察大黄牡丹汤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52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随机分为中西医结合治疗组(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大黄牡丹汤)和单纯西医治疗组两组,其中中西医结合治疗组28例,单纯西医治疗组24例。中西医结合治疗组给予复方大黄牡丹汤,1剂/ d,水煎服,分早晚2次口服;两组疗程均为2周。结果:经过2周治疗,两组患者的腹痛、腹胀、排气排便、进食时间、腹平片、CT、出院时间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P<0.05),治疗组的各项指标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大黄牡丹汤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疗效明显、可有效避免再次中转手术。
作者:王宙;夏长军 刊期: 2016年第24期
目的:探讨不同时间窗给予中药敷贴对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患者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1日—2015年6月3日在我院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的患者共3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组(n=100)、B组(n=100)、C组(n=100)。A组于术后2 h给予中药敷贴,B组于术后6 h给予中药敷贴,C组仅予常规护理。比较各组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腹胀发生率及血清生长抑素和胃泌素水平。结果:①A组和B组患者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及排便时间均显著早于C组(P<0.05);A组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及排便时间均显著早于B组(P<0.05)。②A组和B组腹胀发生率显著低于C组(P<0.05);A组腹胀发生率显著低于B组(P<0.05)。结论:术后中药敷贴可显著促进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患者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且术后中药敷贴时间越早效果越好。
作者:郑惠霞;张华英;覃敏茹 刊期: 2016年第24期
目的:综合观察PFNA(股骨近端髓内钉系统)治疗老年性股骨粗隆骨折疗效,为治疗老年性股骨粗隆骨折患者提供科学的参考数据。方法:选取在我院2012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老年性股骨粗隆骨折患者临床资料7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36例。实验组应用PFNA治疗方法,对照组应用DHS(髋螺钉)治疗方法。结果:实验组平均手术时间为(84.9±13.8)min、平均住院时间为(20.4±3.5)d、平均术中出血量为(200.5±7.8)mL、平均骨性愈合时间为(11.3±1.5)周、并发症发生率为2.8%(1/36);对照组平均手术时间为(93.3±12.9)min、平均住院时间为(27.5±2.2)d、平均术中出血量为(284.3±15.5)mL、平均骨性愈合时间为(13.4±1.9)周、并发症发生率为8.3%(3/36);实验组平均手术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平均术中出血量、平均骨性愈合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远远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均经过6~12个月的随访,实验组优良率为94.44%(34/36),对照组优良率为80.56%(29/36),实验组优良率远远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PFNA治疗老年性股骨粗隆骨折疗效较为理想,显著提高术后优良率。
作者:傅品来;李剑;丘青中 刊期: 2016年第24期
本文从病因、病机及针灸治疗原则等方面讨论缺血性中风和督脉两者间的关系,总结分析缺血性中风使用针刺督脉治疗的理论基础及对改善吞咽困难、神经功能障碍等症状的作用,为缺血性中风针刺督脉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彭昕 刊期: 2016年第24期
目的:探讨中医对肿瘤伴发骨转移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2011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肿瘤伴发骨转移患者临床治疗病例进行抽样,对60例肿瘤伴发骨转移患者临床治疗病例进行回顾性研究。将60例肿瘤伴发骨转移患者病例按照抽签法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西药唑来膦酸注射液治疗,观察组在采用西药唑来膦酸注射液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中药辨证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0.0%。两组肿瘤伴骨转移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具有显著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肿瘤伴骨转移患者采用中西医联合治疗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单一西药治疗的临床疗效,能够有效缓解肿瘤伴骨转移患者的疼痛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贾润苗;李东升 刊期: 2016年第24期
目的:通过60例腰椎骨折患者的疼痛护理,总结腰椎骨折时各种疼痛的处理和护理方法,达到患者减轻疼痛的目的。使患者在无痛状态下接受治疗,转变那种疼痛时忍、用止痛药对身体不良的概念。方法:对临床60例腰椎骨折患者疼痛认真观察,评估,处理。结果:60例腰椎骨折患者疼痛的患者经过正确评估和处理后,82%的患者在无痛下接受治疗,18%在轻度疼痛下接受治疗,无1例转为慢性疼痛。结论:疼痛是一种不良刺激的感受,疼痛会引起心率加快、血压升高造成患者很多不适,使治疗效果降低,因此对腰椎骨折引起的各种疼痛用相应的手段进行干预使患者在轻度疼痛或无痛状态下进行治疗,使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许路 刊期: 2016年第24期
目的:探讨针灸配合康复疗法治疗脑血管意外后偏瘫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75例脑血管意外后偏瘫患者纳入研究,随机分成综合组(38例)和对照组(37例),对照组采取常规专科治疗,综合组则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进行针灸和康复治疗,对比分析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通过治疗后,综合组总有效率达到88.4%,高于常规组的72.6%,存在显著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对于脑血管意外偏瘫患者,采取针灸配合康复疗法治疗的临床效果要优于常规治疗,临床实践意义重大。
作者:董丽华 刊期: 2016年第24期
目的:观察穴位交叉埋线定时开穴驱脂法减肥的疗效。方法:收集于2013年7月—2015年9月在我院就诊的120例单纯性肥胖患者,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针灸减肥疗法,观察组采用穴位交叉埋线定时开穴驱脂法,治疗6周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显效12例,观察组患者显效28例,观察组患者的显效例数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3.3%,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3.3%,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穴位交叉埋线定时开穴驱脂法的减肥疗效良好,值得推广。
作者:薛映城;王俊安;王美娜 刊期: 2016年第24期
由于现下高血压、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不断升高,慢性心力衰竭的患者也逐年增多。单纯应用西药治疗慢性心衰,虽有一定的疗效,但不能改善该病的高发病率与高病死率,而中医药对于治疗此病有着多靶点、低毒副作用等优势。故本文从病因病机、辨证分型、实验研究、临床研究四个方面对中医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近年来的研究进展进行概述,指出不足并对其进行了展望。
作者:虞颖茜;方居正 刊期: 2016年第24期
目的:分析常规易测检验指标与慢性乙肝中医证型的相关性。方法:从我院2015年1月—2015年12月收诊的慢性乙肝患者中筛选出湿热中阻、肝郁脾虚、肝肾阴虚、脾肾阳虚、瘀血阻络型慢性乙肝患者各20例,选取正常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五组全血红细胞平均体积(MCV)、红细胞分布宽度(RDW)、血小板(PLT)、血小板平均体积(MPV)等指标。结果:①红细胞平均体积:湿热中阻组与瘀血阻络组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红细胞分布宽度:湿热中阻组、瘀血阻络组与对照组及肝郁脾虚组、肝肾阴虚组、脾肾阳虚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血小板:湿热中阻组、瘀血阻络组与对照组及肝肾阴虚组、脾肾阳虚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血小板平均体积:湿热中阻组、瘀血阻络组与对照组及肝肾阴虚组、脾肾阳虚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红细胞及血小板检测与慢性乙肝中医证型有一定的相关性,其中主要以湿热中阻型与瘀血阻络型为显著,能作为中医证型的检测依据。
作者:任清霞 刊期: 2016年第24期
目的:观察疏肝养心安神汤治疗老年失眠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6例采用疏肝养心安神汤治疗,对照组36例给予西药(阿普唑仑)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7%,对照组为72.2%,两组比较,P<0.05。结论:疏肝养心安神汤对老年失眠症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段婷婷;李宝锋 刊期: 2016年第2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