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312株念珠菌感染分布与药敏分析

廖冬梅

关键词:念珠菌, 感染分布, 临床, 抗真菌药物, 免疫抑制剂, 广谱抗生素, 治疗, 真菌感染, 院内感染, 试验结果, 耐药菌株, 感染率, 病原性, 诊断, 应用, 激素, 床高, 病人
摘要:随着广谱抗生素,激素和免疫抑制剂的广泛应用,念珠菌引起的病人院内感染逐年增多,随着感染率的升高,以及抗真菌药物在临床上广泛使用,又导致耐药菌株的产生,给临床抗真菌感染的治疗带来一定的困难,尤其病原性真菌在临床上诊断、治疗不易,已经引起临床高度重视.本文将我院近期检出的312株念珠菌感染分布及药敏试验结果报道如下.
微循环学杂志相关文献
  • 肝病患者血浆抗凝血酶Ⅲ活性测定

    抗凝血酶Ⅲ(Antithrombin-Ⅲ,AT-Ⅲ)是人体内一种重要的抗凝血物质,占人体总抗凝血能力的50%~60%.本文采用凝固时间法测定几种肝病患者血浆AT-Ⅲ活性并与健康人进行比较,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江应浩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UF-100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临床应用及影响因素分析

    尿沉渣检查是目前常用的尿液常规检查项目,临床应用十分广泛.Sysmex UF-100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是利用流式细胞技术和电阻抗原理,通过对细胞进行荧光染色(两种染料,一种为菲啶染料,主要染细胞的核酸;另一种为羰花青染料,染带负电的细胞膜、核膜和线粒体),检测细胞荧光强度、荧光脉冲宽度、前向散射光强度及其脉冲宽度,从而对尿液中有形成分进行精确计数及鉴别[1].该仪器提供红细胞、白细胞、管型、细菌、结晶的定量检测数据,对临床标本鉴别准确,对正常和异常尿样进行快速筛选;通过提供血尿中红细胞来源的信息,鉴别肾性血尿和非肾性血尿;还能自动生成尿液标准化检测的质控数据和文件.

    作者:李雅嫦;邱方城;严礼华;陈娟;王秀云;秦维超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血清胱抑素C在儿童肾脏疾病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研究血清胱抑素C(CYS-C)作为肾小球滤过率的指标在儿童肾脏疾病诊断中的意义.方法:以内生肌酐清除率(Ccr)对三种临床上常见的肾脏疾病患儿进行分组,测定患儿血清CYS-C浓度,并与反映肾小球滤过功能的常用指标血清肌酐(Cr)、血清尿素氮(BUN)和β2-微球蛋白(β2-MG)进行比较.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血清CYS-C和β2-MG浓度在Ccr>80时即有显著性差异,而血清BUN和Cr只有当Ccr <80时才具显著性差异.在肾脏疾病非肾衰期,血清CYS-C和β2-MG的异常检出率显著高于血清BUN、Cr和Ccr,但在非肾脏疾病中仅β2-MG具有较高异常检出率.结论:血清CYS-C是儿童肾脏疾病及其肾小球滤过功能损害早期诊断高敏感性和特异性指标.

    作者:孙红;陈莎;段艺;艾洪武;胡红兵;游上游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磁分离酶联免疫技术和放射免疫法测定甲状腺功能指标的比较

    血清中T3、T4、FT3、FT4、TSH五项指标(简称甲功五项)的含量测定对甲状腺疾病的诊断及疗效评价具有重要意义.甲功五项的测定通常采用放射免疫法(RIA),这种方法虽然灵敏可靠,但存在放射性污染的问题,因此寻找一种灵敏、特异、可靠、无污染的测定方法是一项很有意义的工作.磁分离酶联免疫测定技术(MAIA)是一种非放射性物质标记分析技术,符合上述要求,在临床上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1,2].我们用该法检测了135例甲状腺功能异常患者和50例正常人血清甲功五项指标并与RIA法进行了比较,两法结果基本一致(P>0.05),相关系数r=0.974(P<0.01).可优先应用于临床相关疾病的辅助诊断.

    作者:彭兰;陈孝进;袁选波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尿酸、血浆纤维蛋白原和D-二聚体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主要的发病机制是冠状动脉粥样斑块破裂后继发血栓形成[1].近年来研究表明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D-二聚体和血尿酸(Uric Acid,UA)水平在ACS患者中明显变化[1~3].本文检测ACS患者的UA、D-二聚体和Fib的水平变化,分析其在ACS病理机制中的作用和意义.

    作者:李勇;王平;王继廉;宋执敬;宋军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凝固时间法测定血浆AT-Ⅲ活性

    目的:介绍凝固时间法测定血浆AT-Ⅲ活性的实验方法.方法:将校正血浆用含肝素缓冲液稀释成不同浓度(即不同活性AT-Ⅲ),加入纯品纤维蛋白原共同孵育后,测定其凝固时间;根据不同AT-Ⅲ活性与相应凝固时间制作标准曲线;测定待检血浆凝固时间,查标准曲线即可得到待检血浆AT-Ⅲ活性.结果:该法AT-Ⅲ活性在25%~125%范围内线性良好;日内变异系数为3.2%,日间变异系数为4.9%;凝固时间法与发色底物法比较相关性良好(r=0.999,P<0.05);检测178例健康人血浆AT-Ⅲ活性为105.4%±18.8%.结论:该方法重复性好,结果可靠,简便实用,可用于常规检验.

    作者:汪宏良;蒋玉叶;马全新;程晖;禹红;程小欢;何建学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肿瘤坏死因子-α基因启动子多态性与慢性乙型肝炎易感性的关系

    目的:探讨湖北汉族人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基因启动子多态性及其与慢性乙型肝炎易感性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方法(RFLP),检测126名正常对照者和131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TNF-α基因启动子多态性.结果:共发现12种启动子基因型,以GG·GG·CC·CC、GG·GG·CC·CA、GG·GG·CT·CC和GG·GA·CC·CC基因型多见,约占85%;通过对TNF-α基因启动子4个位点基因型分析发现,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和正常对照者TNF-α基因启动子-238G/A、-857C/T位点基因型分布频率差异无显著性,而-308G/A、-863C/A位点基因型分布频率差异有显著性.结论:湖北汉族人慢性乙型肝炎易感性与TNF-α基因启动子-308G/A、-863C/A位点多态性有关,其中TNF-α -308GA、-863CA基因型携带者患慢性乙型肝炎风险相对较小.

    作者:张平安;吴健民;李艳;向萍霞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当归注射液及前列腺素E2对结缔组织生长因子在大鼠肺纤维化模型中表达作用的比较研究

    目的:探讨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在大鼠肺间质纤维化中的表达及其在25%当归注射液、前列腺素E2(dmPGE2)的肺脏保护作用中的意义.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当归组、PGE2组.按博莱霉素(BLM)5 mg/kg体重复制大鼠肺纤维化模型,当归组、dmPGE2组术后分别给于25%当归注射液(腹腔内注射)、dmPGE2(肌肉注射),于第28天处死全部大鼠.制备大鼠肺组织切片,用原位杂交及免疫组化SABC法分别检测CTGF mRNA、纤维连结蛋白(FN)和Ⅲ型胶原(Col-Ⅲ)在肺内的表达,HE染色评价肺纤维化程度.结果:模型组CTGF mRNA、FN和Col-Ⅲ的表达及肺纤维化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而当归组及PGE2组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两治疗组间比较,除CTGF外,其余指标无显著性差异(P>0.05),各组指标的相关分析表明,CTGF表达水平与肺纤维化程度(r=0.886;P<0.01)、FN(r=0.836;P<0.01)和Col-Ⅲ(r=0.918;P<0.01)呈正相关关系.结论:25%当归注射液可能通过下调CTGF而减轻肺间质纤维化.

    作者:叶旭军;王桦;袁胜;王宇琴;袁公贤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早孕诊断试纸检查异位妊娠患者腹腔血和尿液β-HCG的对比分析

    异位妊娠是妇科常见急腹症之一,常伴不同程度腹腔内出血,临床上有时与其它急腹症混淆引起误诊.我们应用早孕诊断试纸检测异位妊娠患者腹腔血和尿液β-HCG,并进行对比分析,认为腹腔血β-HCG检查可以提高异位妊娠的诊断率.

    作者:刘晓华;董建雄;杨玉声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肾病综合征患者血小板检查指标的变化

    血小板检查指标包括血小板数量(PLT)、血小板平均体积(MPV)和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主要反映血小板的数量及功能状态.血小板数量及功能异常在肾小球疾病发病中的作用机制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为此,笔者对36例肾病综合症患者(简称肾病患者)进行了血小板指标的检测,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侯飞;王玲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郧阳地区健康人群血液流变学指标参考值的研究

    目的:检测郧阳地区健康人群的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初步建立适宜本地区人群血液流变学的正常参考值范围.方法:严格挑选1043名不同性别、年龄、职业的健康人(男性548名,女性495名),用R80自动血液流变仪检测其血液流变学指标并对结果作统计学处理.结果:相同年龄不同性别男女组间各切变率的全血粘度值、血浆粘度值、红细胞压积、血沉等指标均有显著差异(P<0.05),而不同年龄同性别组间的血液流变学指标无显著差异,但50岁~75岁男女组,血液流变学指标有增高趋势.结论:建立本地区正常参考范围,为临床相关疾病的早期预防、诊断、疗效及预后观察提供实验室依据.

    作者:邱方城;秦维超;李雅嫦;严礼华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312株念珠菌感染分布与药敏分析

    随着广谱抗生素,激素和免疫抑制剂的广泛应用,念珠菌引起的病人院内感染逐年增多,随着感染率的升高,以及抗真菌药物在临床上广泛使用,又导致耐药菌株的产生,给临床抗真菌感染的治疗带来一定的困难,尤其病原性真菌在临床上诊断、治疗不易,已经引起临床高度重视.本文将我院近期检出的312株念珠菌感染分布及药敏试验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廖冬梅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同型半胱氨酸、高敏C反应蛋白和纤维蛋白原与冠心病的关系

    冠心病的发病基础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其发生与血管壁的局部炎症有关,也与机体全身炎症反应有关.因此,机体的慢性炎症反应可能会促进冠心病的发生与发展.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纤维蛋白原(Fib)是机体炎症反应的敏感标志物,与冠心病关系密切[1].Wilcken等[2]的研究表明,同型半胱氨酸(Hcy)轻中度升高可能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之一.我们对60例冠心病患者上述指标进行检测,并与正常健康人群对比分析.

    作者:刘泽金;张真路;曹树正;涂茹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冠心病患者血清可溶性E-选择素水平检测及相关分析

    目的:检测分析冠心病(CHD)患者血清可溶性E-选振素(sE-selectin)和血脂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145例冠心病患者和144例对照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平行检测其sE-selectin和血脂(TC、TG、HDL-C和LDL-C)水平,比较sE-selectin水平和血脂在二组之间的差异,并分析sE-selectin水平与CHD发生的相关性.结果:sE-selectin和TC、TG、LDL-C水平在CHD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sE-selection水平与CHD明显相关.结论:CHD患者血清sE-selectin明显高于正常人,sE-selectin可能与CHD的发生、发展有关.

    作者:张练旗;饶丹;姜红;曾秋棠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大鼠肺动脉平滑肌细胞的分离及电压门控性钾电流的记录方法

    目的:介绍一种大鼠肺动脉平滑肌细胞(PASMCs)的急性分离方法并观察电压门控性钾电流电生理特性.方法:应用胶原酶和木瓜蛋白酶联合消化法获得大鼠PASMCs,利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记录PASMCs膜上的电压门控性钾通道(Kv)电流.结果:在相差显微镜下观察大鼠PASMCs呈舒展梭形,边界清晰,有完整的细胞膜,胞浆均匀,数量多,活性好.结论:用酶急性分离的大鼠PASMCs,容易进行全细胞膜片钳记录,方法简单、稳定、可靠.

    作者:骆红艳;唐明;杜以梅;刘长金;唐碧;席姣娅;洪志刚;Jurgen Hescheler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内皮祖细胞研究进展

    自从1997年Asahara等[1]首次从外周血液中分离出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 EPCs)以来,EPC的分离、纯化、扩增、功能和应用已成为近来研究的热点,动物试验和早期临床试验都表明EPC具有改善缺血肢体血供、促进心梗后侧枝循环的形成及加快血管损伤后的内皮修复、抑制内膜增生等作用,并且发现有多种细胞因子和药物调节其从骨髓至外周循环的动员、迁移、分化、增殖和归巢等步骤,本文对此作一综述.

    作者:顾俊;王长谦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Urocortin调控Bcl-2家族与大鼠缺氧/复氧心肌细胞凋亡

    目的:观察神经肽Urocortin对大鼠缺氧/复氧心肌细胞Bcl-2及相关基因mRNA表达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培养新生大鼠的心肌细胞并缺氧/复氧处理,用RT-PCR检测Bcl-2、Bax、Bcl-xL、Bad mRNA表达,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结果:Urocortin治疗组Bcl-2的mRNA表达与缺氧/复氧组比较明显增加(P<0.05),Bax的表达明显下降(P<0.05),Bcl-xL、Bad mRNA表达无明显改变(P>0.05).Urocortin治疗组凋亡细胞率与缺氧/复氧组比较减少(P<0.05).结论:Urocortin调节心肌细胞Bcl-2家族基因转录:下凋促凋亡基因Bax表达,上调抑凋亡基因Bcl-2使Bcl-2/Bax比值增加.这可能是Urocortin抗大鼠缺氧/复氧心肌细胞凋亡的机制之一.

    作者:尹雪莲;成蓓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哮喘和毛细支气管炎患儿血清总IgE与外周血嗜酸细胞的检测分析

    毛细支气管炎是婴幼儿常见的下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多由于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感染引起,起病后,患儿具有反复咳喘等与哮喘相似的临床表现,临床尚缺乏特效的治疗,治愈后还可有高达36%的患儿复发喘息或发展为哮喘病[1],为此许多临床工作者及研究人员认为毛细支气管炎与支气管哮喘之间可能存在着相似或相同的发病机制,即存在变态反应性炎症过程,为探讨这一关系,从2004年5月份开始,我们先后对25例支气管哮喘发作期和38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血清总IgE(T-IgE)和外周血嗜酸细胞(EOS)进行检测,并与28例健康儿童进行比较.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黄瑞玉;周才;林珠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恶性腹水AgNOR、生化指标、肿瘤标志物检测分析

    脱落细胞学检查是早期明确诊断积液性质的重要手段,50%以上的恶性积液可经此而明确诊断,但这种建立在形态学上的研究,常常受到各种因素的限制,假阴性问题较为突出[1].核仁组成区相关蛋白(AgNOR)近年来在肿瘤学研究中受到广泛关注,另有许多作者提出血清-腹水白蛋白梯度(SAAG),腹水/血清CEA及腹水/血清LDH比值可用于积液性质判别[2,3].为探讨这些指标及方法在恶性腹水性质判别中的意义,我们对我院2001年1月~2004年12月期间95例患者的腹水进行了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邓明凤;刘军;陈永玲;周艳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Ets-1在肿瘤血管生成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肿瘤血管生成是一个复杂的现象,需要内皮细胞的迁移,增殖,管腔形态的分化.一些在内皮细胞表达的基因调控着这一过程.转录因子Ets主要通过对生长因子受体基因、降解基质的酶相关基因、凋亡相关基因的调控促进肿瘤血管生成和转移.这些研究结果提示:针对Ets-1的靶向治疗有望成为肿瘤治疗的新策略.

    作者:赵焕;马鸿达 刊期: 2005年第04期

微循环学杂志

微循环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微循环专业委员会