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奥沙利铂的神经毒性反应及护理

林娟;王秀英

关键词:奥沙利铂, 神经毒性反应, 周围神经毒性, 恶性肿瘤患者, 常见不良反应, 有效预防, 晚期胃癌, 精心护理, 衍生物, 胃肠道, 商品名, 大肠癌, 治疗, 细观, 疗效, 化疗, 铂类, 艾恒
摘要:奥沙利铂(商品名艾恒),是新的铂类衍生物,对大肠癌、晚期胃癌疗效好,常见不良反应为周围神经毒性.我们于2006年6月~2008年3月应用奥沙利铂治疗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对患者进行仔细观察和精心护理,有效预防和减轻了奥沙利铂的毒性反应的发生,从而保证了化疗的顺利进行.
江苏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大鼠黑质致密部注射6-羟基多巴胺制作帕金森病模型成模率的MRI分析

    目的 从行为学及磁共振成像(MRI)表现上评价6-羟荩多巴胺(6-OHDA)单侧毁损大鼠黑质致密部建立偏侧帕金森病(PD)模型的方法.方法 70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A组,30只,15μg/3μl黑质致密部(SNc)单点注射;B组,30只,30μg/6μISNc单点注射;C组10只6μl含0.2%抗坏血酸的生理盐水SNc单点注射.术后不同时期观察阿扑吗啡(APO)腹腔注射诱导的大鼠旋转行为.6周后各组随机选取部分成模与非成模大鼠在高场强MRI下活体检测,观察大鼠颅内毁损情况.结果 A、B组大鼠6-OHDA毁损黑质后,大部分成模大鼠在第3天可以检测到稳定的旋转(>210 r/30min),其余成模大鼠在第14天可以检测到稳定的旋转.两组成模率相仿,成模率高达76.4%.第6周,MRI显示成模大鼠穿刺针道恰位于黑质部,而非成模大鼠穿刺针道偏离黑质部.结论 应用6-OHDA单侧毁损大鼠黑质致密部可以高效、简便、稳定地制作PD大鼠模删;MRI检测可以客观评价其成模质量.

    作者:孙涛;王文宏;杨天明;钱志余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皮肌炎/多发性肌炎合并肺间质病变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皮肌炎/多发性肌炎(DM/PM)合并肺间质病变(ILI))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80例DM/PM患者以及34例特发性肺纤维化(IPF)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比DM/PM合并ILD及IPF患者的临床特点,并将DM/PM患者按合并及未合并ILD分成两组对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80例DM/PM患者中,合并ILD 38例,ILD的发生率为47.5%.DM/PM合并ILD比IPF发病年龄轻,IPF老年男性患者多、且临床症状和体征更多见.影像学上,DM/PM合并ILD患者较多出现胸膜增厚.对于合并ILD的DM/PM患者与未合并者比较,关节痛及吞咽困难的比例、血沉、血清LDH、抗Jo-1抗体阳性率等指标在两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38例合并ILD患者好转24例,无明显变化7例,死亡7例.结论 ILD在DM或PM中发病率较高、症状不典型,应常规行肺部高分辨率CT(HRCT)检查.

    作者:华冰珠;王红;周康兴;丁丛珠;孙凌云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腹腔镜辅助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产科结局

    目的 观察腹腔镜辅助子宫肌瘤剔除术(LAM)患者的产科结局.方法 比较有生育要求的LAM患者73例(L)组与同期开腹手术72例患者的产科结局.结果 两组患者妊娠率、孕期并发症、肌瘤复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及分娩期均顺利,无子宫破裂发生,但剖宫产率较高,而产后出血量、围生儿的出生体重、出生后1分钟Apger评分以及新生儿病率等方面相似(P>0.05).L组手术时间(45.9±16.7)min,盆腔粘连发生率30.4%(7/23),明显少于开腹组的(56.1±19.1)min和64.0%(16/25)(P<0.05).结论 LAM后妊娠是安全的,产科结局满意;但在妊娠及分娩期间应加强监护,适当放宽剖宫产指征.

    作者:王鸣;林萍;孟庆勇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非小细胞肺癌术中前哨淋巴结活检的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前哨淋巴结(SLN)转移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方法 对40例NSCLC患者于术中在肿瘤边缘分四个象限注入亚甲蓝4 ml标识并切除SLN,行连续切片中的病理诊断和广谱细胞角蛋白免疫组化检测;同时按标准肺癌根治术清扫淋巴结,所取淋巴结送HE染色及免疫组化检查.结果 40例NSCLC患者中,由SLN检测转移的灵敏度为91.3%,准确率为94.3%,假阴性率为8.7%;46枚SLN中39枚分布于N1淋巴结,7枚分布于N2淋巴结,其中以叶间淋巴结检出率高;SLN阳性率与肿瘤的大小、P-TNM临床分期、SLN大小呈明显的相关性.结论 SLN能较为准确的反映NSCLC区域淋巴结的转移情况,为手术中淋巴结的清扫范围提供依据.

    作者:刘锟;尤庆生;陈荫椿;黄剑飞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结直肠癌生物治疗新进展

    随着现代生物工程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分子靶向治疗、基因治疗、免疫治疗等为主要代表的先进生物治疗技术为恶性肿瘤的临床治疗增添了新的手段,该文就此类生物治疗技术在结直肠癌I临床研究与应用方面取得的新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付少华;陈小平;史央;钱科卿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奥沙利铂的神经毒性反应及护理

    奥沙利铂(商品名艾恒),是新的铂类衍生物,对大肠癌、晚期胃癌疗效好,常见不良反应为周围神经毒性.我们于2006年6月~2008年3月应用奥沙利铂治疗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对患者进行仔细观察和精心护理,有效预防和减轻了奥沙利铂的毒性反应的发生,从而保证了化疗的顺利进行.

    作者:林娟;王秀英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儿童慢性鼻窦炎的诊断与治疗

    目的 探讨儿童慢性鼻窦炎的诊断与治疗.方法 对152例儿童慢性鼻窦炎常规行CT或MRI检查.选用抗生素、局部类固醇激素、粘液促排剂、减充血剂、抗组胺药及辅助性小手术综合治疗.结果 通过系统药物及辅助性小手术治疗,152例中治愈134例(88%),好转18例(12%).结论 儿童慢性鼻窦炎,通过系统、规范的药物治疗及辅助性小手术,大多数患儿能获得满意的疗效.

    作者:方如平;周洪根;黄群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Akt信号通路介导脑缺氧缺血后丰富环境对幼鼠海马神经元的影响

    目的 观察丰富环境(EE)对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Akt信号通路及大鼠海马神经元的影响.方法 健康7日龄SD大鼠90只,随机均分为3组:正常对照(A)组,不建立模型,不给刺激;缺氧缺血非刺激(B)组,采用Sale法建立HIBD模型,但不给丰富环境刺激;丰富环境刺激(C)组,建立HIBD模型,术后给予EE刺激,2 h/次,1次/d,共20 d.分别在缺氧缺血后第3天和第20天各组随机选10只,断头取脑,分别采用免疫印迹和焦油紫染色的方法检测大鼠脑缺氧缺血后海马CA1区Akt和Bad(ser136)的磷酸化及神经元凋亡情况.结果 与A组比较,B组第3天脑组织中Akt和Bad(ser136)的磷酸化程度显著降低(P<0.05),第20天海马神经元损伤非常严重(P<0.05).C组Akt和Bad(ser136)的磷酸化程度显著高于B组(P<0.05),海马神经元损伤明显减轻(P<0.05).结论 EE刺激可以促进HIBD恢复,减少海马CA1区神经元损伤;Akt和Bad(ser136)磷酸化程度升高可能是其机制之一.

    作者:宋远见;刘红芝;裴冬生;孙亚峰;张璞;张芳;蔡绍京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宫腔镜联合B超在取环困难手术中的应用

    宫内节育环(intrauterinc devices,IUD)因其安全、有效、可逆、简便而成为目前应用较广的避孕方法之一,但由于节育器嵌顿、断裂、碎片残留等,可造成取环困难.我们应用宫腔镜定位及B超监视下取出难取节育器,现报道如下.

    作者:瞿琳;戴辉华;纪统慧;孙俊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急性冠脉综合征中糖代谢异常与血浆P选择素、冠脉病变程度的关系

    目的 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糖异常与血浆P选择素和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 ACS患者116例,其中单纯ACS组40例、ACS合并糖调节异常组(糖耐量受损组/空腹血糖受损)34例、ACS合并2型糖尿病组42例,单纯2型糖尿病组26例,正常对照组26例.采用ELISA法测定各组血浆可溶性P选择素水平.结果 单纯ACS组、ACS合并糖调节异常组、ACS合并2型糖尿病组、单纯2型糖尿病组P选择素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其中ACS合并糖调节异常组、ACS合并2型糖尿病组P选择素水平均高于单纯ACS组(P<0.05).ACS合并糖调节异常组以及ACS合并2型糖尿病组多支冠状动脉病变的发生率以及冠状动脉狭窄的严重程度均明显高于单纯ACS组(P<0.05).结论 糖代谢紊乱的ACS患者较糖耐量正常的ACS患者具有更严重的血小板活化状态.ACS合并糖代谢异常患者冠脉病变程度更严重、范围更广泛,临床预后更差.

    作者:谢灵芝;施毕旻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局部晚期宫颈癌术前同步放化疗与单纯介入化疗的近期疗效比较

    目的 探讨局部晚期宫颈癌术前配合同步放化疗或单纯介入化疗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72例Ⅰb2及Ⅱ a期患者随机分为同步放化疗组(39例)及单纯介入化疗组(33例),放化疗组是腔内后装放疗,其间辅以铂类为主的静脉化疗.介入化疗组是术前超选择动脉介入化疗栓塞,药物以铂类为主.分析比较两组治疗方案的毒副反应及治疗效果.结果 放化疗组及化疗组的病理完全缓解率分别为30.8%及21.2%(P<0.05);3年无瘤生存率两组分别为94.9%及78.8%(P<0.05).结论 局部晚期宫颈癌术前配合同步放化疗治疗效果好于介入化疗组.

    作者:邓斐;姜允飞;吴强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短发夹状RNA抑制子宫颈癌Siha细胞HPV16 E6基因的表达

    目的 研究人乳头状瘤病毒(HPV)16 E6 siRNA表达载体对宫颈痈Siha细胞株HPV16 E6基因的抑制作用.方法 利用脂质体将HPV16 E6特异性siRNA表达载体转染宫颈癌Siha细胞株,应用荧光定量RT-PCR检测HPV16 E6 mRNA的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E6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 细胞试验表明HPV16 E6 siRNA表达载体可明显抑制Siha细胞E6 mRNA和E6蛋白的表达,抑制率分别为92.65%和84.40%.且其抑制效果可维持4周以上.结论 HPV16 E6siRNA表达载体可以高效、特异、长期的抑制宫颈癌Siha细胞HPV16 E6基因的表达.

    作者:李大可;彭芝兰;尤志学;周斌兵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经椎前路修复臂丛神经根性撕脱伤的手术配合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汽车越来越多的成为人们的代步工具,由此带来的意外创伤是造成患者肢体残疾的原因之一,患者常因此而截肢.

    作者:王巧桂;周亚昭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蜕皮甾酮对胰岛素抵抗HepG2细胞胰岛素信号转导蛋白表达的影响

    目的 探讨蜕皮甾酮对胰岛素抵抗HepG2细胞磷脂酰肌醇3激酶(P13K)与葡萄糖转运蛋白-4(GLUT-4)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胰岛素抵抗HepG2细胞模型建立后,培养液中加入蜕皮甾酮共同孵育,观察蜕皮甾酮及吡格列酮对模型细胞葡萄糖掺入率的影响;应用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法及Western blot等方法观察蜕皮甾酮对胰岛素抵抗HepG2细胞P13K与GLUT-4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 与模型细胞组比较,1×10-5M蜕皮甾酮可使胰岛素抵抗HepG2细胞P13K、GLUT-4蛋白的表达增加(P<0.05).结论 蜕皮甾酮的胰岛素增敏作用可能与胰岛素信号转导分子P13K、GLUT-4蛋白的表达增强有关.

    作者:陈秋;朱玉霞;张蓉;刘学鹏;邹德平;邱宗荫;夏永鹏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应用原位杂交技术分析肺腺癌和肺鳞癌的遗传机制

    目的 探讨肺腺癌及肺鳞癌细胞遗传物质的改变与临床特征的关系.方法 应用多重荧光原位杂交(M-FISH)和比较基因组杂交(CGH)技术,检测肺腺癌及肺鳞癌细胞株和肺癌组织中的DNA.结果 在160例肺癌标本基因组中,M-FISH显示5、6、11、12、17号染色体频繁参与染色体问的易位;CGH显示常见的扩增区域是1q,2p,3q,5p,5q,7p,8q,11q,12q,14q,16p,17p,19p,20q,21q,22q,常见的缺失区域是2q,3p,4p,5q,7q,8p,9p,13q,14q,17p.结论 M-HSH和CGH技术足研究肺癌基因组变化强有力的工具,该实验中发现的基因改变可能代表了与肺腺癌及肺鳞癌特有的候选基因.

    作者:沈丽琴;朱征;施海华;仇海荣;沈华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2型糖尿病患者糖基化血红蛋白水平与血脂的关系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糖基化血红蛋白(HbAlc)水平与血脂的相关性.方法 检测949例住院的T2DM患者隔夜空腹10 h血HbAlc、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PBG)、INt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结果 女性T2DM患者TC、TG和HDL-C均高于男性T2DM患者(P<0.01或p<0.05).HbAlc与FBG、PBG有显著的相关性(P<0.01).HbAlc与TC、TG、LDL-C呈显著正相关(P<0.01).血糖控制差(6.5%<HbAlc≤9%)和控制极差(HbAlc>9%)组的TC、TG和LDL-C显著高于血糖控制好组(HbAlc≤6.5%).结论 T2DM患者血糖水平与脂代谢紊乱密切相关.HbAlc不仅是反映血糖控制的生化指标,而且也可以预示脂代谢的紊乱.

    作者:陈炜;黄洪;李莉蓉;胡云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脑胶质瘤中LRP、GST-π和MGMT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人脑胶质瘤中耐药相关基因蛋白LRP、GST-π和MGMT的表达,为临床制定个体化化疗方案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二步法检测53例人脑胶质瘤标本及6例正常脑组织中LRP、GST-π和MGMT的蛋白表达.结果 正常组织中三个基因的蛋白表达均为阴性.在人脑胶质瘤标本中,LRP、GST-π和MGMT的蛋白表达阳性率分别是43.4%、43.4%和50.9%;LRP和GST-π的蛋白表达与肿瘤的病理分级呈正相关.结论 LRP、GST-π和MGMT在人脑胶质瘤中均有较高表达,检测多种耐药相关基冈的蛋白表达,对合理选择胶质瘤化疗药物及预后判断有一定意义.

    作者:孙春明;王之敏;周幽心;王中;左剑玲;许期年;王秀英;周岱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高频振荡通气治疗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高频振荡通气(HFOV)在治疗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35例新生儿ARDS患儿经HFOV治疗,观察其治疗前后经皮氧饱和度(TcSpO2)、血气分析、氧合指数(OI)的变化及临床疗效.结果 25例(71.43%)治愈.治愈患儿中FOV冶疗24h后,TcSpO2较治疗前明显上升[(84.31±3.47)%vs.(92.13±3.21)%,P<0.05],PaO22明显上升[(45.01±9.51)mmHg vs.(67.31±9.72)mmHg,P%0.05],OI明显下降[(35.09±8.90)vs.(31.47±9.60)],而PaCO2迅速(12 h后)下降[(55.01±8.52)mmHg vs.(43.12±5.71)mmHg,P<0.05].结论 HFOV用于治疗新生儿ARDS疗效肯定、安全性好.

    作者:毕明远;黄莉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Notch-1在人胶质瘤细胞系U251细胞中的邻分泌机制探讨

    目的 探讨Notch-1在人胶质瘤细胞系U251细胞中的邻分泌机制.方法 用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单个孤一和聚集相邻的两个U251细胞的Notch-1及配体delta-like-1的表达水平.封闭U251细胞的Notch-1受体,采用SYBR荧光实时定量PCR法检测Notch-1配体delta-like-1mRNA在不同封闭时间组的表达水平.结果 聚集相邻的U251细胞Notch-1及delta-like-1的平均荧光强度高于单个孤一的细胞.封闭后delta-like-1 mRNA的表达水平明显呈时间依赖性降低.结论 在U251胶质瘤细胞中,Notch-1可能通过邻分泌机制促进相邻细胞Notch-1的表达,并影响其配体delta-like-1的表达.

    作者:钱进;钱春发;石磊;颜伟;傅震;尤永平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大剂量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对小儿肾脏的影响

    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IVIG)是一种安全性较好的血液制品,主要用于抗感染、免疫调节等,临床效果令人满意.我们总结2002年12月~2007年12月我院50例应用大剂量IVIG的患儿,观察其对肾脏的影响.

    作者:周红霞;梅柏如;赵丽萍 刊期: 2009年第03期

江苏医药杂志

江苏医药杂志

主管:江苏省卫生厅

主办: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